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很短,多一些体谅,多一些避让,生命通道便会更畅通一些。小编为大家提供申论复习资料:避让救护车,希望大家仔细查看!
申论复习资料:避让救护车
背景:
“为孩子让出一条生命通道!”2018年10月,朋友圈里竞相转发的一则请求道路车辆避让救护车的消息令人感动。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很短,但现实中因应急车道被占、对警笛警灯置若罔闻而耽误救治的情况屡见不鲜。警灯闪烁、警笛鸣响时,避让就是在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赢得时间。
提出观点:
救人的事情往往需要争分夺秒,除去救援车辆自身以及路况问题,最值得依赖的就是通行在路上的车辆。多一些体谅,多一些避让,生命通道便会更畅通一些。
综合分析: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让之道自古就备受国人推崇,很多人在咿呀学语时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礼让”竟成了稀缺资源,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抢先一步可能对自己有利,就总会有一些人,脑袋削了尖似的往前钻,就连给救护车让路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都完全被抛在了脑后,“谁让谁吃亏”成了一些人的生活信条。
在现实生活中,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救护车,有一定的原因在。比如,交通法中,只规定“应当让行”,却没有规定“如何让行”,在一些国家,“左车向左,右车向右”是比较常见的具体让行方法。另外,交通法没有明确免责条款,避让如果违章,申诉起来很麻烦,只能依靠交警认可才会撤销处罚,这在客观上无疑也会阻碍车主让行。而平时生活中,一些救护车被滥用,假公济私滥用特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形成让行习惯。
这些原因,有些属于法规不够细致,有些则是社会文化,如果不及时改进或改观,交通法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势必大打折扣。如今的中国正在跑步进入“汽车社会”,理应有与其相匹配的“汽车文明”。但文明行车不能完全依赖驾驶人的道德自律,更应该依靠规则的细化和完善,以及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对策措施:
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实施细则更加细化,更具指导性和实践性。同时,公安交管等部门务必严格执法。借助现场执法、监控取证等方式,真正将这一处罚性规定落到实处,自然有助于塑造人们的避让意识和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意识到,对救护车的避让义务,很难通过事后的处罚得到普遍履行。这意味着要让救护车路权落地,既要尽可能地严格执法,更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人们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让行意识深入人心,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素养,更加自觉、主动地给救护车让路,这才是保障救护车优先路权的最根本出路。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