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已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备考阶段,为帮助初三学生更全面,更及时的掌握中考历史知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精心为大家汇总了中考历史备考资料,可以供同学和家长们参考。
单元复习是在“已学”基础上的“再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单调重复的机械记忆式课堂复习模式正在淡出历史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的单元复习课。
为了让单元复习课能有效进行,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地学习,陆陆续续地积累了一些关于历史单元复习课的资料,现整理一些风格不同的模式。
一、“听-读-讲-练-听”模式
1.读-讲-练模式
10分钟学生齐读复习内容;10分钟教师讲解、梳理、强调、补充;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整理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消化复习内容。
2.听-讲-练模式
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听写, 10分钟教师讲解、梳理、强调、补充;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整理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消化复习内容。
3.听-读-讲-练模式
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听写;10分钟学生齐读复习内容; 5分钟教师讲解、梳理、强调、补充;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整理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消化复习内容。
4.读-讲-练-听模式
10分钟学生齐读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然后教师用5分钟对所复习的内容加以讲解、梳理、强调、补充,接下来学生用20分钟根据教师整理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消化复习内容,最后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听写,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5.听-读-讲-练-听模式
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听写;10分钟学生齐读复习内容;5分钟教师讲解、梳理、强调、补充;15分钟根据教师整理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消化复习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听写,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2.克服几种现象:不备课上课、学生读一节、学生练一节、老师讲一节、教师评一节、“满堂灌”、“一言堂”、“一刀切” 。
二、“三讲三练”模式
一讲一练。讲:单元主题在教材中的地位,讲单元基础知识点;练:练基础,查遗漏。
二讲二练。讲考点、讲易错知识点、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练:练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三讲三练。点评典型问答题,讲解解题思维方法;练:练综合性问答题,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张晓平的单元复习课模式
1.知识回顾 整体感知
明确复习目标,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2.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师生共同参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
4.题例剖析 培养能力
选择典型题例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5.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多样化的练习题,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6.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应侧重于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学生小结侧重于谈收获、谈感悟。
四、“理想的”单元复习课模式
几年的摸索与学习,我深深地理解了“因人而异”的含义。历史单元复习课因为执教者不同、学习者不同,在理念与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我总是这样想,课堂教学是有“个性”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自己理想的历史单元复习课,要符合“三个基于”、“四个侧重”。
“三个基于”是指复习设计基于课标要求,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基于教师的教学风格。
“四个侧重”是指复习过程侧重知识的整合、重组和学生的自主建构,侧重学习方法和学生的发展,侧重趣味性和有效性,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不断地尝试,初步形成了并不成熟的单元复习课模式。
1.整体感知
解读课程标准,师生互动,设计直观的单元知识树,对本单元知识目标进行整体感知。
2.温习旧知
利用学案,或为学生提供重新整合的知识脉络,或是范例导学、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动学说。
3.拓展提升
利用典型试题或设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或解决疑点,或区分易混点,或联系整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4.巩固检测
在明确命制试题目的基础上,设计习题,巩固检测。
5.布置作业
学生自主完善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自己的不足。
这只是自己目前正在摸索的单元复习课模式。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情不同,模式的运用方式也不同。有时候,一课时完成所有五个环节的复习,有时候第一课时只完成了前两个环节、余下的环节要到第二课时再继续完成。
教学真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怎样努力,每节课下来,都会在自己心头留下遗憾。也正是这些遗憾鞭策着我们不懈地努力和追求。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