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教学课件

2023-05-30 16:09:56 方程教学课件方程课件

  教师必须提前规划好每节课的教学课件,这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的老师必须认真地编写课件。教案和课件的优化需要教师反复打磨和不断改进,您是否也对此感到苦恼呢?本文是一篇认真挑选的出色“方程教学课件”文章,非常适合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方程教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

  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感受等与不等。同时通过反馈和追问,帮助学生感受等式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中式子的分类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准备。从天平到式,再从式到天平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利用天平建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为突破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二)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预设1:按左右相等和不等分类(补充等式和不等式);

  预设2: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类。

  注:教师在按照两种分类方式摆放式子时整理成如下表格所示:

  含有未知数

  不含有未知数

  等式

  不等式

  3.(指表格)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揭题)。

  4.写方程:根据你的理解写2~3个方程,写完之后给同桌看看其是否为方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选择一些学生到黑板上写一写。)

  5.说说黑板上同学写的是否为方程,并说说判断理由(主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三)概念辨析,理清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1.“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说说哪些式子是方程,并说说为什么(可以选择其中几个不是方程的式子,请学生说说怎样改一下就可以将其变成方程。)

  2.这两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反馈分析:

  (1)式1:一定是。为什么?

  (2)式2:一定是等式,可能是方程。

  (3)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呢?

  (4)引导画集合图,并引导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设计意图】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产生直观、正确的感知;然后通过被蘸了墨水的式子的判别,进一步体会两者的关系;最后,通过韦恩图帮助学生加以明确。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渗透了初步的集合思想。

  三、实践反思,巩固提高

  1.“做一做”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2题:看图列出方程。

  学生练习并进行反馈。

  反馈侧重: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量相等来列出方程。

  2.练习十四第3题:看情境图,思考数量关系再列方程。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你知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3)学生自行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能用方程表达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内容的要求,为从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转变做好准备,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至关重要。

  四、总结回顾,介绍历史

  1.你对方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每个同学说一点,后面的同学要和前面同学不一样。)

  2.教师介绍方程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方程的产生过程产生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数学是一个动态成长的科学,体会到数学的每一个理论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学生在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

方程教学课件 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研究例1:

  猜球游戏:出示一个乒乓球盒,猜里面有几个球?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球数?

  x

  导语:要想精确知道多少个球?再给大家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盒子和二个球,右边有七个球)

  设问:你们知道x等于多少吗?那这个答案4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a、7-4=2;b、4+2=7,所以x=4,c、左右二边都拿掉二个乒乓球,右边还剩下4个,所以x=4

  追问:你怎么想到是拿到二个乒乓球,而不是拿到一个或者三个呢?

  尝试验算:板书:左边=4+2=6=右边,所以我们就说x=4是方程的解,板书方程的解,尝试说说方程的解;刚才我们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自学书本)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好多方法来解方程,重点研究了第三种解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课件再次演示后,得出方程的两边同时去掉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想一想:如果要用天平的乒乓球,如何来表示出这个方程?

  用小棒操作后交流后想法:方程的左右二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

  展示,课件演示后小结:方程的左右二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追问得到还可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总结:解方程时,我们都是想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方程保持平衡,我们可以采用……

  2、后面括号中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四、总结:

  五、机动:研究练习2中的第二题,怎么用今天的方法来解方程。

  《解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对于渗透与发展学生的代数化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材在编写上为了实现中小学的衔接,改变了以往利用“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而是利用天平原理即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逆运算)来解方程,对于今天运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力图直观,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与演示中自主建构。同时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一方面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同时也让学生抽象方程,解释算理中来经历代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及数学素养。

方程教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3.会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关系解一步简易方程并会检验。

  4.培养观察、抽象、总结、概括能力、发展思维。

  5.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会检验。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 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三、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方程教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 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xx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xx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xx年只数

  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板书:等式)

  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

  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

  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1、 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 找出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用文字表示出来。

  (2) 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关系。

  (3) 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

  小组合作探讨,汇报交流,得出 :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只数

  10x=1600 ,1600÷x=10或1600÷10=x天平左盘放10个x只,右盘放1600

  只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像刚才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解决,交流汇报。(1)20xx年只数×3+100=20xx年的只数。

  (2) 3×+100=1000或1000-3×=100 (3)天平左盘3x和100,右盘1000.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 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下面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们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这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想一想x+5是方程吗?2+3=5是方程吗?说明理由。

  师: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应符合什么条件?(含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式子、等式、方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1,2,3,4。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方程教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会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检验。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你答”。以保持天平的平衡如“我在天平的右边增加一个橘子”;“我在天平的左边增加一个同样的橘子”;“天平的左边排球数量扩大到原数的2倍变成4个排球”,“天平的右边的皮球数量扩大到原数的2倍,变成8个皮球”…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让天平平衡的方法,能概括一下让天平平衡的方法吗?

  1.通过解方程,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预设: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课件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天平,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这样方程左边就只剩X)就能得出X=150。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板书:方程的解)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小结:“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算过程。

  2.尝试解X-a=b形的方程。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放上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刚好是X,天平保持平衡。

  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3,使方程左边只有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小结:“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3,使方程左边只有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12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所以,X=12是方程的解。

  小结: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你是怎么想的?

  (2)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

  小结:解方程首先要写“解”, X每步都不能离,所有的等号要对齐,检验的习惯要牢记。

  (5)完成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的`左边一小题写在书上。

  追问:x=2.8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课件显示全过程。)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前一阶段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学习数学的,特别对方程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总觉得天平能启发着他们去解决这么神奇的方程,真是非常有趣,学得效果也不错。今天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入有序,思路清晰,环节紧扣。可是学生学习十分被动,课堂可以说是死气沉沉,真的有点不习惯孩子们这样,据我对学生的理解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型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的,原因在哪儿呢?课后查找原因:1、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发现学生过于紧张。2、教师缺乏调节课堂气氛手段。今后尽量要注重这方面的调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哪来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学生深刻认识到: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看似麻烦,实则简单,不须思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样教学学生有兴趣,效果比较理想,不仅一节课内完成了预订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作业质量较高,仅二人书写格式有误。但也存在局限性,如a-x=b和a÷x=b,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解这类方程,但试卷和相应的练习有出现,因此,有必要特别利用一些时间给学生补充讲解这类方程解法。

方程教学课件 篇6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并能用方程的解对方程进行验算。

  1、填空:

  (1)小明有30元钱。买钢笔用了m元,买本子用了10元,刚好用完。

  (2)小红家买了50千克的大米,吃了n千克,还剩42千克。

  (3)全班a个同学,平均分成个7小组,每个小组8人。

  (4)钢笔每支4元,买X支用了24元。

  师:刚才我们列出的这些方程,你能求它的解吗?(师板书:4X=24)

  (1)自主探究求方程的解。

  (2)汇报,抽生板演。

  (3)师指导学生看书101页的内容,学习正确的书写格式,动笔勾画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

  (4)师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请将刚才的解题过程再按正确的书写格式做一遍。

  揭示解方程的含义;区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2、方程的检验。

  刚才的几个方程,请任选一道用你喜欢的方式求方程的解,并口头检验。

  师:大家认为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同学主义的呢?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吗?

  2、做书上104页1、2、3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方程的解题的依据以及书写格式,但是很多同学在做a÷x=b这种形式的方程时还是容易搞混淆。需要加强练习和多做相关的题型,特别是在前节内容据题意列方程还得多找相关等量的关系,达到复习以前的知识和巩固现在的新知识的目的。

方程教学课件 篇7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按照教材上的连环画,通过教师反复操作,一步一步观察,思考每一步骤的数学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的平衡,从而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意义。2。引导学生辨方程、写方程,重视学情反馈。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巩固和应用,因此学习后的学情反馈是很重要的。本设计在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后,引导学生自己写方程,识别方程并说出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两个要素: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通过应用反馈,加深对方程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小黑板、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体会“等”与“不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赛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昨天的比赛是五(1)班对战五(3)班,由于上半场五(3)班发挥出色,上半场的比分为1∶4,中场休息后,五(1)班马上调整了战术,下半场五(3)班没得分,五(1)班连追了x分。

  师:两个班最后的比分是几比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1∶4)

  师:哪个班赢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x+1>4,x+1<4,x+1=4;并注意提问式子的意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学生经历的真实活动为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熟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等”与“不等”,为后面理解方程的意义作铺垫。

  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1、自学方程的意义,初步感悟新知。(课件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

  自学提示:

  (1)理解教材62页每幅图画及对应式子的含义。

  (2)标示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思考: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

  (4)结合你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1题。

  2、合作学习。

  (1)你能自己写几个方程吗?小组内互相订正。

  (2)组内交流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由组长带领组内成员集体订正教材63页“做一做”1题的答案,说清理由,并将小组内认为不是方程的算式记录在小黑板上。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先把答案相同的进行分类,再从答案最少的一块着手分析。遇到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此环节教师要随机应变,注意提问学生“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如果出现了对方程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再次为学生讲解)

  预设:

  ①全班同学的答案一致,全对。

  ②一部分小组全对,一部分小组有错误。

  这时教师可以先找有错误的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汇报讲解。讲解时随时和下面的同学互动交流,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引导、提问,指导学生判断正误的方法。

  3、整理分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

  (2)交流汇报,说出分类依据。教师板书。

  4、独立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2题,汇报,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66页1题,集体订正,并加以补充:判断0=5z-15是不是方程。

分享

热门关注

奥鹏教育研修总结模板1000字

奥鹏教育研修总结

关于简单版个人租房的合同通用

租房合同

考试检讨(合集14篇)

考试检讨

老党员代表发言汇编5篇

党员代表发言

小学教师考核评语简短精辟(精选4篇)

小学教师评语

直线方程课件经典

直线方程课件

趣味教学课件

趣味教学课件

学校教学课件

学校教学课件

教学动画课件范例

教学动画课件

学校教学课件通用

学校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