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5中考政治高频考点栏目,提供与2015中考政治高频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国策经纬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国策经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会发展。

  2、“三个代表”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导文化的发展。核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可持续发展

  (1)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备战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知识解读(国情国策知识一)

  考点一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B )

  【对应教材】 九年级第三课、第七课、第九课

  【考点解读】

  (一)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共和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身边的变化

  (1)国家的巨大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表现在:①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③香港、奥门回归祖国;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⑤“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取得成功;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⑦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⑧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20.1%)仅次于美国(27%);⑨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⑩2009年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

  (2)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

  ①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住房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合理,交通工具更加快捷,医疗条件的改善…… 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 ③政治生活日益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

与2015中考政治高频考点相关的中考政治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财富之源

之源

  第五课 财富之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树立财富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创造财富。

  知识目标:知道创造财富的源泉;理解勤劳是创造财富的基础,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财富的源泉;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难点: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爱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提问: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了解了小康社会的美好,懂得了财富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财富呢?

  二、 新课教学

  1.教师:现在社会上,现代社会最热的话题就是赚钱、发财。今天开始,我们就是要了解如何才能赚到钱。首先要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到钱?(学生自由发言)

  赚钱确实是一门学问,有人好像很容易就赚到钱,有人则也很难赚到钱。这里有一些说法,我们看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呈现各种关于财富源泉的说法,让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如下面的说法。(1)劳动创造财富。(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3)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科学管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5)诚实的人格是创造财富的源泉。(6)思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7)合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深入了解创造财富的源泉。教师: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财富,但是劳动是财富生成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劳动,科学就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没有劳动,科学的管理便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劳动,资金不会自行下蛋……总而言之,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9页的寓言故事讨论其中所说的“财宝”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体会劳动的价值。

  富裕的农民为什么不把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留给儿子,却要引导儿子学会劳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中华民族在古代就以勤劳而著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因为具有勤劳的优秀品质而成为当地较为富有的人。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阅读资料,感受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教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得到财富的途径的扩大,有人忘记了劳动的作用,甚至鄙视劳动。是否真的勤劳过时了,劳动无用呢?组织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阅读犹太商人的实例,分析故事说明的道理,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定并总结:智慧与开拓是创造财富的源泉。1. 呈现教科书第32页的关于温州人创业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温州人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2. 教师:可以看出,温州人既勤劳,又具有开拓精神。他们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天下,在全世界找到立足之地。可见,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就事业、获得财富,必须具有这种敢想敢干、不断进取的精神。3.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有关戴尔的资料,了解戴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看来,要获取财富首先得劳动,同时还要有智慧,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里,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

与2015中考政治高频考点相关的中考政治

2015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考点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2015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形式: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理解):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科教兴国战略(分析):重要性:

  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④教育决定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事业。必要性:中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定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如神州六、七号,嫦娥二号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①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④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以上由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更多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尽在本网站,希望对您的政治复习有所帮助。

...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依法治国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中考)

  【时政热点】

  材料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决议》。全会强调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依据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材料二: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3月1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整案,经过这次修改,我国宪法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完善,更加反映时代特点,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这是因为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基,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中共中央依据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正是依法治国的体现。

  2、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首先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其次,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率;再次,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以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以及国家长治久安。

  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首先,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各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利的最高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其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再次,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人无论职位多高、功劳大小,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现行宪法是1982宪法,其后又经过了三次必要的修改,补充完善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写入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贯彻依宪治国的指导思想。

  5、依法治国必须做到:

  (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4)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确保宪法的实施,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5)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严格依宪办事,维护宪法尊严。

  6、青少年应认真学习宪法,从小树立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严格按宪法规定办事,勇于和善于同违反宪法的言行做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为宪法的顺利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设问示例】

  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1)你对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观点的理解。

  (2)请你为切实做到依宪治国献计献策(至少提出四条计策)。

  (3)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正案的重要意义。

  (4)你知道新修改的宪法对原宪法做了多少出修改吗?请你至少写出三处新纳入宪法中最重要的条款。(要规范)

 

...

2015中考政治核心考点复习

中考政治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2015中考政治核心考点复习


  中考政治重点知识强化篇:根本、中心、核心、决定、关键类

  1.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3.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教育、科技。

  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根本制度:杜会主义制度。

  7.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8.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深证):牢牢把握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

  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2.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力是:人格尊严权。

  1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1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9.团队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

  20.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2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2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2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2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基本经济制度。

  26.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少生。

  27.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8.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以上由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更多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

2015考研政治高频考点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2015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考研复习已经进入白炽化阶段了,大家有必要集中梳理高频考点,查漏补缺!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5考研政治高频考点

  考点一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考点二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给自足(2)简单再生产

  考点三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考点四: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历史范畴(3)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及其特征

  (1)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2)自然属性(3)永恒范畴

  交换价值

  (1)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量的比例(2)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1)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统一:一般商品两者都有

  考点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具体劳动和自然物相结合(3)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生产价值(2)价值的源泉是抽象劳动(3)抽象劳动是劳动社会属性

  考点六:商品的价值量

  (1)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和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3)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考点七:价值规律

  (1)内容: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依据价值等价交换。

  (2)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主要作用

  积极部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自发调节收入分配

  消极部分:导致垄断、两级分化、资源浪费

  考点八:价值形式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本质:一般等价物(2)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考点九:劳动力成为商品

  基本条件

  (1)有人身自由,能独立出卖劳动(2)一无所有,无任何生产资料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支出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

  考点十:所有权和所有制的关系

<...

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

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高频考点 中考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

  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

  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

  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

  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

  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

  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

  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

  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

  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

  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

  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

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汇总

考研政治复习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2015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你有没有总结一下毛中特的高频考点呢?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汇总,请大家务必将这19个高频考点仔细复习一下!

  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汇总

  一、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