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12-04-28 14:27:31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名师导学】

  在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所起的作用不是平均的。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句子在文中所起重要作用而言。有的句子是点明文章中心的主旨句,有的是提请注意的关键句,有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句,有的是缝合结构的过渡句。还有的句子在文章中并不起很大作用,但可能是或结构复杂,或含意丰富,或语意深刻,或概念易混,或句式特殊。这些都是高考出题的材料。对于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复习时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1.由词语而句子,即根据句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根据词语理解句子;2.由形式而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方法,以及句子的语气语势,理解句子所表现的形象和事理;3.由篇章而语句,即在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或全文,去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不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典型剖析】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意仍然要以对句子的语 法分析为基础。句子在语法上称为用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理解句子的含意,首先就是在理解组成该句的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语法分析,最后达到理解句子含意的目的。对句子理解,可从分析句子成分入手。

  例:对下边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这一学说认为(1),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2)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

  A.认为(1):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哺乳鸟”,这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的说法;认为(2):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B.认为(1):在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问题上,这一学说不同于传统的观点;认为(2):传统的观点认为不是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分别起源于起源于“哺乳鸟”。

  C.认为(1):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的两种爬行动物;认为(2):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起源于两支的古代爬行动物的祖先。

  D.认为(1):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哺乳鸟;认为(2):鸟类起源于哺乳鸟,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选自198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有改动)

  [解析]答案为A 。这道题是考查通过语法分析宾语来理解句意的能力。原句中“认为(1)”的宾语一直管到句末,“认为(2)”的宾语管到“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A项符合原句意义。B项中“认为(2)”的认定的对象错误;C项中“认为(1)”的认定的对象错误; D项中“认为(2)”的认定的对象错误。

  再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题。

  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症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 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 ,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

  21.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B. 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C . 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D. 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

  [解析]第21题,答案为C 。这道题是考查通过语法分析定语和状语理解句意的能力。原句是单句,主干是“肠脑中能够找到物质”;“物质”前有两个定语,即“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有”,“能够找到”前面有一个状语“几乎”。A项中主语与原句不一致,谓语动词“存在”与原句中“找到”不符合;B项中主语与原句不一致,“依赖”与“赖以运转和控制”的定语; D项中“所有的物质”作主语与原句意思不符合。只有C项“具有”相对于原句中的“找到”,“绝大部分”相对于“几乎”,理解正确。

  从句子的语法意义上理解句意,要会分析复杂的句子,看清结构,理清脉络。

  例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题。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24.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24题)

  [解析] 第24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这句话的理解。C项实际上语法结构与原句“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一句相同,只是减掉了一些成分和换了几个同义词。

  对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植物生理理论,是生化调控技术的依据。根茎叶表面可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物质。它们一进入植物体就随筛管液流与导筛水流传布周身。这种特性给农用药剂大开方便之门。原需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有些易被土壤固定,不易被植物吸收;采用溶液喷射的根外追肥,就能得到解决。此外,农用药剂可用注射法“内服”,并能在体内转移保留。一向“外敷”的除害保护剂,只对覆盖枝条有效,量大期短,两相比较,已不可同日而语。

  段末“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一句的含意是

  A. 内服法的效果与外敷法的效果无法相比。

  B. 外敷法的效果与内服法的效果无法相比。

  C. 用溶液喷射的根外追肥即可解决问题。

  D. 利用根茎叶可吸收具有生理活性有机物质的特征。

  [解析]答案为C 。这道题是考查句子在语境中所起的说明作用。全段文字中心是利用植物生理理论,解决生化调控技术问题,举“用溶液喷射的根外追肥即可解决问题”例。A项和B项中只停留在“同日而语”表层含意上进行比较,与题干不符;D项中谈的原理的一个方面,不是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C项是说明的本意。

  再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21. “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 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 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 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选自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21题,答案为B。这道题除了作词语和语法分析外,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文中说明了美国学者“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就说明“已经接收到讯号”;下文说“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这个假设复句,说明不能肯定,只是可能,所以,只能理解为“不能确定其电波源”。A项中 “不知道……有没有”与原句中“未发现”不符合;C项中“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D项中“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与原句意思不符合。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10题。

  我们能预报地震吗?

  2月24日,一次可怕的地震降临在我国新疆伽师-巴楚地区,震级达里氏6.8级,原本安宁美好的生活顷刻间化成了废墟,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心痛。可怕的灾难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来面对地震——这个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敌人”。

  地震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引起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很多,可以是人为的原因,比如核爆炸、开炮、机械振动等;同样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落地震等。其中,据统计,世界上85%—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破裂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对于这个全世界必须面对的可怕“敌人”,人类对它的研究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类对于地震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在长期的研究观察过程中,人们已总结发现了不少的方法,如,通过地电观测研究,因为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经常伴有地下介质电阻率的 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观测研究这些变化(主要是地壳上部介质电阻率的变化),提取地震前的电信息,并探讨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以进行地震预报。再如,地下水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地下水气体—化学成分变化预报地震的研究(简称水化学方法),是我国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因为水具有易流动性、不可压缩性,气具有易穿透性,因此水和气对力的作用特别敏感。地下水在地壳中的分布深度达20—30公里,这正是大多数震源分布的范围。因此,在地震孕育、岩体受力变形及破裂的过程中,含水围岩的应力变化将造成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并通过水的流动将变化信息传递到浅部来。因此,通过测定地下水(气)物理性质、化学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预测地震成为地震预报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还有电磁波观测、地球基本磁场、重力观测等多种研究方法。

  那么,在灾难发生前,我们能不能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呢?

  有关专家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的地震预报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在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震做过短期预报,因此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期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至于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的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期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人类地震研究无法攻克的难题。

  7.下列对“地震”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地震是由于岩层破裂引起的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

  B. 地震是地下岩层经地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地表运动。

  C. 地震引起地球表面的振动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 大损失。

  D. 地震是由于自然界或人为的原因而引起的地面的震动。

  8. 对“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原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总结发现了地震研究的一些方法,并不意味着地震预报的难题解决了。

  B. 目前地震预报还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的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

  C. 我国掌握了地震预报的有效方法,可世界其他国家地震预报水平还较落后。

  D. 人们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还不能对所有类型的地震作预报。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类已总结发现了不少地震预报的方法,如,电观测、电磁波观测、地球基本磁场、重力观测等,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地震预报的先进行列。

  B. 通过测定地下水(气)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来预测地震是地震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

  C. 人类已有能力对部分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短期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D. 地震预报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人们对地震的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期预报的我国已掌握了地震预报的可靠方法。

  B. 我国地震预报在中长期预报已取得一定的可信度的基础上,短期预报的成功率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C. 世界上对地震的预报还处于经验性预报阶段,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仍是人类地震研究的难题。

  D. 地震预报必将为人类所掌握,届时地震这一“敌人”便不再可怕。

  [解析]第7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对“地震”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掌握下定义的说明方法,D项正是从地震的成因和形态等方面全面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其余三项均为未能揭示或部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性。

  第8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C项只谈了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报水平不平衡。其余三项均从不同角度谈出“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原因。

  第9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中“人类已总结发现了不少地震预报的方法”,但不能说是“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地震预报的先进行列”。C项中“人类已有能力对部分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一句在 原文中没有这样的表述。D项中说“人们对地震的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与原文中“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不符。

  第10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我国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期预报”不能推出“掌握了地震预报的可靠方法”的结论。B项中列出“我国地震预报在中长期预报已取得一定的可信度,”的前提,与“短期预报的成功率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的结论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中“地震预报必将为人类所掌握”,但届时地震这一“敌人”的破坏力还存在,并不是“便不再可怕”了。只有C项推断正确。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10题。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智能离不开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和抽象思维能力。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譬如人脑球遭受损伤,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丧失殆尽,而对音乐才能、空间想象能力及处理人事关系能力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如果受伤部位在右半脑,情况则正好相反。因此,生物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为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智能最活跃的园地。一位美国学者认为,构成人的智能的因素很多,用一种数学方法是无法表示这些因素的。他把构成智能的因素,看成三个变项,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那样。每个变项中都由一些相关要素组成。第一项包括人的认识、记忆、分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评价,第二项是形象、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项中有单元、类别、系统关系、转换及含蓄。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得出120种不同结果。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

  7.对“智能离不开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句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与人的智能密不可分,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B.“它们”指代的是人脑中核酸、蛋白质分子和智能。

  C.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能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

  D.智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8.关于人的“左脑”和“右脑”,下列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及功能完全相同。

  B.人的左脑受损伤,对他的音乐才能、空间想象力及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毫无影响。

  C.人的右脑受损伤,那么他的音乐才能、空间想象能力及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将丧失殆尽。

  D.语言能力同空间想象力等智能的内在本质的联系,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9.关于构成智能要素的“三个变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成三个变项的要素不可以用一种数学方法表示。

  B.三个变项就像长方体的长、宽、高那样缺一不可。

  C.三个变项中的组成要素都是独立的、毫无关系的。

  D.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以得到120种不同结果。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包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抽象能力。

  B.语言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相对独立的智能。

  C.心理学是智能研究最积极有效、最有作为的领域。

  D.人类智能有由120种因素组成的120种形式。

  [解析]第7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B项中“它们”不包括“智能”。其余三项均理解或分析正确。第8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不符合原文“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的意思;B项不符合原文“影响却十分有限”的意思;D项表述的两个方面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第9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原文说“将每个变项中任一要素组合,便可得出120种不同结果”,而C项认为“三个变项中的组成要素都是独立的、毫无关系的”,显然不符合原文。第10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能力。原文中说:“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 ”用了一个疑问句表示怀疑;而D项却肯定说是“人类智能有由120种因 素组成的120种形式”,不符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学生课后练习答案(学生用书B)

  (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中、西方戏剧与人生

  中国戏剧,可用三句话综括指出其特点,即是: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本求将人生搬到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但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去演,则为真戏假做。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真戏假做。也可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要使戏剧与人生间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味。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要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中国人自幼读经。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路,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 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兄;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兄,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中国京剧为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因此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轻松,教人解脱。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艺术化了的人生更理想

  B. 艺术化了的人生更具美感

  C. 艺术化了的人生更有艺术感染力

  D. 艺术化了的人生更逼真

  8.能说明“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一项是

  A. 与现实保持距离,重要在神韵,在意境

  B. 教人轻松,教人解脱

  C. 艺术与人生不应有隔

  D. 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

  9.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京剧把人生事象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是由于抽离现实的需要。

  B. 中国的戏剧只是起着教人轻松、教人解脱的作用。

  C. 中国京剧的抽象现实的特点,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D. 作者认为,中国京剧和西方话剧在整个文化体系的配合中各有各的地位与意义。

  10.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与西方画相比,中国画抽离现 实,是上乘作品。

  B. 西方戏剧讲究逼真,但表现上缺乏艺术技巧。

  C. 西方戏剧表现真实的人生,没有进行艺术创造,因而难以有发展。

  D. 中西方戏剧各有特色,表现手法、艺术追求各有差异,但表现人生、反映生活的艺术目标是一致的。

  [解析] 7. D (“逼真”是西方戏剧的特点) 8. A (B项是指要达到的目的,C项说反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是说不机械的再现生活;D项说的是京剧的特点) 9. B (“只是”的说法绝对化) 10. D (A项不符合 文意,B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中“难以有发展”是主观臆断,文中找不到依据)

  (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精神解放  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所写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剖析作者和人物的心态,探究其文化历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作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彀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作人生的惟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惟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痛心疾首于“马二精神”,吴敬梓让迟衡山斩钉截铁地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实践这种叛逆的,首先是“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他也像现实中的吴敬梓一样,写了一部《诗说》。他批评“而今”“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常翻朱说,务要说出“前人不曾说过”的话,说出自己的话。从学术上说,他是在提倡学术中的知性主体精神,具有学术启蒙的意义。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首先形成对照。

  在对待朝廷功令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也形成对照。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几十年科场不利,他非但毫无怨尤之心,而且弥久弥笃,自觉自愿地让功名的笼头越套越牢。杜少卿则鄙弃八股举业。当马二之辈把受朝廷征辟去做官视为无上荣宠时,他却冒着欺君之罪,“装病辞征辟”,执意不受朝廷的牢笼。挣脱各种“爵禄之縻”后,他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做些自己的事”,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朱自清先生曾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新知识分子则不一定靠皇帝(或军阀)生存,所以新知识分子是比较自由的。他们是‘五四’之后才有的。”并说这表现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五四”之前一百多年出现的杜少卿,当然还不是新知识分子,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还没有从传统中蜕变出来,但他已经表现出摆脱依附性和奴性、争取精神解放的历史要求,这与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杜少卿以及“市井四奇人”、女奇人沈琼枝的形象,都是《儒林外史》奏出的从传统向现代迈步的前进音符。

  (摘自2002年1月16日《光明日报》,作者:李自秋)

  7.下列不属于吴敬梓对《儒林外史》对“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剖析的一项是

  A.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和生命意趣的求索追求。

  B.对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的关注。

  C.指出“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

  D.分析读书人如何丧失独立人格而形成依附性和奴性。

  8.对文中概括的“马二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封建统治的魔法下,甘心情愿充当统治阶级的驯服奴才。

  B.读书是手段,做官是目的,把做学问与做官完全割裂开来。

  C.无独立见解,只会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知性主体精神。

  D.热衷于功名利禄,学受其害而不自知,视受征辟为最高的荣宠。

  9.对文中分析的“杜少卿”这一典型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少卿是吴敬梓对生命意趣追求的外化,表达了吴敬梓对读书人精神归宿的求索。

  B.杜少卿是一位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和具有一定批判精神的封建时代末期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

  C.杜少卿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叛逆者,他鄙弃通过读书去求取荣华富贵,最后终于挣脱了功名的牢笼。

  D.杜少卿敢于大胆蔑视皇权,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说明他唱是旧知识分子,却能摆脱皇帝而生存。

  10.根据原文 所给的住处,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它对读书人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入剖析并由此对古今的沟通。

  B.文章指出“马二”由于思想被戕害,智能被斫伤,人格被奴化,最后沦落为一名虔诚的传教士。

  C.文章认为杜少卿虽是旧朝代的知识分子,其政治思想和偷观念还没有从封建制度下脱胎换骨,但已表现出争取思想解放的历史要求。

  D.文章认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虽已触及到读书人思想鈒的深层话题,并且奏出了由传统迈向现代前进音符,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还无法为读书人指出一条真正的思想解放之路。

  [解析] 7.C(此项属于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由原文第三段“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的表述可知)8.B(“马二之辈”读书与做官是统一的,由原文第3、4段可知)9.D(由原文结尾一段可以推知。原文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而“杜少卿”仍旧是“旧知识分子”)10.B(原文第6段说“马地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这里的传教士是比喻说法,而选项将其偷换成本义来用)

  考点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聚焦】

  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它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高一级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

  2003年《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将“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改成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整合”和“提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整合”不仅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暗含着概括、重组、融合、表述 等多项要求,不再停留在句子表面,而要从内蕴上去理解。“整合”不仅仅是“提取”。“提取”指的是提炼而取得;“整合”更多的是指整顿、加工使之合乎某些要求。表现在阅读题的答案编制中,包括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涉及阅读者本身的“认知积累”因素更多,有强调“素养”的成分。由原先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提取”可以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某些现成的语句作为答案,或选取某些短语加以拼接。“整合”则需要考生对语言材料中的信息作食桑吐丝的工作,只对现成的语句加以理解来作答是远不够的。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阅读思维准备状态不足,阅读心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筛选信息。因此,不能准确地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造成答题错误。

  2.筛选信息后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只看出显性信息,不能透过表层信息看清隐性信息。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重要信息”概念,坚持“突出重点,持之以据”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1.统观全文,分清主次;2.瞻前顾后,确定范围;3.以言取意,辨析真伪;4.分清关系,防止颠倒;5.概括文意,整理组合。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

  17.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 了进化。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18.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19.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冬眠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HP”的。

  B.HP是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HP不能在非冬眠动物体内找到,而它的出现周期又跟冬眠动物的冬眠周期相同。

  D.在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冬眠只是冬眠动物的一种机能,但是从人类治疗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来看,研究人的冬眠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C.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心跳放慢,这虽然不能认为就是冬眠,但是对研究人类实现冬眠具有重要的启示。

  D.身体硕大的熊跟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遗传基因一旦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实现。

  (选自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17题:答案为B项。本题考查对有关原文观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A项中将原文中“冬眠的哺乳动物”转换成“某些哺乳动物”,“某些”即指“冬眠的”,与原文信息一致,故理解正确;C项中将原文中“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转换成“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符合文意;D项的理解要求将原文的信息加以整合,原文中有“(冬眠动物)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一句,体温调节功能,冬眠动物与非冬眠动物都具有,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因而说“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是正确的。只有与B项相关的原文信息是“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而B项却说成“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把“调节性”省掉后概念范围变化了,所以理解错误。

  第18题:答案为A项。本题考查对第二段有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原文中有“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的信息,检索上文,“此时”指 “随着温度的降低”,“与此相反”中的“此”指上文中“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相反”是相对于上文中的“能力明显降低”,当然就是“相应提高”,故A项理解正确;而B项却将心脏工作原理的因果关系搞反了,应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是钙离子引起心脏变化,而非心脏导致钙离子的活动;C项说“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而原文中没有这项信息,却有着“能力相应提高”的表述;D项中“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原文中说低温下非冬眠动物“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这里显然将“舒张”误用为“收缩”了。

  第19题:答案为D项。本题考查对第三段前半段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题干中关键信息是“重要的作用”。A项虽然没有提到“HP”,但科学家所推测的“遗传基因”在文中就是“HP”,且有“控制”一词表作用;B项中“特殊的蛋白质”表示起作用的物质;C项中有“它的出现周期又跟冬眠动物的冬眠周期相同”一句表示“HP”的作用。而D项虽有“HP”字眼,但并未阐释“HP”的作用,只是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故不属于表达“HP”作用的选项。

  第20题:答案为B项。本题考查对文中第三段后半段及第四段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A项是从原文“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一句中采集的信息;C项是从原文“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一句中采集的信息;D项从原文“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一句中采集的信息。以上均符合原文意思,但原文中与B项提法与原文相关的是“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这已经是对传统看法的否定,但“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这在找到基因前就已怀疑,而不是在“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才怀疑。

  第三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名师导学】

  现代社会,人们阅读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搜集信息,能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是阅读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要求。

  信息从广义是讲是“消息”,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言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所谓文中的“重要信息”,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文章本质意义,或最能显示文章内部的各种联系的内容和手段,也指读者根据各自的阅读动机,如高考中解题的需要,从文中提取所需的观点或材料等。

  所谓“筛选”,就是强调获取信息的过程,即准确感知负载信息的语言材料,并迅速挑选出与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主要内容,排除与阅读相关性小或无相关的内容。所谓“整合”,就是将已筛选的信息,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意义的加工。

  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复习时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1.不可脱离语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注意原文的背景、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在语境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2.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注意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准确地获取和加工信息;3.在阅读解题过程中,要迅速确定阅读目标,在原文中找到题目中的对应信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

阅读理解题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语文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是什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哪些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高考作文多少分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