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课件(精华12篇)

2023-06-06 08:35:11 哲学课件

  出国留学网经过认真比较后,决定向大家推荐一篇内容充实的“哲学课件”。在老师的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老师在编写教案时认真负责,便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想要做出好的教案,关键在于具备严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文,同时也欢迎您收藏本文!

哲学课件(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哲学教研组制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根本特征。主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与旧哲学在研究对象、内容和社会作用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二、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仅日益扩大和加深了对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的认识,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而且还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升华为一定的世界观,不能称其为哲学。而哲学是由哲学家把一定的世界观运用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原则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用哲学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影响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表明,它们是相互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的。同时,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它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否则,哲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哲学又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普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是承认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也可称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是一种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有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哲学学说。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主张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人们可以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对第一方面的回答决定了哲学的路线和方向,它是解决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解决了第一方面,才能科学地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而只有正确地回答了第二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第一方面的原则、方向得到彻底贯彻和落实。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演变

  在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三种历史形态,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和殷周之际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这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奴隶主民主派和新兴封建主阶级 的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形成于16——17世纪,在18世纪达到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要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唯心主义的流派名目繁多,但就其对精神、意识的来源和特性的界说而言,可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即都把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看作第二性的现象,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违背科学的。

  3)哲学的党性

  列宁指出: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其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365页。)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尽管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吸收对方某些思想资料和个别观点,但在思想体系上是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坚持唯物主义,必须批判唯心主义。对于唯心主义的任何容忍和让步,都是缺乏党性的表现。

  3、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

  哲学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哲学依赖于文化,是各种文化形态精神的凝结。

  哲学作为文化的灵魂地位,还在于它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世界观的指导作用。首先,哲学为其他各种文化形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没有发达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思维不满足于科学显示的经验直观和实证思维,而是要寻根究底、瞻前窥远。正因为如此,哲学就能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头等智慧”教人们善于处理自己同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善于超越现实,创造理想的对象世界。第二,哲学具有独特的批判功能。哲学是一种文化,又是意识形态,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理论体系。因此它给文化提供一种价值导向,并以批判的态度做出善恶分析和真假判断。哲学往往作为信念之根据,理想之基础,从而也作为价值观念的根据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第三,哲学的作用还在于塑造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信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由民族文化传统孕育而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决非偶然,它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自己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和变革社会的现实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它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特别是批判继承了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传统,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

  3)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哲学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是上述条件的必然产物,又是马克思、恩格斯献身革命,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和创新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出身不同,但他们在青年时代都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在实践中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这种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是他们于1842年以后在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和艰难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运用自己渊博的学知重点研究历史观问题。通过对现实世界和各种唯心主义的批判,重新审查并深入研究了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继承和综合人类文明遗产,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依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所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实践性、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观引入哲学,并把它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强调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创新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之所在。哲学创新的实质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时代相关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体现和内在要求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指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从而与时代进步的方向保持一致,促进社会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这正是唯物辩证法的真正含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重重思想枷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基本问题,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思维客体的变化,一系列的新对象、新领域、新课题涌入人民呢的思维活动领域,构成了全新的思维客体,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能力,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概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果、新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和迅速发展将引起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及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高科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和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真研究和概括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理解看待现代西方哲学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

  1)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实质

  现代西方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各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总称。它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多元化哲学,属于现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当代,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们分别以不同方式反映着当代人类所突出面对的科学问题和人的问题。

  2)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和大胆借鉴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不仅超越了传统的近代西方哲学,也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它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只关注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而是促进社会改造,坚持面向实践和未来的开放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有本质不同,它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发挥指导作用并取得了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学说,而是一种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性理论。因此,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决定的。其二,综观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选择,始终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真正道路。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救中国的历史选择。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实践的证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中国形态,是被公认的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造性发挥和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末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又一次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仅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把“与时俱进”的精神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赋予哲学内涵,由此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哲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更自觉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首先,能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精神实质并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思维就是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研究少走弯路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事各项科研工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发现规律。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和根本方法。邓小平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对这一根本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深化。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要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深刻认识实践是人把握世界的环节;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提高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具有特定的哲学含义,要深入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内涵以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点的真正超越。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新成就和人类实践的新经验,给哲学物质范畴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既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它既包括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还包括人类的思维运动。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也承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但是,这种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永恒不变,而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过程。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只有以时间和空间为形式才能存在和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自身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展现为事物的时间持续性和发展的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就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它与其它物体都有前后、左右、上下的排列次序。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4、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深化了对物质的认识 1)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是机械的、呆板的同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物质的存在形态又表现为一定层次的存在。物质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世界。

  2)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哲学意义

  随着自然科学对物质探索的深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从单纯追求物质结构基元的古典原子论,发展为探索物质结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复杂多样的现代物质无限可分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1)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点的真正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一定义准确地揭示了实践活动的本质,突出了实践的特点。正确理解这一定义的含义,有助于其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实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探索或改造的对象的总和。实践手段是指实践主体在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手段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具体说,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运用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其次,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 存在物”。再次,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最后,人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本身。

  3、实践是人把握世界的环节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在世界又叫自在自然、天然自然,其含义有二:从时间上看,它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从空间上看,它属于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以及“人化”了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实践作为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起着中介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和改造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在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体现人的能动特点的实践环节。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自然的物质世界中,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第一,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因而也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而意识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从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它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一方面,就意识的形式来看,它是主观的。另一方面,就意识的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意识所反映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3)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而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机器就被称为智能机器。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 并论,更不应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

  2、意识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第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3、世界的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必然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但又不归结为其中的某一形态或层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即统一于最一般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那么,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正确把握并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六大把思想路线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对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联系和发展两个总特征、三条基本规律和五对范畴等基本理论,使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学会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普遍的,但各个具体事物因情况、性质和条件的不同,联系的形式也不同。

  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

  3)普遍联系与系统论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产生,就是普遍联系的思想走向具体化、定量化的一个重要成果。这表明,人类对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过程。唯物辩证法联 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1、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事物的发展同联系一样,也是客观的、普遍的。发展的客观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关系所决定的,发展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不是主观随意的,它表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永远如此的事物,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1)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发展就是新生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3、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概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本质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谓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是强调,规律与本质的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规律具有客观性。第二,规律具有普遍性。第三,规律具有重复性。第四,规律具有稳定性。

  4、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它是由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矛盾及其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总要限制和否定对方,同时又总要打 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和否定,因而对立面之间必然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虽然是矛盾双方两种相反的趋势,但两者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

  2)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的矛盾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黑格尔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为了认识矛盾双方是如何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的,可以分别地考察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起何种特定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

  与矛盾的同一性一样,矛盾斗争性也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状况的变化,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使旧的统一体解体和新的统一体建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内因就是内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内部所包括的各要素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外因就是外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与其他事物或系统之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内部矛盾之所以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因为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它不仅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而且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他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使事物的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它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再大,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正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是说每一个事物,从其产生到灭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认识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其次,认识矛盾特殊性是科学划分的依据。最后,认识矛盾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任何矛盾既有个性、相对性,又有共性、绝对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的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第二,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4)矛盾的不平衡性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方面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兼顾全面。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1)质、量、度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规定性,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量以质为基础,质制约着量。另一方面,质以量为必要条件,量制约着质。离开一定质的量和离开一定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度的极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超过这个限度,事物的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1)质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变化具体地表现为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或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它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变化,原有的矛盾统一体仍然存在,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因而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质变是对事物原有质的突破,是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的形成,因而具有间断性(非连续性)和显著性的特点。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不仅相互区别,而且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是辨证的统一

  首先,从二者的相互依存来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以量变为基础,没有量的积累作基础,质变就不可能发生,但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从二者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而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质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形式的复杂性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起质变;另一种是场所的变更,即事物在构成要素排列组合和结合形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质 变形式的多样性,大体上也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因素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不但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且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诉我们,在考察任何具体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当前性质;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同时,在考察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时,还应当根据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决定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就应当予以支持;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就应当予以反对。

  2)辩证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第一,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自己运动”合乎规律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就是质变和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辩证转化。只有经过否定,除旧布新,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否定作为一个环节,是事物发展的契机,是事物发展必经的决定性环节。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新事物不是凭空而来的,都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扬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

  事物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由一个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三个阶段两度否定所完成的完整过程或周期。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虽然吸取了原有事物中有益的因素,使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发展的否定阶段同原来肯定阶段形成新的对立双方,又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产生着新的矛盾。因此,只有通过第二次否定,才能克服这种片面性,解决前两个阶段的矛盾,既保留了各自的积极因素,有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在更高基础上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才能在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使自己不断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完成它的历史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既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前进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除了包括基本规律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补充和展开。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是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和本质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第二,现象是事物个别的方面、具体的表现,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方面。第三,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第四,现象是丰富、生动的,本质则是单纯、深刻的。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由于是同类现象中的共性,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所以比现象单纯、深刻,正如“河水的流动就是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1 现象和本质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现象和本质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2这表明,现象是表现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某种属性、状况的外在表象,它的存在和变化,究其根源是有本质规定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的表现,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认识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于某一具体事物而言,内容是该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该事物存在的方式,二者分别是事物矛盾的两个侧面,其性质、作用都有着确定的差别,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是对立的。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离开了形式,内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只有对特定的事物和确定的关系才有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思想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同时又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想的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学的内容,等等。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客观世界中到处都存在着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将其中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某一现象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如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的道路则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处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同偶然性相脱离、不通过偶然性表现的纯粹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偶然性也依赖于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同必然性相脱离、不表现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也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样的现象,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相对于另一过程来说就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就要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两种错误观点。

  4、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为了全面理解可能性这个范畴,必须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第三,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第四,可能性在量上也有大小之别。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区别。可能性之所以是可能性,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还不是现实,可能不等于现实,可能也不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中,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会转变为现实,而使得其它种种可能不能成为现实。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性;可能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运动过程

  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这一章,主要掌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明确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划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不可 知论及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懂得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及如何进行理论创新;掌握认识和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教学重点:

  1、认识的本质,尤其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

  2、认识和真理发展的辩证法,特别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人们对认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围绕认识论的最根本问题,即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而展开的。正是对这种关系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第一,它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它承认和肯定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惟一来源,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承认和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获得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它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故称先验论或先天论。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思想、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或先天固有的,是人的心灵的自我创造,人们认识了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认识了“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自某种“客观精神”或神灵的启示。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第二,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在认识论上,不仅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能够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学说。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认识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他们所讲的可知,是对精神世界的可知。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被认识,人们不具备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学说。不可知论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可能性,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和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可知论则否认它。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它运用实践的观点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人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只要我们立足现实,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任何自然奥秘和社会规律都会被揭示出来。世界上只有现在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能认识的事物。

  第三,它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在认识如何发生、发展的问题上,二者却有着原则的区别。

  其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人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是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它们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因而只看到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消极被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并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不仅是认识的对象,而且是实践的对象;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而且首要的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主体是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被动性,揭示了人的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其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和一成不变的,不了解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它把主体理解成一面镜子,反映过程就如同照镜子一样,客体是什么样子,它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什么样子,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形成没有任何作用。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对客体永远地、没有止境地接近的发展过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始终贯串着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矛盾,这一系列矛盾的运动过程就是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消极的直 观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于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问题,是一切认识论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明确地指出了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它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能动性)三个特征,是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统一体。其中社会性是认识主体最本质的属性。认识主体的存在形式有三个层次: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个体主体是指从事相对独立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个人。群体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利益、规范等组织起来的社会共同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等等。类主体是指全人类。类主体就其本性和可能性来说,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

  认识的客体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进入认识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并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三个特征。认识客体的存在形式也有三种: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作为社会活动对象的天然存在物和经过“人化”了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客体是指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精神客体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从总体上看,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第一,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在实践关系中,以实践主体为主导,发生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第二,认识关系。认识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第三,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需要和能满足需要的关系。上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三方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关系,其它两种关系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认识关系既是实践关系的产物,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践关系的必要条件。价值关系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需要,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内在尺度。2)认识的中介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认识中介发生相互作用。

  认识中介是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亦称认识工具。一般说来,认识中介可分为物质工具和思维工具两大类。物质工具,是人类为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对自然物加工改造而成的工具。其作用是放大和延长主体的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思维工具,是指人在进行思维过程中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思维框架。

  认识中介作为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是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3)能动的反映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不是主体对客体面貌的机械直观的摹写,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的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就是说,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来自被反映的客观对象,在人的主观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反映的摹写性体现着反映的客观性。

  反映的创造性,是指人的认识不是直观地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只有经过创造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人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反映的主体性,即主体的能动性。

  总之,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机械的镜面式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编造。如果只讲反映的创造性,看不到其摹写性,就会陷入否定认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如果把反映完全等同于摹写,看不到反映的创造性,就会陷入否定认识能动性的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创造性的摹写,体现为主体对在改造客体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人是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等机制实现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反映离不开信息。信息是标志着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哲学范畴。在各种物质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它表征物质系统的某些结构、特征、属性在其他物质系统中的反映和呈现。一个系统接受另一系统的作用,并在自己的系统中留下另一系统的痕迹或印记,就意味着后一物质系统接受和保留了前一物质系统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主体反映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手段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变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因此,在反映的过程和结果中必然有信息。反映和信息的联系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是世界可知性的必要条件。

  反映过程中,选择的作用不可忽视。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在感觉器官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实际上是个信息过滤器。在此基础上,还要经过主体的思维活动对被感觉器官过滤过的信息再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思维运作的选择性表现了思维活动的指向性。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 量的信息,即使对同一对象而言,也有众多的信息传入大脑。但是,主体在一定时期有自己的思维定势或兴奋中心,只有通过舍弃一些信息,保留另一些信息,才能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某一方面的认识。显然,这体现了思维的选择机制的作用。

  反映过程是信息的重构或建构过程。认识过程不是客体信息的简单的搜集与再现过程,而是在选择基础上,把这些经过筛选、加工的信息置于自己原有的背景信息结构之中,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建构过程。主体的认识不是在白板上投射,不是像照像机那样的摄影,原封不动地“反映”外物;而是运用原有的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建构,形成新的观念的过程。

  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按照认识的本质去进行认识,不管是认识人还是认识事,都要充分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唯此,才能真正地达到我们的认识目的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通过实践改造客体从而认识客体的过程,所以,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正确认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联系实际: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认识根源于实践,受实践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活动又有指导作用,它规定着人的活动的本质,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实践的成败。这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第一,认识是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第二,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知”是指认识、知识;“行”指做和行动,即实践、践履。中国哲学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深刻的见解。同时也形成了知行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

  唯心主义知行观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出“生而知之”,老子提出“不行而知”,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明代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做两件事去做”,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最终陷入以知代行,抹杀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知行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以行求知,先行后知,重在行。第二,知指引行。第三,以行验知。第四,知行相须,知行互发。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资料。《实践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哲学上的成熟,同时也标志着独具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知行观的诞生。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都是从认识发生的初始形式——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过程中去。这是认识运动中的两次能动性飞跃。

  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即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反映,并用意识、观念的形式掌握客体的过程。根据主体对客体反映的程度,认识又可以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以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客体而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主体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联系实际:在西方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经验论”和“唯理论”错误。经验论只重视感性认识,轻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只重视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论上就犯了类似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教条主义一切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轻视感性经验,拒绝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经验主义则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拒绝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两种错误倾向各执一端。都违背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法,曾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但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还容易被假象所迷惑,甚至得出错误的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但至此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第一,只有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即用理论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才能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实现认识的目的。第二,只有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能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在回到实践的过程中,正确的被证实,错误的被推翻,不完备的被充实,从而使认识不断得到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第二,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就人的认识的总过程来说,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只是认识发展的一个周期。这两次飞跃的综合并不能代表认识过程的全部,因为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不断的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类的认识运动不仅具有反复性,而且具有无限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发展表明,它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对此,毛泽东作了如下科学地概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联系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反之,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热的时候,若认识和实践超越一定的历史阶段,就会犯“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原理,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首先,“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形成领导的意见、政策和办法,这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次,“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形成的意见、政策、办法再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并得到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这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一样,也是一个无限循环、永无止境的过程。客观事物和实践都是变化发展着的,即使正确的领导意见,也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去加以丰富和发展,用适合新情况的认识代替已经过时了的旧认识,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方针、办法,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3、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主要属于人的理性活动过程。但是,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主体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二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它们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等特点,也被称为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直接控制着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着能量活动的强弱与速度,决定着活动持续时间的久暂,激励着认识主体克服困难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动作用。实践活动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最终动力,也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参照作用。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事物又有多方面的规定。人们并不是对所有事物及其各方面逐一地进行理性认识后才判定其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是在运用理性把握对象之前,通过参照主体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把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对象确定为认识的客体。

  第三,调节作用。在认识中,主体一般总是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反映对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所谓思维定势。

  在认识论上区分理性与非理性,决不意味着在实际的认识辩证运动中存在着纯粹的理性因素或非理性因素。事实上,在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既有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认识辩证运动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地发挥作用的过程。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抽取某一方面加以夸大和绝对化,因而都是错误的。

  4、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实现于思想和实际的结合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符合”与“结合”的动态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理论要始终扎根于实践,时刻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符合在动态实践中不断得到实现。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对发展变化的实践不断进行创见性的思索,对根源于实践的已有理论成果不断进行审视与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作出新概括,建立新理论。它具体表现为以更具体的认识丰富原来一般性的认识,以更深刻的认识深化原有的较肤浅的认识,以更全面的认识补充原来的不够全面的认识,以正确的认识取代原来错误的认识。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理论创新历来有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靠苦思冥想、逻辑演绎提出一些“新说法”、“新理论”、“新成果”。这是一条从书斋到书斋,从头脑到头脑,从理论到理论的路线。另一条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深入实践中去,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升理论,以实践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这是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路线。因此,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也能够有很多的“理论创新”,但这种“理论创新”往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更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坚持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首先,理论创新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和全部科学发展史证明,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及时地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步伐和要求,这就必须摆脱陈旧观念束缚,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不能停留在对原有理论观点教条式的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学术权威的盲目崇拜上,不能停留在已被实践证明为过时或错误的思想观念上。没有思想上的解放,不敢突破旧的教条和框框的束缚,没有勇于挑战、勇于超越的理论创新勇气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就不可能有理论创新。

  其次,理论创新必须实事求是。理论创新需要用一种审视批判态度对现实理论和实践作出评价,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追问,向理所当然的前提提出挑战。但决不能脱离实际地胡思乱想,不能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它需要在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积累和必要理论准备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矢志不移地进行潜心研究,探索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尊重规律,探索和把握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再次,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自觉把握“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的一种思想境界,它要求在全部理论和工作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提高创造性。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性。因此,坚持与时俱进,就必然会使思想认识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就必然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研究发展着的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勇于和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开拓进取。

  立足于实践基础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与真理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谬误,它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错误和歪曲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真理作为人们的正确认识,既不是纯主观的东西,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存在的形式却是主观的。任何真理性的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思想、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并不在于它的思想、理论形式,而在于它借助这些思想、理论形式揭示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它含有来自客体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 客观性内容;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对象、手段、过程、结果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亦可称之为“客观真理”。

  从真理的客观性出发,必然得出真理一元论的结论。即认为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制造或改变真理,只能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与此相反,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同一认识对象可以有多种认识结论同时并存,这些结论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都是真理,这就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抹煞了真理与错误的界限,在理论上必然滑向唯心主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然而,就真理的发展过程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肯定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说来,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区别,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即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使命和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种接近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总是具体和有限的。它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但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非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任何一个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个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认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真理是一

  个过程。在真理发展过程中,相对真理总是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绝对真理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相对真理就像河中的水滴,认识每前进一步,都在长河中增添新的水滴。人类正是通过相对真理的不断积累,一步步接近着绝对真理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同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联系的。

  联系实际: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原理,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不同的极端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真理无须发展。现实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把认识的真理性,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实际上就否认了客观真理,陷入了怀疑主义和诡辩论。现实中的主观主义和修正主义就是相对主义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虽是相反的两个极端,但是“两极相通”,在一定条件下,绝对主义往往会滑向相对主义。一些人曾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当作完美无缺的终极真理,然而,一旦发现某些经典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就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同其它一切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说它是绝对真理,是指它确实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反复检验证明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永远不会过时。说它又是相对真理,是指它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注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向前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从未得到过正确地解决。有人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宣扬“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从而干脆否认有什么标准。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当有一个标准,但标准是什么,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因而认为真理的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直接地把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标准。如狄德罗认为,除了实验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实践会解决。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因而也未能真正找到检验真理的标准。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

  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那么如何衡量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呢?很显然,只停留在主观的范围内兜圈子,不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就不可能,也没资格去说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同样,只停留在客观范围内也不行,因为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相符合、相一致。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而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它既有主观的一面,又有客观的一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是惟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此外,更重要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它能够起到把主观和客观加以对照的作用。所谓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

  理解和把握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坚持科学辩证的态度,切忌简单化、庸俗化。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去检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标准;无限发展的实践对任何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我们每一代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而所能把握的具体实践不免会带有社会的、历史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且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使之不断地完善。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来论证另一个判断是否正确的逻辑方法,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和,以便实现检验真理的作用.第二,逻辑证明可以论证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假说的正确性.第三,逻辑证明给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我们承认并适当地强调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出现了两个平行的检验真理的

  标准。逻辑证明归根到底是以实践检验为基础的,是实践作用的间接体现。这是因为逻辑证明的前提、概念、原理和逻辑规则等,都是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就是经过逻辑证明的结论,最终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4、真理与价值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通过实践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这就在追求客观真理和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

  价值是表示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关系的哲学范畴。它表现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的功能性关系。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价值就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既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根据,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二者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的、区别的,这种对立与区别体现为人们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对立。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真理和价值不仅是彼此对立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统一,突出地表现为它们的相互渗透、相互引导,并在实践基础上能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

  第一、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一方面,真理中包含价值,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第二,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真理引导价值,是指真理的发现和运用可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人们掌握的真理越多,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实践的效果就越好,所创造的价值也就会越大。价值引导真理,是指正确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促使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改造世界而去努力认识客观事物,去追求真理。

  第三,真理和价值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五章

  学习目的要求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这一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论。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的介绍,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及其伟大意义;懂得社会的实践本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史唯物主义是惟一科学的历史观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具体表现。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现象、过程和诸种关系的总称。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社会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现象的总称。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科学理论、宗教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由于:其一,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正是对这二者的高度概括。其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问题,它是人们认识和解决所有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规定着解决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向,只有正确回答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回答其他社会历史问题。其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实践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的社会需要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历史主体与客体、主体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社会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具体体现。

  围绕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标准也

  就在于: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中何者为决定性、第一性因素。那种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第一性因素,而社会存在则是被决定的观点,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反之,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第一性因素,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则是历史唯物主义。

  2、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及其根源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及其根源

  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产生历史唯心主义一切缺陷的总根原。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

  唯心史观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主要有三方面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在资本主义大生产出现以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缓慢,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使人们难以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是人的活动过程的产物,而人的活动都是受一定的意识和思想支配的。因此,人们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倾向,从思想意识方面和动机上来寻找行动的原因。同时,社会的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产生又有许多偶然因素。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社会首脑人物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发起和领导历史运动,他们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甚至英雄人物的个人性格和品质特征,也会经过社会组织的放大而对历史过程起重大作用。这个特点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于人的尤其是大人物的主观意识。有些人往往把人的意识,特别是把个别英雄人物的意识片面地加以夸大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样就导致唯心主义的荒谬结论。2)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相一致,在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

  第二性。因为人和社会赖以存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离开了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的创造活动了。一方面,社会存在为社会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是由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性质与形式。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无论其内容正确与否,甚至是虚构的幻想,荒诞的宗教,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它的根源和原型。同时,社会意识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也只能从社会存在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得到说明。社会意识中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不同形式,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反映。总之,离开社会存在淡社会意识,就会把社会意识看成不可理解的甚至神秘的东西,就必然陷入唯心史观。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更替与发展其根源要从社会存在,特别要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人们在从事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人们的社会意识总是依赖和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历史进步过程中社会意识的进步,其根源均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因而,从根源和发展来看,社会存在永远是第一性的决定因素。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因而与经济基础直接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等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性根源于社会存在,是不同阶级的阶级地位的反映,体现其不同的阶级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重视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其一,社会意识具有认识功能。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认识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本质以及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二,社会意识具有价值功能。人们能够认识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利益确定认识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其三,社会意识具有改造功能。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社会意识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创造活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质和量的差异。从质上看,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从量上看,社会意识对社

  会发展的影响有时间的久暂、程度的深浅和范围的大小之别。重视和高扬先进社会意识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变迁十的积极作用,重视和抵制落后社会意识的负面作用,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要求。

  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足历史机械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它不能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社会意识的作用只能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创造在社会存在中不具有可能性的东西。社会意识能够影响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存在十的物质手段来实现的。因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在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其性质、大小及后果都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解答,为其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动力作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实现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使其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基本方向。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意义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使唯心主义从它“最后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五,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及其作用

  1、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位置及其之上的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脉、矿藏、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等。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前提,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三、环境以系统、整体的形式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还要看到,地理环境在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源的同时,还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提供了自然的对象和客观要件,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旅游等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

  所。离开了地理环境这个自然前提条件,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人类历史的变迁与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联系实际: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因素相互制约的观点,是同“地理环境决定论”根本对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用地理环境,而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精神、上帝去解释社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们无限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把地理环境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制度。十九世纪英国的巴克尔则认为,决定人们性格和社会制度的因素不仅有气候,而且还有土壤、食物和山水景色。这种观点,是简单地从社会外部条件来说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一种同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相违背的形而上学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并不是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起作用,而是认为不能片面夸大这种作用,把它说成是具有决定作用的东西。正如船要航行离不开水这个前提条件,但船行走的决定因素是其内在动力,试想一个在水中漂着的没有动力系统的船是不会前进的。所以不能把水对船的前提条件,看成是决定性作用。社会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历史地变化着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加强,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已经联结成一整体而作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由于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整个社会同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加强,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永远起作用的自然前提。

  2、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密度、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人口的再生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持着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其中,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作为社会自然前提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社会是人组成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没有人,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物质生产,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不能构成现实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世代延续。

  第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人口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

  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当这个比例关系适当,就会加速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的发展。一般说来,人口过多过密,增长过快,社会的必要积累就难以保证,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就难以顺利实现,人的教育、就业、精神生活的充实和闲暇时间的支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突出起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反之,人口过少过稀、增长过慢,社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来源,就会限制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社会生产的增长速度,同样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只有两种生产及其水平相适应,才能加速社会发展。还有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与性别构成)和人口的质量(健康状况及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当人口的构成合理、质量水平高,加速社会发展,构成不合理、质量水平低,延缓社会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但是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快慢,甚至密度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更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人口因素本身却要受到社会条件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应当从社会内部矛盾中去寻找。

  人口因素“决定论”是错误的。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他说的人口“法则”也是不正确的。现代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科学成果证明,并不存在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各国人口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些经济文化水平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就愈是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经济文化水平愈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往往容易失控。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同控制人口自身增长的观点不能相混淆,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不能抽象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

  联系实际:我国的人口现状,总的说来足增长过快,同时在分布上也不平衡,这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本身发展的。因此,自觉地调节人口的生产,逐步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存在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人类为了进行生产,必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的是生产力。另一方面,为了生产,人与人之间还必须按某种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所不可缺少的这两个基本关系的有机统一,就构成该社会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形成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坚持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从这里出发,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才能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学说。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否认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其他社会活动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历史唯心论,又反对“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是一种机械的决定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唯一因素,全部历史不过是经济自发发挥作用的经济史。恩格斯视这种经济决定论思想为“毫无意思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历史唯物主义与此不同的是,强调人类历史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的一部整体性的实践史。其中生产方式是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同时政治与文化等其他活动对生产劳动也有制约作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政治、科学或思想文化活动,有可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先导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这就是历史唯物辩证法。

  4、努力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树立现代生态意识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1、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劳动促进了猿的机体向人的机体的改变。第二,劳动促进了人类意识和语言的产生。

  第三,劳动促进了群体的组织性和结构性的加强。

  2、人类社会的本质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劳动、生产、实践三个概念属于同一序列,在许多地方是同义的。但也要看到它们的不同:在这里,实践是比劳动、生产更宽泛的概念,实践包括人的物质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劳动与生产相比,劳动是从劳动的主体的活动角度讲的,而生产则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和目的的角度讲的。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除了前面论述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外,还在于:

  第一,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生成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第三,实践是社会有机整体统一的基础。

  第四,交往实践是人类社会全球化存在方式的先决条件。

  总之,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类社会不是人之外的某种存在,而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中。个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借助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交往的秩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了社会制度体系。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精神交往及其规范化,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制度。这是一个以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为基础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正是在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更新,再满足,从而使社会有机体不断地更新自己,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本质的显现。

  联系实际: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美好的人类社会的未来。

  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作为统一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其一,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各种自然物质之间盲目地相互作用,既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根据,又是自然规律的作用借以实现的形式。就是说,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作为预期有自觉目的发生的,它是依照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发展的。例如,天体运行、生物进化、地质演变等:人类社会则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形式,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社

  会规律作为人们进行社会行动的规律,既形成于人们的活动之中,又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其作用。就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其二,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和自然界的继承方式不同。在生物界,动物的特性只能是通过生物遗传方式为后代继承,其局限性很大;而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的语言、思想、文化、科学、传统等,可以通过教育为后人继承,代代相传,这种继承方式使社会发展具有连续性。其三,社会发展同自然界变化的速度不同,社会发展快于自然界的发展。如果看不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简单地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社会生活现象,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界,不同于自然界,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是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这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唯物辩证的性质,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辩证性的深刻揭示。

  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同自然界一样,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经常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

  第三、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学习目的要求

  这一章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地位和作用,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图景。通过学习要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懂得文化的实质,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功能,深刻理解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了解社会意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的构成与先进生产力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它的实体部分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劳动者。这三个要素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还包括一些非实体性要素,如科学技术、管理、智力资本等。

  2)先进生产力

  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里边也包括科学在内”。科学本身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被运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各个基本要素中的时候,特别是化为技术以后,它就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第一,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物化为劳动资料,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劳动手段;第二,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利用率;第三,通过教育和学习,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四,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社会科学在组织与管理中的作用不应被忽视,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运用,软科学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所以,科学是生产力,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有机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掌握了一定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其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经验型”向着“智能型”、“科技型”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期,两者之比为9:1;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为6:4;自动化条件下为1:9。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白领的人数大大超过了蓝领人数。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机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近几十年,各种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正在逐步取代天然资源,说明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人们不仅可以创造出新产品,而且也可以创造出大量新的劳动对象。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观点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极具洞察力的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联系实际:代表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也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所提出的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途径,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1)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是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必须的社会形式而出现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如果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动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如果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它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它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第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划分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式的主要标志;第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对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或环节具有决定作用,正是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以及劳动产品分配的多寡不同。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虽然是决定生产关系其他两个方面的基础,但其他两个方面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能产生影响和反作用。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内部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产关系的有机整体。

  2)生产关系的类型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把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每一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中又包含有多种类别和具体形式。

  3)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经济基础是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的。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也不是一定社会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仅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阶级和阶层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继氏族、部落、家庭、民族之后出现的社群共同体,是以特定的经济关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社群共同体。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不十分发达时产生和形成了阶级。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是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而生产力的不够发展又使得阶级持续存在。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高度发展,阶级也要逐渐消亡。

  2)阶级的实质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分析是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领域进行的,而划分阶级却只能以经济为标准。

  3)社会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阶层是人们基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同一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虽说在经济关系上存在着共同利益,但其又有着明显的差别。

  联系实际: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这一社会不再以阶级对抗为基础,但又不是无阶级的社会,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着复杂的社会阶层,他们各具特点但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外,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政治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的构成

  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结构犹如“骨骼”,矗立其上的是庞大的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社会形态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上层建筑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通称政治上层建筑;一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通称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

  2)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特点

  政治上层建筑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第一,政治法律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器。第二,政治法律制度,指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第三,政治组织,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社团组织等。其中,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构成的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

  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第一,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作为树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它集中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运动。第二,社会政治结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节各阶级的利益关系,是它的基本功能。当然政治结构也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且在现代社会有强化的趋势。第三,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强制作用。为有效地调节阶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各项建设事业,它从形成的那一天起,就是以一种现实、独立的强制力量发挥作用的,不仅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表现为物质性的暴力,即使是政治制度、政府机构和法律条文也对人们具有强制作用。社会政治结构不仅集中地反映着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而且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一定社会文化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家的本质、类型和职能 1)国家的本质

  关于国家的定义,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社会共同体说、国家契约说、国家统治说、国家要素说,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从整体而言,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如梁启超的国家要素说,认为有人民、土地、主权三要素,即为国家,它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作为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和氏族武装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员,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而氏族武装组织不

  过是自己组织起武装力量的居民。第二,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对付外敌;而氏族武装组织由全体居民组成,主要对付外敌。

  2)国家的类型

  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与形式,也就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问题。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前三类都是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最后一种是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地说,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决定因素,同时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又反作用于国体,为国体服务。“一国两制”是我国在政体上的一种新开拓,它是带有复合制特征的,但又有新的创造。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政治联合体。以往复合制国家往往是以同一政治制度为前提的,“一国两制”却容纳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政治制度,既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又体现了政体上的一种高度灵活性。

  3)国家的职能

  一切国家都有对内对外的两种基本职能。对内职能包括统治和管理两大部分。国家执行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公共事务,执行政府同人民相对立而存在的特殊职能,也就是指管理和统治两种职能。统治职能,也就是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的各种暴力机器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管理职能,包括组织经济建设,干预经济生活,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管理其他公共事务,调节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目的也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统治阶级要求的社会秩序。统治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相互关联,后者必须服从、适应前者。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国家对外职能一般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一方面是进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建立、调整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事务,谋求国家利益。概言之,就是依靠国家权力,推行其外交路线,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但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其对外职能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常常表现为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搞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则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平等交往,维护国家利益与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统一,促进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国家的两种职能是联系和互相配合的,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由不同的国体决定的两种不同的政治形式,具有根本不同的阶级性质和内容。在近代历史上,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所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无疑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是应当给以肯定的。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因此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即使在资产阶级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民主也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不危及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确实也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但是,一旦这种民主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就会被剥夺。这说明资本主义民主是狭隘的、不全面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真正的民主,它一方面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另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又是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民主问题的实质取决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以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主要标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受各项公民权利,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占有权、支配权,享有管理国家和公共事务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等法的规范和制度。它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相互保证的。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稳定性,法律具有权威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只有充分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才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效地打击敌人,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都是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服务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不仅要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而且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正确妥善地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存在的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对其特点、表现形式、演变趋势、激化条件及防范激化的措施等进行研究,善于运用民主方法和法律手段处理好

  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要深入群众化解矛盾,防止激化。

  三、社会的文化结构

  1、社会意识的构成及特点 1)文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生产实践,从人的劳动中审视文化的,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不同形态的创造物的多元复合体,也是人类进步与迈向自由的尺度。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当人们以社会基本实践,即物质生产劳动的方式呈现人的创造力这一本质力量时,便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化;通过人们的精神生产劳动,而以观念形态如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等等方式去呈现人的创造力时,便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意识、精神生产的成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如果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上看,那么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自由是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愈益发达,人类的自由王国的实现就愈益迫近。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文化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对必然性认识的探求和获取,因而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我们这里所要研究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范畴,主要是作为精神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上的文化对待,那么,文化即是社会意识,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结构。

  2)社会意识的构成

  社会意识结构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独特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独特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直接影响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行为,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个体意识包括个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个体意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看到不同个体的不同的精神特征,看到人的丰富多样的个性,才不至于把社会生活简单化。

  群体意识是指一定人群共同体的共同意识,它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反映,是社会群体实践的产物,它包括家庭意识、团体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和政党意识等。群体意识是为适应一定群体的实践需要,维持群体的一定社会关系和利益服务的。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既有区别,又处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不断转化的关系

哲学课件(篇2)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哲学具有什么功能?

  ——哲学能启迪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2、为什么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一般的世界观人人都有,朴素的、自发的

  理论化、系统化

  哲学——并不是人人都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决定

  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体现和影响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具体科学

  作为基础

  (导入新课)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介绍一下思维和存在,或以物质与意识作为代替,同时告诉学生,两个关系词——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可以互换的。

  (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看法)

  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

  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

  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看哪种主义是科学的.)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

  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MP3、MD,他们的脑里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他们的回答是——这能吃的吗?

  总结——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

  关于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解释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总结得出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举例说明问题,吃饭的时候吃什么菜,学习计划与学习的实际等等)

  结合教材P10探究进行讲解

  举例:11月31日请全班同学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顿,之后再到卡拉OK唱通宵——不切实际,因为11月并没有31日。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板书设计: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哲学课件(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理解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体会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并且哲学家都说他们是饱学之士了,哲学家还要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结合课文,说说,哲学家心里的杂草和学生心里的杂草有什么不同?结合生活,想想,学生和哲学家的回答的回答对还是错?区别?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3)同桌相互讨论后,再全班交流。

  3、精读第十自然段。

  (1)请你们谈谈根除杂草的唯一方法什么?

  (2)旷野里的杂草和灵魂里的杂草有什么区别?

  (3)对于哲学家来说,这是他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对于他的学生来说这堂课是不是最后一课?为什么?

  (4)背诵最后这段课文。

  三、扩展阅读练习:(推荐课文:《最后一课》节选)

  (1)比较两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课堂六分钟写作《我读最后一课》。先写出所读的文章内容,然后就自己阅读的文章内容及思想写自己想写的话,全文不少于100字。

  小组之间开展朗读比赛和抄写及听写词语的比赛。

哲学课件(篇4)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本学期第一节课中已经对学生有所渗透,所以本次课中举出很多丰富的材料,提升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闻播报

  学生分析时事新闻

  活动2【导入】答记者问

  复习旧知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活动4【活动】辩一辩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活动5【活动】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

  活动6【练习】随堂练习

  单项选择

  活动7【作业】作业

  复习和做练习册

哲学课件(篇5)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起源和任务。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增强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从而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哲学的功能。

  【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一则故事。

  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年轻人准备去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 :你到底想学点儿什么这个年轻人一下子被问糊涂了。他想:是啊,要是学法律,就能学到诉讼的技巧;如果学木工,就能学会做家具;可是说到学哲学,到底能学到什么呢。真是很难说。

  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引出课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让学生回忆孩童时期,他们所提出来的奇怪的问题,如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提问:刚出生的婴儿,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会说话了,总是会问许多大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长大后,我们会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为什么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有的人总是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在实践中我们总会追问许多为什么,总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许多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使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哲学的每一步发展和前进,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的结果。所以说哲学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就连大家孩童时期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只要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教师用PPT展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其他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感悟到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教师提问: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生思考课本P6页伊壁鸠鲁的话:

  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实例证明伊壁鸠鲁的话。比如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环节三:巩固提高

  PPT展示故事: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您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做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

  教师设疑: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在国外能受欢迎?你认为周总理的这一改名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甚少,而对于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很熟悉,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根据我们工作面对的实际情况来介绍中国传统名剧。这就充分体现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哲学思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本节课《生活处处有哲学》主要讲述了哲学的产生和哲学的功能。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能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作业:请同学们以生活处处有哲学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五、板书设计

哲学课件(篇6)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 、“对立” 、“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导入新课〉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学生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同学们列举出了许多这样的事物和现象,哲学上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

  (2)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3)哲学上的矛盾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对立的双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画:“他敢剪吗?”这种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调整、变化和发展,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我们自身,矛盾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成长。

  学生活动:故事会。各组代表讲述积极面对人生中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从同学们讲述的各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这个寓言说明什么呢?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合适的温度只有作用到种鸡蛋上才能孵出小鸡,作用到石头上则不能。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告诉我们:顺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你自己,无数成功的人生都在说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课堂小结〉

  1.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哲学课件(篇7)

  《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    第九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  高中政治教研组  云行在天 2014-3-1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和属性;    (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学习重难点】    (1)矛盾的含义和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法、学法】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及普遍性,理解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含义、矛盾的分析方法一直以来就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比较抽象,加之我们学生是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文科知识和思维几乎不太具备,所以计划只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矛盾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矛盾方法,其余不予深层次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导】    最近,“两会”正在召开。休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记者招待会,王毅部长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外交的底气来自于祖国的强盛,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我要说的是我们国家今天的强大某种程度要感谢日本这个国家,感谢安倍首相一意孤行的“拜鬼”。日本政府的集体“右倾”及其对待侵华历史的丑恶嘴脸,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彻底地认清了军国主义的的本质面目,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这正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今天我们进入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观点,即就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矛盾。    二、完成学案(自学深思、分析归纳)--------【思】    预习并完成导学案。自己阅读、思考。    三、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探讨)----------【议】    四、学生发言----------------【展】    五、师生评价----------------【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见课本p67    【问题设置】    1.分组讨论教材中“你敢烧吗” 回答“矛盾的基本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 分组讨论教材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理解基本意思并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①矛盾的同一性。(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 分组讨论教材中“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的原因,总结“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见课本p69    【问题设置】    1. 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试着引出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普遍性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就是说,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 分组讨论教材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解矛盾特殊性原理;试着引出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分组讨论教材中“我不吃这些,医生让我吃水果”,你认为该病人错在哪里?试着总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六、课堂检测------------------【检】    七、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用】    课堂小结:    1、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因此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1)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应用范围】在看待任何事情,要看到事物的利弊、好坏、取得成就和存在不足两个方面,如网络,科技,基因生物,克隆等    4、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范围】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应该有所不同。    5、矛盾具有客观性    矛盾具有客观性,因此不能制造矛盾    6、矛盾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应用范围】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布置作业: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哲学课件(篇8)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

  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温习教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案例1:(多媒体展示)歌曲《山不转水在转》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

  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

  提问:“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风”、“心”都在不停地“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案例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他因此发愤学习,终成饱学之士。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吕蒙道“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提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成熟。

   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绝对的(多媒体展示)

  案例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提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案例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水不流动会发臭,木门轴不转就会被虫蛀,物质在运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物质世界因为运动而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由落后走向兴盛,由愚昧走向文明。个体在运动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案例3:刻舟求剑

  提问: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定义

  规律是客观的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案例:“圣神皇帝”的无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

  民间传说,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真是锦绣乾坤,花花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认为她平时对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阳最盛。”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自然界是有时有序的,花卉开放也各有其时,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让春、夏、秋、冬各种季节开放的花,同时开放,即使“圣神皇帝”也是办不到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自然规律。

  然而在今天,人们通过科学研究,认识了百花的生长规律,懂得了花开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这并不是人为地改变了它们花开的规律,恰恰是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3.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案例:“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慧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坛经》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

  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而是幡在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慧能听到了,便插嘴说,“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提问:慧能和尚的话对不对?错误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脱离了物质的所谓“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

  慧能和尚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就是一切,我的心是怎样的,外界事物就是怎样的。由于我的心在动,所以才有风动、幡动。推而广之,整个世界的运动也是由我的心动决定的。慧能和尚离开物质谈运动,把意识当做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风、幡)是运动的主体,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在实践中,我们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理解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

   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1.人生行动的含义

  什么是人生行动

  案例: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提问: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活、聪明的蜜蜂高明之处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人生行动不同于被动、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动物的本能活动。第一,动物基本上是凭本能行动的,而人有自主的意识,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第二,人总是自觉地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的,因此,人类行动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2.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

  案例:爱因斯坦的“梦想”

  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一天,爱因斯坦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他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他:“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他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他回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把爱因斯坦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够了。”

  老琴师的这番话,让爱因斯坦恍然大悟。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做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20年后,他成了名扬天下的物理学家。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行动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爱因斯坦不顾自身的先天条件,一味地蛮干,他将一事无成。在行动中,我们不但要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也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审慎地判断各种主客观因素,扬长避短,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这样才能一步步踏上成功的快车道。

  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案例: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

  提问: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最让人感动的瞬间

  学生讨论:(略)

  教师: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赢取胜利,还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1.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案例:“熊猫烧香”

  2006年底,一种叫做“熊猫烧香”的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任意肆虐,掀起了一场“黑色恐怖”。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上百万个人用户、企业局域网用户被感染,损失不可计数。

  “熊猫烧香”在网上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重视,“熊猫烧香”的幕后黑手李俊最终被抓获。

  李俊交代,“最初我设计病毒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后来有网友找我买木马,我看靠这个能赚钱,就……”李俊不但设计了“熊猫烧香”病毒,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将该病毒销售给了120余人,从中非法获利10万余元。

  当李俊被捕的消息传到湖北省娲石技术学校——李俊的母校时,老师们怎么也想不到,破坏学校局域网的病毒“熊猫烧香”,竟然是他们的学生李俊搞的鬼。“李俊很爱学习,尤其是学习计算机,到了痴迷的程度。”李俊的班主任胡毅老师痛心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提问:李俊给了我们哪些教训?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界浩瀚纷繁,生活瞬息万变,在精神与物质、道义与私利、理想与现实、现在与将来的坐标上,如何开展自己的人生行动,是每个有理想的人应该深思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舞台,同时也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严厉惩罚那些违背社会规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我们在行动中要尊重社会规律,遵守法律和道德,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实现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2.行动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

  案例:《我的大学》

  高尔基早年丧父,11岁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16岁那年,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没有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高尔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下,他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提问:行动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大自然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生存必须的衣、食、住、行,这些东西是人们通过行动,按照客观规律和自己的需要制造出来的。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科学、文学、艺术等等精神财富。而且,积极的人生行动还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使人的体力、智力和意志在行动中得到锻炼和完善。

  3.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案例:舞蹈“千手观音”

  提问:喜欢舞蹈“千手观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2005年春节晚会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千手观音”舞蹈为什么这般美丽?失聪的姑娘们听不到乐曲,然而她们用其他感官来感受节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可以说,“千手观音”的美源自于他们那纯洁而饱满的精神力量,以及他们用行动演绎出来的精彩人生。

   四、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案例1:林肯的一封信

  尊敬的先生和夫人:

  您还记得30多年前那个圣诞节前夜,那个捡煤屑的小伙子吗?他当时乞求上帝赐予他一双鞋子,但是上帝没有给他鞋子,而是别有用心地送了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正是这样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这是你们的伟大智慧。衷心地感谢你们,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着你们给的袜子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

  我就是那个穷小子。

  亚伯拉罕·林肯!

  案例2:《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案例3: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提问:这三则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成功离不开顽强和坚韧的意志。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热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2.遵循客观规律,积极行动

  案例1: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伽利略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了若干物理学定理,更重要的是,他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开创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他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提问:从伽利略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在认识规律的时候要有科学的态度,使用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案例2: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2005年,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公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

  提问:

  1.分析“杞人忧天”的错误。

  2.“杞人忧天”是“庸人自扰”,今日之忧“天”却不再是无稽之谈,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1.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杞人”对宇宙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他的担忧是多余的、毫无根据的。

  2.人类在对自然界加以利用和改造时,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因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目的:认识人生行动的重要意义,培养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

  步骤: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分组写出小品角色,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象进行分析;每组进行课堂表演,坚持用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人生行动,反对错误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聪明的企鹅是在将要上岸之时,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一直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落于陆地之上。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我们应该如何在逆境中行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4.右图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在学习中,我们应该( )。

  A.按照规律办事

  B.改变和废除记忆遗忘规律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可

  D.创造记忆遗忘规律

  5.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

  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网 7.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力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这意味着( )。

  A.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企业应不断扩大就业岗位

  C.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8.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哲学课件(篇9)

  一、【教学目标】: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理解:

  ◇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三、【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课堂探究:(1)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在战国时期?

  (2)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社会变革,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同时,思想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起巨大的反作用。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在社会转型时期,体现尤其明显。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部分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部分奴隶成为农民;部分奴隶主贵族经济政治实力日趋衰落。各学派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材运用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所谓“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使鞭鬻襻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哲学是问:什么是真实的?而不是问:什么是有效的?它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也就是说,哲学问题是时代的产物,哲学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以恩格斯“名言”和“相关链接”德国古典哲学的典型案例论证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二、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止一次地指出,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变革,往往以思想文化的变化为先导;恩格斯曾经强调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并且说,经济落后的国家哲学上可以演奏第一提琴。

  ◇课堂探究:(1)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什么作用?

  (2)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18世纪法国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

哲学课件(篇10)

  ●考点突破

  1.全面理解意识概念

  (1)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重要概念,理解意识概念对理解、掌握物质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2)理解意识概念应把握的要点:

  ①从意识起源看,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离开了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不能产生意识。但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

  ③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事物,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电脑思维”并不是人脑所进行的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的模拟。

  ④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看,意识虽由物质决定,依赖于物质,但并不完全消极被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⑤要辩证地看待意识:既要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又要看到其形式的主观色彩。

  (3)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这表明意识具有依赖性,依赖于物质的产生和发展。但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具体表现在:

  意识发展变化与客观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误区警示

  1.电脑能够模拟人脑,电脑也能思维。

  解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第一,“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第二,“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没有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第三,“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第四,“电脑思维”

  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脑智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第五,“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

  2.错误的意识和宗教观念是一回事

  解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错误意识是指歪曲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即错误意识,与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不相符合,不相一致。而宗教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反映,它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有什么。可见,宗教观念是错误的意识,但错误的意识不一定是宗教观念。

  ●真题再现

  例题(20xx上海单科,14,2分)“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于主观世界

  点评: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意识都于客观世界,故选A。

  ●考点突破

  1.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具有的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①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首先,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目的,就说明原有的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规律,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其次,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

  第三,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会正确认识它。

  第四,从人的认识能力来看,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人的认识能力今天达不到的正确认识,将来会有一天能够达到。

  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有差别的,主要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原因是:

  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主观方面的原因是:立场不同(利益的立足点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

  方法论要求: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不断充实科学知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仅仅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还不能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全面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既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承认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含义: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注意:从这一概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意识的反作用必须通过实践;第二,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意识不能直接改变物质的东西;第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在于通过指导实践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改变。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两种不同的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我们既要反对否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要充分重视精神的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不搞精神万能论。

  ④意识的反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非决定作用,因为它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

  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的错误倾向:

  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要正确认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

  第一,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坑。

  第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等量齐观,不能平行并列。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3.“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

  “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误区警示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的

  解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派生出来的,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但物质可以独立存在。所以,可以说意识离不开物质,但不能说物质离不开意识,说物质和意识不可分是错误的。

  ●真题再现

  例题1(20xx全国Ⅱ)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点评:本题应选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是这种反作用中的积极的一面的反映,故①正确。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指意识的变化与客观实际的变化的不同步,也指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故②正确。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④不符合材料。

  例题2(20xx全国Ⅰ)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xx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点评:本题应选A。正确的决策即正确的意识,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意识指挥人们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的,故①正确。正确的意识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②正确。正确的决策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是取决于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决策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是对规律正确认识和利用的结果,但不是创造规律,创造规律的说法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因此,③④错误。

哲学课件(篇11)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 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

  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

  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选择实践与评价:要求学生写出希望自己将来第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并排列顺序。然后对这些条件进行逐项删除并排序。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条件。最后对这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哲学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 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例如:“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例如: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1)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例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白质。

  (2)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例如:展示建设三峡时的图片,指出三峡的建设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害为利的最好的例证。

  再次,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例如:长征精神、铁人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1)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指导行动。例如:万有引力定律。

  (2)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客观世界。

  教师设疑:“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而今天,人类已把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这又包含什么哲理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3)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磨炼意志,鼓足干劲,战胜困难挫折。

  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出席了追悼仪式。布什在简短讲话中对每一位宇航员表示敬意,他说,7名宇航员的牺牲是个悲剧,但他们是为人类古老的理想而死,他们明知巨大的风险仍然“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牺牲在“发现的旅途上”。他说,尽管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美国的航天事业仍将继续” 。通过这一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避免失败,战胜困难,唯一的选择便是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前面所讲授的有关哲学基本观点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1.连连看

  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利用规律、改变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三, 精神状态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挫折、暂时的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

  2.思维训练

  展示幻灯片:刻舟求剑的故事

  教师设疑: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人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讲的“黑猩猩的事例”来进行说明,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人自身努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自身物质潜能的开发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可以提高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例如:在这里可以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撕思人生》,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

  开展游戏式的活动——撕思人生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2.那仅有的,可以用来努力学习和拼命工作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利用?

  3.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总结:让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亲身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3.人生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例如:教师在这一部分可结合前面的游戏进行简单的概括 ,告诫学生人生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 “吉米的故事”

  1.自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

  3.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讨论: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总结出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 “牛群事业成功的故事”

  讨论:学生结合案例讨论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战胜自我,克服自卑,如何做才能实现自我。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参当中的有关事例进行讲解。

  课堂活动:自信自强实现自我

  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的可读性和教材的案例,再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幻灯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哪些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1)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会遭到惩罚,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无论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事物内部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讨论:为什么探月工程一度停滞?面临困境,需要迫切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介绍有关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联系是有条件的。

  展示幻灯片:试一试,请学生回答。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结合“嫦娥奔月”录像以及前面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进行归纳总结:

  (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其一,不及其余。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自我满足。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重视个体、局部对整体的意义,又要把个体和局部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在人生的成长中,既重视个体对集体和社会的价值,也要充分看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3)要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意区分不同的特点。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才能努力去发现挖掘,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1.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鲁滨逊漂流记”片段

  问题探究:人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然后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什么是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展示幻灯片:指出人际关系的特性:客观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1)客观性。故事回放“好玉米是这样获得的”,教师解说故事,请学生说出理由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纵向联系的角度讲解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2)复杂性。课堂练习。请学生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和不同的社会角色。

  (3)交互性。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故事:莫斯科街头,大文豪萧伯纳遇到一个苏联小姑娘,两人有一段交谈……

  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心态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教师说出故事,并给出人生的启迪:身份只是暂时的标记。

  教师总结: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决定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因此,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特性,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才会更深刻。

  3.社会交往的作用

  脑力激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看哪个小组能总结出更多的作用。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发言,并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小故事“天堂与地狱”来升华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人际和谐是中国的宝贵文化传统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和为贵”以及和谐社会主义的内涵。

  2.人际和谐及其特征

  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人际和谐的特征。教师展示“人际和谐的特征”幻灯片,并逐一进行讲解。运用图示展示和故事回放,引导学生讨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的作用”。

  3.人际和谐的作用

  教师简单讲解:对个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图片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升华主题:正是人际的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战胜各种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进入中职的第一天,如何和同学相识并建立友谊的,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和友谊后,内心有何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只有主动地交往,自觉地投身到社会生活中,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2.学会与人共处、和谐共事

  以教师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一谈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如何化解与同学之间或父母之间的矛盾的,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谐相处。

  3.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师利用教参资料进行讲解,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待不同的人应采取的交友原则和技巧,学会交友,获得快乐的人生。展示名人名言,进一步强调友谊的作用和获得友谊的方法。

  课堂活动:评选“和谐”标兵

  在班级中开展评选“和谐”标兵活动,并说明评选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只有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课堂小结〉

  1. 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

分享

热门关注

乔迁之喜邀请函汇集

乔迁之喜邀请函

铺面租房合同

铺面租房合同

钟点工协议书13篇

钟点工协议书

画画课件6篇

画画课件

空间留言句子锦集76句

引导课件(精华12篇)

引导课件

小学汉语课件(精华12篇)

小学汉语课件

2023星期的课件精华12篇

星期课件

水浒传课件(精华12篇)

水浒传课件

最新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精华

圆明园毁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