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在沙漠中心》备考要点

2012-08-07 09:47:20 中考语文

  《在沙漠中心》

  1. 介绍作家作品: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航空事业发展初期,飞行是十分危险的。飞机性能差,机场设施简陋,天气情报的不完全,从未有人飞行过的路线,数不清的意外,使每一次飞行都像从地狱门口经过。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同事们为法国开辟了多条邮政航线,为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政府的嘉奖。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虽然那时航空领域还像是一片未开垦的蛮荒之地,但却给了他全新的生活体验,使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他的代表作之一《小王子》是人们熟知的,读过的人一定会被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所吸引。作者钟爱着他的事业,他的生命是飞行的生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毅然参战,要求到前线执行飞行任务,在与敌人的空战中英勇牺牲。

  2. 字词:

  (1)注音

  虫豸(zhì) 硌(gè) 犁铧(lí)(huá) 真谛(dì)

  (2)解词: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3. 当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又有哪些感受呢?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心理变化: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4.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5.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6. 课文揭示了探险的意义,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

  1. 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拽(zhuài) 履行(lǚ) 虫豸(zì)

  B. 硌(gè) 战栗(lì) 羸弱(yíng)

  C. 告罄(qìng) 真谛(dì) 毛骨悚然(sǒng)

  D. 犁铧(lí)(huá)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āng)

  2. 下列句子中不包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B.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

  C. 何况,说实在的,人受的苦还真不算多……在所有这些苦痛过后,剩下的就是疲倦和错乱的胁奏了。

  D.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报怨。

  3.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①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

  ②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③形容来得很晚。( )

  ④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

  ⑤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

  ⑥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B. 1911年底,英国探险家阿蒙森和挪威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C. 茨威格不给胜利者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书写失败者,是因为作者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D. 探险者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5.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美国和前苏联过去取得了一系列月球科学的成果, 目前人类对月球仍所知甚少,需要探索的领域还很多。 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研究实力确定各自的科研目标。

  A. 尽管 而且 因此 B. 尽管 但是 因此

  C. 因为 所以 但是 D.不但 而且 但是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某市证监局严格执法,先后查处并发现了多家非法证券经营网点。

  B. 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风气。

  C. “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首张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D. 玄麦柑桔冲剂这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由玄参、麦冬、桔梗等配制而成的。

  7.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本报讯(见习记者 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二. 阅读:

  文段一: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8. 按要求写出叙事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是怎样理解加点词“冷漠”、“冷酷无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作者为什么要引述斯科特的日记及其表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简析加线句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斯科特的精神哪一点最感人 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南极冰架

  甲段:

  ①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②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③据目前考察结果,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千米,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纳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我们首次来到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乙段:

  ①1990年3月3日,在南极洲苏联和平站,中国五星红旗与苏联、美、法、英、日五国国旗在寒风中飘扬。“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跋涉5984千米,终于到达了终点。这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在到达地球的两极、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飞上月球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②在考察队里,只有秦大河和苏联队员带有科学考察任务,因此他们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晚饭后,在其他队员喝咖啡休息的时候,秦大河却扛着冰镐、斧子去进行冰川观测、采样。缺氧、低温、饥饿、冰冻、疲劳……秦大河用冰镐挖几下就得喘半天气。即使在患了流感的时候,他也没停止采样。这次南极之行,秦大河共采了800多瓶雪样,搜集了大量有关南极洲冰川、气候、环境的资料,圆满完成了从南极半岛经南极点至和平站的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③1989年7月28日,秦大河和其他队员们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由西向东,开始了他们的艰险征途。那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暗沟,都深达数米甚至数十米,考察队员只能用雪杖击冰探路,谨慎行进。一旦遇上南极的暴风雪,能见度只有10多米,队员们一天只能前进两三千米。

  14. 从文体上看甲段属于________,乙段是________文。

  15. 甲文第①段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

  16. 结合第②段,请找出第③语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

  17. 给甲文第②段作内容概括。

  18. 给乙文命一个题目。

  19. 乙文的三个自然段的顺序打乱了,请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20. 乙文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谁?介绍了他的什么事迹?

  21. 甲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指的是什么?乙文中有这样的城市吗?

  【试题答案】

  一、

  1. C 2. A 3. ①语无伦次 ②风餐露宿 ③姗姗来迟 ④卷土重来 ⑤死得其所

  ⑥芸芸众生

  4. B 5. B 6. C

  7. “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三原外语学校举行(或“三原外语学校举行‘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或“绿色上网”倡导文明健康)

  二、

  文段一:

  8. 1月18日;极点;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

  9. “冷漠”写出因别人第一个到达极点,斯科特到达后极度沮丧、绝望的心情;“冷酷无情”一方面指别人先到极点的已成事实,另一方面相对斯科特毕生要实现的理想来说,要他替别人业绩作证确实有点冷酷。

  10. 引述日记与斯科特未到达极点时,对极点的美丽景象的想象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斯科特等人不是第一个到达极点者,所以来时的深切希望、高涨的热情,对“无比美丽”的向往一下子化为乌有。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物极度失望、痛苦的心情。

  11. 拟人 耀武扬威是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洋洋得意是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斯科特以这种心理看待挪威国旗,表现了他心里受到的侮辱和痛苦。

  12. 因为阿蒙森所追求的事业也是斯科特所热烈追求的。虽然斯科特不是第一个到达者,但他热情地把他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对他人还是衷心地佩服,这是人类战胜极地的伟大创举。所以,斯科特会忠实地履行这一职责。

  13. 提示:可从斯科特宽广的胸怀,对人类的忠诚、坚韧的精神,美好的情操等方面谈。

  文段二:

  14. 说明文 记叙

  15. “观察”,应改为“观赏”。“观察”与后面的景观不搭配。

  16. 这是由于南极冰盖(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造成的。

  17. 主要介绍南极冰架形成的过程。

  18. 南极考察或南极科考

  19. ③②①

  20. 秦大河。艰苦跋涉,艰辛劳动,圆满完成了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21. 各国的南极考察。有苏联和平站。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要点

中考语文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要点

中考语文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解答要点

中考语文阅读解答要点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重要阅读答题战术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