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年龄偏小,比较喜欢动物,但缺乏推理能力和幽默感,我所以我选择了一则笑话儿歌,而且内容主题是河马吹牛说大话,所以幼儿会比较喜欢,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完整表演儿歌。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
3、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表情表演儿歌
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
活动准备
河马头饰,狮子、老虎、鳄鱼、乌龟手偶;ppT课件;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导入:播放ppT课件(动物世界)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二、基本环节
1、导入新课:老师最喜欢的是河马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河马为什么会吓得长大嘴巴
你觉得好笑吗
4、认读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
5、教师逐句教儿歌
6、师幼共同表演儿歌
三、结束环节
1、游戏:表演比赛,两个人一组(戴头饰和手偶)进行表演,男生与女生进行比赛
2、讲笑话:幼儿之间讲讲自己生活中听到或遇到的笑话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自己设计或收集一个笑话,第二天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对活动内容很感兴趣,特别是表演儿歌环节,幼儿一个个学河马说大话的口气和看到鳄鱼来了的紧张表情很逼真;教学重难点都得到突破,听完一遍儿歌,幼儿能很快找出儿歌的可笑之处,部分幼儿还能说出河马吓得长大嘴巴的原因,这个是我预料之外的;通过表演比赛,幼儿能客观评价小朋友的表演,有自己的审美观和评判标准,这是值得欣慰的;幼儿讲笑话环节欠妥,由于本班幼儿年龄偏小,语言能力发展不够,所以幼儿基本不会讲笑话,只有极个别幼儿能说出简单的笑话。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2、尝试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活动难点:
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入,调动幼儿情绪。
2、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你听到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出示挂图一,教师总结: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文.章出自教.案网](这个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反复欣赏歌曲,让孩子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旋律,认真倾听歌词,在听听、说说中记住歌词,挂图的出示为幼儿展现完整的画面,有助于理解歌词,为学会歌曲打好基础。)
3、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起幼儿对迷路的小花鸭的同情,激发幼儿积极想办法帮助小花鸭,打开幼儿的思维)
4、欣赏歌曲第二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花鸭迷路了,这时是谁看见了它呢
出示挂图二,教师总结:小花鸭迷路了,原来是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在多次欣赏中,幼儿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理解了歌词,形成了完整的叙事情节,为幼儿更好地表现歌曲做好了准备)
5、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表情表达乐情绪。
你觉得这首歌有几段(两段)
歌曲的第一段说了什么事情
第一段唱小花鸭迷路了,哭着找妈妈,你看到这只小花鸭、听到的哭声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第二段唱小朋友帮助了小花鸭,把它送回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绪表现歌曲,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多遍。并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并结束活动。(反复的欣赏与感受的目的就是为孩子能够准确表现歌曲的性质与内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来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部分幼儿虽然喜爱小动物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选取了这节音乐课《迷路的小花鸭》。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反复欣赏、感受音乐,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记住歌词。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欣赏感受歌曲的同时并通过欣赏与歌曲内容相一致的形象挂图,使幼儿耳闻目见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在幼儿对音乐旋律性质、内容的感知基础上,幼儿理解了迷路的小花鸭的心情。当我用你看到、听到迷路的小花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在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类打击乐器(铃鼓、沙球、撞铃、圆舞板)人手一件。
2、录音机、韵律活动磁带歌曲《走路》、《麦当劳》、《母鸭带小鸭》。
3、幼儿熟悉乐曲《理发店》。
活动过程:
1、伴随音乐《走路》入场。
2、韵律活动《麦当劳》。
3、复习歌曲《理发店》。
4、学习用击掌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1)逐一学习-等节奏型。
(2)幼儿尝试用击掌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为乐曲伴奏。
5、请幼儿根据节奏型、歌曲情境选择乐器。
(1)幼儿自由讨论。
(2)根据乐器特点选择
(3)所有乐器合奏(是否好听,不好听怎么办
6、将节奏型与乐器匹配起来。
7、根据乐器制定节奏型的符号。
8、根据符号用不同的符号演奏。
9、听音乐根据符号伴奏。
10、教师小结评价。
11、结束活动韵律活动《母鸭带小鸭》。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理发师的神韵和动作,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一些表演内容,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给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理发,这样能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在游戏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有一些挖掘的余地,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师幼互动显得很自然。同时,我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能创编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动作中,和大家分享。
整节活动幼儿都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进来,和教师的选材是分不开的。选取了幼儿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职业作为切入点,幼儿感兴趣,自然能全身心的投入进来,学习歌曲中又采取了游戏的形式,幼儿能始终保持情绪,学习效果明显。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都要选择些孩子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也更加主动了。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4)
设计思路: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马路是他们熟悉的环境,幼儿对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是很有兴趣的。大吊车作为一种特种车,长长的臂杆,能吊起很多很重的物品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本次音乐活动能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体征和特殊的用途,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并通过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2、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动准备:
1、大吊车挂图。
2、胸牌。
3、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带幼儿做《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进入教室。
2、教师弹琴让幼儿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边,高音小手举起来。
(评:幼儿听到高音区的音乐,踮起脚尖走,听到低音区的音乐,屈膝半蹲学小矮人走,这样在游戏和快乐中培养幼儿对高音低音的听辨能力,为解决本次音乐活动的难点打下基础)
二、利用图片讲解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结合图片,认识大吊车。出示塔吊和汽车吊让幼儿观察了解大吊车有主体和臂杆组成。!.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能吊很重的东西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结合图片,先引导幼儿观察,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这样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1、让幼儿学大吊车吊东西动作,边做动作边说歌词。
(评:以游戏的方式边做动作边学说歌词,不仅使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词,为完成活动重点打下基础。)
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录音)后提问:歌中唱了大吊车,那大吊车长的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
3、整首学唱歌曲
师幼同唱,听录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学唱歌曲。指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在歌曲中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乐曲中的低音、高音
(评:此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歌曲,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种形式巩固歌曲的单调性,有利于幼儿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会歌曲,顺利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做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1、讲解游戏的玩法
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跟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戴胸牌做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做大吊车,一人做货物,低音表示货物还没吊起来,高音表示将货物吊起来了。
(评:为避免幼儿混淆角色,老师和幼儿各扮演一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按个吊车、货物一一对应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儿能很快的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并带领幼儿出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大吊车》这个活动中,我多次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性表现。如:当幼儿说出大吊车各种不同的本领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激发幼儿想的更多,表达更确切。当幼儿学唱歌曲时,我适时的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大胆表现,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创编动作,和孩子们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的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是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后,我又启发和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了解不够,让幼儿唱的少。孩子们课前对高低音的听辨活动接触较少,经过老师的多次听音练习,听音辨音这一环节完成的还是比教好。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前的准备环节,既备好教案,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5)
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和特征;
2、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
人物形象的分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艺术结晶,是人类情感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喜爱音乐的人是快乐的,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今天课文中将与我们见面的就是一个与音乐缔结了生命联盟的姑娘。
二、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玛丽亚形象?
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天性活泼率直的姑娘,她在音乐里浸着,在快乐里浸着,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心灵栖息所;她拒绝接受条框规章对自己本性的修改,她在不经意间嘲讽了所有的压抑与限制;她是那么善良,毫无心机,她是那么个性鲜明,让人头疼更惹人喜爱……
2、课文中的修女们用什么来比喻玛丽亚?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韵之所在!学生一定有更多新颖别致充满妙趣的比喻,尽情去欣赏和称赞他们吧,因为孩子是与诗最接近的人。如果有的学生感到困难,可以点拨他从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或强调她的灵动不羁,或强调她的能歌善舞,或强调她的不拘小节,或强调她的善良可爱──重在体会和表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神似意会。
3、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玛丽亚的精神实质,它会是什么?
也许那该是一个“爱”字吧。爱音乐、爱自然、爱孩子、爱生活,无处不得欢乐,无处不可放歌,这是一个与音乐联谊的心中充满爱的姑娘。她身上散发着圣洁的爱的光辉,是那么光彩照人!
4、文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文中有两处场景,都很美丽。但山坡草地上的风光充满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致优雅、肃穆。这样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行动与性格体现,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在两相比照中,越发突出了身处自然风光中的玛丽亚是多么欢快活泼,也显出身处修道院中的玛丽亚收敛得何等艰难。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理解儿歌,对儿歌进行仿编。
2、幼儿合作表演儿歌。
3、幼儿体会儿歌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对儿歌进行仿编
2、幼儿合作表演儿歌
活动准备
小鱼、小猪、手掌、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1)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
(2)再次完整欣赏儿歌: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把这首儿歌念一遍,老师念的时候,小朋友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待会儿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念的
(3)师幼一起念一遍儿歌。然后提问,有没有小朋友会念的
(4)好了,刚才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念了这首儿歌,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玩这个亲亲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玩啊,那我现在就要请坐得好的小朋友来玩,看看谁坐得最好,然后请小朋友上来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师幼;第二次三对幼儿)注:两个幼儿组合的时候注意强调规则,谁当妈妈,谁当宝宝。
(5)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
小鸡亲亲小鸡,叽叽叽;
小鸭亲亲小鸭,嘎嘎嘎;
小狗亲亲小狗,汪汪汪;
小猫亲亲小猫,喵喵喵;
青蛙亲亲青蛙,呱呱呱。
(6)编完后,全部幼儿一起做这个游戏:小朋友们真棒,把这些小动物都编进了儿歌里面,现在,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念念你们编的儿歌(念两遍),念完后老师就请全部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请你们赶快找好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全过程中,幼儿比较感兴趣,很配合,但是在环节设计上,还需要改进,比如,游戏环节还是比较单一,有点显平;在儿歌创编环节,可以让幼儿先自己想想有些什么动物,它们亲亲会发出什么声音,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最后的活动环节还可以改成延伸形式,让她们到生活中去发现还有什么我们没有提到的动物,作为家园联系的一个平台。
音乐教案的教学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音乐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教学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2、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
3、老师带领值日生在课前摆放乐器在椅子下面。
4、打击乐器幼儿人手一个,具体为: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二、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1、师:快过节了,人们又是杀鸡宰鸭,又是唱歌跳舞,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让我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一起来拍拍头拍拍肩,拍拍我们的小手吧!
2、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拍一拍地做动作(如:拍腿、拍肩、拍头、拍手)
3、教师唱B段乐曲,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做拍手合拢手腕颤抖动作。
三、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琴声,完整连贯做身体动作。
2、幼儿独立听音乐,表演身体动作。
四、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明确做一个身体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相应小组有节奏做相应动作。
五、学习配器方法
1、教师(出示四种乐器):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
2、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六、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器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进行徒手演奏练习。
七、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1、教师先引导幼儿看指挥拿乐器,再用击拍指挥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击拍。
2、引导幼儿看教师预令提示,有节奏打击乐器。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