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东周历史故事栏目,提供与东周历史故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东周始末

中考历史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已陆续结束,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东周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指周朝的后半段。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

  东周简介

  公元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东周开始。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西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其中比较出名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春秋时期

  东周建立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西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春秋五霸

  东周至春秋时期玉编钟最大玉编钟实物尺寸( 高60mm 宽53mm 厚23mm )

  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 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

与东周历史故事相关的中考历史

2014中考历史会考春秋战国(东周)

中考历史 初三历史试题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同学们复习《春秋战国》时要注意重难点: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P30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P30-P32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P33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P39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铭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P41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P47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P49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与东周历史故事相关的中考历史

初中历史会考春秋战国(东周)知识点

中考历史 寒假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节日快乐!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

  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

  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春秋战国(东周)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

初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清单:春秋战国(东周)

中考历史考点 中考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我喜欢历史故事作文

关于历史故事的作文 我喜欢历史故事作文500字

  读一本好书,能让一个人的一生受益匪浅!有人喜欢童话故事,有人喜欢文学故事······我却喜欢三国故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喜欢历史故事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喜欢历史故事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将相和》,我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可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才有利于国家安危。

  学完以后,我想到我们的学校、班级,一个大集体,都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协力,宁可让自己让自己吃亏,也不要破坏了集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平时,同学们为了自己,而不顾班级荣誉,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争执不休,大打出手,非置人于死地不可。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带来了不少麻烦,又有什么用呢?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让人三分,以大局为重,向共同目标前进。廉颇大将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当他知道蔺丞相的用意后,很是惭愧,主动上门负荆请罪。不像我们现在的有些同学,干错了事情,事实摆在眼前,就是不认错,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还是低头认错。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廉颇的优秀品质。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顾大局,识大体,不能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当自己有错时,一定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不让同样的错再次出现在自己身上。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也才能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集体。

  篇二:我喜欢历史故事

  读一本好书,能让一个人的一生受益匪浅!有人喜欢童话故事,有人喜欢文学故事······我却喜欢三国故事。

  三国距今已有几千多年之久,里面讲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悲壮历史!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刘皇叔三顾茅庐》了。

  刘备深信徐嫬推荐的诸葛亮是个贤才,便叫人准备了一些礼物,和两位兄弟关羽张飞一起去隆中拜访他。三兄弟来带诸葛亮的茅庐前,刘备自报家门,说要见诸葛先生。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先生,诸葛先生早上出门去了。刘备问先生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童子都说不知道,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回去。

  三人回到新野后,刘备不能安息,便天天派人打听诸葛先生的消息。一天,刘备派出的人回报说卧龙先生回来了。刘备听了大喜,立刻叫人备马。当时,正是隆冬,天气十分寒冷,外面还下着纷纷大雪。张飞劝刘备休息一会再走,刘备说道:“你若是怕冷,可以回去,我自己前去!”张飞哪里肯回去,于是三人又冒着大雪,赶往卧龙冈。到了茅庐,见门上贴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刘备走进草堂,只见一位年轻人在烤火,口中还唱着贤士待明主的歌,诸葛均告诉刘备,诸葛亮出去玩了。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便告辞回去了。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大好日子去诸葛亮家,童子说诸葛先生正在草堂睡觉,刘备便吩咐关羽和张飞在外等候,自己走进去,恭恭敬敬的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过了几个时辰,诸葛亮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请诸葛亮出山。

  这篇文章中的刘备十分尊重人才,同时,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我推荐大家也来看一看有关三国的故事,这样可以让你们更加了解三国!

  篇三:我喜欢历史故事

  最近我迷上了读书,尤其是历史故事,让我读了又想读。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概说:刘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虢国被灭是东周历史的转折点

中考历史

  公元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虢国也跟随东迁。从此东周王室与虢国便被绑在了一辆战车上,虢国存在时,东周王室在国际舞台上还有一定的地位。自从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灭后,东周王室失去股肱,彻底一蹶不振。本文主要依据《左传》等传世文献,对此试作论述,以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虢国

  两周时期,虢作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屡见于文献。传统观点认为有三个虢国,《汉书·地理志上》弘农郡陕县下自注云: “故虢国。有焦城, 故焦国。北虢在大阳, 东虢在荥阳, 西虢在雍州。”

  北虢所在的大阳即春秋和左传里的下阳,在今三门峡地区,东虢所在的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地区,西虢在的雍州,大概离今天陕西宝鸡地区不远。还有所谓南虢与北虢其实同属一国,只是分列于黄河南北的两个都邑而已。据学者考证,西周初期,周王所封只有二虢, 一为东虢, 封邑荥阳, 公元前767年为东迁的郑国所灭亡; 一为西虢, 封地宝鸡。西周晚期, 西虢东迁, 族人一支滞留原地, 史称小虢, 公元前687 年为秦武公所灭。另一支则东迁到今三门峡、平陆一带, 因其地跨黄河南北, 隔河相望, 故有南虢、北虢之称, 今人则一般称其虢国,这也是本文说讨论的虢国。

  二,虢国与东周王室的密切关系

  虢国与周王室关系一直密切,《左传》僖公五年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自从随着周室东迁,虢周关系更加亲密,这在《左传》里表现的很明显,兹作整理如下:

  (一)虢国国君担任东周王室要职,《左传》隐公八年:“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二)虢国曾受命于周王颁布诏命,《左传》桓公八年:“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此时周室在晋与曲沃之争中偏向与晋。《左传》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此时周室受曲沃贿赂。

  (三)虢国经常受命于周王讨伐不臣之国,见于左传者有五,一为伐卫,《左传》隐公元年:“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一为伐曲沃,《左传》隐公五年:“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左传》桓公九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一为伐宋,《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左传》隐公十一年:“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此时郑尚且服于周室。一为伐郑,《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一为伐樊,《左传》庄公三十年:“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

  (四)虢国内政受东周王室的干涉,《左传》桓公十年:“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此时周王室的威权在诸侯国中似乎只能在虢国中行施。

  (五)虢国积极从事安定王室的事业,《左传》庄公二十年:“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之,见虢叔,曰:‘……盍纳王乎?’虢公曰:‘寡人之愿也。’”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

  (六)虢国经常受到东周王室的礼遇,《左传》庄公十八年:“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

端午节的历史故事

端午节日 端午节日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吃年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端午节我们也知道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苏州人的端午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下面就让出国留学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一些关于端午节日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bfcf021f152e48008921b6f674e4887f.jpeg

屈原投江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扑,失去了楚王的信任,开始远离权力中枢。此后,屈原只能通过讲学的方式来宣扬变法的思想主张。

  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在此地遥思故国作《离骚》。五年后,屈原回返国都参政,任三闾大夫,与昭雎等楚国贤臣主力抗秦,可惜未能如愿,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囚禁。公元前296年,楚怀王亡于秦国,新王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打压主张抗秦的大臣。屈原被新王罢免官位,流放到江南。

  此后长期居于流放地。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回天无力,郁郁难舒,遂投江以身殉国。屈原正色道:“我们都知道,刚清洗过头发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尘,刚刚沐浴的人要穿清洗过的衣裳。

  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呢?对我来说,我宁可远离那混沌的庙堂也不能忍受与他们同流合污。哪怕要投入这汩罗江中葬身鱼腹,我也不愿让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洁的污垢。”于是屈原怀抱石头,以身投汨罗江。

u=1885025684,2416118365&fm=26&gp=0.jpg

  曹娥寻父尸

  曹娥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孝女。她的事迹千百年来感动着世人,为她立的碑叫曹娥碑。为纪念她也有了叫曹娥江的一条河。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会稽上虞人。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年方一十四岁,生得美如天仙,又聪明绝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

  一年春夏之间,两崖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江上浊浪滚滚,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洪水淹没了滩涂。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涨了大水鱼虾多,但洪水汹涌危险大,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再也憋不住了,有道是“混水好抓鱼”,这是一...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