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

  关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大家还没有太多的了解,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解读。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一)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内容均作出了调整。

  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

  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纺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 ,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二)

  2022版《课程方案》五个具体方面: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

  前言

  教育需求转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第一培养目标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第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第三课程设置

  1.课程类别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必修,校本课程原则上选修)

  2.科目设置: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或“五四”安排。

  第四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

  1.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

  2. 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精选教材,确保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与时代性。

  第五课程实施

  1科学规划课程实施。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必须安排必要的入学适应教育。

  2.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3. 改进教育评价。

  4.强化专业支持。比如增加教师培训,强化教研等。

  5. 健全实施机制。

  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三)

  01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三是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02修订后的课程方案有哪些主要变化?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03修订后的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

  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三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04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有哪些改革重点?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改革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05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了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这样一个要求,我们必须大中小一体化考虑和设计。

  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门技能,更需要能够不断探究、不断质疑、独立思考等等这样一些创新的品质和意识。我们最近在研究加强科学教育,加强工程教育,科学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对中小学来讲,主要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又是什么?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究“理”的习惯,就是要不断去思考为什么。工程教育主要着力在培养学生怎么去做事,如何能做更好的事。所有这些,不仅仅是知识的问题,更需要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第一个方面,我们要理解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第二,大中小一体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各个学段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打基础,主要还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这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思维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要避免一个事情,就是不给孩子简单的贴标签,哪个孩子将来是数学家、化学家。义务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和激发他的好奇心。这是第二点,一体化设计,不同学段有不同要求。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培养,需要到更高学段去落实这样一个要求。这次修订围绕这个重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设计。从课程理念的确立,到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方式,每一个环节都贯穿这一要求。在课程标准或者方案里能看到的,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学科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经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为此,我们规定每学科拿出10%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

  二是强调综合学习。任何一项创新、任何一个问题解决都不是单一知识、单一学科能完成的,一定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次特别强调了综合学习,提倡主题式、项目式、单元式等教学。

  三是强调评价改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系列要求,有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求,有作业评价的要求,有学段评价的要求,当然还有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改革的要求。这些要求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考多少分,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进行跟踪,及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06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落实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是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主要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入研究,结合重大主题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教材的特点,系列研制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系列指南和指导纲要,从总体上规定了各个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呈现方式等等,从整体上对推进这项工作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二是系统安排重大主题教育进入到课程教材。主要是结合各个学段、各个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以直接安排和有机融入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各个重大主题教育的相关内容进入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教材中去。既要体现进课程教材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增强学习要求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真正结合各学科学习过程,能够润物无声地、很自然地掌握相关重大主题教育内容。

  三是加强审核指导。主要是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过程中成立了重大主题教育专题组,对各个课程标准修订落实重大主题教育,及时地进行过程性督促指导。同时,审核阶段,组织国家教材委思想政治专家委员会对重大主题进入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审核把关,确保落实到位。

  07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突出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首先要转变理念,让每一位老师做到“眼中有人”,不是眼中只有分数。做到“眼中有人”,就要给老师提供学生的“画像”,我们希望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什么样,核心素养就描绘了这样一个画像。每门课程各自的育人功能不同,共同完成这个“画像”。各门课程都要思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贡献。通过修订,明确本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学科、超越教材,做到“眼中有人”。数学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得怎么样,语文老师不仅要关注语文学得怎么样,还要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要求。

  这次修订就是要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育人理念,推动育人方式的改革。我举几个例子。比如,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明确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确定的教学目标政治立场鲜明。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立场,对错误的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第二,价值导向清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第三,知行要求明确。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对教学目标提出这三点要求,就是为了把核心素养融到教学中。

  再举一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的素养如何落实在育人方式改革上?这次修订就突出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核心素养就无从形成。

  大家还关心评价问题,我们以后怎么考试,怎么评价,我们也明确提出,考试评价要强调素养立意。就是要在创设的情境、给出的任务当中去考察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去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是简单考察学生死记硬背,比如历史,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时间、人物、事件的考试要求,而是通过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考查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怎么样?我们怎么考呢?比如,《马关条约》签署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也允许外国人来投资办厂,这两者有什么不同?这不仅仅考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更主要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方面的素养。

  08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将如何落实中央“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教与学的要求。过去我们的课程标准是比较明确地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但是对教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规定。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跟以往不同,有一个创新点,就是首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就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就是过去我们讲的超出标准要求,人为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深度。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对于下一步我们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供了指导。

  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系列要求。在评价建议部分,专门增加了作业评价建议,对作业类型、作业层次、作业立意、作业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在教学提示、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也明确提出了作业习题设计要求,要减少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作业,丰富作业类型,增强作业针对性,增强实践性作业,要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三是从改革考试评价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增强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刚才继亮同志也介绍了相关内容,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表现的全面考察,强化素养立意考试命题。过去考试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知识点的考查,导致了死记硬背。这次课标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教与学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考试也要基于核心素养来作为命题的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落实课程标准有关学业水平进阶要求,进一步扭转超前超标、重复刷题等倾向。

  此外,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前面我们也介绍了,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次课程修订,从核心素养培养出发,精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对课程内容结构作了进一步优化。如果从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全面落实好新修订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我相信将来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会进一步提升,自然就会产生减负的效应,我们也期望将来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减负目标。

  关于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详细解读(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两方面介绍了修订的主要变化。

  在课程方案方面,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在课程标准方面,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如何生成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根据课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根据中央作出的新部署、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课程实施中发现的新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应运而生。

  修订坚持3条主要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坚持创新导向,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修订经历了组建队伍、总体设计、调研论证、组织修订、开展测试、征求意见等环节。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担修订任务。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修改。2021年4月至12月,国家教材委及其专家委员会审议审核通过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下一步,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实施办法。各省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全面启动相关教材修订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四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这四大特点

  “本次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介绍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审议审核情况。他指出,国家教材委及其专家委员会于2021年4月至12月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开展了系列审议审核,认为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课程改革优秀传统,在育人目标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是课程一体化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强。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系统性。

  三是创新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凸显。汲取历次课程修订经验,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四是课程实施指导进一步强化。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努力做到好用、管用。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

  在发布会上透露,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其中语文课程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课程改革优秀传统,在育人目标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例如,课程方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描绘时代新人画像,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历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物化生等科学领域课程将加强对共通性素养的培育

  在发布会上指出,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系统性。道德与法治课程秉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理念,强化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要求。地理课程构建了以人类地球家园为主线,以认识全球和区域为知识基础,以地理实践和地理工具贯穿其中的内容框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领域课程在目标与内容架构上注重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加强了对共通性素养的培育。

  据了解,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也得到进一步凸显。汲取历次课程修订经验,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例如,劳动课程以劳动精神为引领,围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砺意志。数学课程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通过学科实践实现其独特育人价值。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进一步强化课程实施指导(外语课程充分发挥教学提示的作用)

  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课程实施指导将进一步强化。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努力做到好用、管用。

  信息科技课程强调学校信息科技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场地、硬件、软件、材料和工具等支持与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在应用情境中评价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练活动中实现素养提升。外语课程充分发挥教学提示的作用,挖掘单元育人价值,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出全方位评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

  具体来看,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推荐阅读:

  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原文详细

  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最新2022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详细解读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精选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重点解读

分享

热门关注

五一劳动节短句小学生个人通用

五一劳动节短句

又到了夏天的说说(合集44句)

夏天的说说

虎年五一劳动节祝福送给我最爱的人

劳动节祝福

国际维和人员日的由来40字

维和人员日

五一祝福语适合发朋友圈句子【精】

五一祝福

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原文详细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最新2022

最新课程方案

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文档

课程方案文档

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电子档

课程方案

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Word文档

课程方案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