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课件收藏

2023-09-07 09:34:50 九年级课件

九年级课件【篇1】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学习第一封信。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听读课文后,快速回答:

  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作者在这两封家书里给了儿子什么人生提示?

  4.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1.结合内容提示,小组自主学习第一封信:

  1)这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2)你能从第一封信中找出两句傅雷送给儿子解决困惑的建议吗?

  3)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这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封信。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1.结合内容提示,小组自主学习第一封信:

  1)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2)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2.交流后,归纳要点。

  3.小讨论:两封信中都提到了“坚强”,找到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从两封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两之间的关系如何吗?请举例说明。

  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

九年级课件【篇2】

  1、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话要说在有用的地方”

  2、 一天,有位富人为儿子过生日,许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家里喜气洋洋。有人说:“您的儿子将来一定做官!”有人说:“您的儿子将来一定发财!”他们都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其中只有一人说:“您的儿子将来肯定是要死的。”他的话刚出口,就被家丁狠狠揍了一顿,赶了出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主要包括听、说 两个方面,而中考对此的考查重在交际,即说话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基本要求。

  出题角度 ①一人独白类     ②向人介绍类      ③与人交往类 ④讨论类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例如:考试结束不久,小明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满分的同学小亮,正好小亮父母在场,小明说:“叔叔阿姨,你好,别来无恙啊,你们的英语水平一定很棒吧,要不小亮怎么会考满分呢!小亮英语满分一定有良好的的家庭教育,请你们谈谈,好吗?”

  例如: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

  答题思路:1.看清题目,明确要求 2.抓住题眼,品读情境 3.理解题意,灵活答题

九年级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读,讨论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

  2、了解课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培养根据文本内容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首诗是评价历史人物杨修的,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那么杨修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第18课《杨修之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概括一下这篇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2、围绕着曹操、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选文讲了七个小故事,下面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再选择你喜欢的小故事到台前用自己的话复述。

  3、指名分别复述故事。要求:复述简洁完整,要讲清杨修的表现和曹操的态度。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1)鸡肋事件(2)园门阔事件(3)一盒酥事件(4)梦中杀人事件(5)藏吴质事件(6)试才干事件(7)作答教事件

  4、在这七件事中,第一件事“鸡肋事件”写的是杨修被斩,与其它六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鸡肋事件”写的是杨修被斩,而其它六件事则写杨修被杀的原因,即“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5、那么本文从全篇来看属于哪种叙事方式呢?

  师明确:本文先写杨修被杀,然后插入杨修以前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最后再接上开头,写杨修被杀后曹操兵败及厚葬杨修的事。这种记叙的顺序叫插叙。这样安排记叙顺序比直叙更引人入胜,曲折多姿,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6、通过刚才同学们讲的这几个小故事,我们来总结一下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师总结: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通过他所做的事表现出来的,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是本文的又一写作特色。用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1、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有哪些?可以从不同角度找答案。学生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2、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明白些什么呢?

  3、杨修之死令人感叹,如果让你为杨修的墓碑题写两句对仗整齐的碑文,你怎样写?

  《杨修之死》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如:选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插叙手法的成功运用,历史的无情,政权相争的残酷,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三国演义》如甘露琼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请同学们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搜集有关曹操的材料,以“曹操形象之所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九年级课件【篇4】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低的离核较近,能量高的离核较远。通常把电子运动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称为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②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这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讨论交流】

  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2.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结构是否稳定?

  【温馨点拨】

  1.①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②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说明:稳定结构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

  【名师归纳】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反馈练习】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原子的是(A)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

  4.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

  5.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BC;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

  (3)表示阳离子的是C;

  (4)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D。

  学习内容二 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

  2.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讨论交流】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温馨点拨】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名师归纳】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九年级课件【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本课题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电子的运动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真实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今年我区定为教学改革年,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没有涉及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指导学生阅读、预习课本,组织学生讨论,分板块来解答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预习、讨论、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程序: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互动、形象比喻等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3、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4、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你能想象原子的结构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入新课——原子的构成,学生可能会回答原子象皮球,珠子,铅球,西瓜,桃子等)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一、原子的构成

  1、学生预习后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前三个小组各解答3个题目,后三个小组各解答2个题目)

  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质子、中子、电子带什么电?原子核带电吗?

  (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6)什么是核电荷数?

  (7)观察表4——1,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都很小吗?谁的质量最小?(为下文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质子加中子做铺垫)

  (8)观察表4——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9)你能想象电子在哪里运动吗?

  设计这样的几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解答完毕,学生头脑中已清晰的构建了如下知识点: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10)为什么要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用原子的真实质量不行吗?

  (1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用公式来表达?

  (12)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单位各是什么?

  (1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近似地等于什么的和?

  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此题考察原子的构成

  2|、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B、12c、1.66x10kgD、1/12g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4、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5、已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中子数是12个,那么核电荷数是()

  A、11个B、12个c、23个D、35个

  6、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

  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四)、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反思

  以前的教学一般是自己讲解的多,今年是教学改革年,上个星期教研组长开会提出了独狼口中学的“10+35”模式,这节课也是首次运用这种“懒方法”教学,俗话说懒妈妈培养勤快的孩子,那么懒老师也培养勤快的学生。本来这一单元的内容也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就首先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知识结构,好比有了知识铺垫做准备,上新课就容易多了。那么课堂上再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相关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从而打消了先前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一定很难”的观点,体验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教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兵教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那些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同学也参与了进来。老师在下面转的时候可以起一个督促的作用,而以前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难以发现不参与的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魏书生老师也说过,现在的教材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看懂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等着老师来解答,形成了处处依赖老师的思想。这种方法一旦形成,不仅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

九年级课件【篇6】

  复习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解“口语交际”题的一般方法,探究解题的一般规律。

  引用“李秀才为何挨打”小故事,激趣,说明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明确本节课研究重点--口语交际中的“表达与交流”

  1.(福建三明)考试结束不久,小明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满分的同学小亮,正好小亮父母在场,小明说:“叔叔阿姨,你好,别来无恙啊,你们的英语水平一定很棒吧,要不小亮怎么会考满分呢!小亮英语满分一定有良好的的家庭教育,请你们谈谈,好吗?”

  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写恰当得体的语言。

  (1)如果你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把都德说成是美国作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的错误:

  (2)在班上组织的一次课外学习活动的总结会上,你第一个发言你的发言结束时要说的话:

  我的话说完了,请多指教。

  2. 对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的姚明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的收入。不久前,姚明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只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姚明:“我们已经签订过合同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记者又问:“如果是正在举行一场重要的比赛呢?”姚明:“我依然捐献,因为                   。” 请你设想姚明的回答。

  3. 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                 。(有礼:谢谢。有据:我不渴。)

  简明--简洁,明了,紧扣要求,不出格,不越界,简而言之,即说“明”

  有据--有依据,有理由,简而言之,即说“清”

  委婉--是不是,能不能,好像,好吗,希望,谢谢……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2.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初三(5)班的大多数同学每天晚上都要看到十一二点。第二天还利用课余时间来争论剧情,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低。班主任顾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压抑住火气,对大家说:“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都很用功,每天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第二天来了还不放松课余时间。”顾老师说到这里,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明白自己错了。假如你是初三(5)班的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站起来发言,该怎样说?

  示例: 顾老师,请您别生气,我们知道错了,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看电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努力学习,把学习搞好.

  3.语文课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示例:《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兴趣大打折扣,以后课后看好吗?

  1.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

  示例:

  ① 叔叔,我是张伟的同学,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正在市中心医院等待手术,需2000元钱,你马上过来好吗?

  ②爸爸(妈妈),我班同学病了,我在照顾他,晚上可能晚一点回家。

  2.(2008四川成都)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球技确实不佳。当他再次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

  你说:                                      。

  示例:小亮,实在抱歉,我觉得现在你跟球队的要求确实有距离。咱俩还是一起再练练吧,到时候我肯定推荐你加入。

  材料: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文中的饿者为保持自尊而拒绝接受施舍,付出生命的代价,令人十分感慨。今天,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贫困者或不幸者需要社会的慈善救助。我们在向他们提供救助时应注意什么呢?

  如果你就是黔敖,真心诚意想对饥民提供帮助,

  假如黔敖是一个贵妇人,饥民是一个小孩,黔敖怎么说?

  假如黔敖是一个中年富商,饥民是一个中年男子,黔敖怎么说?

  假如黔敖是一个贵公子,饥民是一个老人,黔敖怎么说?

九年级课件【篇7】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紧扣住一个美字,将美根植于学生的心间。

  一、感受美的形体,激发爱的情趣。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多媒体显示九色鹿的图片)。九色鹿最早出现在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后来出现在动画片里,它是美丽的化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去认识它,了解它好吗?

  2、师:谁能看着图片简单介绍一下九色鹿?学生介绍。

  3、师:是啊,多么美丽的九色鹿呀!洁白如雪的双角,九种鲜艳的毛色,怎能不令人喜欢?让我们打开课本,美美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紧扣丑的行径,反衬美的心灵。

  1、师:这篇课文除了介绍美丽的九色鹿外,还讲了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4、板书九色鹿和调达。

  救

  九色鹿调达

  出卖

  5、师:这两条横线你会填什么词语?学生回答(板书救和出卖)。你能看着板书,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6、学生齐读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交流。

  7、教师小结: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事呢?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读书,要结合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才能真正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在哪几自然段是描写了调达的表现的?

  4、学生快速阅读,找出相应的段落。

  5、请你认真阅读第3、5、7自然段,好好体会调达救起后和看到皇榜后的表现。

  6、学生自学感悟。

  7、全班交流。

  (1)调达救起后是怎样的表现?(生读感谢的句子)谁能代调达感谢一下九色鹿的救命之恩?(朗读体会万分感激的语气)

  (2)调达不仅感激涕泠,还郑重起誓呢!起誓是什么意思?

  教师穿插讲解誓字的由来:古人在发誓时,手持枝条,当话说完后,就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就如同这枝条一样将自己一折两段。[

  你从老师的介绍中明白了什么?(体会誓言是不能违背的)

  想象练说:调达当时会怎样发誓?谁来说一说,演一演?

  (3)调达救起后,可谓是信誓旦旦,感激涕泠,可一看到皇榜却(引读第7自然段)

  (4)现在,你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吗?

  (5)教师小结:调达的这种言行就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如果一个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那他的灵魂就是肮脏的、卑鄙的。

  三、感悟美的心灵,深化美的认识。

  1、师:调达真是个灵魂肮脏的小人,可九色鹿曾舍命相救于他,九色鹿是如何救调达的呢?

  (1)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思考:通过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2)学生交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展开想象,感悟当时情况的危险,抓住立即一词体会九色鹿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3)师:谁来表现这只勇敢的九色鹿?(以赛读的形式体会九色鹿的勇敢)

  2、师:从救人中,你还体会到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里感受到它的善良?(朗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指读、齐读等方式体会九色鹿的善良、不求回报)

  3、九色鹿的善良除了表现在救人上,还表现在哪儿?

  (1)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读感悟。

  (2)学生交流。

  师:九色鹿即使身处危险,仍能义正严词地面对国王控诉调达的丑恶行经,真是太有正义感了!假如我们就是那只九色鹿,当你睁开眼睛的一刹那,发现自己身处危险,而带队的竟是调达,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有何感想?

  (3)学生交流。

  (4)师:是呀,曾经被九色鹿舍命相救的调达,当初是那么信誓旦旦,可在金钱面前,却是如此见利忘义,怎能不令九色鹿愤怒?此时,九色鹿的话是字字千斤,句句掷地有声。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吧!(学生感情朗读)

  四、交流美的情感,追求美的真谛。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你用两三句话来总结一下你的内心感受!

  2、学生交流。

  3、九色鹿已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老师也想借用一句格言来表达我此时内心的感受:美的形象和美的灵魂结合在一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学生齐读

  4、让我们再美美地呼唤它的名字吧!(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

九年级课件【篇8】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概括事例的能力。

  2、理解插叙在文章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水平。

  大家喜欢猜字谜吗?下面我们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起来猜一则字谜。

  话说曹操有一次出征,看到一块石碑,碑文写的很好,在碑文的后面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写下这样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问随从的人,你们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一个人说:“我知道了”。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大家都猜一猜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大家猜出来了么?这样,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于是这个人就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可以用小黑板出示)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他说:我的才能差你三十里!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杨修。对这个人就是杨修!那么这样一位大才子,他的人生命运又会如何?大家可以想一想,(生可以七嘴八舌的说说)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

  板书课题作者。

  二、先清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提出你的阅读疑问,并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读课文,找生概括内容。

  既然是借“鸡肋事件”的话,那么杨修之死除了这个直接原因外,还应该有间接原因。请大家再次速读文章的4——9节找出能点出杨修之死根本原因的一句话。

  明确: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点出“数”的读音,应是“屡次”的意思。

  “数犯”,大家看一看共有几次?各是些什么事?曹操都有写什么反应?

  生找并明确几件,说各件事,师可以用如下两种方式指导。

  1、 概括事件要注意谁、干了什么、怎么样(也就是结果如何)的原则。

  2、 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生填表,里面难概括的师适当填三两个,以节约时间,保证一堂课完成。

  思考:文章在叙述过程中,掐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事件相关的事件,这种叙述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插叙。文章为什么要插入这些事件,不插叙行不行?请大家删除4——9节,再读全文。

  大家这样读有什么感觉?

  讨论明确:插叙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事件更完整、使中心思想更鲜明。

  让我们再来看这几件事,发现曹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你有哪些发现?

  讨论:这几件事的安排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安排的,曹操的态度由嫉妒到大怒,到有“杀修之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结果。(师可试着补充涉及了曹家的根本利益,曹操怕杨修以后左右曹家的命运,大权旁落。他也是为他的孩子扫清了障碍!)

  下面,请大家速读文章的后三节,曹操杀了杨修之后,杨修的预言怎样了呢?曹操为什么又厚葬杨修呢?

  结:一代英才杨修就这样死去了,不知杨修之死给了你怎样的感触?你认为杨修之死该怨谁呢?

  生可以自由辩论。

  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聪明因才误,放旷是根苗,明智有范蠡,大智莫若愚!

九年级课件【篇9】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政治fu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

  2、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1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4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0至1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6、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8、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

  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

  也不要求答案统一。

  1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

  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

分享

热门关注

单位质量责任承诺书集锦

单位质量责任承诺书

公司团建方案分享

公司团建方案

提升文案

2023教师节说说简短收藏

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精选5篇

素质综合评价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九年级英语课件15篇

九年级英语课件

九年级英语人教版课件4篇

九年级英语人教版课件

九年级物理课件14篇

九年级物理课件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范本九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