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材料1
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
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
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道德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
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
材料2
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
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
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
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
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
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
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
……
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
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材料3
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
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
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
材料4
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
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
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
材料5
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北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建设和谐河北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政治、文化、社会保障和支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统一于河北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双子目标”之日就是河北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
材料6
“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孝敬、友善、诚实、勤俭”……走进青县公民道德建设展馆序厅,醒目位置展示的道德格言、青县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该县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2012年3月9日,我省唯一、全国一流的综合性道德主题展馆——青县公民道德建设展馆落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借展馆开馆的契机,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向全县干部群众以及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建设“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过程中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3月9日《世界新闻报》综合报道:瑞士《新苏黎世报》的文章认为,中国人学雷锋不是因为他的偶像性和时代性,而是因为社会需要一种更真实的道德回归。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纽约时报》日前也纷纷刊文,报道了中国社会最近开展的学习雷锋的系列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目的在于提倡道德秩序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实际上,雷锋精神和其他国家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和博爱主义在很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在韩国,公交车上,老弱妇孺坐席即便空着,年轻人也不会去坐;许多老年人出门都自带兜子,遇到路上并不多见的垃圾都要装到兜子里集至垃圾箱,没有想到过要报酬,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
材料7
学者G认为,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健康的社会文化,能把坏人改造成好人,使人舍生取义,使人在不弃义的前提下取利;低俗的社会文化,不但笑贫不笑娼,还夸赞个人主义,拿雷锋的手表、皮夹克和陈光标的“高调”说事,把高尚的人抹成黑色,以掩盖大众低俗的内心黑暗,使人见利而忘义。
学者K说,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人捡了垃圾风俗却丢掉了优良传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精神文化,从最初单纯的社会经济思想解放,逐渐演变成以经济为中心,只看重经济利益,越来越背义趋利。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形,让依靠勤劳致富的大多数人看不到希望,让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波涛汹涌的股票、概率极低的彩票上,让年轻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难以接受高尚的道德文化。一些人根本不懂得,如果社会缺少高尚的社会文化指引,市场常常把社会价值扭曲,民主常常把政治扭曲,把凤凰打压成落汤鸡,把少见的垃圾炒上天,甚至为出名赚钱而自炒丑闻,把善的泼污成脏的,把假的伪造成真的。因此,结论就是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人性弱点,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
W教授指出,河北青县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用事实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青县涌现出的大量道德典型,无不印证了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那种把社会道德堕落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经济导致道德堕落的论断都是片面的。二、青县十年涌现出720多名道德模范的广泛性,进一步说明我国目前社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不应该用个别不道德现象来否定社会主流道德的进步性。三、提高道德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不是单纯的说理性宣传教育,而是发挥好道德典范的示范性作用。
材料8
2012年3月21日河北新闻网消息:3月20日,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在沧州市召开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座谈会。中宣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山东等省市的近百名宣传系统干部和专家学者参加座谈。青县县委作了汇报发言,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出席并讲话。
艾文礼指出,青县的做法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青县坚持不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范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基层提供了宝贵经验。他表示,要把青县创造的成功经验总结宣传好、推广运用好,让青县经验在燕赵大地开花结果,使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坚强道德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
中宣部宣教局局长荆惠民作了总结讲话。他说,近十年来,在河北省委、沧州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青县领导从战略高度和发展大局认识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长期坚持、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出数百名道德模范,大力宣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守住了道德元气,弘扬了社会正气,凝聚了思想共识,创新了社会管理,优化了发展环境,为全县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青县的实践告诉我们,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建设,也不仅仅是一张地方文化名片,而是一种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自www.LiuXue86.Com)
(一)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7中学者K和W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0分)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300字。
问题解析:
这道题目是观点对比题。答好本题审清题目是关键,题干中明确了答题的要点有三点:第一、学者K和教授W的观点;第二、自己对道德滑坡的看法;第三、说明理由。此三点缺一不可。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即必须表明个人的观点和态度;理由充分,即要充分说明原因,可以是说理论证也可以是举例论证;简明扼要,即要在规定的字数内答出本题要点,因此简洁不罗嗦很重要。
参考答案:
二者争论的核心是市场经济是否会导致社会道德的下滑。学者K的观点是市场经济导致道德水平的滑坡。教授W的观点有:一是市场经济导致道德堕落的观点片面;二是社会良好道德是主流;三是注重道德典范的示范带动。
我的看法是市场经济并非必然导致道德下滑。
一、市场经济可能会让人趋利背义,好逸恶劳,但是市场经济同样鼓励孝敬、友善、诚信、勤俭的道德风尚;同样涌现了青县好人现象,如活雷锋“王老救”。
二、任何经济模式都会导致道德下滑。导致道德下滑的原因很多,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冲击、社会文化建设的滞后、法律对道德约束的乏力等。
三、政府要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典型示范、道德教育、改善民生等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字。
问题解析:
这是一道传统的概括题,要求概括成功经验。要注意仔细审题,题目中说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只要求概括在一方面也就是“激发群众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因此,考生的概括要紧紧抓住这一方面来回答。
资料1的最后有提示: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集中在资料1,且有诸多关键词:道德标准、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道德建设管理机制、参与平台、物质奖励、帮扶救助、形成制度等。只是材料比较具体,题目要求用200字来概括,考生需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要点的全面。
参考答案:
一、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二、提出道德标准,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三、建立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等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
四、形成由党委、群众组织、百姓共同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
五、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形成好人海选机制。
六、大力表彰宣传道德模范,设计道德专题栏目,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
七、成立后援会与公益金,扶助困难道德模范。
(三)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假如××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
要求: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字。
问题解析:
该题目为典型的对策题。
首先,题目要求该县怎么做,考生在作答时既要总结青县经验,又要有层次的推广经验。
其次,答题要点贯穿于整个材料中,因此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回馈材料,筛选要点,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
再次,题目要求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因为字数限制,考生必须用简明言语囊括整个材料要点,才能做到全面。内容确切要求对策要有针对性,而不能空谈宏观对策。层次清晰难度较大,考生可以从材料2中“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这句话得到启示,宏观思路上从道德建设与道德关联两个大角度入手,微观作答从立足实际、深入基层、宣传教育、完善机制、以德施政、道德与经济建设并重六个角度依次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
一、立足实际。总结青县经验,组织讨论和学习。
二、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模范示范带动作用;
三、宣传教育。舆论媒体宣传引导,培养正确价值观;建设道德展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四、完善机制。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建立道德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五、以德施政。重视民生工程建设,牢记执政为民理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六、道德与经济建设并重。注重软实力建设,以良好道德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四)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主题鲜明,认识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问题解析:
一、道德与道德建设的虚实之辩;
二、青县把道德建设做“实”的实际表现与成功经验。
参考答案:
《“虚”的道德建设能做“实”》
改革开放以来,求真求实之风在经济改革发展方面得到正确贯彻,成绩卓著。但是,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求真务实”却有所偏差。怀疑和批判之风太盛,合理建设不足。部分公众甚至认为精神道德虚幻,不切实际。各级政府建设精神文明的动力也相对不足,措施不力。革命年代,建国以来一直重点强调的道德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
思想道德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河北青县成功建设“道德县城”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的一个朴素道理。
一方面,良好的道德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础。勤俭节约、父慈子孝,家庭和谐在孝敬;扶危济困靠友爱;交际往来赖诚信……。道德习俗无处不在,有人类社会,就必须有道德行为规范。对于任何社会的存续发展来说,道德规范,就像空气、水和粮食对生命一样,须臾不可离。
另一方面,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执政爱民,才有官民互信;公平诚信,才有市场经济;互助互励,才有创造;平等共守,方有规则和秩序。道德操守是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道德建设可以真抓实干,可以落到实处。这方面,青县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其一,把道德建设确立为根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重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以“民生大县”为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学雷锋”活动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推行……。青县的系列成功经验提示我们:积极学习中央精神,立足本县实际,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其二,密切联系群众,创新举措,形成社会风气。一是把本地区最重要的年度会议确立为各行各业优秀模仿的“群英会”,使道德人物、劳动模范,而不是官员、富豪或明星成为公众关注的核心,以真正确立社会价值标杆。二是充分利用电视频道、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引导人们了解、感受和实践道德规范,形成氛围。三是大力表彰各类道德模仿,尤其关心和爱护弱势群体中的草根英雄,培养敬德、尚德的社会风气。
其三,形成日常化、常态化机制。一是加强道德教育基地,如主题公园、文化馆、纪念馆、主题网站等宣传教育的平台建设,让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道德修养。二是形成稳定的工作队伍和系统长效的工作机制。政府牵头组织,专业人士宣传讲解,身边模仿的现身说法,普通公众参与评议,使道德文化成为基层群众主动的人生追求。
今天,中华民族已经从近代以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中走出来,重新走上了大国崛起之路。离开了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维系和滋养,这是无法想象的。“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成功实践,表明了:道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道德建设又是多么实在有效。河北青县能否成为道德社会建设的“小岗村”,这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时代主题。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面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