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是豌豆丰收的季节,市场上到处都是卖豌豆的,姥姥买来了一大兜,准备做豌豆汤喝。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借此机会进行一次剥豌豆比赛!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比赛开始了。爸爸妈妈和我各守一阵,姥姥做裁判。我们每人守着一大堆豌豆,眼前摆着一只大碗用来盛剥好的豌豆粒儿。不知怎地,我心里有点紧张,像揣着一只小兔子。偷眼瞧瞧爸爸和妈妈,都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姥姥刚说出“预备——”,我的神经就全部绷紧了,“开始”还没有喊出口,我已经抓过一只豌豆剥起来。我一只手捏住豆荚的一端,一只手捏住另一端,用力挤,想把豌豆挤出来。不知是用力不够,还是技术不到位,豆荚像被用一根绿线缝住了一样,豆子就是不肯出来。我使劲一用力,“啪”的一声,豆荚开了,豆粒儿却蹦了一桌子,我手忙脚乱地将它们一粒粒拾起。情急之中,我赶紧看妈妈是怎样做的,只见妈妈不慌不忙,动作也不是很快,碗里却已有了半碗豆子。我心里不免嘀咕起来:奇怪,妈妈动作并不快,为什么剥得那么多?看了一会儿,我看出了其中一些奥妙,便学着妈妈的样子剥起来。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捏住豆荚一端的柄端,轻轻一拉,拉出一条绿线,豆荚顿时像一朵碧玉雕成的花,绽开笑脸,露出一口翠绿的“牙”。我急忙把豌豆粒儿放进碗里,又手忙脚乱地拿起另一只豆荚……就这样,我不敢冇丝毫放松,用刚掌握的方法一只一只地剥着,碗里的豆粒儿渐渐多起来,嘿!竟然盖住碗底了。我心里一阵窃喜。我瞟一眼爸爸的碗,发现里边的豆子已有大半碗了。再看妈妈的碗里,天哪,豆子已经满了。我心里不免着急起来,因为豆荚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就没有豆子剥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把剩下不多的豆荚一股脑地推到我的跟前,说:“给,都算你的了。”我感激地狺了妈妈一眼,又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等我把所有豆荚剥好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比莸总箅结朿了。
姥姥望着三只盛着豆子的碗,笑呵呵地说:“比赛结朿了,结果也不用我说了,自己看看吧。”我仔细一看,妈妈碗里的豆子最多,其次是爸爸的多。至于我嘛,不用说你也知道,加上妈妈让给我的豆荚,也还不到半碗。我有些脸红。姥姥赶紧给我解围在参与嘛。能剥这些已经不错了。等着,呆会儿姥姥给你做豌豆汤喝。”趁姥姥离去的空儿,我向妈妈讨教:“妈妈,你为什么剥得那么快呢?能告诉我窍门吗?”妈妈一边收拾着桌上的豆荚皮,一边毫不在意地说:“这有什么窍门,熟能生巧呗。”爸爸在一旁接上了话:“碗里豆子的多少,就说明平时干活的多少。我干的活不如你妈妈多,所以剥的豆子也不如你妈妈多。至于你嘛……嘿嘿,自己想想吧。”
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话,我沉思了好久。是啊,平时我很少做家务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家中俨然是一位小公主。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成为寄生虫了。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样怎么能适应将来的社会呢?一场小小的比赛已经结束,它带给我的启示却很多很多。
点评:作者在整体布局上把握较好,把比赛场面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在人物表现上,运用了语言、动作刻画i的方法,特别是注重了人物的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语言精练,表达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