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包括的种类有获奖感言、生日感言、军训感言、毕业感言、培训感言、入职感言等,在我们参加一些隆重的场合时。我们都会有代表上去发表一下感言,感言可以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以下是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愚公移山的感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1
我国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家。他家南面有一座太行山和一座王屋山,这两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一家人下定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说干就干,就连邻居家的妇女小孩都来帮忙。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儿对愚公讥讽的说:唉!你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这两座山这样高,就凭你们父子数人怎么能挖掉?简直是白费力气!愚公答道: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两座山虽然很高,但他们不会再增高了,我们挖一点就少一点,每天不停的挖下去,又怎么会挖不完呢?愚公及其子孙毫不动摇,继续挖山不停。愚公移山的事感动了天帝,他派来两位神仙下凡,把那两座山背走了。
愚公移山的事迹为什么能感动上苍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一则是他真正的认识到了困难并想出了办法来战胜困难和挫折。不像智叟一样事不关己,所以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去参加搬太行山和王屋山的事情。二则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克服自己,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呢?三是愚公及其家人有一定要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决心,而把这两座大山搬走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去发展,去实现,去创造。
我相信只要人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的,即使有些困难是现在克服不了的,但只要坚持,它总有一天会向你低头的。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2
《愚公移山》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选自《列子·汤问》。文中的愚公,面对智叟的质疑,仍坚持不懈地挖档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并且要子子孙孙地挖下去。后来,玉帝被他所感动,派来了两位大力士搬走了两座山。
也许很多人会被愚公的不怕困难所震撼,但我认为,一味的坚持,而不取巧,并不是最好的。倘若玉帝没有被感动,愚公他们要挖到什么时候?比起大山,他们的挖掘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在开凿灵渠时,史禄发现湘江和漓江的源头只相距1500米,中间被低矮的山梁阻隔。而且两江源头的高度相差太大,直接引水,不便行船。他没有像愚公那样“掘山”,而是盘山开渠,并设计了“斗门”,分段阻水,让船只节节前进,顺利通过。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果用这个方法行不通,就不必硬是“钻牛角尖”,可以换一种方法;平时上学的时候,这条路交通拥挤,就不用苦等下去,换一条,也许畅通无阻……
我们不要“愚公移山”,我们要“此路不通走彼路”,毕竟,“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3
今日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他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古时候有个愚公一家人住在北山,门前有两座大山,他每次出门的时侯,必须绕过这两座大山,都要花好长时间。
这样的日过了很多年,愚公想,如果在这样下去,子子孙孙都要受到大山的阻挡,于是他决定把这两座山搬走,每一天他都带全家老小来搬山,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两个大力神把这两座山搬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必须能实现自我的愿望。我想起以前背三字经的经过,其实我努力去背了,可总是背后忘前,心里想,”这么难,不背了“结果到此刻我还不能完全把它背下来,今日我读了愚公这个故事,以后我应当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去学习。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对我今后的学习,道路上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忙,只要坚持愚公精神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的。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4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讲的是北山的愚公因困于山的阻塞而坚持不懈去移山的故事。故事虽然简练,但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也许有人会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开山路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可我觉得,这样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这也是生活中有些人的真实写照。遇到困难不是勇敢前进,而是畏缩屈服。
愚公的故事早已传遍千家万户,愚公是一个杰出的演说家,他不但能说服全家甚至左邻右舍都参加到开山修路的伟大工作中来,还以一段“子子孙孙无穷匮矣”的精彩的演说击溃了以智叟为代表的反对派的进攻,终于整顿山河,使天地焕然一新。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奋斗,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在艰难险阻面前,切勿灰心气馁,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若不是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又怎会有那么多的辉煌成就?如:佛家弟子玄奘,若不是有着坚定的向佛之心,面对困难而不退缩,又怎能取得真经;音乐巨人贝多芬,若不是“扼住命运的咽喉”怎会有惊世之作;共产党人若不是战胜二万五千里的困难,又怎会有新中国的黎明……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5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集中体现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至理名言。这就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方向正确,有毅力,有信心,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将克服种种困难,有所成就。
干百年来,古今中外,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通过锲而不舍,刻苦勤奋的精神获取成功的?匡衡“凿壁偷光”,车撤“囊萤照书”,居里夫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近千次试验,终于发现了“镭”,陈景润致力于数学研究数十年,最终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以上事例足以证明:锲而不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不要忘记,在《愚公移山》中还有一位“聪明的”智史吧,他身上恰恰体现了愚公精神的对立面——不求进取。那些做事图省力,只想走捷径的人,必将一事无成。我们有些同学就是缺少点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一碰到困难、挫折,就一级不振,自暴自弃,这是不足取的。
读了《愚公移山》,还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量变可以引起质变,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正如荀子所说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而那一些虽有大志,却一暴十寒,只有五分钟热度,不是靠持续的努力去取胜,却一门心思想走捷径的人,绝不会获得成功。只有勤奋不息,不畏艰辛的人,才能登上理想的高地。
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创祖国美好未来伟大使命。我们必须发扬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懈探索,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愚公移山的感悟 篇6
也许你喜欢搞笑的漫画故事,也许你喜欢生动的童话故事。但我最喜欢说理的民间故事。
今天上午老师讲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学习后,我深受启发。
首先, 我们来看移山前的谋划: “聚室而谋” 后, 立即得到 “杂然相许”, 并且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可见, 愚公先前只是考虑到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好处,提出移山的设想, 而集体智慧的结晶则解决了 “焉置土石” 的问题。
其次, 看移山中的成员: 从愚公家中能 “荷担者三夫”, 到邻人孀妻之遗男, 都为移山不遗余力。正如愚公所言,是“吾与汝毕力平险”。而愚公已年近九十, 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 就算健康, 充其量也只能是个 “指挥” 吧。
再者, 看移山后的结果: 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其实是惧愚公没有穷尽的子子孙孙, 而 “帝感其诚”, 其实也是被愚公一行人的努力所感动, 才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山的。
可见,移山一事,并非愚公一人的功绩。认识这点,对我们做好平时的工作大有好处。
现在总有那么稍有点能力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便飘飘然起来,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的化身。其实,这种想法不仅是错误的 ,而且是危险的。君不闻,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新词:众人划桨开大船!无论革命的成功或某项事业的完成,这其中固然离不开某些个人的努力,但又怎能离开众人的齐心协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既要认识到愚公的可贵之处, 更要领悟到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否则, 便会产生个人崇拜主义的心理,导致盲从; 落到自己身上, 又会产生个人英雄主义的言行, 导致冒进。 这于人于己、于国于民均不利。因此, 我们在褒扬愚公精神的同时, 不要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应两者并举, 携手同进, 共创美好未来。
我想,这,才是“愚公精神”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