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精讲精练

2012-05-03 22:31:36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战国策•楚策》)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愿以射譬之,可乎    譬:打比方

  B.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京:都城

  C.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息:消除、痊愈

  D.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拒:抗拒、对抗

  【解析】 此题主要运用“语境推断法”。A.“譬”有打比方、知晓和晓谕三个义项,只有“打比方”合乎文意。B.“京”意为“高、大”。“京台”即“高台”。“都城”一义不合文意。C.“息”有“止息、停止”的义项,文中用于“故疮”之后,就产生了“消除、痊愈”的语境义。D.“拒”有“抵御、抗拒”和“拒绝”两个义项,文中为“拒秦”,作“抗拒”解。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君有将乎②仆欲将临武君

  B.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C.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D.①更羸曰:“此孽也。”②今临武君为秦孽

  【解析】 此题主要运用“语法分析推断法”。A.①名词,将领,作“有”的宾语;②用在名词前作使动词,译为“使……为将领”。B.①用在“弓”前,意为“拉”;②在文中由“退却”的义项派生出“离开、躲避”之义。C.两个“下”均为使动用法,使……掉下。D.两个“孽”的意义虽都源于“灾祸、危害”,但语境意义并不相同:①用于判断句,作名词,意为“受伤的鸟”;②用于被动句,作动词,意为“打败”。

  【答案】 C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唾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以重其不以爱憎匿善。(《世说新语•识鉴》)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善良

  B.又虎视淮阴矣    阴:北面

  C.容必能立勋     容:或许,表推测语气

  D.元功既举      举:提拔

  【解析】 A项可以运用“成语印证法”,联系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理解,其中“善”是“友好”之意。B项“阴”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是淮河,故“阴”指“南面”。D项可以联系语境,运用“语境推断法”进行推断,“举”用在“元功”(大功)之后,应为“告成”。

  【答案】 C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史记•滑稽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揭:揭开

  B.去我飞亡 去:前往

  C.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

  D.叩头受罪大王 罪:惩罚

  【解析】 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可根据词典中的多个义项,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揭:举;B.去:离开;C.使:使者。

  【答案】 D

  5.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①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②齐王使臣来献鹄

  B.①是不信而欺吾王也②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C.①去我飞亡②欲赴他国奔亡

  D.①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

  【解析】 此题考查多义实词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使”均为“派、派遣”;B.“信”均为“诚实”;C.“亡”均为“跑掉”;D.“故”分别为“缘故”和“所以”。

  【答案】 D

  6.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道飞其鹄   (名词活用作动词)

  B.造诈成辞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C.出而饮之 (使动用法)

  D.财倍鹄在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活用的判断能力。答此题可采用“语法分析推断法”。A.“道”,应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在路上”。古汉语中名词直接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时用作状语,本句中名词“道”直接限制动词“飞”。B.“诈”本义为“虚伪”,形容词,作“造”的宾语后活用作名词“虚伪的经历”。C.“出”和“饮”用在代词“之”(代“鹄”)前面,表“使它出来”“使它喝水”之意,故为使动用法。D.“倍”本为名词“倍数”,这里表“增加一倍”之意,故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 A

  【参考译文】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献鸿鹄。出了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只举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鸿鹄,(乘船)从水中经过,(我)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它离开我飞掉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又恐怕别人议论我们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谋士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鸿鹄,是长毛的禽类,有很多相似的,我想买一只代替它,这是不诚实而欺骗大王的行为。(我)想逃跑到别的国家去,又哀痛着我的两位国君的使者不能联系,所以来承认错误,向大王叩头接受大王处罚。”楚王说:“好,齐王(竟)有这样诚实的士人啊!”(于是)优厚地赏赐了他,(赏赐他的)财物比有鸿鹄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倍。

  四、阅读下文,完成7~8题。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7.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发尽白,蚤死  ________通________

  (2)今也则亡  ________通________

  【答案】 (1)蚤 早 (2)亡 无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孔子哭之恸________  (2)门人益亲________

  (3)弟子孰为好学________ (4)不贰过________

  【答案】 (1)悲痛到了极点 (2)更加 (3)谁 (4)犯错误

  【参考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国国君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五、阅读下文,完成9~10题。

  鄙人学盖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③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④己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己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⑤’,天下之名言也。”(《郁离子》)

  【注】 ①郑之鄙人学为盖: 郑国有一个住在边远地区的人学做雨具。鄙,边远的地方。盖,雨伞。②桔槔:又称“吊杆”,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用绳子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个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③殆:大概;差不多。④繇:由。⑤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行旱路时准备走水路用的船只,夏天准备过冬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国语•越语上》:“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缔,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9.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未几而盗起________

  (2)鲜有用盖者________

  (3)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________

  (4)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________

  【答案】 (1)不久 (2)少 (3)种植、栽培 (4)抵偿、偿还

  10.解释下面句子中“为”的含义。

  (1)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________

  (2)公为我献之________

  (3)炮台悉为夷据________

  (4)为其来也________

  【答案】 (1)做 (2)向 (3)被 (4)当

  【参考译文】

  从前,郑国有一个住在边远地区的人学做雨具,学了三年终于学成了这门手艺。但天大旱不下雨,雨具派不上用场。于是便放弃了做雨具而改学做汲水工具。又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手艺才学成,谁知却遇上了大雨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处,就又回头制作雨具了。不久,盗贼四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用雨具的。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自己已经老了。郁离子见此而叹息说:“这大概就类似汉朝时的老郎吧,然而老与少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是自然的规律。各种工艺技巧是由自己学得的,虽然失去时机是天命,但也不能说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过去粤地有一个善耕作的农民,开垦田地种稻,连续三年都遭受涝灾,人们都劝他应排水而种黍,但他不听,仍然种稻。谁知那年却大旱,接着连续三年也大旱,计算一下他的收获,除了抵偿往年歉收的损失外还有些赢余。所以说:‘干旱时就准备好船只,酷暑时就准备好皮衣’,这是天下的至理名言啊。”

  六、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

  嗟来之食

  齐大饥①。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④!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⑤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 “微与⑥!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 ①大饥:大荒年。②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③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⑤从:跟随。⑥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右执饮________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_______

  (3)从而谢焉________ (4)曾子闻之________

  【答案】 (1)拿着 (2)只因为 (3)道歉 (4)听说

  12.解释下列各句中“食”字的意义和用法。

  (1)黔敖为食于路________

  (2)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

  (3)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_______

  【答案】 (1)读shí,食物,名词 (2)读sì,把食物给人吃,动词 (3)读shí,吃,动词

  【参考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啊!”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4题。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通“冀”)也。

  1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状不必童而智童    状:外形

  B.智不必童而状童 童:儿童

  C.戴发含齿 戴:顶着,(头上)长着

  D.未可几也 几:希望

  【解析】 B.“童”通“同”,相同。

  【答案】 B

  1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      遗:丢开,丢下

  B.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近:亲近

  C.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疏:疏远

  D.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亲:受人亲近,被人亲近

  E.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 至智:达到才智

  【解析】 E.至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或高才大智。

  【答案】 E

  【参考译文】

  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牙齿和爪子,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做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高才大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

  八、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指庐山东林寺和西林寺)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余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白居易《与微之书》)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爱不能舍,因置草堂________  (2)流水周于舍下______

  (3)青萝为墙援________ (4)白石为桥道________

  【答案】 (1)舍弃 (2)屋舍 (3)作为 (4)作为

  16.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A.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B.郑人有且置履者

  C.今以钟磬置水中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解析】 D项与例句都是“建造”的意思。A项,放弃;B项,添置、购置;C项,安放。

  【答案】 D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     胜:优美的风景

  B.流水周于舍下 周:周围

  C.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砌:石阶

  D.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好:爱好

  【解析】 B.周:环绕。

  【答案】 B

  18.对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乔松十余株,修竹千余竿

  A.从句式上看,“乔松”对“修竹”,结构相同,“乔”与“修”的词义应该相近。

  B.由《采草药》中“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推知,两个“乔”词义相同。

  C.从“雪松”“红松”等松树名称的构成推知,“乔松”也应该是松树的一种。

  D.由现代植物学中与“灌木”相对应的名词“乔木”推断,“乔”此处是“高大”的意思。

  【解析】 C.乔松:高大的松树。

  【答案】 C

  【参考译文】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优美的风景堪称天下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和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会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1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  候:即军候,负责侦察敌情的                军士

  B.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间谍

  C.乃卷甲而趋之 趋:追赶

  D.胥后令邯郸 胥:通“须”,等待

  【解析】 C.趋:快速前进。

  【答案】 C

  2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②赵奢纵兵击之 ③国弱则诸侯加兵④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纵:放纵;②纵:指挥;③国:国家;④国:都城。

  【答案】 B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 B.有以军事谏者死

  C.秦军鼓噪勒兵 D.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解析】 A.出租:缴纳租税;C.鼓噪:擂鼓呐喊;D.于是:从此。

  【答案】 B

  【参考译文】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那将领骁勇的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迅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他”或“赵奢”)派一批善射的弓箭手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从此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归纳

文言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归纳

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答题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