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篇1】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诗歌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情趣,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我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并以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这一句作为情感突破口,逐层解构诗歌意境。就这样,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学生在这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第二篇反思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大自然的厅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上课前,我就已认真经备好了教案,教案是备得很详尽,如果按照常规课来上的话,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可是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认为这样来上的话,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特色,让这首优美的诗歌也成了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同时也就失去了将其编入课本的意义。

  在课前读了这首诗歌,觉得要象教案上那样让学生来分析,来体会的话,不但学生无法体会得如此深入到位,而且会让诗歌失去其韵味,要想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除了读,还是读。

  上课铃响之后,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这堂课。

  首先板书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一起读一读,然后问:课本,大家见过吗?哪些能被称为课本的?学生对课本这个概念是极为熟悉的,一下子说出了许多课本的名字,且显得十分兴奋,借着这个势,我又问课本能教给我们什么啊?知识,学问,这是学生们都能说出来的,我再问:大自然又是什么啊?一下子,学生都没有话了,我马上意识到我的问法出了问题,改口问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啊?这回学生可有话说了,从植物到动物,从身边有到听说过的,个个是滔滔不绝,一下子劲头就来了。我继续问那大自然也能象课本一样教给我们知识和学问吗?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一时没有想到的,不过,稍作思考,就开始有学生以自然界中植物能指方向来回答了。见火候已到,我这样来正式导入课文的学习:作者将大自然比作课本,那么就让我们打开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述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的。

  然后在整堂课上,以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开和组织教学,请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这样读让你有什么感觉,这样,课堂始终围绕读来进行,学生一遍遍的朗读中深化了理解,升华了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这堂课,让我和我的学生是如此地轻松,如此地投入。由此可见,只要心中有目标,我们的课堂就能举重若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篇2】

  体验诗歌意境开启审美视角《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段及反思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诗歌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在教学中,针对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跳跃性强的特点,我着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感受诗歌意象的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鉴赏力。下面我结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的两个教学片段谈谈我的体会。

  片段一:

  (一)解读绚丽自然打开的课本里都有什么?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大胆地想象,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范读,生倾听)

  师:孩子们,你们都在哪儿呢?

  生1:我仿佛来到了果园,看到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2:(急切地)我还听到了欢声笑语,扭头一看,原来是农民伯伯正在兴高采烈地采摘水果。

  生3:我看到了浩瀚的大海,蔚蓝色的海面一望无际,不时有海风吹来,岸边的椰子便纷纷落下来。

  师:好一场美妙的椰子雨呀!(生会心地笑)

  生4:我还闻到了野花的香味。(课堂上小手如林)

  生:

  师: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这些整理了一下,你能把这一幅幅画读出你的理解吗?

  课件出示词语: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

  丰收的果园浩瀚的大海

  片片云锦阵阵微风

  沃野鸣禽野花

  (生自读词语)

  师:这么带劲哪!能让大家分享你的朗读吗?(指生读)

  师:(生1读后)你听得很认真,你怎么评价他的朗读?

  生2:他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读丰收的果园时,我眼前仿佛都有无数的果子在晃动。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生读)

  师:是呀,这一个个词语,与其说是词语,不如说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瞧

  课件片段:一只小黄雀站在繁花满枝的杏树枝头,小巧的爪子紧紧地抓住枝条,随着阵阵微风,惬意地荡着秋千,哼着欢快的歌曲,似乎有满肚子的开心事要告诉大家。

  (师手势)生读

  师:美吗?从哪儿感受到自然之美?

  生:就是说小黄雀都象我们小孩子一样在荡秋千,还哼着歌,我感到小黄雀十分快活。

  生:连小黄雀也在尽情地享受着,看出大自然的确是那样美丽。

  师:孩子们,你能否也调动所有的智慧,词汇,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最美的语言介绍你最喜爱的一处景色。

  (生思考)

  生1:我喜欢挺拔的翠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竹子,每一根竹子都挺直了身躯,拼命向上生长,似乎都伸到了云端。低头处,一个个笋娃娃也前赴后继地生长起来了。

  师:说得好!你不光注意了竹的外形,更感受到了竹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意志力。

  生2:我从鸣禽和野花身上闻到了浓郁的自然的气息,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一样,正热情地挥舞着手臂,冲着我们跑过来。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小精灵呀!请你读出它们的形象来吧。(生饱含深情地读)

  师:其实这一幅幅美景就在诗人所写的一节节诗歌中,现在请孩子们从2、3、4、5小节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来美美地诵读。

  (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多么动情!谁先来试试?

  生1:我想朗读第2节。(读罢,其余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故作疑惑状,走到另一生前)你为什么鼓掌了?

  生2:他的朗读让我有了用手亲自去描绘的冲动。

  师:你能否通过朗读把你的冲动表达出来呢?(生读,语速稍快)

  师:后一句读得很快,有什么原因吗?

  生2:我恨不得马上用绚丽的色彩把它们都画下来。

  生3:(激动地)我想读第三节。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生:我认为和鸣禽、野花一起联欢很愉快,很放松,所以我喜欢这种和谐的画面。

  师:请你读。(生读)

  师:采访一下,你都怎么和他们联欢的呀?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我感觉此刻我正漫步在森林里,林地里长满了各色的野花,摇曳的花朵散发着醉人的芳香。小鸟在头顶盘旋,唧唧的叫声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生脸儿红红的,越说越激动。)

  师:你动情的描述也把大家都带到了自然之中了。孩子们,这些自然的精灵都积极的想和我们互动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应一下呢?

  (生恍然大悟,捧起书齐读第3节)

  师:我还没欣赏够呢!

  生:我更喜欢第五小节,因为从小到大,我就特别喜欢看天上的云彩。

  (生读,声音渐弱)

  师:你自个先读醉了,都不搭理我们了。

  (生吐吐舌头,听了老师委婉的批评,不好意思的笑了)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碧蓝的天空中飘满了各色美丽的云彩。

  师:都有怎样美丽的色彩?

  生:我能用学过的课文中的描述来回答吗?(师点头示意)

  生: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北大荒的秋天》

  (其余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背起来。)

  师:(含笑地)从你们陶醉的眼神里,周老师似乎也在跟你们一起享受这道视觉的盛宴。

  师:喜欢这一节的孩子,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声音来描绘这美的画面,好吗?

  (师生共读)

  师:此刻,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像电影一样不断地在我们眼前浮现出来,让我们再次捧起书,把它们定格在脑海中吧!

  生:(情绪激昂地)齐读2-5节。

  反思:

  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这种抒情的特性使诗歌忌讳记叙过程和说明因果,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诗行里有跳跃转换,形成艺术空白。这需要通过想像完整地把握诗意。另外,诗之美不仅仅是语言,还有韵律、色彩、语调等语言之外的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完整把握诗歌的困难。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大胆地舍弃了原有的逐节教学,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化跳跃松散为连贯流畅。先通过老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然后顺势将分散在2-5中的诗歌意象抽取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这就避免了对诗歌画面的肢解。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与诗歌意象进行深层对话,力图将浅层表象变为学生的深层积淀孩子们,你能否也调动所有的智慧,词汇,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最美的语言介绍你最喜爱的一处景色?又一次极具挑衅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在语言积淀的过程中让学生积蓄情感,为教学内容向纵深处延展作了良好的铺垫。在深入体会了诗歌意象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诱饵其实这一幅幅美景就在诗人所写的一节节诗歌中,现在请孩子们从2、3、4、5小节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来美美地诵读。非常恰当地引导学生将刚才曼妙的想象和激昂的情感带回文本,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大自然的课本中潜心涵咏,凸显了教学指导的深度和层次感。

  片段二:

  (二)开拓打开内涵大自然的课本教给我们什么?

  师:同学们,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

  生1:我感到很幸福。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太美了。

  生2:我感到很快乐。

  生3:我会感到我们的生活非常美好!

  师:是呀!它用心的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使我们的

  课件出示: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生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们在自然生活中忘却了所有的烦恼,有的只是与鸣禽、野花联欢的快乐。

  生2:我们走进自然,便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师:是呀!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温馨、幸福,甚至健康,这个大自然不愧

  是(指课题)

  生:绿色的课本。

  师:那这课本里的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画卷,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我们该如何去打开大自然

  这本绿色的课本呢?(板书)

  生1:用眼睛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景。(板书:发现)

  生2:用耳朵去倾听自然天籁般的交响曲。(板书:倾听)

  生3:用鼻子去呼吸清新的空气,花草的芬芳。(板书:呼吸)

  生4:深入自然,用心去感受自然的温馨。(板书:感受)

  生5:还可以用双手去描绘,用双脚去攀登。(板书:描绘、攀登)

  师:难道你不怕爬山涉水的艰辛?请孩子们读读第4节,说说你的感受、体会。

  生1:打开绿色的课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有困难,有阻碍!但是我们

  要勇于攀登,敢于前进,就可以尽情的欣赏到美丽的风光。

  生2:胜利属于坚持到底的人,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倘若有机会亲临长城,我也绝对不会在攀登中止步的。

  师:说得多好呀!正应了诗人的那句话: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勇于攀登,我们才能饱览

  生:无限的风光!

  师:只有敢于前进,我们才能奔向

  生:浩瀚的大海!

  师:如此方才能显示出我们少年的

  生:豪情和胸襟。

  师:让我们把体会送进去,男女生合作读读。(生合作读)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捧起书,让我们一起读。(生齐读第4节)

  师:此刻,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还想说什么?

  生1:我想感谢自然,因为是她给了我许多亲近她、了解她的机会。山的高远,海的包容,草木的荣枯无不在启迪着我们。

  生2:我也要感谢自然,她用无私的付出教会我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学会感恩。

  生3:自然不仅带给我们美景,更通过许多自然现象让我们明白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当然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去了解自然,去竭尽全力去保护她。(掌声)

  师:为你们的思考喝彩!就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一起把这首诗铭刻在脑海里吧。

  (师生一齐背诵)

  反思:

  方智范教授认为: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能体现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见《人民教育》20xx年第2期)鉴赏即鉴别、欣赏。审美鉴赏力是对所感知、联想和想象的美的事物进行鉴别和评价的能力。优秀的诗歌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迪真理。学生在体验了诗歌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反复品读,悟出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境。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我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并以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这一句作为情感突破口,逐层解构诗歌意境。就这样,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学生在这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篇3】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大自然的厅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上星期,我就已经备好了教案,教案是备得很详尽,如果按照常规课来上的话,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可是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认为这样来上的话,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特色,让这首优美的诗歌也成了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同时也就失去了将其编入课本的意义。

  在课前读了这首诗歌,觉得要象教案上那样让学生来分析,来体会的话,不但学生无法体会得如此深入到位,而且会让诗歌失去其韵味,要想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除了读,还是读。

  上课铃响之后,走进教室,开始了我没有教案的一堂课。

  首先板书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一起读一读,然后问:“课本,大家见过吗?”“哪些能被称为课本的?”学生对“课本”这个概念是极为熟悉的,一下子说出了许多课本的名字,且显得十分兴奋,借着这个势,我又问“课本能教给我们什么啊?”知识,学问,这是学生们都能说出来的,我再问:“大自然又是什么啊?”一下子,学生都没有话了,我马上意识到我的问法出了问题,改口问“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啊?”这回学生可有话说了,从植物到动物,从身边有到听说过的,个个是滔滔不绝,一下子劲头就来了。我继续问“那大自然也能象课本一样教验我们知识和学问吗?”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一时没有想到的,不过,稍作思考,就开始有学生以自然界中植物能指方向来回答了。见火候已到,我这样来正式导入课文的学习:“作者将大自然比作课本,那么就让我们打开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述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的。”

  然后在整堂课上,以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开和组织教学,请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这样读让你有什么感觉,这样,课堂始终围绕“读”来进行,学生一遍遍的朗读中深化了理解,升华了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没有教案的一堂课,让我和我的学生是如此地轻松,如此地投入。由此可见,只要心中有目标,我们的课堂就能举重若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篇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以清新活泼而又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多边对话。很显然,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设问激起了课堂上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多边对话中,生成的不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这样的课堂唤醒了自我,激活了感觉,调动了情感,孕育了兴趣,使阅读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事实证明: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采的课堂。惟有真课堂,才能真精彩!有了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文本间互动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学反思【篇5】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的引人遐想。整首诗歌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于是我紧抓课题的“课本”和“绿色”两个词,让学生体会其含义,感受大自然的迷人、神奇形神毕肖,激发学生“去打开”的渴望,我让孩子们读完课题后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大自然应该是各种颜色,引经据典,畅所欲言,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既自然地揭示出本文课题蕴含的寓意,又升华了主题,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由此,我发现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奇想”,或许会与课文的学习关系不密切,但它们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要敏锐地捕捉住其中的闪光点,适时地点拨诱导,智慧启迪,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学生就会在与教师文本的碰撞中领悟.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提前拜年朋友圈文案简短56条

提前拜年文案

升国旗教学反思模板

升国旗教学反思

春节对联大全春联61条

春节对联春联

2023年最火文案祝福(集合20条)

祝福文案

公司年会致辞个人通用模板

年会致辞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1500字合集

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教案

大自然启示教学反思模板

大自然启示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大自然语言教学设计反思

关于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大自然声音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