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讲座心得

2023-06-16 08:05:06 师德讲座心得师德心得

  经历风霜可以促进人们成长,成长带来了思维的更新,将经验和感悟整理为心得体会是很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思维能力的检验和提升,写心得体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看“师德讲座心得”,记得要收藏本页以便阅读。

师德讲座心得 篇1

  看完了这位优秀教师的师德讲座,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身影在我脑海挥散不去,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师肩头的重任,一定要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师德讲座心得 篇2

  继上周我园教师在网上开展“以挚爱呵护童心”的热烈讨论后,本周我园又延续了“爱的教育”与教师的角色的专题师德报告。本次活动由研训中心的宋校长为我们作了生动的讲座。在短短的二个小时内,宋校长不但聆听了我们教师的爱心故事讲述,而且还指导了如何写成功的教育案例,更是对教师的饿角色、教师的要求,作了详细、精彩的观点阐述,使我受益非浅。结合自己的为人师表、自身的工作经历、自我成长过程,我感悟出了“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真谛。

  诚如宋校报告里所说:“离开道德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离开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离开智慧的教育是缺乏创新活力的教育。”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因为我们是家长的代理、是人格的楷模、是智慧的导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连接家园间的一座桥梁、一道彩虹。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前沿,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相信只要摆正自己的心理天平,在思想上有高度、见识上有广度、形象上有力度、待人上有气度、心态上有宽度,那你就是最好的老师!

师德讲座心得 篇3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律法规暨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xxxx年7月5日,我们在县委大礼堂进行《法律法规暨师德师风教育》全员培训。听了韩小雨副处长的一天的讲座,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二、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在我教学低段的这几年,经常会遇到他们急着上卫生间而没带面巾纸,或者是在冬天挂着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总是递上纸巾,急他们所急,天气转热后,我包里总是放着一瓶清凉油,以方便学生被蚊子咬后及时擦上。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后进生,因此会对老师心有感激,做作业也不拖拖拉拉了。作为后进生,教师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复他们的自信。

   三、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师德讲座心得 篇4

  看完了这位优秀教师的师德讲座,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身影在我脑海挥散不去,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师肩头的重任,一定要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我们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我们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

  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学习,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今天通过学习师德先进教师的感人事迹,我将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师德讲座心得 篇5

  专题讲座名称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师德报告(王威)

  主要观点记录

  1.“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爱的温暖

  把阳光播洒到每个学生心里

  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文字交流:鼓励、成长中的烦恼等

  教育不是工业化大生产,它更像农业的精耕细作,这就注定我们工作的艰苦和辛劳

  2.一个也不能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怀

  问题学生:用爱的眼睛去发现

  给学生警示:人生永远有第二次机会,我们要永远给予孩子希望

  3.平凡蕴含伟大,细节铸就成功

  温暖的阳光比严寒更有威力,潺潺的春水可以融化坚冰,对待学生稚嫩的心灵,必须慎之又慎,教师的一点疏忽,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一生的缺憾,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我们得谨慎从事。

  4.青苹果的故事——遭遇青春期

  慎之又慎地讲述“青苹果”的故事,准确把握教育时机,给学生的人生指明方向。

  5.教育者必须具备等待的雅量

  我们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齐步走是自欺欺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坚强的韧性,要有等待的雅量

  6.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提供机会,促进成长。

  学生的进步需要老师的慧眼提携,如此一来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的最大发挥,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7.主题班会系列

  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活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络班会等

  8.上网也精彩——德育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9.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教育的遗憾)

  案例式学习心得

  用自己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来解释本讲座中的一个观点。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听了王威老师的师德讲座,让我再一次受到了心灵的震撼。王威老师“教育不是工业化大生产,它更像农业的精耕细作,这就注定我们工作的艰苦和辛劳”的观点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每天做的都是一些细碎庞杂的工作,正努力用“爱与责任”“把阳光播洒到每个学生心里”。

  作为班主任,要有效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必须从了解自己的学生开始。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从班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对一个学生给予所需要的帮助。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能主动靠近他们,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我懂得脆弱的心灵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

  XX年,由于特殊原因,我担任了二年三班的班主任,要知道,这可是全学年五个班中最差的班级了:家长出了名的无礼,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纪律涣散、还有“全校闻名”的淘气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没有气馁,一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一方面不动声色地进行“明查暗访”。渐渐地,我发现他们虽然好动,但是思维灵活;虽然成绩不佳,却有极强的领悟能力。慢慢地,我用爱心和耐心赢得了他们的真心,我成了孩子们的大朋友,成了淘小子的铁哥们。“亲其师”自然“信其道”,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跃居学年第一名,以优异的成绩迈向中学的大门。我个人也连续被评为XX、XX年度哈尔滨市转化后进学生先进个人。

  刚接班不久,我就选出行为习惯好、群众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班干。虽然其中有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为大家服务的愿望,我欣然应允,但要求他们一定要在学习上做出表率。(后来的结果证明,被信任和尊重让他们更自信,更能严格要求自己,也超越的自己)确定的人选后,我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他们具体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指导并帮助他们开展工作。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工作有失误时,我就更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平时多些同他们谈心,更加严格些要求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应该带好头,给同学们做好榜样;以表扬为主,尽量少去批评他们,个别事情放胆和放心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如出黑板报、安排值日、安排劳动等。随着年级的升高,我这个班主任反而更轻松了,班级里的大小事务被孩子们安排得井井有条,总能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由于学生的出色表现,升入四年级后,我们一起在全省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现场观摩与研讨会上展示了《梦想从这里起飞》班会观摩课,这使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也让我们增添了更多信心。最值得骄傲的是在三个学年、十五个班级的评选中,我所教的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先进班集体。我和孩子们都知道,这里凝聚着我们的苦与乐,笑和泪,这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正如王威老师所说: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师德讲座心得 篇6

  《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讲座心得体会范例

  xx年12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十二五”第一批骨干教师培训。并聆听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书记、副馆长马晓雄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佛更要金装》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马晓雄老师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及深刻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很多指导、引领和启发,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马老师从当前传统文化现象谈起。并从以下切入点进行详尽分析:1.认识现代教育之特点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因此务必要实现从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到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转身;2.鼓励教师自由发展、自我提升,倡导依靠岗位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3. 尊重、关爱教师而非强化约束和控制。4.帮助教师享受职业乐趣而非增加职业和心理压力。5.帮助教师塑造“师道尊严”而非销蚀和诋毁“师道尊严”。6.帮助教师实现家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

  马老师的报告中,着重强调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要认清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努力使“个性化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学生教育之成功重塑“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尊严”。马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同身受。现从下列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从传统文化中认清当前教育的弊端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小班化,个别化教育,并在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培养。例如孔子在教育两个不同学生时针对同一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说明个性培养之重要,更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高分低能”,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他们甚至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产品,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究其原因,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被引进到教育中,学校成了“智慧的工场”,而学生则成了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标准件,教师则成了机械操作的教书匠。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我们长期“以知识和分数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高考指挥棒”有直接关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分重视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创造精神的培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上课老师讲知识,下课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我国现在通行的“排名次”方法正是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表现。其实,大量现实现象表明,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学生”。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努力了,也确实进步了,或者是他在其他方面有了发展,这样的学生应该算好学生(虽然他对老师本人的教学评价确实没有好处)。我们只能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全面完美(根本不可能)。

  因此,作为教师,务必应当成为教育智者,教育的行家里手。切不可在教育中出现“病人不吃药,非病者反就医”之乱象。我们应当在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师道自悟与师道尊严”

  马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的教育一方面正在被人们政治化、另一方面只重规范教师行为而不重教师发展。教师节来临,整个社会好像突然发现,自己还都是老师教过的学生,鲜花、掌声、恭维,扑面而来,叫我们这些教书匠们受宠若惊。不过,9月8日《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表达出教师们的真实想法。这则新闻的标题是:《教师节,老师们更希望社会以维护师道尊严作为节日礼物》。这种节日效应正是一种政治主义。在人们心中,教师应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神”。为了让教师成为“完神”,诸如“名角可以收钱,名师不可提薪”之思潮随之而来。这一现象不但违背了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律,而且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样是劳动,同样是职业,为什么出现截然不同的要求?

  所以,相对于提高教师待遇,如何维护教师的尊严可能更为教育从业人员所看重。毕竟,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教师并非如推销洋葱、白菜一样是知识销售员,“教书”、“育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无法短缺的两个车轮,而对于教师如我,也许“育人”常常比“教书”更为重要。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位大学教授与一位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聊天,谈到大学四年的教育,她说,所学知识已经全忘,所受教育感觉最重要在于世界观和理解问题的方法。对这个学生的说法,这位教授深以为然,他不由感叹:一个没有尊严的老师,如何谈得上“育人”二字呢?

  那么,师道尊严从何而来,如何保障?相对寄希望于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以及立法保证老师可以批评学生,有人认为是:“身为教师,不可忘记师道尊严更为重要的一面——师道自尊。师道自尊是师道尊严的基础,因为,没有这个自尊,即便老师的待遇比公务员还高,整天生活在社会艳羡的目光之中,是否真有师道尊严,依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当然,保证师道自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做了17年老师,常有感觉师道尊严全无的时候。但这些时候,既非面对学生,也非面对家长,却是面对庞大的教育行政体系,以及他们制定的明显荒谬的游戏规则:从学科教学评估到职称评定,从课题教学规范到要求教师积极申报具有官方色彩的课题,从用金钱多少钱衡量论文质量高低以及没有时间空间保障的形式主义教研……每每遇到此类情况,我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力,我觉得这才是教师尊严的最严重缺失。

  所以,今天建设师道尊严,要以师道自尊为基础。正如有专家所说:而师道自尊,则应建立在保持心灵自由的个体人格基础上,建立在对于人类普世伦理价值的坚持之上,建立在对真理的坚守上,建立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上。其实所有这些,不过是些常识性的东西。比如,不作假,不说谎,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寻找真理,真诚思考,善待他人。其实教育行内人心里恐怕都清楚,若做不到这些,既无师道自尊,更无法奢望师道尊严。

   三、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

  1.我们必须承认个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发展都是存在差异的。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有在承认个性并注重培养个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同一个班的学生中,学业成绩参差不齐,这是必然的。差异性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2.不要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当前,有的教师为了个人利益,歧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地用分数衡量,把学生能否考好分数作为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像拟gdp一样抓升学率。让高智商学生重复做低层次的试题。等等。不仅扼杀了学生发展创新,浪费学生宝贵时间,更是将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消磨得荡然无存。

  3.教师应当清楚认识:教育的核心是爱而不是分数;教育不是填塞,而是激活;教育不是出产品,而是出人品;教育不是产业,不能作政绩。

  总之,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在今后我工作中,对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就算身边“众人”皆醉,我也应该清楚明白地认识并把握教育之根本,同时应当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为分数和眼前利益所醉之“众人”,还学生一个真正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自我。

师德讲座心得 篇7

  通过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孩子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孩子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孩子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孩子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才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公正对待每一位孩子,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发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孩子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孩子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师德讲座心得 篇8

  看完了这位优秀教师的师德讲座,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身影在我脑海挥散不去,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师德讲座心得体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师肩头的重任,一定要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邪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我们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我们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

  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龋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学习,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

师德讲座心得 篇9

  李慧星先生要到学校来讲座,主题是《诗说师德》。李先生是喜欢写诗的一个人,在衡阳日报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大作。之前听朋友讲过,一直很想听听李先生的讲座,却没有机会。今天李先生过来学校讲座,实在是机缘。

  李先生是教育世家,三代从教。此次来校讲座,缘于他在教育局教育总结表彰会上的即兴发言引起了校长关注,因此特意邀请他前来给老师们讲讲。

  他主要讲的是教师师德的三个表现或要求:笃志、求知、奉献。每讲到一个要求,就引用相关的诗词。

  讲教师要笃志,就引用《论语》当中孔子赞美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住在陋巷,吃得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小瓢水,别人忍受不了这样的贫穷,但是颜回却不改变向道的乐趣,他真是个贤德的人!这句话,我深有同感。我们现在怕的不是做不义的事情,而是怕贫穷。“笑贫不笑娼”,是这个世界的硬伤。而颜回却处之泰然。那个时代的道德远胜今日,虽然今日比那时富有。他还谈起柳宗元的诗歌《江雪》: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谈起其中的意境:鸟回巢了,人走光了,这个老头子却还在垂钓,他在坚守什么?教师就需要有这样的坚守,对于自己志向的笃定。又谈起文天祥的《扬子江》、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

  扬子江(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七绝·改诗赠父亲(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进一步强调教师笃志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他讲了这样一句话:“一所学校的发展,文化是灵魂;一个教师的发展,师德是灵魂。”这话有振聋发聩之功效。

  讲教师要求知,他就引用朱熹的《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强调教师要做源头活水,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不同特点,并用卢梅坡的诗来阐释。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有梅的芳香,但是却不如雪那么洁白;雪有雪的洁白,却终究敌不过梅的芳香。学生各有各的优点,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谈教师的奉献,他用梅、松、竹、菊来形容教师的精神。

  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让他大为感慨。他认为教师要乐于奉献,要有梅的精神,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守。要学习陈毅的“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朱元璋的《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

  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

  依旧与云齐。

  说,教师的精神就像这雪中之竹一般,始终不沾污泥,挺拔如初。又借用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祝愿我们的教师,将来桃李满天下,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德讲座心得 篇10

  学习了钟局长的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后我谈谈我对“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点的看法,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分享

热门关注

外地就医申请书汇总(7篇)

外地就医申请书

房屋财产保全申请书10篇

财产保全申请书

预防病毒正能量句子(合集39条)

预防病毒正能量句子

咋写低保申请书集锦

低保申请书

销售励志正能量句子简短45句

励志正能量句子

讲座心得报告

讲座心得报告

讲座心得模板

讲座心得

听教育讲座心得

教育讲座心得

2023民法讲座心得

民法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教育经典

讲座心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