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39(八下)

2012-09-12 14:42:05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

  校( )补 锲( )而不舍 嗔视( )

  群蚁排yá( ) 妇rú( )皆知 深suì( )

  2.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1)

  A. 家喻户晓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B. 可歌可泣 潜心贯注 截然不同

  C. 鞠躬尽瘁 风悲日曛 杂乱无彰 D. 博学多识 层出不穷 至死不懈

  3. 依次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1)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 ”;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 ”;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 ”;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 ”。

  A. 深远 深长 深重 深厚 B. 深远 深厚 深重 深长

  C. 深长 深厚 深远 深重 D. 深长 深厚 深重 深远

  4. 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句话存在语病或有语言不得体现象,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胖墩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

  ②

  ③

  ④

  5. 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在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序号是( )(4)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幅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

  ① 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磨擦

  ③ 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 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6. 文学常识填空。(13)

  ①《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 ,白求恩是 (国别)医生。

  ②《邓稼先》的作者是 , (国别,按注解写)物理学家。

  ③ 闻一多是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 。

  ④ 贝多芬是 (国别)作曲家。代表作有 、 。

  ⑤《五猖会》选自 ,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 、 、 。

  ⑥《竹影》的作者是 ,原名 ,现代 、 。

  ⑦《观舞记》作者 ,原名 ,上学期学过她的诗歌 。

  ⑧《跋唐人暮雨牧牛图》选自 ,作者是 , (朝代)人。

  7. 默写。(5)

  ① ,上有黄鹂深树鸣。

  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

  ③ 苍苍竹林寺, 。

  ④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8. 阅读下面表格,完成文后题目。(2)
 


 

  上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简要回答。

  答: 。

  二. 文言文阅读。(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8)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 ,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 在文中划线处填出原文内容。(1)

  2. 本文选自 朝文学家 (作者)的《 》。(3)

  3. 文章的主人公是 , 代的 、 ,文中最能表现出主人公读书专心入迷的一句是: 。文中最能表现出主人公读书执著的一句是: 。(前四空各1分,后两空各2分,共8分)

  4. 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每空1分,共6分)

  通 解释 通 解释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久之,母思还故里

  C. 暮归,忘其牛 彼其受之天也

  D. 录为弟子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 翻译“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这句话的意思。(5)

  7. 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本文可以看出,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品质?他后来之所以学有所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

  陈番立志

  番 年 十 五 尝 闲 处 一 室 而 庭 宇 芜 秽 父 友 同 郡 薛 勤 来 候 之 谓藩 曰 孺 子 何 不 洒 扫 以 待 宾 客 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

  1.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

  (1)处( ) (2)候( )

  (3)当( ) (4)事( )

  2. 用“/”给原文画线的句子断句。(6)

  3. 读罢此文,可否产生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联想?谈谈自己的感受。(2)

  三.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

  ⑴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⑺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⑻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⑼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⑾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⒀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 选文⑴、⑵两段起什么作用?(1)

  2. 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3)

  3.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1)

  4. 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2)

  语言:

  神态:

  5. 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6. 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1)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4)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①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________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 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依次应填入的是① 、② 、③ 、④ 。(4)

  A. 轻歌曼舞 B. 歌舞升平 C. 眼花缭乱 D. 目瞪口呆

  E. 瞠目结舌 F. 情不自禁 G. 不由自主 H. 应接不暇

  2.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不止一句)(2)

  3. 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 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

  乐曲声:

  武打:

  舞蹈:

  唱腔:

  4.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2)

  5. 文中有多处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

  【试题答案】

  一.

  1. jiào qiè chēn 衙 孺 邃 2. C 3. B

  4. ①“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

  ②“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回忆起了从前的事”(或“回忆起了往事”)

  ③“多么好的小胖墩”——“多么好的伙伴”(或“多么好的同学”等)

  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或“取得了优异成绩”)

  5. ②;④;①;③。

  6. ① 毛泽东 加拿大 ② 杨振宁 美籍华裔

  ③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臧克家

  ④ 德国 《田园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⑤《朝花夕拾》 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⑥ 丰子恺 丰润 画家 散文家 ⑦冰心 谢婉莹 《荷叶 母亲》

  ⑧《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朱熹 南宋

  7. ① 独怜幽草涧边生 ② 岐王宅里寻常见 ③ 杳杳钟声晚

  ④ 有约不来过夜半 ⑤ 江山代有才人出

  8. 1青年时期是1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

  二.

  (一)

  1.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2. 明末 宋濂 《宋学士文集·王冕传》

  3. 王冕 元 画家 诗人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1;冕小儿,恬若不见1。

  1父怒,挞之,1已而复如初。

  4. 陇通垄,田埂 策通册,指书卷 5. A

  6. 孩子痴心1(读书)到这种程度1,何1不任凭1他去做1呢?

  7. 品质:勤奋好学。原因: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二)

  1. 住 拜访 应该 服侍

  2. 五/ 室/ 秽/ 之/ 曰/客 /

  3. 我们从小要有远大志向,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才能为国家效力。

  三.

  (一)

  1. 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2.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3. 视死如归

  4. 语言: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神态: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5. 记述闻一多先生1作为革命家方面1“说”了就“做”的特点。

  6. 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0.5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0.5大无畏精神。

  (二)

  1. ① A ② C ③ D ④ F

  2. 座无虚席,人头攒动 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

  3. 乐曲声:清脆激扬 武打:精彩,出神入化 舞蹈:优美 唱腔:圆润动听

  4. 比喻和反复1 生动形象地写出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1

  5. 这些描写生动再现了演出时的盛况1,把外国观众对中国京剧艺术的陶醉及京剧的魅力表达出来1。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英语试卷 政治试卷 物理试卷 化学试卷 历史试卷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重要阅读答题战术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