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课件优选13篇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对心目中的班集体的想象,生成班级的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激发学生为班集体贡献自己所能的积极性,初步形成共建良好班集体的愿望。

  【重点】

  各尽所能,奉献集体

  【难点】

  班集体共同目标的形成。

  【课前准备】

  让学生写出在新的集体里,我能为集体做点什么贡献。

  【教学设计】

  讨论:我们来到新的学校,开始中学生活,组成了新的班集体,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叫一个集体,是不是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就可以叫一个集体呢?电影院的一群观众是不是一个集体?运动场外的观众是不是一个集体?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是多种多样,也有的同学可能说不出什么原因。先不急于说出结论,通过以下活动,得出初步的概念。

  活动1:我心目中的班集体。先分组交流,我心目中的集体是个什么样子的。每组指定一个同学记录,准备在全班交流。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把本组的交流结果在全班宣读,老师做好板书。交流之后,将内容再次筛选,生成班级的共同目标。

  在交流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习风气、班级舆论、文明礼貌等几方面去描绘。

  生成共同目标后,提问:剧院的观众、运动场外的观众有没有共同目标?从而得出集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过渡:我们有了一个班级的共同目标,那么,班内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活动2:讨论:学校准备国庆节前举办秋季运动会,我们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每一位同学如何去做才能取得好成绩呢?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共建集体。这是班集体的又一个特征: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由这一结论,推广到其他班级事务方面,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新的班集体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去做,板报组成员、科代表、班委会成员、各小组长等社会工作需要同学们去做,如何对待这些服务性工作,希望大家思考后做出选择,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正确选择。请同学们课后写一下我在秋季运动会上能为集体做什么。

  过渡: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之间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班级活动中,或者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相互之间的帮助,需要互相配合协作,遇到此类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是正确的呢,才能表现出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呢?

  结束语:

  同学们,班集体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同学的努力,每一个同学和成长也离不开班集体,让我们高歌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班集体的旗帜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体验感悟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说或告诫,使你至今难以忘怀)。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交流。学生6~8人一组围坐,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体验。各组推荐或自荐一人为代表,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历,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问题提示:(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

  (4)在自己取得成功时,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

  (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谊”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第二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友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流进行。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辨别真假友情

  (透视学生交友的现状,认识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与交流——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学生分析: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讨论与交流:你身边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师总结: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益友,借助友谊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和他们交朋友,在那里也可以开出友谊之花。

  结束语: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生活中充满友情。在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同欢乐;在你悲伤的时候,有人与你分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3)

  教师寄语: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由此闯天涯。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1、认识到个体发展与班集体的关系,并学会如何建设班集体,学生应该在班集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什么是良好的班集体,又要怎样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第二站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从共同目标、严明纪律和成员间团结互助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来热爱班集体。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很棒的!)

  知识网络:

  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1、一个共同目标的形成体现了(),它是()的力量。

  2、()是一个团体为维护其集体利益和正常秩序,保证组织活动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3、一个拥有良好纪律的班级,学习与生活往往()()()

  4、同学之间建立(),是班集体团结不住地基础。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我自信,我参与)

  1、青春需要喝彩,生命需要舞台。学校要组织艺术节活动7(1)班同学正召开班会。A:这可好了,我的跳舞特长有用武之地了。

  B:舞蹈、合唱、小品、独唱、器乐比赛……活动真多,我要参加独唱。

  C:不就是一个破艺术节嘛,我才不参加呢,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

  D:那怎么行,这是集体活动,大家都应该参加。

  E:听说这次评比优秀班集体要计算各班的团体总分,我们要为班级的荣誉努力争光才对。

  你赞成上述那些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2、(1)下午阅读课时间,刚开始大家都很安静,认真做自己的事。但老实巡视完之后,一部分同学就开始高谈阔论,“声音小点,别影响我们学习。”“嫌声音大舅回家去。”“都不要吵了,这是教室不是吵架的地方。”“……”还有调皮的学生用搞笑的语调学班长说话。教室里乱糟糟的,像炸开了锅一样。

  (2)又到一周大扫除了。值日生们挥舞着笤帚,抡着拖把以教室为战场,搅得教室里尘土飞扬,一片狼藉。有的清理垃圾时故意踩着簸箕把簸箕都压弯了也没弄干净。快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地跨过横七竖八躺在地板上的笤帚拖把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上述两则情景中的班集体是优秀班级吗?为什么?

  3、今天活动时间,有个同学拿着不会做的题来问我,我很认真地给他讲了。后来我的朋友王立说我真傻,给他讲解那么仔细耽误自己时间不说,还有可能在下次考试的时候被他超过去,多亏呀。

  你如何认识上述现象。

  二、合作研讨:(比一比,看哪些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三、展示讲解:(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四、课堂小结:

  你认为怎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4)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这种“生本教育”的理念正是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从“生本教育”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第四单元第八课的一课书。该课在新课标中属于社会生活实践板块。课文中介绍的社会中学生面临身边的各种形色的诱惑以及如何面对这些诱惑是中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本课旨在以身边熟悉的诱惑为例,尝试初步认识并准确的把握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身边的诱惑,学会采取正确的方法抵制不良诱惑。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明辨诱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自强的信念。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多来自比较富裕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低,但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以来,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渐浓厚,学习思想品德的良好习惯已基本养成,并且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身边的诱惑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探讨的话题,也是学生无法明确分辨是非对错的困惑。据调查,他们在小学的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受到了这些诱惑,但很多学生却无法正确处理,因此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度和好奇心,这为他们深入学习本课提供了有利条件。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课前搜集一个学生身边的具体的事例,在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故事,丰富学生的听觉和想象能力,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如何辨证地认识领奖台、金钱的诱惑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认识游戏机、网络的诱惑

  [教学形式]多媒体、问卷调查、讨论、活动等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感受诱惑

  用一个flash《灌篮高手》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并注意自己的感觉的变化。

  让学生注意自己在看动画时出现停顿的感受,简单了解诱惑给人的强烈的想继续完成的吸引力。

  二、诱惑大揭秘

  发现诱惑,分类诱惑

  使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请你分析(创设情景)

  教师讲述《小西的故事》

  问题:

  小西的转变是怎样的?

  他身边存在哪些诱惑?

  进行心理体验,想象小西的心理转变,激起进一步了解诱惑的兴趣。

  以学生意识为理念,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心理,通过声情并茂的设问和描述,将学生引入对小西故事的想象,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我做编剧

  活动一:故事改写(四人小组讨论)

  现在你是命运之神,手上有一次改变小西命运的机会。这样你希望从哪里开始改变他的命运?怎样改变?为什么这样改变呢?(给一个提示,命运的改变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你能想到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

  活动一:故事改写

  (四人小组讨论)

  1、提出设想(问题),思考、讨论并解决之。

  2活动:学生根据材料,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研究如何改变小西命运的方法;

  1、“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象需要新鲜空气一样”。本课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自主控制的掌握命运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出自己最感兴趣、与众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探寻身边的诱惑,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受到“诱惑就在我们身边”。

  3、同时把整个课时的内容贯穿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五、分享收获:

  1、本课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面对______(领奖台、金钱、网络)我懂得了____________

  2、你的同桌在本课学习中是否感兴趣和有独特见解?

  通过未完成的句子让学生共同分享在学习中的收获。

  进一步感悟、巩固所学知识,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中的快乐,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分享收获的同时,也可在其中进行了学生评价,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六、启思录

  上面的例子中,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网络了。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微型调查。

  活动二:比一比

  调查结束,进行一个小比赛。左边的两组同学思考网络的有利的一面,右边的两组同学思考网络有害的一面。

  通过小小的讨论比赛实践“探究—感悟”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以互助探究、概括为主要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丰富、健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情感的重要方法。

  七、拓展台

  课后作业:你的身边有什么可以诱惑你?你是怎样对待的?写下你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

  产生深入了解自己和身边的诱惑的意愿,同时尝试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

  拓展延伸,留有余味。学生的探究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引发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形式继续关注、了解自己和身边的诱惑。

  学生评价: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本课设计时,在分享收获环节中进行了学生评价,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5)

  内容标准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教材内容分析:

  《播种友情》是第五课的第一个项目内容,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友情在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引导学生要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本项目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讲述“生活需要友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人人需要友情。(2)友情的重要作用。第二个层次讲述“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2)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3)慎交朋友 。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与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二)能力: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三)知识:(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生活需要友情以及友情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难点:明确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并能认识应交什么样的朋友。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讨论教学、活动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友情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详见教材P57引言)

  可见,友情是财富,生活离不开友情,人人需要友情!

  那么,我们如何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呢?

  板书框题: (一) 播种友情

  (二)讲授新课

  1、生活需要友情

  活动一:问卷调查——你有知心朋友吗?(见教材P57页)

  想一想:如果你是被调查着,你会怎样回答呢?

  议一议:从这份调查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友情是每个人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中离不开朋友,人人离不开友情——(什么是友情?)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朋友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

  这一切都说明“人人需要友情”。(板书)

  (1)人人需要友情(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57一段。)

  板书: 生活离不开朋友 人生离不开友情

  (2)友情的作用

  活动二:阅读教材P58页材料

  想一想: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过朋友的帮助吗?

  学生:结合教材合身边的事例谈了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板书 (2)友情的作用

  ①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活动三:阅读教材P58图——说一说

  ◇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是

  他(她)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帮助是

  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活动四:学生集体读教材59页知识部分内容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在取得成绩或获得成功时;当出现缺点和犯了错误时 …… 是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②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板书)

  活动四:阅读教材P59”读一读”

  讨论思考:从中我们能懂得什么到道理?

  教师总结:通过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友情,进一步告诉我们同学、朋友之间不仅是学习合作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挚友。

  2、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

  (1)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板书)

  活动五: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教材P59页)

  议一议:许娜应该怎样摆脱苦恼?

  教师总结:敞开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

  学生齐读教材P59知识部分内容

  活动六:阅读教材P60页材料

  议一议:自己有下列现象吗?如果有,请努力想办法慢慢克服。

  (2)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板书)

  教师讲述:

  面对心理闭锁现象只渴求友情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极寻求友情,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消除闭锁心理,开放自我,主动与同学、朋友沟通、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活动七:阅读教材P60材料

  探讨:在下列情况下,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思考:交友时我们应遵循什么原则?

  (教师提示:认真阅读教材P60知识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归纳:在交友时,我们要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3)慎交朋友(板书)

  活动八:阅读教材P60

  ------------相关链接

  了解什么是益友、诤友、损友?

  (三)课堂小结:

  那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讨论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表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点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同时友情也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而我们要获得真挚的友情、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于次我们在积极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从而交到更多好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

  【让学生上完一节课后,能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会了那些,都有那些收获。】

  布置作业

  自制一张小卡片,写上你的心里话,送给自己想交往的同学。

  板书

  播种友情

  一.生活需要友情

  1.人人需要友情

  2.友情的重要作用

  二.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

  1.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

  2.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

  3.慎交朋友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本课就是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什么是自尊、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自尊等问题,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尊心的培养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几个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才能学会自信,做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人。

  二、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自尊自强”部分中的: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媒体展示法、现场活动法等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课时: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新课引入】

  (播放多媒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相关情景)

  师:同学们观看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后,有什么感想或感受?

  生回答:我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高兴、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同学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的骄傲与自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充分说明受到尊重会使人感到无比快乐,而快乐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板书: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一)快乐的自尊

  活动一:我自尊、我快乐

  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生回答:(略)

  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活动二: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活动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历:

  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通过小组交流,选择几名同学发言。

  (三)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自尊?

  生:(略)

  师小结: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可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自己尊重自己,就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是自尊,还是赢得别人的尊重,都是快乐的。

  板书:知耻与自尊

  活动三:我知耻、我自尊

  实例分析:

  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师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

  生回答:略

  师小结:知耻,并且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否则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活动四:追求“自尊”的烦恼

  师问:她是自尊的表现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表现?

  生回答:不是。互相比吃、比穿。常常吹嘘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职位等。

  师小结:她走进的自尊的误区——虚荣。虚荣心强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课堂总结】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课后作业】

  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第二课时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导入新课】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又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枝铅笔,并抱歉地说,我忘记拿笔了……

  问: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生1:要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生2:有时候,我们一不经意的动作、语言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生3:我们在尊重他人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师讲解:自尊是人生无价之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竭尽所能地维护他人的自尊,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感受自尊的快乐。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

  板书: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一)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活动一:真情告白

  请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一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对自己非常重要?讲讲你们之间的故事?

  生:(略)

  师小结:从小到大,正是重要“他人”点点滴滴的赞美与欣赏,使我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既然我们的自尊常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活动二:亲身体验

  回答:请简单分析图中主人公的言行。生答:略

  回答:尊重他人与自尊有什么关系?生回答:略

  板书:(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动三:一言一行总关情

  “一言一行总关情”,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鼓励,一句由衷的感谢,会让他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来,敞开心扉,拿出真诚,为自己的同桌送一句赞美、鼓励或感谢的话语,为我们的青春再添一段美丽温馨的回忆,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活动过程略)

  【课堂总结】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但更需要自己认真的反省和不断的超越,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一个“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文明小组公约。

  第三课时: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导入新课】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一)维护人格尊严最重要

  【讲授新课】

  活动一:“晏子使楚”

  观看电影:“晏子使楚”。

  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剧内容回答:晏子身上最令你钦佩的是什么?

  生1:晏子身上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机智与才华,而且临危不惧,非常巧妙地挫败了楚王想羞辱他的诡计。

  生2:晏子坚持从大门进城,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免受侮辱,而且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师小结:晏子的行为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常说的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活动二:请让我来帮助你

  李文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可他最近很不快乐,刚刚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他,在穿着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还带着比较浓重的外地口音。父母也是普通的纺织厂工人……这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敏感,总是怀疑别人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前几天,小组长因他晚交作业而批评他时,他心里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差一点与小组长吵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珍惜无价的自尊》这一课后,李文再次陷入了困惑,他心想“我各方面条件这么差,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自尊呢?”

  师:看完这则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告诉李文,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自尊?

  生:(略)

  师总结:真正自尊的人应该不自卑、不虚荣,以平和的心态向周围的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摒弃过度的自尊,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同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品德修养,做一个自尊、快乐的人。

  板书:(二)自尊者达观

  活动三:学会尊重他人

  情景:著名作家萧伯纳在国外访问期间曾经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并和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后,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姑娘)的名字。”这使苏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感到自己太傲慢了。从此,他常常回忆这件事,并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都要永远谦逊。这就是那个小姑娘给我的教训。”萧伯纳的教训就在于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忘记了尊重别人,而天真直率的小姑娘用独立人格,回敬了他的傲慢。

  问:那么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呢?

  生回答:略

  活动:给班上同学写赠言

  要求:赠言只写对方的优点,你最欣赏的地方,完成后,当面送给对方。

  回答:1、你给别人写赠言,有何感受?

  2、你收到别人的赠言有什么感觉?没有收到,又是什么感觉?

  3、班上谁得到的赠言最多?为什么?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彼此尊重。

  【课后作业】

  搜集运用幽默化解矛盾的故事,并说明幽默在化解矛盾中的作用。

  第一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认同时,就会感到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_得到满足。()

  A.快乐B.希望C.自尊心D.容貌的修饰

  2、下列对自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尊即自我尊重B.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

  C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及D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3、中学生小刘,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特地穿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向大家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国外买回来的。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满足,很快乐。小刘同学的这种心理是()

  A.忌妒别人的表现B.爱慕虚荣的表现C.自信的表现D.自尊的表现

  4、“有发展前途”“很有潜力”“你一定行”——老师对我们的这些激励性评价()

  A.能激发我们的自信心,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B.会导致我们盲目乐观,养成自傲自负的不良习惯

  C.会使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D.会使我们过高地估计自己,从而迷失前进的方向

  5、当听到别人议论或批评自己时,不应当()

  A.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议论只代表个别人意见,未必正确,不必在意D.豁达开朗地欣赏他人的智慧

  二、多项选择题

  6、下列哪些选项是自尊的表现()

  A.我虽然不聪明,但勤奋好学,并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我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奶奶让座,别人都对我投以赞许的目光

  C.进入中学后,我每天都做到仪表整洁、举止文雅D.东东不我的文具盒碰到地上,我们吵了一架

  7、有人形象地比喻,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构成完整的人格,彼此不可分离。对此,下列正确的有()

  A.尊重他人和自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B.尊重他人就要关注他人的尊严

  C.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D.尊重他人就要注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8、“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尊重他人,就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B.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C.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很多,但绝不可丧失人格D.战士若遭受耻辱,可

  以被杀掉

  三、材料分析题

  9.材料一小明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小明的父母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问同学借钱也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明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

  材料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请回答:

  (1)小明的做法是为自己赢得了自尊吗?为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傲气”和“傲骨”?

  (3)从两则材料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7)

  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义务观念,加强学以致用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是本框重点也全课的落脚点,给青少年提出努力方向。包括提高环保意识,要求头脑中牢树环保观念;增强法制观念,要求在环保方面知法、懂法、护法;落实环保行动,要求学生能为环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重点要给学生以正确的行动指导和激励。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采取对比或图表的方法,让学生分清违反环境法者为什么要给予行政处罚、要承担民事责任、要追究刑事责任。

  2.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系列的环保活动,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集体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系列活动如下: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内外的环境问题,了解国家、个人是如何依法保护环境的;学生调查的环境问题,以各种形式交流后,一起研究活动方案,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学生发现的有些环境问题,可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提出治理建议;学生可为家庭、学校、家乡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

  3.你知道马永顺是谁吗?快去了解然后将其感悟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说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2)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同学通过回顾旧知识,回答以上问题,教师适时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对违反环境法者的制裁手段

  提问:如果有不遵守环境法律制度,违反环保法规的单位、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1、追究违反环境法者的法律责任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为我国环保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只有追究违反环境法者的法律责任,给予必要的惩罚,才能保证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才能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环境权益不受侵害,否则,环保法律、法规将是一纸空文。

  请同学阅读教材,说明违反环境法者在什么情况下要受到什么处罚,并填写下表:

  违法行为

  处罚类别

  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对于那些违反国家环保防治污染的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对于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刑事法律,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构成法罪的行为

  2、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投影资料:《广州一步行街半月铲起30斤口香糖》

  在广州短短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上,人们食后随意丢在地上的口香糖,半月内竟盛满两大水桶,仅400米长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商铺林立,来购物的人很多,节假日时更是摩肩接踵。20xx年12月29日晚,记者看到清洁工人在步行街上,手拿用刀片制成的小铲,把粘在路上、树上、路灯柱等上面的口香糖—一铲起,放进垃圾桶内。两边人行道清洗一遍后,两个水桶也盛满了脏脏的口香糖。清洁工人说,他们每半月铲起的口香糖比这次还多。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类似此类现象你见到过吗?你在环境保护方面是怎样做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而且应当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合格的环境保护者。为了更好的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第一,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增强法制观念

  第三,落实环保行动

  讨论:

  结合你周围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说说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第三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制度,追究违反环境法者法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处罚的种类,加深了对依法治理环境、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理解,懂得了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成为环境的保护者。

  探究活动

  结合你周围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说说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l、收集问题。

  2、列出有关单位或部门是怎样宣传环保知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

  3、出主意,说说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8)

  【教学内容】:

  《文明交往的要求》是广东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第三课“文明交往”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别从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交往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由四大板块组成:一是探究园,包括“礼貌与言行”和“成功的秘诀”两部分;二是心灵导航,主要内容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文明交往的艺术”;三是实践与评价,包括“礼貌用语小词典”、“情景剧场”以及“成长记录”三部分;四是阅读与感悟。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逐步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益强烈就是这种成熟的突出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满足于家庭亲情,努力追求同伴友谊、社会的认同,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经验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相应的心理品质和技能技巧。因此,指导他们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极为必要的。

  【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辅助下,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出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自我反思法等。启发、引导教学法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思想的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礼貌与言行”的课堂讨论,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

  通过“探究园”中“成功的秘诀”的探索,充分认识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

  通过“实践与评价”中的“礼貌用语小词典”的填写,学习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结合活动,学习、领悟“心灵导航”阐述的问题,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需要,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文明交往所必备的礼仪和技巧上,因此“如何文明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礼貌是现代文明社会必备的‘名片’”,七年级学生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他们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然而对于礼貌在个人交往中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尚浅,这些都需要加以探讨和引导。

  【教学过程】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9)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3.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

  1.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

  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第十三、十四课内容,计划用6课时授完。

  教学重点: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

  每一个人都始终处在一定的情绪之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我们会因一些事情而满怀喜悦,也会因一些事情而烦恼万分。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一个人有时心情不好是难免的,但是,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懂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让快乐永驻心间!

  做情绪的主人,就必须了解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2、板书框题: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二、讲授新课:

  1、丰富多样的情绪天空

  情境活动一:(教材P25页)生活中的不同情绪

  想一想:漫画中同学的情绪有何不同?

  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有过类似的情绪吗?

  教师讲述:

  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关系的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根据人和客观事物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心理学界一般把常见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惧四类。“喜”是达到所期盼的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达到目的的意外性;“怒”是目的无法达到,因紧张积累而产生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受挫者对妨碍对象的主观分析;“哀”是失去所爱、所求的对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对象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也取决于个体意志、个性品质及准备状况;“惧”是在无法摆脱可怕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可怕情境的状况及个人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与手段。

  在喜、怒、哀、惧这四类情绪基础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比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悲喜交集等。所以说,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板书)

  情境活动二:(教材P26页材料)

  试一试:

  人的情绪可以通过眉、眼、嘴等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请在观察他人和自己的基础上,画出人在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

  表情具有传递信息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依据他人的眼神、脸色、手势、动作、语调等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推知他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立场。从心理学上讲,表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分为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语调表情三种。活动中主要体现的是面部表情。

  当然,人的表情有时也并非是主体内在体验和思想的真实反映。生活中,有的人会“强颜欢笑”、“装模作样”来表达虚假的意图,有的则会以“平静如水”、“不动声色”来掩盖和隐匿复杂的思想波动。为此要了解他人真实的思想、情绪不能仅仅依据表情,应观其各种行为表现。

  写一写:不同的情绪又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样是喜,有的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有的人捧腹大笑;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喜在心中,比较含蓄。

  同样是喜,有的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欢歌笑语、喜形于色;有的人捧腹大笑;

  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喜在心中、不动声色。

  同样是悲,有的人痛不欲生,嚎啕大哭、;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心中不快、目光暗淡。

  同样是怒,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却是怒目圆睁,一言不发。

  同样是惧,有的人心惊胆战,大声尖叫;有的人却是心底一沉,并不言语。

  由此可见,情绪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它是怎么样产生,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呢!

  接下来,我们共同来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

  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情境活动三:(教材P27页材料)

  讨论:面对同样的天气,两个人的情绪反应为何不同?

  (两人的主观愿望不同。女孩需要雨水来浇灌小苗使之快快成长,而下雨正好满足了她的这一愿望,所以她对下雨持肯定态度;男孩需要干燥的场地去踢球,而下雨却让他的愿望落空了,所以他对下雨持否定态度。)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人的需要不一样,对事物所持态度不同,在情绪上就会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结论)

  (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探究活动——填一填(见教材P27页)(指导学生讨论填写,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不同情境下情绪反应不同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每个人每天都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情绪自然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关链接:(指导学生阅读链接材料)

  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材料,体会人生境遇的变化特别是境遇的转折对个人情绪的影响。)

  过度讲述:

  情绪产生之后,必然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带来不同的结果。那么,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否相同,带来的结果是否一样呢?

  3、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情境活动四:(教材P29页材料)

  讨论:(指名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问题。)

  李琳的情绪前后有何不同?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活动目的:通过李琳情绪前后变化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的对比,认识到不同情绪对人的智力、能力水平发挥和行为表现的不同影响。并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况,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1)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情境活动五:(教材P29页材料)

  想一想:自己有过考试时情绪紧张、焦虑的经历吗?最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人的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和调节。情绪对人们的学习、工作起着组织与协调作用,影响人的学习、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语想象敏锐、牢固、活跃,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消极情绪的作用则正好相反。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行为的结果超出或低于自己的正常水平。

  中学生常见的考试时的过分紧张焦虑导致对知识的暂时性遗忘,影响了知识、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就是这个道理。(如上述情景材料)

  三、作业

  完成《课时新突破》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10)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3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4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能力】

  1发展对生命的可贵与美好感受、体验的能力。

  2逐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3观察、认识各种生命和自我生命的独特性,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2认识人类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4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5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教学目的: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法

  课时安排:

  计划用2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生命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板书标题:一、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二)讲授新课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人生的一切无从谈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有生命这个基本载体。只有有了生命,你才能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奉献他人和社会。

  活动一:读一读想一想(P8)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呼喊“生命之火万岁”?

  (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讨论回答后阅读教材P8页最后一段教材)

  板书: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动二:看一看谈一谈(P9)(体会生命的欢乐、美好)

  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体会生命的美好。(指导学生看图,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是正常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板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活动三:算一算,想一想(教材P9页)(讨论回答)

  板书: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讨论:人生命的可贵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2、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板书)

  (1)学会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师: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大家对相关法律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的法律知识)

  因此,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页第一段)

  板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①威胁生命的因素

  活动四:画一画说一说

  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那么,你认为这个魔鬼最可能是什么?请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它。

  (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威胁生命的“魔鬼”。之后上台展示并讲述为什么认为它是最有可能威胁生命的因素。用画魔鬼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讲述挖掘学生身上的教学资源,通过其切身感受体会生命确实要面对许多威胁。)

  活动五:读一读,谈一谈(P11亚伦.拉斯顿的故事)

  分析:拉斯顿在面临如此困境时,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想一想:这时,拉斯顿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拉斯顿,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

  (阅读、分析、思考,体会在两难情境中作出选择的艰难,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体验人生中遇到意外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困难和坚强。充分挖掘教材,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意义,在活动中使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主题得到内化。)

  活动六:谈感受

  拉斯顿的经历也许非常特殊,但的确求生的意志常常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身边或许就有这样的奇迹。请把你知道的事例与你同组的伙伴分享。然后,请把你们组最感人的故事与其他组的伙伴分享。

  师听了生命奇迹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谈他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或从网络中查找到的事例,然后谈体会。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或他们查找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有求生的意志,也要有求生的方法。

  ②学会求生的方法(学生讨论)

  出现地震时的情况,发生火灾时的情况,遭遇持刀抢劫的紧急情况,家中煤气泄露的紧急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指导学生讨论回答)(阅读教材P12页—相关链接: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三)课堂小结

  本课的最后,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冬天里父亲砍掉了一棵枯树,但到了春天却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圃嫩绿的新芽。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精光,光秃秃的杖子不断往地上落,一点活力也没有。现在才知道,它确实还活着。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不论处于任何状态,决不要在事先就得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所以我们应该——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四)开放性评估题

  (1)填一填

  急救电话是:120报警电话是:110火警电话是:119

  (2)选一选

  如果你单身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你的正确做法是(ABD)

  A.不开门B.打电话给父母C.有礼貌地请他进门D.告诉他父母马上就回家

  (3)如果你打开家门时,发现家中煤气轻微泄漏,你的正确做法是立即(AD)

  A开窗通风B.开灯检查C点燃煤气灶D关闭煤气开关

  (4)你知道打火警电话时应该说些什么吗?

  ①火灾的地点;②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③自己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等。

  (五)作业

  略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11)

  学习目标:

  1、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系、密不可分;充分认识到维护人格最重要。

  2、学会宽容待人的方法,做到自尊者达观。

  3、在生活中培养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善于尊重他人,自尊者达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

  1、阅读教材,回答书上的问题。

  2、通过教材P13的“讨论题”,说说维护人格的办法有哪些?人格尊严与哪些因素无关?

  3、教材P14司马懿的故事。请分析:怎样对待他人的议论?

  4、教材P15陶行知的故事。你认为:陶校长在看到那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后,为什么不批评他,反而用糖果奖励他?从“四块糖果”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5、仔细阅读课本,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二、展示预习成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板演展示)

  三、合作探究(团结力量大)

  1、什么人最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2、小林是七年级的学生。一次,小林为使考试成绩“一鸣惊人”,竟在黄昏破窗跳入老师办公室盗取试卷。正当他寻找试卷时,他的班主任易老师进来了,小林急忙抱头藏在办公桌下。易老师见状,灵机一动说道:“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回答我的问题,只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儿,是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吗?”小林点了点头。“这东西是属于你的吗?”小林摇了摇头。“记住我的话,你走吧。明天你来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1)、你认为易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可取吗?结合本课所学的内容说明理由。

  (2)、当小林走出办公室时,他应该是怎样的心情?请你根据前面的故事情节为这个小故事编一个合理的结局。

  3、一次,体育课进行跳马练习。小强个子矮,再加上平时缺乏练习,总是跳不过去,引来周围同学的一阵笑声,小强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发誓一定要跳过去,而且还要比别人跳得漂亮。从此以后,他加倍练习,逐渐找到了跳马的诀窍。在一次测试中,小强的跳马动作规范而漂亮,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请分析:小强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4、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他一定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被推荐给学术委员会。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①你认为童第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在当今社会,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应怎样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12)

  过程与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2、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重点:自信的含义。

  难点: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听了这首歌曲的体会。

  (生谈略)

  [师]介绍这首歌曲,是要指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有一份自信,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课题(投影):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板书)

  第一框“我能行!”(板书)

  (三)、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知道自信的含义和表现;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2.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3.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10分钟左右)

  (一)、出示自学提纲(投影):

  1、面对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2、什么是自信?

  3、自信的表现?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5、怎样走出自信的误区?

  (二)、自学、批注,画出知识结构图。

  (三)、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20分钟左右)

  (一)、组内互探。

  (二)、师生互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区别对待(投影):

  一、自信一族(板书)

  活动一: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活动目的

  让学生看到一个自信者是如何对待别人评价的,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作准备。

  因为罗丹非常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活动二:说说“我能行”

  活动目的

  通过对自己成功经历点滴的回顾及选取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深入体会“我能行”,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服务。

  活动准备

  (1)给学生一些提示:“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方面的,还可以是技能、特长方面的,等等。

  (2)借助教材上的三张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给人的感受:积极向上、愉快喜悦。

  活动过程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我能行”,体验“我能行”的快乐。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认识到自己的“我能行”呢?怎样消除自卑,找回自信呢?大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面对现实,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要将对自己的期望值定得过高。二、学会将情绪和行动分开,不要因为情绪影响自己。三、自我认知问题。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缺点与同学的优点相比,自卑越来越严重,要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四、避免将能力与成绩直接挂钩。不要因为某一门功课成绩暂时不好,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两扇大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我们应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走进“我能行”大门,充满自信地在风雨中微笑。

  第二步:让学生用一两句话简洁地概括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尽量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出来。

  [生甲]我回家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街道,老担心有人追,我就说:“我能行!我能行!”相信自己能行就过去了。

  [生乙]老师要我当主持人,我老怕说错,我就告诉自己,就当台下面没有人,“我能行”,这样就不害怕了。

  [生丙]我怕举手发言,当众表演,我就时常鼓励自己,那没有什么的,“我能行!”现在就好多了。

  [生丁]我怕玩单杠,怕摔跤,在训练的时候,我就头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现在我也敢玩单杠了,我能行。

  ……

  [师]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第三步:学生将列举的“我能行”填入书中空格中,不必受空格大小的限制。

  第四步:教师小结。

  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让人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我能行”。当“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问题二、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在思想、行为、情感上都表现出“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问题三: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活动三:观察并扮演自信者的风采

  活动目的

  通过扮演自信者的方式使学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体验自信,在模仿中学习,内化对自信的理解。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板书)

  活动四: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活动目的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评价自己,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信含义的理解.学生讨论——教师小结——青蛙的行为不是自信,而是自负,因为它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脱离了实际,导致了它的悲剧。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导致自负,对自己评价过低则导致自卑。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才是自信。我们应明确:自信建立的基础是对自己客观全面的认识。

  问题四: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活动五:你能举一个身边的自负者的事例吗?为自负的人画一幅像。学生讲项羽、马谡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举身边自负者的事例。

  我们要自信,但不能自负,不能自视过高,更不可狂妄自傲。人一自负,就如高山滚石,只下不上,只退不进,不仅会落伍掉队,自大自满的姿态也会惹人反感,遭人耻笑。

  问题五:怎样走出自信的误区?

  1、自卑与自负是自信的误区。2、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的好,也不敢尝试;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4、我们既不能轻视自己,也不能自以为是,我们只有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走出自信的误区。

  全班朗诵“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

  正视有“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还帮别人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

  (三)、小结: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归纳)

  (四)、朗读或默记知识点(诗歌朗诵及歌曲欣赏)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3分钟左右)

  (一)、教师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学生做作业。要求当堂完成。

  (二)、课下预习下一节课。讨论补充记录

七年级政治课件(篇13)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

  二、新授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板书)

  第一框题日新又新我常新(板书)

  活动1自我新认识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认识新的自我来认识到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活动准备:了解内在美主要包括的内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活动过程:

  1、通过认识新自我来认识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万事万物也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我们也一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大家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放投影)

  有个男孩子,从小就是一个讲究平衡发展的学生。他每一科成绩都维持中上,运动也行,但称不上明星球员,颇有创作天分,但若要做个真正的艺术家,却不怎么热衷,在考大学时,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不相上下。

  在他大一时,所选的全是科学课程,还打算主修理论物理。(他那望子成龙的父亲是个很实际的人,他说,学物理可以,但是理论两个字要去掉)

  一年后,做儿子的发现,物理学动人之处在于抽象的部分。

  父亲的忧虑没维持多久,儿子到了三年级又有了新想法,他虽喜欢数学的井然有序,但受不了那冷冰的感觉,于是又决定该攻艺术。(这时,素来忠实的父亲禁不住自问:“我们到底是哪里错了?”)

  好不容易,钱也花了,时间也付出了,这位年轻人终于达到目标,做了建筑师,从此再也未改变过志向,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虽然他的父亲曾一度绝望,认为这个儿子怎么都不成材,但事实上,这个孩子行动大胆而民愤、明智,他好不容易发现自己真正的性格与才华,然后选定一个行业,从一而终。

  根本没有人能在16、17岁作好决定,为自己的一生定好方向,即使勉而为之,也是利多弊少。

  活到老,学到老。挖掘个人潜能,才是终生事业。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也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人能够在16、17岁就决定自己的一生,现在让我们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用多彩的词汇给自己绘制全新的画像。

  (投影)

  习惯方面的变化

  学识方面的增长

  性格方面的变化

  能力方面的提高

  大家可以对比小学阶段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有哪些新变化,然后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的变化讲一讲。

  生1: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体能大大提高了,自控能力加强了,比小学的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生2:我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进步也很快……

  2、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昨天,要勇敢地、积极地面对今天,抓紧时间弥补昨天的遗憾,为自己的明天奠定基础,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活动评价:需要引导学生不要受思维定势的过分影响,要能用新的、客观的眼光,用发展观点重新审视自身。

  活动2“内在美与外在美”讨论会

  活动目的:通过对“漂亮”姑娘不美的故事引申讨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内在美、外在美及二者关系的资料,思考应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请一名学生讲述课本中“漂亮”不美的故事。

  2、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生1:美应该是从内向外散发光芒的,在这里气质修养似乎比单纯的容貌更重要。

  生2:一个人的美不仅是外表的,还有内心的。漂亮女孩不能总“天生丽质难自弃”,要用更多经历充实自己,否则思想空虚了拿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呢?

  生3:我喜欢完美。我认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兼备才算美。假如评分的话,内在美占60%,外在美占40%。

  ……

  3、教师指出内在美的内容。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法式,而在于它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人的外在美虽然是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是主导方面。人的内在没才是自我形象的主导方面。

  内在美表现着一个人的内心品质,包括他的品德、学识、才干、性格、气质等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内在美主要有:品德、理想、学识、个性。

  总之,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内在没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活动3回顾自身经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活动目的:通过该活动,使同学们初步懂得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

  活动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思考如何全面认识自己。

  活动过程:

  1、填写优点表。

  你知道自己的优点吗?所谓的优点是你能运用的才能、技艺与人格特质。这些优点也就是你能有贡献、能继续成长的要素。

  你有哪些优点?请你在表格上列出五件帮助你成长的经验,你可以列出事件的本身或者列举出提供你经验的人。假如有可能的话,把这些好的经验和你目前的优点联在一起。

  优点表

  经验优点

  母亲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我想法设法安慰她,开导她,使她转有忧为喜我善解人意,善于与人相处

  以一位心理学博士是的故事为例,他这样描述到:我家里虽穷,穷却对我有好处,我学会了设计弹珠游戏。这个游戏,不但使我赚了钱,也使玩游戏的孩子们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使我学会如何应用创造力赚钱。因此他这样记载自己的经验:

  经验优点

  设计弹珠游戏创造力,能赚钱

  2、初步理解全面的观点,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自己。

  师: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谈一谈对这个小故事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个故事强调,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即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观点,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对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在,我们要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自我,也必须用全面的观点来看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现在看看自己有哪些缺点,并填写缺点表。

  教训缺点

  有一次,朋友弄坏了我的铅笔,我

  大发雷霆,结果失去了这个朋友。缺少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

  其中,我最想改正的缺点是。我要通过来改正。改变这一点,会让我变得。

  三、课堂总结

  正确认识自我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只有对自己作出如实全面的判断,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超越自己。认识到优点不要自大,认识到缺点要谋求改进,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陷入混乱,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所以,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四、活动与探究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

  A、是会发展变化的B、是具有两面性的

  C、身体变了,心理没有变D、变得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了

  2、谈一谈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请根据对周围同学的观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以此作为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来评价自己。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中实践报告(范文14篇)

初中实践报告

中石油述职报告12篇

石油述职报告

商标注册申请书7篇

商标注册申请书

珍惜伤感说说(通用200句)

珍惜伤感说说

积极正能量的句子200句

积极正能量句子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件热门5篇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件

政治课课件(优选9篇)

政治课课件

七年级英语课件精华3篇

七年级英语课件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14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