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云南的歌会》同步试题1

2012-09-02 11:41:18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作业导航

  1.把握课文的结构;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方法。

  一、基础部分

  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这间教室的学习气fēn( )很浓。

  (2)白雪公主和七个小ǎi( )人在森林里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

  (3)那里有打铁ɡū( )桶的工匠。

  (4)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xí( )为止。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B.他和妈妈顶撞了两句,妈妈气得浑身哆嗦,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C.这种鸟在晨光熹微中,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D.我市特困职工家庭的莘莘学子王华得到了2000元的资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挤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

  D.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将永远处于受剥削被侵略的地位。

  5.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本文描绘了___________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6~13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6.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B.“多”字可有可无,删掉不影响内容表达。

  C.“种种不同方式”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D.和“多是情歌酬和”照应的是“也唱其他故事”。

  7.对歌包含几种方式?

  8.这两段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9.试评价文中肖像描写的好处。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黑,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注:翠翠:小说中15岁的女主人公。

  10.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薄( ) 熟( )

  11.小说对翠翠心境的刻画是糅合着____________描写进行的,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

  12.“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一句中“好像”是不是比喻词?为什么?

  13.本文段环境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试一试

  14.请联系第7题说说下面民歌属于哪种方式。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2)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水中间?

  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 )

  参考答案:

  一、1.略

  2.(1)氛 (2)矮 (3)箍 (4)习

  3.D

  4.D(A.应为“充满”;B.应为“选择组织”;C.删掉“培养和”)

  5.散文 沈从文 作 历史文物研究 三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人环境 场面

  6.B

  7.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对答;互嘲互赞。

  8.细节描写、肖像描写。

  9.工笔描绘,刻画细腻真实。如同一幅人物肖像:面容、牙齿、衣饰,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二、10.báo shú

  11.环境 后一问略

  12.不是。它只是对翠翠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展示。

  13.温柔、美丽、幽静。衬托翠翠的感情波动和“薄薄的凄凉”。

  14.(1)即物起兴 (2)提问对答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试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解答策略

2020中考语文备考:古诗中的虚实结合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