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达成,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小班中秋节教案”资料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请认真阅读以下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1)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多种多样,是一年中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在幼儿园小班的社会教育中,中秋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孩子们中秋节的由来与历史。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秋季的祭祀活动,是为了感谢自然,庆祝收获的节日。古人认为中秋节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所以还有月亮崇拜的传统。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中秋节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如赏月、猜灯谜、吃月饼等等,让孩子们对中秋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其次,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艺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纸板做一个兔子或是蟾蜍,配上纸杯灯笼或是贴纸文房四宝等等,让他们在手工过程中学习到中秋节文化和传统的元素。
再者,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中秋节相关的儿歌、节目、故事等等。中秋节与关于月亮、兔子等都有很多好玩的儿歌和故事,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儿童节目,让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吃月饼、赏月等的小活动来庆祝中秋节。这些小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与文化,同时也能拉近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总之,通过中秋节主题的课堂教育,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也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中华文化和国家情感的种子。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2)
活动一:月饼真正多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活动过程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指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2、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指导语: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指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活动二: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语: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指导语: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三:做月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幼儿食品)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贺卡。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
2.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通过给月亮设计衣服,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图片蜡笔35张月亮图样的纸活动过程:
一、出示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图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三、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五、幼儿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在已画好的月亮上,通过点、圆、线等形式进行装饰,并涂色)
六、教师巡回指导。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制作水果拼盘,月饼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⒈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⒉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⒊一次性水果盘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介绍中秋节的
第二环节:亲子其乐融融
1、亲子游戏: 蜈蚣散步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3、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
按六个家庭为一组,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月饼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并且和幼儿一起品尝。
第四环节:放孔明灯,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
2、 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中秋节传统习俗视频。
2、 幼儿自备月饼。
3、 灯笼谜题。
活动过程:
1、 教师手提灯笼,灯笼上有谜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的好吃的,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食品呢?”。
2、 “那好,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坐好了,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小朋友睁开你们的眼睛。哇!好多的月饼啊!”“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月饼是什么时候吃的啊?”
3、 “是中秋节啊,那小朋友们知道中秋都有哪些习俗么?中秋节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呢?”
4、 “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啊,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好么?仔细听一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
5、 “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后羿过中秋节是为了思念谁啊?”“对,嫦娥。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在过中秋都离不开吃月饼,现在老师把月饼发给小朋友们,不过在此之前,老师还有一个关于月饼的小游戏要告诉小朋友们。你们想玩么?”
6、 “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做交换月饼。你们猜猜怎么玩?现在啊,每个小朋友的月饼都被分成了好几份,用你手上的月饼去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换,比一比哪个小朋交换的次数最多。”“好了,现在洗干净你们的小手,我们准备玩游戏了,游戏结束后,我们就来尝一尝哪种口味的月饼最好吃。”
7、 组织幼儿交换月饼。结束后试吃,并让幼儿交流月饼的味道。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7)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主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充分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全面提升幼儿素质。
3.启地培养幼儿爱国精神、民族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扮演各种中秋节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寻找中秋节的乐趣和美好。
3.体验中秋节的文化活动,包括月饼制作、写祝福语、吃月饼、赏月等。
4.创建中秋文化主题教室,通过校园文化主题教室的布置和展示增强幼儿的文化认识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方法
1.情感导入法:利用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中秋节的学习和体验,以提高幼儿的情感投入和积极性。
2.幼儿参与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幼儿积极参与、切身体验中秋节习俗和文化。
3.现场敬仰法:结合学教材,组织教师和幼儿前往市区中秋文化名人纪念馆、博物馆等参观体验、观察展览,以便于幼儿全面感受中秋节文化。
四、教学过程
一、开场活动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简单介绍“月亮是亲情的祝福”的寓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幼儿参观中秋文化主题教室,认真观察中秋节的布置和展览,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自由地表达感受,锻炼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扮演中秋节角色
1.幼儿集体游戏:“捉月游戏”。以“月亮”为中心点,一圈圈向外扩散,所有的幼儿手挽手,沿着指定方向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直到“月亮”被围住。
2.教师指导幼儿扮演各种中秋节角色,比如,“月亮公主”、“兔子先生”、“黑猫警长”、“金鸡”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力,锻炼团队协作意识。
三、体验中秋节文化活动
1.幼儿制作月饼,自己动手制作,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烙印。
2.幼儿写祝福语,然后挂在树上,让愿望得以实现。
3.幼儿品尝月饼,感受中秋节的美好,培养幼儿的品味和体验能力。
4.教师带领幼儿赏月,告诉他们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培养幼儿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四、总结活动
1.幼儿通过各类活动的体验和认识,加深对中秋节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领悟。
2.幼儿通过既定游戏的方式互动参与,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3.幼儿完成制作任务并品尝到月饼,领略中秋节的氛围。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观察幼儿手工作品、听取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认知,体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现场观察幼儿的协作表现,以及互动时表现的情感交流,体现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教师按照教材中的教学评估标准来评估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中秋节文化的领悟程度。
五、教学反思
1.教学中,应该注重幼儿体验和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升华。
2.在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幼儿自由发挥,让他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和评估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百科: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9)
教案目的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教案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教案流程
一、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1、盘子里有什么?
2、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1)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2)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四、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月饼小知识:
起源: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10)
小班中秋节手势舞教案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除了赏月,还会吃月饼、猜灯谜、赏花灯等,可谓是热闹非凡。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套简单、易学、生动有趣的中秋节手势舞教案,以帮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目标
通过手势舞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意义和传统庆祝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美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内容
1.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月亮、兔子、桂花等相关的图片、实物或手绘图案,放在讲台上供幼儿观察。
(2)播放与中秋节相关的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赏月》等。
2.教学步骤
(1)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意义和传统习俗,让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并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教师示范手势舞,引导幼儿模仿,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步调的协调性。手势舞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①月兔出门:由两只手掌在胸前画出月亮的形状,并画出两只兔子。幼儿可以跳跃或做简单的转圈动作。
②赏月:由两只手掌成半圆形,轻轻抬起,再指向天空。幼儿可以手指向上,头抬高,模仿赏月的动作。
③桂花香:由两只手掌画出桂花的形状,并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气来,表示品香。幼儿可静态地晃动两只手,表现出花香的美妙。
④玩俯卧撑:由两只手掌以啪的一声合拢,然后向后伸直,再屈曲抬起,模仿人做俯卧撑的动作。幼儿可以跳跃或弯腰,抬起双手。
⑤团圆:由两只手掌搭在一起,向外展开,表示欢迎家人朋友团聚。幼儿可以跳跃或拍手,表现出团圆的欢乐。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手势舞来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欢乐,配合音乐律动,做出生动有趣的表演,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表现欲望。
(4)结合音乐节拍,让幼儿逐步加强手势舞的节奏感和配合能力,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与身体的律动的协调性。
三、教学目标的评价
通过教学,幼儿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手势舞的形式,体验了传统节日的欢乐和美好。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现欲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小班中秋节手势舞教案是一项开展有益、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广泛推广。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小班中秋节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做月饼(小班美工)
目标
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
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过程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
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