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课件(优选9篇)

2023-05-08 09:02:39 政治课课件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栏目小编为您搜集整理了“政治课课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政治课课件 篇1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课前准备一些漂亮的微笑图片或照片,上课伊始教师先用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请几位学生模仿图片表演,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关于“礼貌”,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导入,使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思考微笑的现象包含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明白微笑的礼貌力量。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漫画赏析

  让学生欣赏漫画“是否有礼”(漫画有两组,一组是有礼貌的,一组是没礼貌的。)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再让学生结合自己亲自经历说一说受到礼貌或不礼貌待遇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分析不讲礼貌的害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再进一步引导分析:你认为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和行为两方面)

  设计意图:分析漫画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验礼貌的外在表现,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进一步体验不讲礼貌的危害,使学生自主认识到文明礼貌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漫画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内化品质行为。

  (三)礼貌PK台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做提示引导,如:(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说:“请”,)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知道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贵姓、对不起、别客气、请多关照、打扰、请教)将礼貌用语分类,在全班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评选出优胜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享礼貌用语,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文明礼貌语言可以更有效表达我们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为下面即兴表演奠定基础。

  (四)即兴表演

  师生可以在课前将下列情境制成纸条,课上请学生随意抽取纸条进行情景表演,感受礼貌的表现:

  ①请老师给你讲解难题(请教)

  ②到商店买东西(麻烦)

  ③到图书馆借书(劳驾)

  ④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对不起)

  ⑤当你托同学办事时(拜托)

  ⑥当你去外地迷路向人问路时(请问)

  ……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自己的文明礼貌的素养,将理论认识落实到交往实践中。

  (五)礼貌自省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同学们共享,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并评选本班的礼貌之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检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礼貌素养,提升思想觉悟。通过评选活动,使学生以身边的有礼貌之星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讲文明懂礼貌的具体要求。

  (六)礼貌践行

  由老师对学生提出践行要求。正如蒙田所说,“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文明礼貌,以礼相待。以文明的中学生、礼貌的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设计意图:将品德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将思想认识内化为实际行动,有助于思品课终极目标的实现。

  (七)板书:交往有艺术

  语言文明的意义

  语言文明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的力量

  礼貌的力量是

  行为文明的表现巨大的

  行为文明

  微笑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强调重点,突出难点,加强对教材观点的理解,并有意识的将礼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政治课课件 篇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和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与方式

  (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

  (3)明确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政府的具体行为中,领会其工作的基本原则。

  (2)能够阐明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处理。

  (3)列举生活中接触到的实例,探究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评价生活中的政府表现,分析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同学们进一步升华对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难点: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三个要求

    教学过程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简案

    课前准备

  “强哥粉丝团”围绕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收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话题“克强节奏”,播放视频引出课题。

  (二)推进课堂

  1.学生活动

  “强哥粉丝团”介绍收集的材料,组织学生一起开展话题探讨“强哥在忙什么”,引出政府的基本职能。

  2.教师对政府的基本职能进行分析,学生背诵。

  3.结合针对性练习、变式训练、高考体验等练习加深对政府的基本职能理解,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热点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三)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政治课课件 篇3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情景预设

  板书课题:我知我家

  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

  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

  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

  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

  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活动一:

  (1)想一想、写一写:

  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

  论回答)

  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如山如水的父爱与母爱。

  所以可以说:

  家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

  家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家有形式上的东西,更有丰富的内涵

  (3)教师归纳: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板书)

  过渡:前面我们从感性层面上了解了“家”,下面再让我们从理性层面上认识一下“家”活动二:

  (1)想一想、说一说:

  请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自己家的情况(包括由哪些人、哪几种关系),先写在小纸条上,把他们的相互关系用线条表示出来。(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父亲、母亲、子女父亲、母亲——婚姻关系;

  父母、子女——血缘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

  养(继)父母、养(继)子女——收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2)教师归纳: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板书)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那么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

  (1)结婚(2)子女出生(3)收养(4)随父(母)再婚(5)非婚生

  3、现在家庭结构的形式

  过去——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板书)

  4、家庭的功能

  活动三:(学生阅读教材P5页——相关链接后讨论)

  下列材料的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功能?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家庭教育功能)。在家里,

  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休息娱乐功能)。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物质生产功能)。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消费功能)。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抚育和赡养功能)。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家庭功能:

  人口生产消费抚育赡养教育休息娱乐物质生产具体表现:(见教材P5—6页图表)

    二、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活动四:畅所欲言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1)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学生畅所欲言)

  (2)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页——相关链接)教师归纳: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三)做一做:填写家庭树,知道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缘关系。(P教材7页)

  (四)效果评价(让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2)仔细阅读家庭树,哪些人跟我是直系血亲关系?哪些人与我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3)在你的家庭(或家族)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

  (五)本课知识点

  (1)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2)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3)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4)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形式:结婚、子女出生、收养、随父(母)再婚、非婚生

  (5)现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6)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六)课后作业:

  1、把下列知识点抄写一次

  (1)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2)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3)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4)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形式:结婚、子女出生、收养、随父(母)再婚、非婚生

  (5)现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6)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阅读家庭树,分辨其中哪些属于你的直系血亲?哪些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3、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

  4、现在常见的家庭形式有哪几种?你的家庭属于其中的哪一中?

  5、怎样理解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教材P6页正文第一段。)课外活动:想一想,把你所想到的写在书上

  (1)在你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得到夸奖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你在自己家庭中都感受到了哪些温暖和激励?(试举一、二例)

  (3)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你自己对家庭都有哪些贡献?

政治课课件 篇4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张胜勇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省里组织了一次教学技能大赛,莆田市总体成绩居中。在市里选拔教师参加省赛时,我当初中组的评委,在选拔教师时,发现

  一、存在问题:

  1、有部分老师还真不懂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当成教案、当成说课稿;

  2、有部分老师懂得教学设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设计理念相对滞后。在教学设计中,很明显感觉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依然是教师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配角”而不是“主角”。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五大理念,归纳起来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前提。

  (2)、问题设计相对空泛。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因素之一,事实上,问题本身便具备教育、教学的功能,是引发思维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关注问题就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建构。然而,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么太简单,学生异口同声都能回答,表面上感觉课堂气氛很热闹,其实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维;要么问题太难,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当是明确、具体、可感的,问题应当是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能展现教学个性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设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预先设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致由一个概念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设计者们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对于教学设计内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观点。我今天所讲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计划、决策与安排。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是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案的系统过程。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教学内容。是什么,对教材内容要全面把握,若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熟悉教材内容,(这在片段教学中也能体现)能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教育功能。

  2、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是主体,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以便对学生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其次,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相适应,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在片段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环节能体现)

  (准确分析学生的经历经验、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提出的问题)。

  3、设计思想。刚才已经提了一些,等会儿讲设计理念时再进一步说明,设计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有发现脱节情况,设计思想写得很好,但是在片段教学中得不到体现。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明确而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一般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部分,使教学能兼顾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难点是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的、教师执教时比较难讲清的部分。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一方面是根据教材自身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需要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6、教学过程

  7、教学小结及反思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应有理念

  1、主体性教育思想。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根据《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其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2、以人为本思想。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是教学所追求的理念。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将师生的关系定位为“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讲台”

  成为师生民主、平等交往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陸,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关键还是问题的设置,利用问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实现人本化。首先,通过教学内容的逐层问题化,把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和教学目标融人到具体的问题中。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问题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尽量使问题梯度化、层次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使各个问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不仅记住了知识、理解了知识的意义、提升了思想境界,而且也增加了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身心获得了发展。

  3、生活化思想。向生活世界回归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也应如此,“原本来自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思想政治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是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內容的设计要生活化。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高中生群体;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只有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才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籍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

政治课课件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直面挫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先说教材分析,在教学内容把握上,《直面挫折》是广东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单元《自强不息》中的第一框。

  《直面挫折》是第六单元起始课,主要讲解挫折的含义,挫折难以避免的原因,分析了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习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

  在对这一课全面把握和分析后,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我对课文进行了重新整合,我想本课可以分3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学生知道挫折影响的两重性,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面对挫折应该拥有积极应对的态度、并主动寻找应对的方法,直面挫折。第三课时是对本框的拓展,参阅参考书可定为“生命的赞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基于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能力目标

  理解掌握挫折的两重性,懂得面对挫折时能转化为积极的心态,会运用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政治课课件 篇6

  浅析多媒体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摘要]目前,日臻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现代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己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本文将对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构建新理念下的教学体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探讨。

  1、正面教育效应: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2、互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

  3、感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正文: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例如如思想政治课“依法保护环境”,可用一张活动投影片配合教师引导来开课。投影片内容为:树木被砍光后,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真实照片),一只小鸟飞来(抽动片),无处安家,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字幕覆盖片)。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遭到破坏,小鸟无处安家。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样开课即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二、运用多媒体,构建新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

  1、变灌输为感悟——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课程标准》强调“避免单纯传授和死记硬背的倾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效应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音像教材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4、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彰显多媒体优势。

  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如利用网络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利用网络建立网站、资源库,进行远程教育,使优质资源得到交流与共享等等。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为后续环节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5、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6、让多媒体走进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与活动课整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既突出了多媒体的示范、指导、激趣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多媒体运用要遵循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还应遵循相应原则。

  1、适度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均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而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提高学生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能引起并保持学生兴趣,然而多媒体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长时间刺激,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多媒体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

  2、实效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力求避免形式主义。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多媒体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力求准确到位,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熟悉多媒体操作,又要准确把握教材;既要细心观察,逐步引导学生,还要通过多媒体控制教学活动,并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使多媒体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充分发挥。

  3、师生互动原则。

  现代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智慧与情感交融的互动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

  4、实行“信息节食”,选择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过程中,师生要明白信息爆炸时代的特点,进行信息节食,避免信息污染,即运用选择性学习策略进行信息筛选,做信息的主人,不做信息的奴隶。

  总之,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活水和血液。当然,恰当地将多媒体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并非易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者──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如添双翼,以达到最佳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政治课课件 篇7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

  责任回报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

  4课时,每框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新授: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

  3、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让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东南亚海啸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反思:

  第二课时谁在对我负责

  一、谁在对我负责

  (一)第六个活动:“忘记带作业本”

  1、小品表演故事材料

  2、结合小含讨论书上的表格

  1、重点讨论作为小含的组长该怎么做,才是真正负责的行为

  2、讨论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总结: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别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注意: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前面有关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等内容。

  (二)第七个活动:“反思自己承担的责任”

  1、请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男女对抗赛)

  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

  注意:学生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可能局限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可以适当拓展,把承担责任的范围

  扩大到社区、社会。

  过渡:其实,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三)第八个活动:“他人对我负责”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在补充几例。

  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

  3、教师说明:除了家人以外,他人对自己的尽责,更多的是表现在遵守职业道德。请学生以一项职业为例(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一些职业,可以是父母的职业。如医生、邮递员、营业员等,)从正反两面探讨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注意:第1问和第2问有近及远,使学生感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的复出,离不开他们的尽职尽责,激发学生对他人的感激之情。第3问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例如可以从教师这个职业应承担的责任为例;也可事先布置学生了解父母从事的工作要承担哪里职业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意识。

  (四)第九个活动:“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学生朗读,呈现情景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在全班注意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的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答案不是唯一的,多鼓励,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学生给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板书设计:

  反思:

  第三课时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二)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三)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板书设计:

  反思:

  第四课时

  二、我的承担我无悔

  (一)第四个活动:“小青的烦恼”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注意: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二)相关链接

  (三)第五个活动:“弗兰克的故事”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的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学生给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反思:

  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多媒体课件中的一首歌:《爱的奉献》,让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政治课课件 篇8

  应对挫折的方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如下的分析

  1、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在本课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人生多彩》,懂得了生命、价值、青春、友谊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起到了铺垫作用。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2、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本节课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启发法、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结合学情实际,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升华。

  2、故事推进法:主故事逐渐推进,脉络清晰,知识结构层层深化,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构知识。

  2、合作探究法: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自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教学思路:建构式低结构课堂理念,主故事板块式教学设计。我将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具体阐释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理念。

  在导入新课前,我有个教学前奏。请学生把课前填写的难以应对的或者不想面对的挫折卡放在我事先准备的魔法合里。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与学生在情景中互动: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可是会魔法的老师哦!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中我因势利导:这节课就让我们踏上寻找直面挫折的魔法旅程!我的设计依据是: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青春期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更感兴趣,迫切地想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我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填写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营造魔法意境,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两个学生两次高考失利遭遇挫折的故事为引子,请学生猜想两个学生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我的设计依据是:建构主义生本思想,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而不是被动接受。我设计的目的是:学生续写故事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外在呈现,它会展现一个学生面对挫折的认识和处理挫折的态度,这为本课突破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

  视频播放两个真实人物的后续故事,验证学生的猜想。第一个同学就是武汉的莹莹因为两次考试失败一蹶不振,在故事中学生自悟挫折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第二个故事是参加第三次高考最终考入北大的俞敏洪学生感悟到挫折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通过两个真实人物故事的对比,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结论:挫折的影响的有两重性,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培养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我请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战胜挫折的故事,在课堂上小组互动交流,并思考:战胜挫折的人都有哪些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故事的沐浴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出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人物身上可能具备的品质有: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锻炼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原因、寻找方法,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我的设计目的是:榜样人物身边人物战胜挫折故事的搜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这些人物身上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

  为了让这一结论更有说服力,我再次播放了俞敏洪自己面对挫折因为勇敢取得成功的北大演讲截屏。我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少说教,润物细无声。随着故事谜底的一点点揭开,学生找到了第一个魔法:面对挫折需要勇敢应对,这样才会让挫折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至此,完成了第一板块的学习。

  回顾第一板块知识,过渡到第二板块的学习,我设置了游戏环节:请学生在不改变纸张厚度的情况下,让纸张尽可能多的承受重量。学生动手动脑乐在其中做出自己的答案。在各个小组呈现结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可以意识到:面对同一件事,积极的态度很重要,可是拥有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这就引入了第二模块战胜挫折方法的学习。

  设计依据

  实践探究自主生成。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第二板块教学中,我再次使用了俞敏洪的故事,学生在对俞敏洪人生故事回顾分享中,分析、归纳出战胜挫折可能使用的方法。第二个魔法找到,第二模块的学习完成。设计依据是: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同时学生也找到了第二个魔法,完成了第二板块的学习。

  两个魔法已经找到,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我设计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后,鼓励学生:你愿意将你魔法合里的挫折拿回去吗?和同学分享你将准备如何战胜它?设计依据:本框教学目标。设计目的:既升华了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引发学生思考。

  最后教师小结:当我们拥有了两个魔法后,我们就拥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方法!布置课外作业:请学生在课下写出对挫折的感言并把它贴在本班级的智慧栏里。

  设计依据:心理学的自我暗示、自我成就需要。设计目的:学生通过自我智慧的展示获得成就感,在课后自己及别人智慧的阅读中,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的态度,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政治课课件 篇9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识记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 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以及租赁消费时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 素

  恩格尔系 数的变化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 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以设问方式导入该节课的内容,带出问题——作 为一个社会人,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活动:就日常生活的体验得出相应的回应,例如:买文具、食 堂吃饭、买零食、买衣服、电话费等日常消费活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消费活动,其中主要集中于学生可能并有实际经验的消费内容。

  教师:同时导出课堂主体内容:日常消费多种多样,家庭作为消费的主体单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那影响它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消费活动有什么区别?我们消费活动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相关讨论

  (二) 情景分析:

  探究活动一:如何安排生活费?

  现在我们假设同学们分属不同的两个小组,两个小组每月的生活费略有不同,A组每月600元,B组每月300元,各位同学该如何安排各自每月的消费活动呢?

  学生活动:互相安排并讨论各自的消费活动或消费内容,发现其中的区别

  (1)收入

  教师活动:设问解疑

  同学们是否发现各自的消费有什么不同?而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在此主要是什么?

  教师讲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 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当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预期消费则影响消费信心,当预期消费乐观时,消费信心就强;预期消费较低时,消费信心就弱。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 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物价水平

  教师活动:影响消费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还有没有其他了呢?

  最近5年的物价变化趋势,其中具体产品如:“蒜你狠”——3元/公斤涨至14元/公斤、“豆你玩”——2.6元/斤涨至9.5元/斤、“ 姜你军”— —4元/斤涨至9元/斤,几乎所有的产品应声一片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各位如何调整消费活动?

  学生活动:就材料进行相应的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消费活动还受到物价水 平的影响

  教师讲解: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 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 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稳定物价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教师:虽然我们是用同学 们的消费活动做的说明,但要明白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考察了总体消费状况的前提下,接着来讨论一个具体的消费案例:

  探究活动二:小君的苦恼

  小君, 就读于南二中高一(14)班,月生活费800元,已攒了2000元零花钱,在犹豫要不要买个电脑,不买吧,商场特价,此时下手颇为划算;买吧,以后就要勒 紧腰带生活了。买不买?怎么买?你的意见?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相应的理由,提出分期付款买、借够钱后一次性买、租个电脑等方式

  (1)按交易方 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教师活动: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租赁消费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 限的使用权。

  贷款消费是 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 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问题又来了,粗心的小君回家路上摔坏了硬盘,换一个硬盘——600元,维修硬盘——90元,如何选择?这两种消费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就相关情境进行讨论,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给出相 应的解释理由

  (2)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消费消费的是有形的商品,而劳务消费消费的是无形的服务。

  万事大吉了!大家知道小君已经达到哪种消费层次了吗?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相应问题,得出享受资料消费的结论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主要指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等方面需要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探究活动三:考查自己家 里的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每个家庭的消费活动各不相同,那如何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书本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并讨论得出结论家庭消费的不同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消费水平

  (1)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社会的消费现状,例: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汽车等。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直观感受来了解消费结构的变化。

  要了解家庭消费水平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 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恩格尔系数

  教师活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 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恩格尔系数是消费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承认和重视。

  国际上甚至用它作为区分国际间消费结构层次高低的最一般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我们称之为温饱型); 在40%~49%为小康水平;在2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我国这几年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 情景回归: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了解教学反馈。

分享

热门关注

[精]手工策划书怎么写精选10篇

手工策划书

《植物是“活”的吗》教学反思通用

植物教学反思

祝愿公司前程好的句子(集锦77句)

祝愿公司前程句子

仓库工作年终述职报告10篇

仓库工作年终述职报告

铁路系统述职报告

铁路系统述职报告

艾滋病课件(优选9篇)

艾滋病课件

优质课课件

优质课课件

海洋课件(优选8篇)

海洋课件

数鸭子课件(优选4篇)

鸭子课件

水循环课件优选14篇

水循环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