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全国卷化学必考知识点栏目,提供与全国卷化学必考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1、各种化学用语(核素、离子、原子的标记符号;各种化学式、方程式;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

  2、原子、离子的结构特征(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半径)及性质(得失电子能力、氧化还原性)

  3、周期律的内涵(原子离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单质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周期表的结构及构成规律

  5、反应速率的计算(表示、比较、换算------)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要求识别图像和绘制图像)

  6、平衡状态的特征与判断、平衡移动的判断(从浓度、转化率、体积百分含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

  7、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8、弱电解质(含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分析

  9、溶液的酸碱性、pH(PH试纸及PH计的使用)及简单计算、指示剂

  10、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11、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有机)的分析、简单的配平与基本计算

  13、关于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

  14、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

  15、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判断

  16、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17、有机反应类型及典型例证

  18、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19、以氯气、氯水、次氯酸及其盐、漂白粉为线索的卤族元素

  20、以二氧化硫、浓硫酸为线索的氧族元素

  21、以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族元素

  22、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23、以钠及过氧化钠为主线的碱金属元素

  24、铝、氧化铝、铝盐及偏铝酸盐

  25、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26、教材上的演示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拓展-------)

  27、做过的分组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评价、改进-----)

  28、相关概念——电离、电解、电镀、电池、电泳、电化腐蚀、电极、原电池、电解池

  29、相反概念——阴极和阳极,正极和负极,加成和消去,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0、相似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和同系列,挥发和升华

  31、相近概念——核素、同位素和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和单质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数。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与全国卷化学必考知识点相关的高考理综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 中考化学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必考知识点一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必考知识点二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

与全国卷化学必考知识点相关的中考化学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 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呢?同学们认真总结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重点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

  关于物质燃烧

  1,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 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 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关于中考化学

  想要了解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合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拉瓦锡。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

  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

  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棒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 化学必考知识点

  有些人说高考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说明高考化学需要记住的东西很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高考化学知识要点

  一、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二、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考化学知识点

...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化学知识点 中考必考知识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呢?小编想还有许多同学没有归纳总结过。为了让同学们的学习更轻松一些。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重点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

  关于物质燃烧

  1,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 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

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 中考化学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

  一 、属与氧气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成三种条件①常温②加热③高温。反应条件越容易达到,金属活动性越强

  例如Mg和Al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而Fe只有在潮湿空气中才与氧气反应(即生锈),Cu生锈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说明铁比铜要活泼。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Fe、Al在冷的浓H2SO4和HNO3中会钝化,因此可以用铁制品和铝制品盛装浓H2SO4和HNO3(钝化: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即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了金属与酸进一步反应。)

  2. Fe的化合价具有升降性,单质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铁离子(浅绿色),2价铁离子反应生成+3价铁离子(黄色)

  【注】铁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2Fe+3Cl2=点燃=2FeCl3

  因为Cl2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会把Fe氧化成+3价态。

  【题目解析】由蓝色沉淀想到Cu(OH)2,所以AB两种物质中一定有Cu2+、OH- ;再看反应②,首先钠盐均能溶于水,所以白色沉淀E可能是:BaSO4、Ag2SO4、CaSO4;反应③中硝酸盐均能溶于水,所以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AgSO4 这里注意下稀HNO3,初中化学里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有AgCl、BaSO4,所以我们能够确定两种沉淀,就能得到答案了

  A:Ba(OH)2

  B:CuCl2

  C:Cu(OH)2

  D:BaCl2

  E:BaSO4 F:AgCl

  反应方程式:

  ①CuCl2+Ba(OH)2---Cu(OH)2↓+BaCl2

  ②BaCl2 + Na2SO4 == BaSO4↓+ Na2SO4

  ③BaCl2+2AgNO3=Ba(NO3)2+2AgCl↓

  三、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㈡

  1.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投入到HCl、稀H2SO4 中为什么过一会才有气泡产生?———2Al2O3+3H2SO4===Al 2(SO4)3+3H2O

  2Al+3H2SO4===Al 2(SO4)3+3H2|

  因此实验题如果出现气泡过一会才产生是因为金属表面有氧化物薄膜,会先和酸反应

  2.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注】置换反应不仅发生在金属与酸之间,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①金属与金属:Fe+CuSO4===Cu+FeSO4

  ②金属与非金属:C+2Cuo=高温=2Cu+CO2|

  四、金属活动顺序

  1.设计实验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口诀:中间金属,两边溶液;两边金属,中间溶液

  例. 请你设计实验,判断Cu、Al、Fe三种金属活动性

  先根据金...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知识点 中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对此总结归纳过吗?如果没有快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拓展阅读:中考物理公式

  一、常用物理量物理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

  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I2Rt

  10.电学公式:

  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1/R=1/R1+1/R2I1:I2=P1:P2=Q1:Q2=W1:W2=R2:R

  二、常用物理量物理数据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