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4国考申论范文栏目,提供与2014国考申论范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申论,是中国大陆国家公务员进行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国家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行政能力测试)、申论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申论”一词,取自孔子《论语》的“申而论之”既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要求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

2014国考申论答题策略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

  申论文章的主观性较强,很多考生对于其评分标准都不是十分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liuxue86提醒各位考生:参加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前,考生十分有必要将评分标准了解清楚,这样我们才知道具体答卷时要做到哪些方面,避免哪些失误。

  第一,论点定下整个文章的基调,是保证基础分的前提条件。

  通读申论材料后,我们一般可以判断出材料的主题。确定论点最安全的办法是从材料的主题中提炼出论点。如果你分析能力较强,也可以从主题中引申论点。liuxue86提醒大家:论点一定要有积极的意义,一定要紧扣材料。在前面两个条件都满足下,大家可以对论点的角度进行一些调整,确保自己能言之有物。

  第二,论证围绕论点提出,绝对不能偏离。

  (1)确定结构是第一步。论证的过程要求严谨、具有逻辑性,所以一定要提前在心里打打腹稿,写到哪儿想到哪儿是最容易使论证偏离论点的。我们要先想好用哪一种结构来进行论证。如谈论到教育的乱收费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并列的结构,也可以考虑递进式的结构。

  并列式: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自身、学生家长三方面进行规范。

  递进式:不仅针对现象加强监督和检查,还要从思想上提升教育从业者的境界。

  更多关于如何围绕论点安排论证结构的内容,考生可关注我们网申的申论栏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是二类以上文章的评分要求。具有明确论证结构和内在逻辑性的文章,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条理清楚的印象,分数也就自然高出一筹。

  (2)论证的有效性是原则。

  什么是论证要有效?即所有的论证都要围绕提出的论点来进行。比如说申论材料讨论的是改善外地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而文章中却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展开一大段的论证,那显然这种论证就属于无效论证,有画蛇添足之嫌。在申论文章评分标准的一类和二类文标准中,都对中心明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

  论点和论据都保证没有问题的话,60%的分数就应该收入囊中了。显然,对于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我们来说,这还不够。liuxue86提醒大家:申论文章要想冲刺高分,还要在内容上下工夫。开头和结尾要精选内容,论证内容具体,并且语言流畅,没有病句和错别字。此外卷面的整洁也很重要,希望大家先想好再动笔,尽量减少修改的痕迹,把字写清楚,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眼”印象。另外,字数也要符合要求,如果规定的是800—1000字,最佳的就是在900字上下,因为字数不够或超过都是要扣分的。

  公务员申论栏目推荐:

  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模拟试题

...

与2014国考申论范文相关的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

2014国考申论答题要领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答题技巧

  2012年国庆长假什么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显然非“堵”莫属。参加2013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如果将各种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中产生的问题最终归因于这项政策,一味批评和指责政府,最终导致作答立场错误,思考的角度脱离政府的立场,不符合公务员的身份,必定败兴而归。

  1.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行利国利民

  无须讳言,2012年推出的高速公路长假期间免费通行的政策,对于拥堵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碰擦追尾事故与拥堵现象频现,除了车流量增多之外,驾驶人养成的不文明交通习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从本质上讲,高速免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之前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事实证明能够通过完善实施方案来解决。这一措施,不仅可以节省民众的出行成本,而且这项政策还可以引发居民的消费热情,形成一个新的大消费发展战略。高速免费将有效地拉动“假日经济”,并由此倒逼行业升级,包括配套服务、价格调控、市场监管等。

  2.积极推动带薪休年假制度的落实

  尽管高速公路免费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但绝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加快推进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真正实现“错峰”。

  3.通过科学管理引导公众文明出行

  管理部门全力应对,积极出台制定各项科学的预案,避免和缓解节假日交通拥堵状况的发生,使管理更智慧、决策更科学,积极引导公众自觉做到文明出行。此外,现在我国多地都在倡导“文明出行从自身做起!”这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如果出行者想拥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假期,必须从自身做起。

  公务员申论栏目推荐:

  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模拟试题

...

与2014国考申论范文相关的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

2010国考高分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市场监管者不能缺位
楼脆脆事件 虽然这是个案,但也反映了某些普遍现象。中国的质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缺乏诚信和认真的问题。
房屋质量问题,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焦点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只是指望消费者自己去维权,是没有办法的。由于它有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而且房屋有很多外部性,楼如果倒的话对周边的楼都会有影响,涉及到公共属性的,政府的责任是没有办法脱逃的。
首先,房地产市场领域的相关的法律和国家的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地实施或者遵守,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在房地产市场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卖方市场,不管是什么样的房子,好房子、破房子,都能快速地销售,而且价格非常高,加上我们现在又是一种期房的预售制度,所以它就为这种市场力量的失衡,包括质量问题在内的,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问题,埋下了隐患。第三个原因其实是一个政府监管失灵的问题,我们看到,在这个领域,从最初的从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开始,到整个后续的一系统的管理制度上,有的方面是制度设计的不到位,有的是制度设计到位了,但是在执行中走了样,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政府和开发商他们的利益趋同的现象,这样无形当中就使应该起到一个中立的、公正的监管者作用的这种政府监管,就出现了监管的失灵。
政府的市场监管不能缺位。幢接近完工的住宅大楼不会无缘无故地倒塌,这背后肯定有着许多复杂的因素。这就要求调查组尽快明确分工,从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迅速开展缜密调查。
在展开调查过程中,政府应把事故当作一起公共事件,成立或指定统一新闻发言机构(人),及时公开调查信息,解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样才能够及时消弭公众疑虑,避免事故产生更大消极影响。应该说,在事故调查的初步结论尚未出来时,社会舆论有着各种各样的判断和猜测,甚至出现种种传言,都是难免的,符合公共舆论事件的相应特征。只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处置妥善,传言便会逐渐消散,人心也会安定下来。
在事故调查以外,相关善后工作也应迅速展开。可以说,这是和调查事故原因同等重要的后续处置工作。对此,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广泛听取相关民众的意见,敦促开发商主动正面回应业主的合理要求,并采取各种办法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这方面牵涉赔偿办法等诸多复杂因素,政府部门一定要站在公开、公正的立场上依法妥善解决,才不会因此酿成负面后果。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对这起塌楼事故进行深刻检讨和反思,举一反三,汲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悲剧。事故发生后,除了严防周边小区和公共设施发生次生灾害,有关部门也已发出紧急通知,对全市楼盘进行普查。这在当前不仅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也是对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一种体现。一幢大楼倒了,可是人心不能乱了。所以,在普查过程中,要坚决杜绝走过场、搞 面子工程 的做法,而要切实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稳定社会情绪,消除公众不安和疑虑。近些年来,各地城市大多处于高速发展和扩张状态,房地产经济甚至成为许多城市的 支柱产业 ,因此,难免出现急功近利以及寻租****现象。这幢大楼无论因为地质原因或施工质量原因而倒下,都反映了在城市开放建设过程中所...

09年国考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取长补短强化申论能力 2009国考申论范文点评》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取长补短 强化,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4时35分20秒。

2009国考申论范文:

优化政策,依靠科技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而粮食生产问题又是农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稳定。今年******同志在河南农村考察时再次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符合我国国情,是对粮食生产现状的科学总结,为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

发展粮食生产,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必须始终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抓。我国人口众多,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独立自主的粮食生产观念。粮食生产决不能完全依靠进口,只有立足本国,依靠自己发展粮食生产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之策。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关键在优化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好的政策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充分办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充分说明一项好制度、好政策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首先要继续落实和贯彻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能够放心生产,安心投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置建设,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要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打造品牌农业;第四,要稳定并逐步提高粮食保护价,保证农民增产增收,避免谷贱伤农情况发生。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重点在科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盲目地埋头建设而不注重科技发展必然导致落后。农业是一门传统的产业,要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重点在发展科技。第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断研制新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抗病能力,增强农药化肥的有效性和无污染性,让农民进行科技化种植,提高单位产量;其次,科研院校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更多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第三,通过宣传和三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科技常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让农民能够真正实现科技种植,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必须从政治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生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着力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

申论范文:2011国考申论真题高分范文

申论范文 公务员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频道(m.liuxue86.com/gongwuyuan/)的《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范文及深度解析》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范文,本文发表于2013年03月21日 20时35分29秒。

真题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

【作答要求】

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范文】

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2】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3】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4】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

2014国考申论热点:新型污染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热点
  【热点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水资源紧缺 地表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治理 生态文明 污染控制

  【热点背景】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有50.71%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Ⅴ类水)和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张兆吉和费宇红介绍,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市)的全部平原及河南省、山东省的黄河以北平原,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石油类污染,城市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地下水污染状况日趋加重,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并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调查表明,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深层地下水总体较好;地下水“三氮”污染普遍,呈面状污染特征;(类)重金属呈点污染特征,砷、铬污染较严重;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呈点状分布,呈复合污染特征;地表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地下水质量;生活垃圾场对土壤、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点状污染;污水灌溉,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极大的影响。

  【考点分析】

  一、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1、石油类污染、城市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处置。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以及排放大量废水导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污染。3、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上污水向地下的渗透。4、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使用污水灌溉。5、唯科学主义至上,只考虑暂时对人类有用,并不考虑后果。6、地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地下水更容易被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

  1、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增加了人民的负担。2、 危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影响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严重阻碍了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4、加重了党和政府的治理难度,增加了公共财政压力,进而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5、破坏了人类生态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滋养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三、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具体举措

  1、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2、尽快出台地下水保护和污染控制的专项法律法规。

  3、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将地下水保护和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4、政府加强地下水信息公开,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进度就会被群众所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土壤污染修复机制。

  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既防止新的破坏地下水污染的行为产生,又积极治理已经被污染的领域。

申论推荐:申论热点 申论模拟题
...

2019国考申论扶贫范文(四)

申论范文 国考申论扶贫范文 2019国考申论范文

如果申论考试中让你写一篇有关扶贫方面的申论文章,你会准备怎么写呢,本网小编收集了2019国考申论扶贫范文(四),希望能帮到广大考生们,更多精彩扶贫申论范文等你阅读。

2019国考申论扶贫范文(四)

精准脱贫要找准“穷根”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全面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从“扶贫攻坚战”到“脱贫攻坚战”,不仅仅是从过程向结果的飞跃,更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

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须有历史紧迫感,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懈怠。六盘水市至今仍有50.99万贫困人口,未来5年每年要减贫10万人以上。数字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是需要先找准问题。只有找准“穷根”,才能开好“药方”,靶向治疗。我们深入推进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找路径“四找”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转观念、转路径、转作风,把信心树起来、志气立起来、责任担起来。

“穷根”在哪里?关键在于农村资源、资金、农民分散,形不成产业和规模;在于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双层经营体制“分”得不足、“统”得不够。

“药方”是什么?是改革。

改革,要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精确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而不能简单地搞“拉郎配”。六盘水市采取定人头看责任、定地头看产业、定龙头看就业、定户头看保障、定年头看成效“五定五看”模式,明确“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责任体系,对标对表、挂图作战,防止被平均数掩盖真问题。

改革,要把脱贫需求和发展空间放在一起考虑,用可持续的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决不能“有想法、没办法”“忠心耿耿、不知咋整”。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要求,开展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把城乡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上来,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路。我们整合了35万余亩集体土地、近50万亩农民承包地入股经营主体,整合财政资金4.4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9932万元、农民分散资金1.72亿元、社会资金24.06亿元,建成37个农业园区,培育185个企业、275个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使12.8万户44.3万...

2019国考申论民生范文(四)

申论范文 国考申论范文 2019国考申论范文

小编今天收集整理了2019国考申论民生范文(四),供大家阅读,更多优秀申论范文请关注本网站的更新。

2019国考申论民生范文(四)

居住证应成为新型户籍制度的“通行证”

众所周知,户籍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复杂,核心的问题一是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与户籍挂钩,而且形成的时间久,涉及的领域多,协调的难度大;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别较大,需要合理引导。可以认为,只要中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无法根本改观,中国的户籍改革就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否客观认识这种困难,将决定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

2015年3月份,《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三中全会指出:“2020年形成新型户籍制度”,路线图和时间表均已明确。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由于将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相比暂住证,居住证已由过去是外来人口的一项义务,变成了如今的一种权利;由过去仅单一地对外来人口进行管理,变成了如今既进行管理又提供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

实施居住证制度,既可掌握城市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又便于城市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城市及外来人口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暂住证变身居住证之初,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居住证还是一张可有可无的白纸,尽管城市管理者欲在上面写下美好的愿景和庄重的承诺,但是,外来人口非但未能真正享受到居住证带来的城市福利和市民待遇,反而给自己头上又多上了一道“紧箍咒”。这也是过去外来人口对办理居住证态度消极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料,随着新型户籍制度的顺利推进,居住证将由过去的一张白纸,华丽转身为又一张“身份证”,成为城市为外来人口提供积分入户、就业创业、劳动保障、住房安置、医疗卫生、子女就学、证照办理等多重服务的“权益证”,甚至成为形成新型户籍制度的“通行证”。如果政府能够不折不扣地履行诺言,想需居住在城市的非户籍人士都能够认真配合,积极主动地去办理居住证,过去由城市管理者苦劝、甚至强制办理的尴尬局面也将就此终结。

因此,居住证应成为消除城乡差别、体现社会公平的城市标签,承载更多的城市福利与人文关怀。比如,将居住证办理与入户、就业、就学、住房、养老、医保等重要城市福利和社会保障挂钩,使其成为享受公共服务的需要条件;特别是要将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不歧视,多关爱,让他们分享城市公共福利和发展成果,从居住证中真正得到实惠。进而,使公民拥有理...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