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名句的识记

2012-09-19 15:58:18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辅导教学篇以供参考: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名句的识记

  一、考点阐释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

  二、热点透视

  名言名句“名”的界定:只要对1993-1998年高考语文考查的28条名句作一剖析,我们便不难探寻出界定“名”的三条基本原则:

  1.朝代:例重于先秦和唐宋

  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

  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

  [1996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孟子·膝文公下》)

  [1997年]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鲁迅《自题小像》)

  (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如:

  [1994年]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96年]由俭入奢易, ___________。(司马光 《训险示康》)

  [1998年]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如:

  [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97年]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精编一套“名言名句汇编”,下发给每一个同学,突出复习重点。在编写时还要注意四点:数量适中(一般在1000条左右)、校对无误、出处清楚、编排有序。

  三、攻关对策

  (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

  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学生必须熟记。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

  ①分块切割,化整为零。

  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②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自查:老师在印发“名言名句汇编”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

  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

  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4-5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

  (2)实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

  考生错写名言名句的反例可以引以为戒:

  (1)错位搭配。如:[1996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错位搭配“天涯何处无芳草”。

  (2)答非所问。如:[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句应填“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有的考生却答非所问,填写成“河边杨柳发芽了”。

  (3)添字、漏字。如:[1994年]老吾(添“之”)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1977年]学(漏“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写错别字。如:[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误写“蹊”成“溪”)。(《史记·李将军列传》)

  (5)笔画不清。如:[1998年]玉不琢(“琢”字右边笔画不清)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五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中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选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有的填空要求改为“只选三句”,考生只能选答三句,否则,阅卷时以前三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首先看清填写要求。

  四、对应训练

  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②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③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④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②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

  ④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3.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③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孔子《论语·述而》)

  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4.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_____________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其四〉》)

  ④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5.在文章中贴切地引用名句可以使文句显得优雅。写出或补出下列句中引号内的名句。

  ①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

  ②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_______”,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

  ③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

  ④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之势。

  6.按题中要求填写句子。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这句诗上。

  7.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附录《常用名言警句》(详见《成功中考》第34-40页)

  六、中考模拟(详见《成功中考》第31-34页)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复习积累:经典的名著名句

中考语文复习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语文备考:古诗中的虚实结合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