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学生时代就会用到不同的文档,向范文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方式。阅读好的范文可以引导我们更加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一篇好的范文没有构思好怎么下笔?这里有一些和“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相关的实用信息。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1)
在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护士长小美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并在现场接受表彰。疫情期间,小美扎根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带领核酸采集团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样本采样53603件,用行动彰显医护人员的抗疫大爱。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小美说:“作为临床护士,能够被评为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戴着大红花到北京会议中心参加表彰大会,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4月23日,小美接受区医院工作安排,全面负责核酸采样室工作。“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是北京防控疫情的重要目标,也是小美和同事们的工作目标。当天,她和两位同事共同学习了核酸检测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了医生的实际操作,并在一天之内掌握核酸检测技能,熟谙核酸检测全流程,第一时间补充区医院核酸检测人员缺口。
次日,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成立,她与同事火速上线,包揽科室核酸检测工作。空闲之余,大家互相充当“被检测者”,用自己人练手。小美亲自体验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两种检测,深刻体验检测流程,做到感同身受,方便和被检测者沟通。
她边实践边总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采样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工作步入正轨,区医院领导告诉她:“采集任务越来越重,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尽最大能力培养院内护士掌握咽拭子采样技能。”迎接和培养新学员便是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另一项主要工作,“评估病人是否饮酒、是否刚刚进食,是不是刚刚吃过口香糖。”“双侧扁桃体、咽喉壁是必须要采到的部位。”“要提前告知被检测者,样本采集时偶有不适,请他们配合。”每天,她事无巨细地重复、再重复。如此反复,她和同事共同完成了院内200多名护士的核酸检测培训工作,为区医院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队伍。
在数月的核酸检测工作中,小美从人员管理到场地设置,从学习培训到实际操作,从物资储备到就诊建卡、开单、登记、采样、核对、送检、流程制定……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她稳中求进。在普通人看来,核酸检测只是短暂的几十秒,但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送检流程却非常繁琐。例如登记,要求检测人员的姓名、电话、居住地等信息都精准全面,不容有误。前期,医护人员通过检测者口述录入电子信息,再反复多次核对,确保信息准确性,若遇到外来人员,沟通困难、口音难辨,既费时又费力,甚至使用地图辅助确定人员来自哪里。小美鼓励大家:“办法总比问题多。”她和科室同事量身制作纸质表格,让患者先手动填写信息,再按照表格录入电子信息,最后再进行核实。如此一来,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工作中,她还是年轻医生心中的“定盘星”、科室的“大管家”。她常选择最琐碎、最耗费精力的工作去做,接听咨询电话,每天为无数来电者答疑解惑;协助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检查防护是否到位;随时检查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医务人员防护安全;偶遇患者的各种不配合、不理解,她耐心解释,秉承优秀医者的工作态度。
她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诸位同事、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广大患者、家属及采样人群的理解和配合。我将一如既往,践行初心使命,扎根基层,扎根临床,积极学习进取,用实际行动热情为患者服务,守护病患健康。”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2)
6月14日下午,朝阳医院护士长董凯生接到医院通知,要求前往新发地经营者乐园,协助丰台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样本采集。
“我们中有些人是参加过小汤山医疗队的,还有的是医院发热病房、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点的,都是经过培训,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本着自愿原则参与到这次采样工作中。”董凯生告诉守护君。
11个人中,有好几个医护人员和董凯生一样,都是突然接到通知从家里赶过去的。下午三点到达新发地,晚上九点多结束工作,回到医院已经十点钟了。
与院内相比,室外露天的采集环境更加复杂。晚上天黑之后,只能打着手电筒去采集,这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前来检测的居民编号以及信息,全都要靠医护人员录入。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接到通知后立刻进入场地和角色,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董凯生认为,有了这次经历,医院和医护个人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3)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击八闽大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XX县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群“抗疫战士”,她们明知危险,却知险而上,她们坚守抗疫一线,加班加点,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漏一个”。
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采集人员穿好服装后,常常连续六七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衫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操作却要眼疾手快不曾停歇,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
XX副主任医师还有一年多就退休,她不顾自己年龄已高,毅然选择加入核酸采样队。她说:“我看到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奋斗在抗疫一线,不喊苦,不说累,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作为老一辈医者,更应该起带头作用。”在核酸采样队中,有一名党员,她叫陈冬梅,上幼儿园双胞胎宝宝正是需要父母照顾时期,爱人在总院儿科上班,经常加班加点,但她坚定说:“作为共产党员,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就是要顾大局,讲奉献。”还有护士张仙凤,她爱人在总院检验科工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援泉医疗队,她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目前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竣,我年轻,有去厦门口岸工作经历……”她说道。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4)
80后干警小明,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抗疫经验的“女战士”。在今年“0331”疫情阻击战中,她挺身而出,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顺利配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完成流调工作。当“0801”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拉响疫情防控的警报,她依旧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并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担任带队组长。作为组长,小明不惜冒着被新型病毒感染的危险,化身“大白”,带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组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与小明一样,同为80后女志愿者的还有法警支队的张昕。8月2日,我院开始召集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初闻消息,她既紧张又纠结,作为一名司法警察,她深知应该听从院党组的指挥,投身抗疫第一线;但家中的大小事务,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让她有所顾虑。在向家人说明真实想法、并得到全力支持后,张昕便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并穿上了防护服。连日来的日晒雨淋,没有让张昕退缩,她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也赢得了所有人的肯定。
为三亚中院的骨干书记员,邱海惠积极响应院党组号召,第一时间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她主要负责的是引导居民做核酸、测量体温、转运核酸标本等工作。身处一线,邱海惠不惧危险,始终将抗疫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根本想不了那么多,只希望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她说:“愿在大家的努力下,所有的一切都进入正轨,每个人都平平安安。”在单位,她们是三亚中院女干警;在家中,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是当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她们勇担重任,成为了一个个抗疫战士,以担当为民的奉献精神、不让须眉的勇敢坚定和春风化雨的温柔力量,柔肩铁骨坚守抗“疫”战线。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5)
鸡泽县鸡泽镇基层女干部小美抗疫的第十七天,突然接到9岁女儿电话,孩子哭着说想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小美已泪流满面。
据了解,自鸡泽疫情防控以来,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小美严格遵守单位规定,吃住在镇,爱人在单位也不能回家,只能把上小学的女儿放在亲戚家。有时候忙起来,好几天也没联系女儿,突然接到电话的她止不住了。
当好宣传员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小美协助负责沙阳、小韩固、西营、北安上的包片工作。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她安排各个村对接好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后,就到村里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刚开始核酸检测时,她主动当起了村里的宣传员,维持秩序、广播宣传。她用通俗易通、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大家传递着当前的严峻形势以及注意事项。有时候一上午下来,嗓子都哑了,但她仍然坚持在现场不停地提醒群众做好防护、维护好秩序。
当好监督员
封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乡镇纪检干部,小美闻令而动,主动下沉一线,既是战斗者,又是监督员,每天不定时督导查看鸡泽镇各村(社区)封控管理、核酸检测、隔离返乡人员等相关情况。每次督导出的问题,她都紧盯不放,逐一销号。她说:“加大督导力度,严查问题不放,才能给群众一个交代,保障群众的安全。”
当好转移员
“有密接,准备一下,马上出发”,小美刚接到电话,迅速穿上防护服出发,当时刚从村里巡查回来,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到目的地后,开始有序引导医护车辆接送密接人员,从下午一直到凌晨2点多,防护服早已湿透、中午晚上也还没吃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已经很晚了。见到她的同事总是嘱咐她:“要照顾好自己,别累倒了,”她总是说:“没事没事。”她心里知道只有把群众安全转移,她才能真正地放下心来。”
全员核酸检测事迹材料(篇6)
“支援时长不定、任务不定、检测对象不定。”17日晚10点30分,一份紧急通知下达了。面对未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迟疑,次日7点便到医院集合。8点30分,15名队员全部完成核酸检测院内二次培训,随即奔赴昌平支援核酸检测点。
耳鼻喉主管护师小美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这支队伍的队长。接到通知后,她立刻与家人沟通,将孩子托管给老人,准备“应战”。小美告诉守护君,“支援通知来得非常紧急,面对诸多的未知因素,还是会有压力的,但这是我想做的事,我不会退缩。”
15人分为五组,从早8点到夜里12点轮班更替,共同分担采样工作。几天以来,没有一位队员申请提早换岗,每个人都在坚守。“没关系,我不累。”每到换岗时,小美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结合医务人员的身体精力,小队会灵活调整采集岗位,人多的时候两组同时上岗,增加采集点位,减少市民的等待时间。
看着护目镜下一张张被汗水打湿的面孔,前来检测的市民们既感动又心疼。“你们真是太辛苦了。”“没事,你可以慢些的,我不急。”声声温暖的慰问化解了夏日的暑热,在医护人员的`心中撑起了一片荫凉。
下午的日头转了,晒到了遮阳伞下的医务人员,市民们还贴心地主动提醒社区服务人员调整伞的位置和角度。社区服务人员立刻撑起了更多的遮阳伞,并提早为医护人员联系好临时休息的酒店。
从6月17日到19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计派出3批45人(44名护理人员,1名技师)支援大兴区、昌平区3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护士长王雪艳是此次支持大兴区的15人医疗队队长。她告诉守护君,“在本次疫情中,不论市民、医务人员还是社区服务人员,我觉得我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不觉得辛苦,我觉得我的每一分付出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