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作文素材:哲理思辨](https://img.liuxue86.com/2014/0604/20140604043943351.png)
中考正向我们招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考生提供2014中考作文素材:哲理思辨,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中考频道小编提醒大家考前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好好备考!
![](https://img.liuxue86.com/2014/0604/20140604043943351.png)
2014中考作文素材:哲理思辨
热题回放
1.材料:付出和分享(2011·湖南邵阳题二)
2.源(2011·湖南衡阳)
3.话题:出发与到达(2011·青海题二)
4.顺流逆流(2011·广东清远)
5.敬畏生命(2011·山东烟台)
难点攻坚
主题“哲理思辨”类文章要想出彩,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立意要有思辨味
我们知道,世上万事万物往往是相互关联的,看似相对的事物,也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我们有“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祸福相倚”的说法。以辩证的观点审视,虚与实、多与少、圆与缺、忧与乐、动与静、远与近,都不是绝对的,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湖南邵阳题“付出和分享”为例,“付出”和“分享”好像是两码事,一个是出,一个是入,一个是得,一个是失。但联系起来看,正面入手可以立意为“没有付出哪来分享”“先有付出才有分享”“个人付出集体分享”“分享之甜源于分享之美”“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分享,但所有付出都有价值”“迟到的分享,分外甜美”“有时,付出就是一种特别的分享”……也可以逆向立意:“不能分享,就不必付出”“迟到的分享,何乐之有?”“不是所有付出都是为了分享”“付出和分享之间,有个不等式”……
初中同学一般没有受过辩证思维训练,看问题容易非此即彼,停留在一面。如果你能明白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既能看到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能看到现在,还能看到将来,你的作文立意就有了思辨味,就会比别人深入、深刻。
二、语言得有哲理味
作文语言和内容应该是高度匹配的,哲理类作文如果用大白话,就好像用一个大土碗喝XO,何其不和谐!我们应着意提炼一些简洁精辟、蕴涵哲理的警句,以增加作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读者以启迪和回味。一篇作文,有这么几个漂亮的句子,整篇都会被映照得熠熠生辉。
当然,这样的句子,需要苦心经营。
一是从修辞角度经营。譬如,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我们会运用对比。你要陈述这样一个哲理“自由只是相对的”,将两方面一起摆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然更能突出这种自由的矛盾统一。你要说骄傲自满极可能衍生灾难,可以将骄傲自满的另外一极放在一起对比映照,“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一是万念俱灰”,这样对比着说,更容易让自得者警醒。此外,比喻、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都是提炼警句的常用修辞。
二是从句式角度经营。譬如,为了使表达更有张力,更引人回味,人们更倾向选择由两个或者三个分句组成的句子来表达。这是有道理的,这就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