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在2004年高考招生中,广西一名考生原本已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却被要求先交10万元,才能拿到通知书,否则将退回档案。8月16日,北航校长李未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承认学校招生管理工作存在重大失误,并就此事造成的恶劣影响向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表示道歉。另据悉,北航已经对负责招生工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招生办主任被勒令停职检查。同时,北航已向该广西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而北航天宏科技有限公司非法从考生处收取的55万元已经退还给家长。
1. 8月初,一名广西的考生家长反映,他的孩子不久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是一位自称是北航赴广西招生联络员的人,却要求这位考生家长必须先交10万元,才能拿到通知书,否则就要退回档案。该家长拒绝了这一要求后,第二天就发现自己的孩子被退档。无奈,这位家长只能被迫口头同意对方的要求,表示愿意交出10万元。经查,向考生家长索取高额费用的庞宏冰、刘天平和高峰三人均系北航教职员工。其中庞宏冰原是北航计算机系副教授,1999年脱离教学工作,现为北航天宏电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刘天平是北航天宏公司的一名员工,而高峰则是北航汽车工程系教授。
目前,国防科工委的纪检监察组派了一个专案组已进驻北航,对此事件进行专案调查。据悉,北航已经责成校办产业天华公司立即召开董事会,免除庞宏冰和刘天平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务,对于另一当事人高峰,则要求他停止一切教学和科研活动,接受检查。同时,学校主管招生的校领导(招生办主任)也被要求停止工作进行检查,等待专案组调查。
据《焦点访谈》报道,南宁警方查封天宏公司在农行的账户时,发现从7月10日至8月11日,他们以北航天宏公司的名义收取了8笔大额汇款。所收费用分7次存入天宏公司南宁分公司的农行账户,加上开户时庞宏冰等曾注入一笔5万元资金,最终这个账户上共有60万元。
据庞宏冰本人交代和广西公安机关查实,在今年的招生中,庞宏冰等人总共收取考生额外费用55万元。北航相关负责人表示,校方已经从学校的经费里拿出钱来汇往广西,还给被勒索的家长。一位广西考生家长向《焦点访谈》记者证实,经过广西警方登记核实后,他已取回了10万元;北航方面告知他们,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2. 北航之所以在此次招生中出现考生家长被索取巨款一事,一个重要原因是录取通知书曾交由庞宏冰等人带到广西。北航的初步调查结果说,庞宏冰主动要求把某定向单位几名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带到广西。北航校长李未也证实,由于庞宏冰长期在广西协作,与定向单位关系密切,“所以学校招生办同意由他将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直接送达定向单位”。正是借此机会,庞宏冰私自向这6名定向生的家长收取费用。李校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航招生办不应该让庞宏冰将6名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带到广西。
而8月15日教育部在下发“要求各地各高校善始善终做好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明确指出,严禁任何单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对违规收费的,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高等学校要抓紧做好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工作。录取通知书不得通过个人或中介转递,严防欺诈行为,保护学生和群众利益。高等学校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必须附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关政策的介绍材料,以确保新生及时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凡未寄送资助困难学生政策材料的高校,必须立即补寄。
3. “庞宏冰这几个人泯灭了社会良知,去干这些违法的事情,我本人非常气愤,而且感到很羞耻。”8月16日,在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北航校长李未就招生丑闻公开表示道歉。
李未说:“在北航这样的一个名校,出了这样的人,我感到很羞耻,尤其他们之中有两个是教授,全部是党员,受党多年教育,最后却堕落到这个样子。”
同时,李未致歉说:“我首先要向受害的学生家长深深地表示歉意。同时,我对现在在北航学习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而这件事情本身,给整个高等学校的招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感到很痛心,也感到很内疚。”
4. 北航招生丑闻曝光后,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的关注重点已经越过了这个个案本身,开始思考幕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就刊文指出,这件事说明当前的招生体制还有漏洞,个别高校貌似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背后,仍有不少“黑幕”、漏洞在左右着少数考生的命运。
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在2004年高考招生中,广西一名考生原本已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却被要求先交10万元,才能拿到通知书,否则将退回档案。8月16日,北航校长李未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承认学校招生管理工作存在重大失误,并就此事造成的恶劣影响向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表示道歉。另据悉,北航已经对负责招生工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招生办主任被勒令停职检查。同时,北航已向该广西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而北航天宏科技有限公司非法从考生处收取的55万元已经退还给家长。
1. 8月初,一名广西的考生家长反映,他的孩子不久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是一位自称是北航赴广西招生联络员的人,却要求这位考生家长必须先交10万元,才能拿到通知书,否则就要退回档案。该家长拒绝了这一要求后,第二天就发现自己的孩子被退档。无奈,这位家长只能被迫口头同意对方的要求,表示愿意交出10万元。经查,向考生家长索取高额费用的庞宏冰、刘天平和高峰三人均系北航教职员工。其中庞宏冰原是北航计算机系副教授,1999年脱离教学工作,现为北航天宏电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刘天平是北航天宏公司的一名员工,而高峰则是北航汽车工程系教授。
目前,国防科工委的纪检监察组派了一个专案组已进驻北航,对此事件进行专案调查。据悉,北航已经责成校办产业天华公司立即召开董事会,免除庞宏冰和刘天平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务,对于另一当事人高峰,则要求他停止一切教学和科研活动,接受检查。同时,学校主管招生的校领导(招生办主任)也被要求停止工作进行检查,等待专案组调查。
据《焦点访谈》报道,南宁警方查封天宏公司在农行的账户时,发现从7月10日至8月11日,他们以北航天宏公司的名义收取了8笔大额汇款。所收费用分7次存入天宏公司南宁分公司的农行账户,加上开户时庞宏冰等曾注入一笔5万元资金,最终这个账户上共有60万元。
据庞宏冰本人交代和广西公安机关查实,在今年的招生中,庞宏冰等人总共收取考生额外费用55万元。北航相关负责人表示,校方已经从学校的经费里拿出钱来汇往广西,还给被勒索的家长。一位广西考生家长向《焦点访谈》记者证实,经过广西警方登记核实后,他已取回了10万元;北航方面告知他们,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2. 北航之所以在此次招生中出现考生家长被索取巨款一事,一个重要原因是录取通知书曾交由庞宏冰等人带到广西。北航的初步调查结果说,庞宏冰主动要求把某定向单位几名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带到广西。北航校长李未也证实,由于庞宏冰长期在广西协作,与定向单位关系密切,“所以学校招生办同意由他将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直接送达定向单位”。正是借此机会,庞宏冰私自向这6名定向生的家长收取费用。李校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航招生办不应该让庞宏冰将6名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带到广西。
而8月15日教育部在下发“要求各地各高校善始善终做好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明确指出,严禁任何单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对违规收费的,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高等学校要抓紧做好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工作。录取通知书不得通过个人或中介转递,严防欺诈行为,保护学生和群众利益。高等学校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必须附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关政策的介绍材料,以确保新生及时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凡未寄送资助困难学生政策材料的高校,必须立即补寄。
3. “庞宏冰这几个人泯灭了社会良知,去干这些违法的事情,我本人非常气愤,而且感到很羞耻。”8月16日,在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北航校长李未就招生丑闻公开表示道歉。
李未说:“在北航这样的一个名校,出了这样的人,我感到很羞耻,尤其他们之中有两个是教授,全部是党员,受党多年教育,最后却堕落到这个样子。”
同时,李未致歉说:“我首先要向受害的学生家长深深地表示歉意。同时,我对现在在北航学习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而这件事情本身,给整个高等学校的招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感到很痛心,也感到很内疚。”
4. 北航招生丑闻曝光后,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的关注重点已经越过了这个个案本身,开始思考幕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就刊文指出,这件事说明当前的招生体制还有漏洞,个别高校貌似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背后,仍有不少“黑幕”、漏洞在左右着少数考生的命运。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1. 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然后概括其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要求: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40分)
得分评卷人2. 如何才能杜绝高校招生工作中的****现象,做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请从政府有关人员的角度,结合给定资料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题目,字数1200字左右。(60分)(方格略)
四、参考答案
1.北航在招生工作中向考生索取高额费用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涉案人员已受到查处,北航校长也公开道歉。北航招生事件表明我国高校招生体制存在着漏洞和弊端,如何消除这些漏洞和弊端则成为人们的重点思考对象。北航招生事件固然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有关,但根本上是高校招生“暗箱操作”的产物。因此,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必须使高校招生工作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的监督。
2.高校招生呼唤信息公开
北航招生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除了北航领导多次表态要“一查到底”外,教育部也再次重申了相关规定,并强调坚决严惩违纪者。但我认为,该事件暴露出的中国高校招生中许多深层次的、制度性的问题应当得到深刻反思。
高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中国高校招生中有许多“空子”可钻。
比如调档比例。目前高招中各校都有一个最低调档线,地方招办要按招生学校实际录取人数120%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使招生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招生人员的自主性,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招生人员的道德自律又极差的情况下,提档范围的扩大必然伴随着****的扩大。许多考生家长通过各种关系直接或间接找到相关的领导或招生人员,告知其子女的成绩、考号等资料。只要这个考生被提档(哪怕是最后一名),招生老师就有权力将其录取。当然,名义上是这个考生有某某方面的“长处”,而所谓“特长”也不公之于众。
从上述典型事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有任何“灵活性”的地方就有自主性,而凡有自主性的地方就有权力的介入,就有****。可以说,在制度不完善从而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扩大招生的自主权是十分危险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这在于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的转换。目前那些具有灵活性与自主性的录取措施固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监督,但是屡屡发生的****事件表明:监督的有效性相当差。
关键在于,这种监督常常是学校内部的自我监督而不是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所以不能生效甚至形同虚设。事实证明,单位内部监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遏止****需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而对权力的监督需要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或利益冲突的群体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监督。而单位本身恰恰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单位内部监督甚至部门内部监督的监督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有效。
惟一的出路在于把单位监督转化为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之所以比单位监督有效,就在于社会是由各种利益冲突的群体组成的,利益冲突自然产生相互监督,而实行社会监督的前提则是高考信息的彻底公开。任何学校的任何招生信息——招生名额、招生分数线、所有考生的考试成绩、录取的详细结果等等都必须彻底公开,特别要把那些利用学校或招生人员的自主权招上来的学生情况彻底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特别是其他考生及其家长的监督检查。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只有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才能彻底杜绝某些招生人员利用职权“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现象,从而才能走向公平和公正。
得分评卷人1. 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然后概括其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要求: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40分)
得分评卷人2. 如何才能杜绝高校招生工作中的****现象,做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请从政府有关人员的角度,结合给定资料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题目,字数1200字左右。(60分)(方格略)
四、参考答案
1.北航在招生工作中向考生索取高额费用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涉案人员已受到查处,北航校长也公开道歉。北航招生事件表明我国高校招生体制存在着漏洞和弊端,如何消除这些漏洞和弊端则成为人们的重点思考对象。北航招生事件固然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有关,但根本上是高校招生“暗箱操作”的产物。因此,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必须使高校招生工作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的监督。
2.高校招生呼唤信息公开
北航招生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除了北航领导多次表态要“一查到底”外,教育部也再次重申了相关规定,并强调坚决严惩违纪者。但我认为,该事件暴露出的中国高校招生中许多深层次的、制度性的问题应当得到深刻反思。
高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中国高校招生中有许多“空子”可钻。
比如调档比例。目前高招中各校都有一个最低调档线,地方招办要按招生学校实际录取人数120%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使招生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招生人员的自主性,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招生人员的道德自律又极差的情况下,提档范围的扩大必然伴随着****的扩大。许多考生家长通过各种关系直接或间接找到相关的领导或招生人员,告知其子女的成绩、考号等资料。只要这个考生被提档(哪怕是最后一名),招生老师就有权力将其录取。当然,名义上是这个考生有某某方面的“长处”,而所谓“特长”也不公之于众。
从上述典型事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有任何“灵活性”的地方就有自主性,而凡有自主性的地方就有权力的介入,就有****。可以说,在制度不完善从而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扩大招生的自主权是十分危险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这在于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的转换。目前那些具有灵活性与自主性的录取措施固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监督,但是屡屡发生的****事件表明:监督的有效性相当差。
关键在于,这种监督常常是学校内部的自我监督而不是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所以不能生效甚至形同虚设。事实证明,单位内部监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遏止****需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而对权力的监督需要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或利益冲突的群体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监督。而单位本身恰恰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单位内部监督甚至部门内部监督的监督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有效。
惟一的出路在于把单位监督转化为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之所以比单位监督有效,就在于社会是由各种利益冲突的群体组成的,利益冲突自然产生相互监督,而实行社会监督的前提则是高考信息的彻底公开。任何学校的任何招生信息——招生名额、招生分数线、所有考生的考试成绩、录取的详细结果等等都必须彻底公开,特别要把那些利用学校或招生人员的自主权招上来的学生情况彻底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特别是其他考生及其家长的监督检查。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只有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才能彻底杜绝某些招生人员利用职权“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现象,从而才能走向公平和公正。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