有很多学生在复习初三上册物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上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
(一)功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时间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W总=W有用+W额=FS
(三)机械能
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物理汽化和液化
1.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力学知识点
1.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4.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拓展阅读:初三物理学习方法
1.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4.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做好补充。
5.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做好分类工作,还要做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
6.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
7.向别人学习。
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与他们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8.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