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公务员考试经典申论范文解析:“不学礼,无以立”》,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不学礼,无以立
目前正处于2018国考备考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相信不少同学会写作感到困惑。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真题范文,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真题再现】
“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在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文明礼仪是树立大国形象的良药
“礼者,乃做人之本,人无礼,不知其可”。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诚信知礼、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冲击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擎礼仪之舵,扬社会发展之帆,在全社会鼓励人们学习传统道德的精髓,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开篇介绍文明礼仪历史悠久,迅速点题,说明社会发展的今天,也需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
彬彬有礼、热情好客曾长期是中国呈现给外界的印象。守礼作为中华民族高度文明的表征,为我们赢得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树立起了良好的国家形象。然而,斗转星移,如今中国人的文明形象已与古人相差甚远,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尊重外国的风俗习惯,在禁止拍照的地方随意拍照、亵渎外族宗教信仰等等。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不文明者自身的形象,也使国人被冠以丑陋无知的恶名,更是使将礼仪之邦的文明光环沦为公共墓地。【运用当今国人形象与历史形象的连排对比,说明传承礼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传承礼仪,重振中华软实力已刻不容缓。
传承礼仪,需要约之以礼,收集传统礼仪的精华,制定文明行为的准则。【用总述句概括如何传承礼仪,简单说明第一种方法。】礼不仅仅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还记得曾在《人民日报》看过这样一组数据:在50岁以上的群众中有67%的人认为个人的行为仅与自己的人生有关,与社会无关;在18-50岁的人群中有35%的人觉得个人行为会影响国家形象,应当要进行自我约束。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多数群众认为个人行为与国家形象无关,无需关注。正是在这样的错误想法的引导下,许多国民不以基本的文明礼仪约束自我,到外国行为举止毫无顾忌,损害国人形象。【用数据举例分析如今国民素质现状与礼仪缺失的原因,引出下句具体解决方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深入挖掘古代文明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