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古代高考栏目,提供与古代高考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

国考行测 国考行测常识 2019国考行测

  本网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希望对你行测复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

  正在复习备考的你关于古代的“高考”知多少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热门。其中考试的顺序和通过考试后相应的称呼,是很多考生记忆上的一个难点。结合不同的考查方式,专家为大家奉上科举制的知识梳理和总结。

  一、院试

  因主要童生参加(童生亦名文童、儒童、儒生、俊秀,但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因此院试又被称为童生试,是士子进升的第一步。通过院试之后被称为秀才,获得进入府学、州学或者县学的资格。考试中的第一名称为案首,其中发布的榜被称为“案”。以明清为例,院试一般三年内举行两次。

  二、乡试

  乡试的参加者主要是通过院试的秀才(别称为茂才)、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中榜者被称为举人,获得举人之后,开始具备做官的资格,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其中发布名次的榜被称为“桂榜”。乡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具体时间上,因为一般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清代吴敬梓所著的第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大家所熟知的名篇《范进中举》的范进就是通过了乡试,获得了举人的资格。

  三、会试

  会试,由礼部举办,一般由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参加。中榜者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员,第二三名称为经元。发布的榜称为杏榜。考试时间上来说,一般在乡试的次年举办,因具体时间一般在三月举办,所以又被称为春闱。

  四、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一般由皇帝主持,由获得贡士资格的人参加。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般中榜者即可称为进士,在第一甲中取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发布的榜被称为金榜,因此现在也有金榜题名这种说法。由于在殿试之后,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独占鳌头”。

  推荐阅读: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古代高考:状元的必经路

古代高考:状元的必经路 古代状元的试卷

  十年寒窗人不识,一朝成名天下知,这句话说的就是中国的科举现状,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有勤学苦读的传统,从三五岁开始,就进入私塾读书,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贫寒子弟,都希望通过寒窗苦读来改变一生的命运,随着科举取仕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古代高考:状元的必经路

  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古代曾有人说的生四大喜事,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 ,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这金榜题名就排在了第一位,比洞房花烛夜还要重要。十年苦读,状元们及第时的手书究竟什么样子呢?

  中国状元博物馆坐落于有中国第一状元县美誉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旧县衙遗址上,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己任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状元博物馆的554件状元文化类珍贵藏品中,目前至少有10件堪称镇馆之宝。这些经过文物专家们认定的镇馆之宝是:休宁状元黄思永殿试试卷、乡试题目刻印实帖、洛阳状元胜迹图、御赐休宁状元黄轩“福”字匾、御赐休宁八品顶戴军功牌和御赐休宁状元金德瑛“福”字立轴等。

  状元文化广场位于海阳钟鼓楼前,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地面以红砂石铺就的“三甲”图案为主,广场北面围墙上镶嵌着16块以千年科举为主题的石雕花窗,广场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四柱青石状元坊,与钟鼓楼、平政堂构成一条中轴线。状元坊八狮护柱,魁龙腾越,四面坊额上分别题有“东南邹鲁”、“天开文运”、“状元故里”、“千秋万代”等馏金大字。广场上更引人注目的是,由西向东一字排开的八根青石景观柱,采用传统徽雕技艺将昔日的“海阳八景”刻与石柱之上,每根柱子上用篆、隶、行、楷四书镌刻名称,有“白岳飞云”、“寿山初旭”、“风湖烟柳”、 “松萝雪霁”等,图案饱满,字体工整。广场北面,博物馆院墙上镶嵌着“五子登科”、“麒麟送子”、“蟾宫折桂”等以“千年科举”为主题的十六幅大型石雕花窗,艺术地再现了科举历程。众多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由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题写的“中国状元博物馆”金字牌匾,高高悬挂在钟鼓楼展厅二层 翘檐下方,既醒目悦人又肃穆端庄。

  一进入状元博物馆,这里就有很多祈福牌,这都是莘莘学子在高考前来到这里许下的美好愿望。徽州故地, 自古以后就文风昌盛,这是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书院、私塾在这里可谓星罗棋布, 十户之村,不废 诵读,灵山秀水孕育了古徽州人厚学重仕的传 统,加上休宁地理位置优越,信息畅通,这个人口不过 18 万的山区小县,走出了 19 位文武状元, 而中国科举史上, 有案可稽的有名有姓的状元仅为 649 位。 自隋唐实行科举制到清代, 仅休宁县就产生文武状元 19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状元县。

  这幅小金榜就是是休宁清光绪六年(1880 年)最后一位状元黄思永当年考上状元的试卷。

  馆藏书籍,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

  状元博物...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实用资料

古代“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异地高考 高考移民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古代“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古代“高考移民”: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王维或开“高考移民”之先河。籍贯本是蒲州人士的王维,爹娘让他小时候参加过音乐培训班,故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皇帝女儿的青睐,几经周折,他便参加了京兆府的解试,蟾宫折桂。

  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竟跑到安徽宣城参加“高考”,一下子逮个进士第四名,喜欢得屁颠屁颠地跑了。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考,与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否则就是“冒籍”,一经查出,绝不轻饶。王维、白居易能在法律非常严谨的唐代异地“高考”,肯定有其原因,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不然不会一路绿灯,直达终点。

  宋代“高考”也很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在本籍报考。《诗话总龟》这样说:“国家申严条约,不许寄籍。”但同时又规定,如果在当地有田产,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庐州(今合肥)考生王济为了在开封府参加“高考”,竟称在那里有18亩田地的哥哥王修己为爹,留下千古笑柄。南宋章仲衡是处州考生,当年处州录取指标只有区区4人,而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指标却是100人。为了能在临安参加“高考”,章仲衡让父亲把自己过继给临安的一个亲戚,找个爹就找个“冒籍”的理由,结果考中进士后被同学告发,朝廷查清后予以取消。这个倒霉蛋撞到枪口上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白叫人家几天爹。

  元代“高考”更让蒙古人受不了,由于“冒籍”太多,蒙古人、色目人很少考上,徐一夔在《始丰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自余所见,科目之行所历五六年,吾邑仅得一人!”明朝“冒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钱仲实、张和等人改名“冒籍”参加顺天府“高考”,不但功名被革去,还吃了官司,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会元、状元韩菼系长州人士,“冒籍”嘉定参加“高考”,拔取后又被革除。乾隆年间,苏州城一家弟兄俩听说北京进士好考,让父亲在北京所辖的顺义县买一座破房子,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北京的“高考”,弟兄俩双双考中,成了一对幸运儿,皆大欢喜。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挖空心思去“冒籍”去“移民”呢?当然是差别甚大的“高考”录取率。

  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道:“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欧阳修也曾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高的省份是十分之一,录取率低的省份是百分之一,怎能不让人去此趋彼。

  作为官府,为了防止考生“冒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例如清朝曾规定,你只要在当地置有房产,并愿意与当地人一样“一体当差”,就可以迁移户口,参加当地“高考”。《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田、宅俱有的据,方许应试。”后来在《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七中又规定,只有考生本人“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可见防止“冒籍”的政策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的。但制度再严,一千多年来,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这都是因为利益使然。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异地高考

高考趣味知识:古代高考神器

高考神器 古代高考 高考

  出国留学网高考栏目为你整理的“高考趣味知识:古代高考神器”吧!希望可以帮到您,更多高考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古代高考神器都有啥?书箱 墨斗笔 砚台 夹带(组图)

  现代考生高考时通常要带钢笔、涂卡用具——2B铅笔和橡皮、电子表和准考证等,一个塑料包轻轻松松就搞定了。而古人就不行了,他们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和殿试在京城进行,大都远离考生的家乡。一般三年考一次,所以,赶考时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都带上。尤其是参考书“四书五经”、笔墨纸砚什么的,更是必备之物。今天就给大家展示几件我收藏的古代赶考时所用的工具。

  书箱(图1)

  赶考时,书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古代的考生也要像现在的学子一样去复习。古代考试的题目一般限定在“四书五经”中,所以,要做到对“四书五经”滚瓜烂熟,尤其是“四书”,基本上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最起码,你得知道题目出自哪个地方、是什么意思,才能顺利答题。所以,备上一个书箱,带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像图1这样的赶考专用书箱,精致而小巧,装的书不多,但是完全可以放得下“四书五经”。而且,底板有夹层,可以把贵重物品放进去以备不时之需,真是妙绝。该书箱长43.5厘米,宽31.9厘米,高30.8厘米,虽然有些破旧,漆皮也已经脱落,但书箱上翩翩起舞的蝴蝶,芳香四溢、娇艳盛开的花朵,看上去很是喜庆。

  墨斗笔(图2)

  这种墨斗笔差不多就是古代考试的专用笔,笔头上有个椭圆形的储藏盒,能够储藏一些墨。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主要考八股文,对字数有要求,在带的墨不够用时,就可以把墨斗里的墨挖出来一些使用。所以,这样的笔使用起来就很方便。该墨斗笔全长16.5厘米,笔长10.8厘米,可以从中间拔开,把笔尖插进去,储存起来很方便。

  砚台(图3)

  写字的时候,当然需要用砚台研墨。图3虽不知是不是考试专用砚台,但其寓意绝对深得主人喜爱。砚台长27.3厘米,宽21.5厘米,厚4.6厘米,上面采用高浮雕刻有一丛盛开的莲花,莲花的旁边有一只白鹭,白鹭边上是一棵草,它的寓意为“一路连科”,即在考上的时候,一路登科,一路高中,金榜题名。要是带着这样的砚台参加考试,心情肯定很美好,信心也会大增。

  夹带(图4)

...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蒙曼:古代"高考"评分 唐朝讲韵 清朝看理法辞气

高考资讯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蒙曼:古代"高考"评分 唐朝讲韵 清朝看理法辞气,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蒙曼:古代"高考"评分 唐朝讲韵 清朝看理法辞气

  又是一年高考时。虽然如今的高考内容丰富,既有语文数学外国语,又有物理化学史地政,和古代科举已经大异其趣,但有道是"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把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联系起来。写得好,蟾宫折桂;写不好,名落孙山。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写才叫好?古代科举,可有什么评分标准?

  答案当然是有的,但是各个时代却并不相同。就以最出名的"进士科"为例,科举开创时代的唐朝和科举没落时期的清朝,评价标准可是差别不小。

  唐朝进士科的评分标准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韵"。唐朝进士科分为杂文,贴经,策问三场,杂文考诗、赋、箴、铭一类美文的写作,贴经考儒家经典记诵,策问则是对时政发表高见,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

  唐朝科举 资料图

  后来,因为经典记忆太机械,而时政又容易被考生猜题,事先狂背范文,所以,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了杂文一项上。而杂文之中,又以诗为多。为什么?因为唐朝考的全是格律诗,而格律诗有固定的格式,押固定的韵脚,容易判分。一个考生,如果"犯格",也就是平仄不通;或者"犯韵",也就是在非韵脚的地方用上了同韵的字,那基本就与中举无缘了。如果考官居然胆敢录取在格韵上犯了错误的考生,在复审的时候一旦查出,就要受到严厉惩罚,甚至为此丢官。

  这样看来,祖咏那首著名的《终南望余雪》能让他考上进士,主考官真是冒了大险,也开了大恩,因为这首诗毛病太多了。什么毛病?

  首先就是字数不够。按照当时的考试规定,祖咏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合计60字;而他只写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就交卷,合计20字,严重不合规矩。

  第二个毛病是"犯格"。按照近体诗的格式,这首诗的前两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可是祖咏写的"积雪浮云端"一句,"浮"字是平声,句尾三个平声连在一起,在当时的考官看来,该是多么刺眼啊。虽然最后因为立意悠远,余味深长而破格录取,但在当时,可绝不是广大学子可以效法的正道。正因为唐代科举这种严格限韵,形式大于内容的评分标准,所以,有些仁慈的考官居然把韵书带到了考场,让考生在交卷之前先翻翻韵书,检查检查错误,来得及的话,还可以修改一下,不要一字误终身。

  唐代科举内容高于形式,清代又如何呢?众所周知,清朝八股取士,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产物,好比带着镣铐跳舞。但是,尽管如此,好文章和坏文章还是有区别。怎么区别?清朝的考官大人主要从"理、法、辞、气"四个方面评价文章,而评价标准,则是"清真雅正"四个大字。

  先说"理"。"理"就是道理,也就是儒家纲常伦理。八股文既然是代圣人立言,当然不能讲歪理邪说,所以理的标准就是"正",要讲孔孟之道,还要讲得尽情切理。

  再看"法","法"就是文章的章法,也就是运用八股的起...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古人高考花费:盘缠是大开支 试卷需付钱

高考资讯 古代高考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古人高考花费:盘缠是大开支 试卷需付钱,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古人高考花费:盘缠是大开支 试卷需付钱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古代,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只能靠这“一考定终身”了。因此,古人对“高考”(科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

  赶考一样很“烧钱”

  许多影视剧里,穷酸的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考生高中后又回来报恩。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首先是赶考费。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落榜生复读很常见

  好多考生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了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表现最明显。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这种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其实,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在古代交通不便,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落榜生可查卷

  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怎样把一所普通的大学读成名校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解析古代“高考”

高考网
 

  倪方六

  全国有912万考生参加的2013年度高考,昨天落下帷幕。很多人将如今的高考比喻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高考”和“科考”可谓“差之一字,谬以千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高考,无非是考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古代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尽管不乏胸怀大志之人,但也有不少人是缘于“‘考’而优则仕”的巨大诱惑。北宋皇帝赵恒在其《励学篇》中曾直言不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古代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多少岁?

  广东老秀才黄章102岁参加康熙三十八年乡试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奋志科名”,因而 “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

  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

  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到70岁“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好在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对考生年龄并无限制,所以“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王鸣盛)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但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进士,做了大官。而王西庄的父亲还是没能通过乡试,后来到拄拐棍时仍参加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条所述,当时有一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王父,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

  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古代高考作弊泄题遭腰斩杖毙

高考网

  2013年高考今天就要结束了。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考试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时兴的是举孝廉,也就是推荐有才华者当官。但因徇私空间很大,堵塞了底层的上升空间,于是,科举考试应运而生。虽然它依旧有着残酷的一面,但就选拔人才而言,与之前的考试相比,它已经是相对合理、公正的了。道路崎岖,但这毕竟是条道路。

  考试内容

  有考编剧编曲的,还有考看图说话的

  科举考试初期,可不是只有八股文,诗词歌赋都考过。《茶香室丛钞》引明朝著作说,元朝在没有灭南宋的时候,是用元曲来进行考试的——出上一个题目,让考生填曲。难怪元朝戏曲如此发达,合着考试选拔的都是编剧编曲。无独有偶,北宋徽宗年间考试,要求考生看着画说出一句唐诗,“得画外趣者登高第”。所以有“宋画元曲,千古无匹”之说。

  当然,正史里并无这样的记载,也许只是个别考试的个别行为,但足以说明,古人的考试,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索然无味。

  考试方式

  有时候不严肃,考生自己写榜单

  考试内容繁杂,考试方式也不太正规。唐朝时考试竟然不将试卷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

  有一年考试,考官竟公然在考场里说:“诸位都是一时才俊啊,可惜了,无人来救。 ”当时在场五百多考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考生叫袁枢的,问了一句:“您……啥意思? ”考官答:“没有榜单啊。 ”合着他懒得看卷子,榜单竟然没写。袁枢说:“要不,我来吧。 ”主考官闻听大喜,立刻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给了袁枢。袁枢真不含糊,接了纸笔,稀里哗啦一挥而就,写完了,就是状元那名字还空着呢。考官问:“那状元是谁啊? ”袁枢说:“状元啊,非老夫不可。 ”得,他就这么成了第一了。

  作弊泄题 惩罚严重,甚至被腰斩、杖毙

  古代考试作弊的不少,惩罚也确实严重。

  明朝有一种专门的太监,叫随堂秉笔,就是抄抄写写的记录员。崇祯十二年夏,司礼监负责人叫李承芳,他手下有个叫顾三聘的想考随堂秉笔。千不该万不该,顾三聘找到一位叫王建鼎的代写了一篇作文,作为考试答题交了上去。结果被人告发,这下子,老上级李承芳也救不了他,只好上报。得知情况的崇祯皇帝二话没说下了指令:顾三聘杖毙,王建鼎发往南海子,一辈子别想在宫里混了。

  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也栽在作弊上。弘治年间,唐伯虎考取了顺天府的解元,次年和江南著名的富二代、好友徐经(徐霞客的爷爷)一起进京会试。由于有老师梁储的推荐,唐伯虎到北京后就投奔了考官程敏政。程敏政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晚辈非常喜爱,还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有考官提携,又满腹诗书,状元还有跑吗?于是当时整个舆论都预测唐伯虎将会是本科状元,引起了其他参考考生的极大不满。考试过后,一道偏题竟然真有两个人答对了,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这时有人告发程敏政有意泄题,虽无真凭实据,但弘治皇帝还是把此事做成了钦案,由锦衣卫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逮捕,严厉审问。半年多之后,因为证据不足,三个人才被释放,程敏政已身败名裂,出狱三天后就病死,唐伯虎和徐经也因为过于狂傲,被永久剥夺了士子的身份,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最为大家熟悉也最惨烈的考试泄题案,就是清雍正年间的俞鸿图案了。在闽中督学负责组织考试的俞鸿图因为家人受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考题,结果被判腰斩。俞鸿图受刑后蘸着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才断气——这让严苛的雍正...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古代高考的必备品

高考网
   现在的高考,一般都是在各城市就地考试,十分方便。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和殿试在京城进行,大都远离考生们的家乡。一般三年考一次,所以,临行前,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带充分。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件古代“高考必备”。

  墨斗笔。这种墨斗笔差不多就是古代考试的专用笔,笔头上有个椭圆状储藏盒,能够储藏一些墨。因为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主要考八股文,在字数上有相当的要求,所以,要是带的墨不够的话,可以把墨斗里的墨临时挖出来备用。

  赶考书箱。古代考试的题目一般限定在“四书五经”中,基本上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备上一个书箱,藏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赶考专用书箱,一般精致而小巧,底板有夹层,可以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进去以备不时之需。

  考生夹带。古代有一项“高考神器”夹带。夹带是科举考试下较为流传的一种作弊“文化”。虽然官府对作弊严查,甚至还有严酷的惩罚措施,但也挡不住考生对功名利禄那诱人的向往。古代的考生们往往把“四书五经”等考试用书字变小、书压缩,缝进衣服,藏在鞋底,甚至绑在头发里带进考场。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盘点古代“高考”的规章制度

高考网
 

  ▲古代科举考试“号房”

  ■辞赋元曲都入题 ■状元考生自己定

  ■搜身为查“诸葛” ■作弊泄题遭重刑

  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考试都十分重视。

  在中国,考试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时兴的是举孝廉,也就是推荐有才华者当官。但它的弊端迅速显现,主要就是举荐者(多为官员和贵族)有很大的徇私空间,可以用举荐的权力来获取利益,从而堵塞底层的上升空间。而国家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人才。于是,科举考试就应运而生。无论是谁,都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一步步走出来。虽然它依旧有着残酷的一面,但就选拔人才而言,它已经是相对合理、公正的了。道路崎岖,但这毕竟是条道路。

  科举考试初期,可不是只有八股文,诗词歌赋都考过。《茶香室丛钞》引明朝著作说,元朝在没有灭南宋的时候,是用元曲来进行考试的———出上一个题目,让考生填曲。难怪元朝戏曲如此发达,合着考试选拔的都是编剧编曲。无独有偶,北宋徽宗年间考试,要求考生看着画说出一句唐诗,“得画外趣者登高第”。所以有“宋画元曲,千古无匹”之说。当然,正史里并无这样的记载,也许只是个别考试的个别行为,但足以说明,古人的考试,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索然无味。

  考试内容繁杂,考试方式也不太正规。唐朝时候,考试竟然不将试卷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考上考不上,全由主试官说了算,叫“通榜”,这就为走后门大开绿灯。有时候主试官不想看卷子,干脆委托给不相干的人来定榜单,甚至会找考生来写榜单,这也太不严肃了。有一年考试,考官竟公然在考场里说:“诸位都是一时英俊啊,可惜了,无人来救。”当时在场五百多考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考生叫袁枢的,问了一句:“您……啥意思?”考官答:“没有榜单啊。”合着他懒得看卷子,榜单竟然没写。

  袁枢说:“要不,我来吧。”主考官闻听大喜,立刻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给了袁枢。袁枢真不含糊,接了纸笔,稀里哗啦一挥而就,写完了,就是状元那名字还空着呢。考官问:“那状元是谁啊?”袁枢说:“状元啊,非老夫不可。”于是,他就成了第一。

  人生总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但如果觉得某个考试可以耍小聪明,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朝有一种专门的太监,叫随堂秉笔,就是抄抄写写的记录员。崇祯十二年夏,司礼监负责人叫李承芳,他手下有个叫顾三聘的,想考随堂秉笔。千不该万不该,顾三聘找到一位王建鼎,代写了一篇作文,当做考试答题交了上去。结果被人告发,这下子,老上级李承芳也救不了他,只好上报。得知情况的崇祯皇帝二话没说下了指令:顾三聘杖毙,王建鼎发往南方。

  大名鼎鼎的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也折在作弊上。弘治年间,唐伯虎考取了解元,次年和好友徐经(旅行家徐霞客的爷爷)一起进京会试,并投奔了考官程敏政。有考官提携,又满腹诗书,于是整个舆论都预测唐伯虎将会是本科状元,这引起了参考考生的极大不满。考试过后,一道偏题竟然真有两个人答对了,于是大家猜测这两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这时有人告发程敏政有意泄题,虽无真凭实据,但弘治皇帝还是把此事做成了钦案,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

与古代高考相关的高考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