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历史复习 现代文学和美术

2012-05-31 23:20:38 复习

教材解析: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美国的悲剧》:通过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者将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约翰·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3.《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西方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逐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4. 毕加索与《格尔尼卡》: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是立体派绘画艺术的开创人,他把数学概念引入绘画艺术,用“三度空间”来画人物,把不同角度的同一对象表现在同一幅画面上。作品《格尔尼卡》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

 

“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荒诞派艺术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涉及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宣泄人类的这种不良情绪,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三、学法指导

 

1)列表法。对本课文学家、美术家的国别、姓名、代表作品,通过列表归纳掌握:文学作为社会现实的审美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内容。《美国的悲剧》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分析美国这一时期社会现实,从而了解《美国的悲剧》诞生的背景。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反过来,可以通过《美国的悲剧》认识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克莱德的悲剧是美国现实的反应,事实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主要内容,来了解帝国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的政治和文化。通过分析小说《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梗概,来了解当时的社会大背景。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历史课中关于文学名著学习的侧重点是揭示作品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的关系,不同于文学专业中单纯的文学欣赏。

 

姓名

国别

代表作品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达利

西班牙

《记忆的永恒》

 

(2)分析法。

 

3)体验法。排演课本剧,通过排演《等待戈多》的课本剧,在排练、演出过程中体验《等待戈多》中荒诞派艺术特点和所表现的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麻木,体会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以及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4)图文结合法。本课中的图片较多,在学习中,注重图片与基础知识的结合。《德莱赛》、《美国的悲剧》插图与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毕加索》、《格尔尼卡》与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达利》与《记忆的永恒》等,都要结合在一起掌握。

 

再如仔细观察图片《记忆的永恒》,探究解决如下问题:图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通过分析得出玻璃和金属硬质的表变成可以随意弯曲和折叠的软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认识到这些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下来,是20世纪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5)鉴赏美术作品。对毕加索的学习主要通过鉴赏他的绘画进行。他的绘画作品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在鉴赏之前,搜集资料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在中考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少,但是也不能忽视,主要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一般以图片作伪命题的为切入点。常见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安徽中考)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美国”“德莱塞”来链接课本,美国作家德莱塞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美国的悲剧》。也可从备选项出发《哈姆雷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的悲剧》是美国作家德莱赛的作品,《神曲》是意大利但丁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的作品。答案:B。

 

2.(2008年乐山市)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解析:本题给出的限定条件是现代、绘画作品。据此分析备选项,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凡·高及其《向日葵》是近代绘画艺术作品,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是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是现代电影艺术作品。答案:C。

 

3.(2007年河南省)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下面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到:“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哪项暴行( )

 

A.制造国会纵火案          B.策划实施“慕尼黑阴谋” 

 

C.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D.在波兰设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了《格尔尼卡》揭露了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分析材料提供给我们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毕加索”、“德国”、“你们的杰作”,判断与之相关的世界名画是《格尔尼卡》。

 

答案:C。

 

4.右面这幅世界名画,作者是谁( )

 

A.达·芬奇     B.毕加索

 

C.凡·高       D.米开朗琪罗

 

解析:此题以图片作伪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这幅世界名画的作者。因为图片直接来自课本,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学习,即可直接判断是毕加索。图文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提醒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此方法的使用。

 

答案:B。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2中考历史复习 现代文学和美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教材解析: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美国的悲剧》:通过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者将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约翰·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3.《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西方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逐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4. 毕加索与《格尔尼卡》: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是立体派绘画艺术的开创人,他把数学概念引入绘画艺术,用“三度空间”来画人物,把不同角度的同一对象表现在同一幅画面上。作品《格尔尼卡》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

 

“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荒诞派艺术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涉及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宣泄人类的这种不良情绪,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三、学法指导

 

1)列表法。对本课文学家、美术家的国别、姓名、代表作品,通过列表归纳掌握:文学作为社会现实的审美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内容。《美国的悲剧》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分析美国这一时期社会现实,从而了解《美国的悲剧》诞生的背景。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反过来,可以通过《美国的悲剧》认识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克莱德的悲剧是美国现实的反应,事实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主要内容,来了解帝国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的政治和文化。通过分析小说《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梗概,来了解当时的社会大背景。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历史课中关于文学名著学习的侧重点是揭示作品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的关系,不同于文学专业中单纯的文学欣赏。

 

姓名

国别

代表作品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达利

西班牙

《记忆的永恒》

 

(2)分析法。

 

3)体验法。排演课本剧,通过排演《等待戈多》的课本剧,在排练、演出过程中体验《等待戈多》中荒诞派艺术特点和所表现的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麻木,体会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以及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4)图文结合法。本课中的图片较多,在学习中,注重图片与基础知识的结合。《德莱赛》、《美国的悲剧》插图与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毕加索》、《格尔尼卡》与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达利》与《记忆的永恒》等,都要结合在一起掌握。

 

再如仔细观察图片《记忆的永恒》,探究解决如下问题:图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通过分析得出玻璃和金属硬质的表变成可以随意弯曲和折叠的软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认识到这些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下来,是20世纪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5)鉴赏美术作品。对毕加索的学习主要通过鉴赏他的绘画进行。他的绘画作品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在鉴赏之前,搜集资料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在中考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少,但是也不能忽视,主要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一般以图片作伪命题的为切入点。常见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安徽中考)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美国”“德莱塞”来链接课本,美国作家德莱塞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美国的悲剧》。也可从备选项出发《哈姆雷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的悲剧》是美国作家德莱赛的作品,《神曲》是意大利但丁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的作品。答案:B。

 

2.(2008年乐山市)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解析:本题给出的限定条件是现代、绘画作品。据此分析备选项,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凡·高及其《向日葵》是近代绘画艺术作品,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是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是现代电影艺术作品。答案:C。

 

3.(2007年河南省)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下面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到:“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哪项暴行( )

 

A.制造国会纵火案          B.策划实施“慕尼黑阴谋” 

 

C.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D.在波兰设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了《格尔尼卡》揭露了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分析材料提供给我们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毕加索”、“德国”、“你们的杰作”,判断与之相关的世界名画是《格尔尼卡》。

 

答案:C。

 

4.右面这幅世界名画,作者是谁( )

 

A.达·芬奇     B.毕加索

 

C.凡·高       D.米开朗琪罗

 

解析:此题以图片作伪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这幅世界名画的作者。因为图片直接来自课本,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学习,即可直接判断是毕加索。图文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提醒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此方法的使用。

 

答案:B。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