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安塞腰鼓》同步试题5

2012-08-31 09:30:14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基础巩固题

  1.给加点字注音。

  骤雨( ) 恬静( ) 戛然( ) 飞溅(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

  蓦然( ) 冗杂( ) 搏击( ) 烧灼( ) 大彻大悟( )

  2.写出下列形近字的读音并组词。

  缚( )_______ 峥( )______ 绊( )________ 幅( )______ 栗( )_____ 陲( )_____

  傅( )_______ 狰( )______ 畔( )________ 辐( )______ 粟( )_____ 捶( )_____

  3.解词。

  ①亢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晦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冗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上。

  一捶起来就_______狠了,_______情了,命了!(露 记 发 莫 忘 无 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____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的流苏;乱蛙一样,是____的脚步;火花一样,是____的瞳仁;斗虎一样,是____的风姿。(健全 强健 闪烁 闪射 跳腾 蹦跳 飞扬 短促 急促)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壮丽 壮阔 豪放 豪华 火暴火烈)。

  5.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①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

  ②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 )

  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 )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

  6.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时,正确地使用语文。不能因为__________就_________,正如_________,也不可能________。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体的,是不能割裂的。

  A.①不是语文课

  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B.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③不是语文课

  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C.①不是语文课

  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D.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③不是语文课

  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强化提高题

  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7.开头第4自然段“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8.结合文章内容,品味“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涌。

  9.比较阅读第14和15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10.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一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的是什么

  11.思考: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12.认真体会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3.文章第16自然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4.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课外延伸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能听吗

  许多文艺作品都是从视觉上展示大海的形象的。

  而法国现代派电子音乐作曲演奏家亚尔,在艺术长廊中别出心裁,他将万顷波涛,浓缩于一盘小小磁带之中,只要你按一个音响的键盘,咆哮的大海就在你的头脑中手舞足蹈了。它时而疯狂,时而娴静;时而暴虐,时而温柔;时而怒吼,时而絮语……从中,我听到了大海深沉的呼吸,我觉得我认识了海,并从大海中汲取了无穷力量。

  那次,我远行南海西沙群岛,便把亚尔的“海”带上,一则解除漫漫航程上的寂苦,二是想和真实的海作个比较:眼睛眺望着真实的海,耳中听着音乐旋律中的海,不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吗

  那天船艇行驶在琛航岛和珊瑚岛之间,23号强台风在太平洋生成,旋即横扫菲律宾,又从南沙而西沙。入夜,船艇只好在大海中抛锚,涌浪卷起锚链撞击甲板的哐啷哐啷的巨响声,首先把亚尔的海撕裂成碎片!

  海咆哮了。

  海疯狂了。

  耳机中的海迅速褪色,变成缕缕游丝,而我身下的海,则排天而来。狂浪飞上甲板,又折然飞去,眼前一片浑浊,一条两千多吨重的船,竟像一片树叶一样,上下飘飞,似已被风浪夹携到浪的漩涡、海的深渊中去了一般。

  耳机滑落,我像醉汉一样在舱内踉跄。活生生的海,用它全部蛮劲,一会儿把我抛向高空,一会儿又把我掷向谷底。海似乎正在翻身,它痉挛着、震颤着、呐喊着、厮杀着,把积蓄在体内的原始势能进发出来,把浪甩向夜空去和星月接吻,把船埋进海底去造访死亡之谷。在这一霎间,我突然感到世界上一切描绘和吟唱海的艺术,都已宣告死亡;亚尔电子音乐中的海,在真正的海啸面前,似成了干涸的无水之塘,他写在五线谱上的那些音符,一律变成了僵死的小蝌蚪!对比我身下发了疯的大海,虽更有诗情画意,但却少了海的神韵和海的性格。

  ……于是,我往日对海的孟浪,被撕破了,它变成大海喷出的一个个泡沫,旋即被卷入呼啸着的海的深渊。

  海中听海——不虚此行。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抛锚( ) 痉挛( )

  16.文中加点词语“我觉得”可以删去吗 为什么

  17. “亚尔的海”是怎样的呢

  18.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它时而疯狂,时而娴静;时而暴虐,时而温柔;时而怒吼,时而絮语……( )

  ②眼睛眺望着真实的海,耳中听着音乐旋律中的海,不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吗 ( )

  ③一条两千多吨重的船,竟像一片树叶一样,上下飘飞。( )

  ④海似乎正在翻身,它痉挛着、震颤着、呐喊着、厮杀着。( )

  19.本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比,作者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20.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段

  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 “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 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了。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 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 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 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2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2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

  23: “盛”的意思分别与①②相同的一项是

  ①盛情邀请 ( ) ②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2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25.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 找出来写在下面。

  2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2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 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像,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

  1.zhòu tiān jiā jiàn kāng huì jī bàn mò rǒng bó zhuò chè

  2.  缚(fù)束缚     峥(zhēng)峥嵘     绊(bàn)羁绊   幅(fú)幅度

  傅(fù)师傅    狰(zhēng)狰狞     畔(pàn)河畔   辐(fú)辐射

  栗(lì)战栗    陲(chuí)边陲

  粟(sù)米粟    捶(chuí)捶打

  3 ①亢奋:极度兴奋。

  ②晦暗:昏暗。本文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③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④蓦然:突然,猛然。

  ⑤冗杂:繁杂。

  ⑥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⑦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4.发 忘 没 急促 飞扬 蹦跳 闪射 强健 壮阔 豪放 火烈

  5 ①比喻

  ②排比

  ③反复、排比

  ④比喻

  6.C

  7.拟人写人和鼓的沉静,以静衬动正是为下文的火暴场面蓄势。’

  8.生命的热情一旦释放出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得住力量的喷

  9.14自然段鼓声碰到山崖上,形成回声。15自然段观众已陶醉于鼓声中了,鼓声已在观众的心中产生了共鸣。

  10.“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是生命。

  11.江南的流水已经消散了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用对比的方式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的坚强、朴实。

  12.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13.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力喷薄而出的神韵。

  14.文章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

  15.Máo  jìng

  16.不能删去。“我觉得”表明这只是在听过音乐后的感受,并非对大海的真实感觉。写这句话是便于与后文进行

  对比。

  17.“它时而疯狂,时而娴静;时而暴虐,时而温柔;时而怒吼,时而絮语……”①排比、拟人

  ②反问

  ③比喻

  ④拟人、排比

  19.通过对比,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亚尔电子音乐中的海,在真正的海啸面前,似成了干涸的无水之塘,他写在五线谱上的那些音符,一律变成了僵死的小小的蝌蚪!对比我身下发了疯的大海,虽更有诗情画意,但却少了海的神韵和海的性格。”

  20.在真正的大海中听亚尔电子音乐的海,才认识了真实的海,也懂得了音乐的海少了海的神韵和海的性格。

  21.D

  22.叙述(记叙) 描写(写景) 抒情议论

  23.B

  24.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5.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26.黄澄澄红丢丢。(或: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27.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重要阅读答题战术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试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解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