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历史复习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012-05-31 20:28:32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讲解

 

重点:

 

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最后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女真建立金: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局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习等人班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难点: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

 

2.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评价标准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三、学法指导

 

1.理清线索、把握重点。本课头绪较多,要掌握好重点问题,抓住中心问题:“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兴起及和战。”以契丹兴起、金的建立以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关系为重点,认识先战后和的实质,以及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其次,要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2.列表法。把相同、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列表复习,通过表格对照比较,掌握异同点,同时利于对基础知识的归纳综合。本课涉及到的少数民族较多,对重要的史实,可以通过列表归纳掌握。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3.分析法。通过搜集、分析有关契丹兴亡的历史资料,了解契丹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作为本课的标题的原因。分析北宋与辽和战,认识到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分析宋辽、宋夏议和的影响,认识到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评价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宋辽、宋夏、宋金议和,我们可以从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进行评价,都有积极的一面:结束了双方的战争,使双方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对岳飞我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他得行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来进行评价。

 

5.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可以结合地图从空间上制作简易图示来掌握本课的政权对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6.图片示意法。对于契丹的兴起,可以用该民族生活习俗的图片和文字的图片演示,让学生对契丹的兴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7.讲故事。有关岳飞的故事很多,同学们熟悉的也非常多,如抗金的故事,个人品格方面的故事等,请选取每人有兴趣的故事,分头准备,然后在班级小组里交流。从加深对岳飞的认识,为正确评价岳飞丰富了素材。

 

8.收集对联。有关岳飞的对联也很多,请同学们下去在各个地方去寻找、收集。然后,讲出每个对联里包含的故事或道理,从提高自己的情感认识和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中考命题分析

 

在中考中涉及到的本课考点主要有: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对立;宋辽、宋夏、宋金的和战。命题常以图片、材料、时政作为切入点,考察与之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是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位置;重点图片是辽、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宋、金并立形势图;岳飞人物图和与之有关的资料图、纪念遗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宋辽、宋夏、宋金议和的意义注意从两方面来把握,以应对启示类问题的考查。

 

五、典型例题分析

 

1.(2008年湖北宜昌市)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解析:本题考查了辽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分析题干,给出的利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南宋、女真族。据此链接课本,跟南宋通过议和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答案:C。

 

2.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解析:此题以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转而提出与之有关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看到题目后,由于不了解杨家将的故事,而觉得无从下手。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即可解决。因此提醒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分析题干,提取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根据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前的两政权之间的战争,据此链接课本即可知识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答案:A。

 

3.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 )

 

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

 

解析:本题通过对联来考查与之有关的历史知识。形式活泼新颖性,同时体现了事事处处是历史。通过本题的解决,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岳飞墓这一关键词,联系我们学习的有关岳飞的历史知识——岳飞抗金,后来遭到秦桧的谋害。故本题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岳飞和秦桧。

 

答案:D。

 

4.文本框:仔细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你填出图一、二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2)图一、二中政权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请你评价一下这一途径。

 

3)仔细观察图片,请你谈谈元朝统一过程中灭掉了哪些政权?

 

4)图片四反映了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响?

 

5)上书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解析:此题考查了辽、宋、夏、金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注意图文结合的学习,即可实现与课本的正确链接时比较容易的。

 

图一是辽、北宋、西夏并立示意图,图二是南宋与金并立图,政权的并立都是通过议和的途径实现的。对这种实现和平途径的评价,注意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对宋和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来评价,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图三是元朝完成统一过程中灭掉的政权,细观察图片即可找到的政权。图四元朝的疆域图,呈现的内容是行省制度所划分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联系元政府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和对照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示意图,回答对今天的影响即可。四幅图片反映了政权由并立到元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1)图一辽(契丹)、西夏(党项)、北宋(汉族);图二金(女真)、南宋(汉族)。(2)图一通过辽、宋议和宋、夏议和,图二通过宋金议和。评价:对两宋来说,议和都送给对方“岁币”,“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两宋与辽、西夏、金的连年战争,使此后的双方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并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3)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4)行省制度。 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现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是始于元朝。(5)由分裂走向统一。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讲解

 

重点:

 

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最后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女真建立金: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局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习等人班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难点: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

 

2.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评价标准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三、学法指导

 

1.理清线索、把握重点。本课头绪较多,要掌握好重点问题,抓住中心问题:“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兴起及和战。”以契丹兴起、金的建立以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关系为重点,认识先战后和的实质,以及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其次,要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2.列表法。把相同、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列表复习,通过表格对照比较,掌握异同点,同时利于对基础知识的归纳综合。本课涉及到的少数民族较多,对重要的史实,可以通过列表归纳掌握。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3.分析法。通过搜集、分析有关契丹兴亡的历史资料,了解契丹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作为本课的标题的原因。分析北宋与辽和战,认识到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分析宋辽、宋夏议和的影响,认识到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评价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宋辽、宋夏、宋金议和,我们可以从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进行评价,都有积极的一面:结束了双方的战争,使双方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对岳飞我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他得行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来进行评价。

 

5.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可以结合地图从空间上制作简易图示来掌握本课的政权对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6.图片示意法。对于契丹的兴起,可以用该民族生活习俗的图片和文字的图片演示,让学生对契丹的兴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7.讲故事。有关岳飞的故事很多,同学们熟悉的也非常多,如抗金的故事,个人品格方面的故事等,请选取每人有兴趣的故事,分头准备,然后在班级小组里交流。从加深对岳飞的认识,为正确评价岳飞丰富了素材。

 

8.收集对联。有关岳飞的对联也很多,请同学们下去在各个地方去寻找、收集。然后,讲出每个对联里包含的故事或道理,从提高自己的情感认识和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中考命题分析

 

在中考中涉及到的本课考点主要有: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对立;宋辽、宋夏、宋金的和战。命题常以图片、材料、时政作为切入点,考察与之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是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位置;重点图片是辽、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宋、金并立形势图;岳飞人物图和与之有关的资料图、纪念遗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宋辽、宋夏、宋金议和的意义注意从两方面来把握,以应对启示类问题的考查。

 

五、典型例题分析

 

1.(2008年湖北宜昌市)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解析:本题考查了辽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分析题干,给出的利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南宋、女真族。据此链接课本,跟南宋通过议和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答案:C。

 

2.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解析:此题以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转而提出与之有关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看到题目后,由于不了解杨家将的故事,而觉得无从下手。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即可解决。因此提醒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分析题干,提取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根据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前的两政权之间的战争,据此链接课本即可知识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答案:A。

 

3.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 )

 

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

 

解析:本题通过对联来考查与之有关的历史知识。形式活泼新颖性,同时体现了事事处处是历史。通过本题的解决,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岳飞墓这一关键词,联系我们学习的有关岳飞的历史知识——岳飞抗金,后来遭到秦桧的谋害。故本题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岳飞和秦桧。

 

答案:D。

 

4.文本框:仔细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你填出图一、二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2)图一、二中政权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请你评价一下这一途径。

 

3)仔细观察图片,请你谈谈元朝统一过程中灭掉了哪些政权?

 

4)图片四反映了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响?

 

5)上书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解析:此题考查了辽、宋、夏、金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注意图文结合的学习,即可实现与课本的正确链接时比较容易的。

 

图一是辽、北宋、西夏并立示意图,图二是南宋与金并立图,政权的并立都是通过议和的途径实现的。对这种实现和平途径的评价,注意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对宋和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来评价,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图三是元朝完成统一过程中灭掉的政权,细观察图片即可找到的政权。图四元朝的疆域图,呈现的内容是行省制度所划分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联系元政府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和对照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示意图,回答对今天的影响即可。四幅图片反映了政权由并立到元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1)图一辽(契丹)、西夏(党项)、北宋(汉族);图二金(女真)、南宋(汉族)。(2)图一通过辽、宋议和宋、夏议和,图二通过宋金议和。评价:对两宋来说,议和都送给对方“岁币”,“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两宋与辽、西夏、金的连年战争,使此后的双方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并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3)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4)行省制度。 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现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是始于元朝。(5)由分裂走向统一。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