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国考申论热点预测栏目,提供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6国考申论热点:全面二孩政策“平衡”吗

海南公务员申论热点 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人口过于趋于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二胎政策也随之出台,你是如何看待“二胎政策”的了?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2016年国考申论热点:全面二孩政策“平衡”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五中全会结束以来,媒体以及公众对于“全面二孩”政策的讨论就从未降温,这一政策的优劣也成为国内外知名人士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备考公职类考试的广大学子来讲,这一政策也应成为关注的重点。你将以何种理性、客观、全面的眼光来更好地了解这一政策。

  【政策描述】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政策背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

  【政策解读】不可否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于遏制人口过快膨胀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任何政策都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相合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调整人口政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加速到来。世卫组织《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人,如果维持现有的人口政策不变,那么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个国家如果老龄人口过多而年轻人口太少,就会面临难以承受的养老压力,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暮气沉沉。

  另一方面,“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永远是最可宝贵的资源,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早在2013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就出现了拐点,尽管经济发展正在历经转型升级、凤凰涅槃的过程,创新驱动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需要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人口,但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依然会为转型升级创造充足的腾挪空间,更是赢得未来发展的坚强后盾。

  正因为此,全面放开二孩,是立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做出的战略性规划,得民心、应民意、合国情。古人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一个社会,只有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只有“生之者”与“食之者”保持恰当的平衡,才能始终孕育蓬勃的发展活力。

  全面二孩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还会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而各位考生也应该持续关注,从而更全面的了解这一热点,在公职类考试中表现的更优秀。

  申论文如何“论述”

  一、对比论证

  公式:段旨句+正面案例+反面案例+结论

  举例:

  文化交流需建立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家喻户晓,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有着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不仅如此,而且他们的人才经过系统和专业培训。详情>>>

  公...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我是处长”为何如此嚣张

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 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 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申论热点聚焦着很多的社会热点,官员仗势欺人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如“我是处长”一说火热的引起了大众额关注,你是如何看待此类现象的了?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我是处长”为何如此嚣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背景链接】

  2015年8月3日,南京电视台“东升工作室”以《是谁如此嚣张?》为题,曝光了“南京一公务员酒后殴打他人”事件。事情发生在7月11日晚上9点半左右,在南京林业大学培训中心的前台处,南京玄武区住建局副调研员陈爱平要住酒店,与前台服务员梅华发生冲突,并殴打梅华致其右肩软组织挫伤。据梅华介绍,陈爱平在动手时一直将“我是处长”这句话挂在嘴边。

  【深度解析】

  [综合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所有的党员干部无论职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搞特权主义。权力本就是人民赋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的产物,对于“一边打人一边叫嚷我是处长”这种以权压民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容忍。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大对特权思想的打击力度,方能从根本上震慑此类行径,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句“我是处长”暴露的是“有权就任性”的扭曲的权力观,暴露的是陈处长低下的官品。官员打人事件频频曝光,矛头直指此类事件的始作俑者—中国官员,问题就在于权力的张狂。从根本上来说,此类事件源于权力在作怪。滥施权力,必然催生腐败;权力张狂,必然为所欲为。权力赋予其个人能量是腐败堕落之因。如果个人道德素质有问题,在特殊环境特定条件下,权力成为其个人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那些胆大包天的官员为所欲为的底气就给足了,在其统治的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他们一个个视法律为无物。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不仅加强“八小时以内”的监督,还要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惩涉案官员,绝不手软。

  打铁还需自身硬。官员需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塑造出过硬的官品。好官品是从政为官的必需品,好官品就是能以百姓之心为心,真心实意地为民服务、为民奉献。领导干部要把做官看成做事,淡化做官心理,强化奉献意识,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做贡献、谋利益。

  [参考对策]

  第一,继续压缩权力。眼下正在实施简政放权,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说明简政放权还没有到位。当手里的权力小了的时候,也就会不再嚣张。

  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从严从实是根本,“三严三实”是目标。只有思想摆端正了,才能让党员干部形成思想自觉,进而养成落实“三严三实”的行动自觉。党员干部形象好了,干事创业也就有了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思想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不论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有关配套制度的建设,都必须从实际从发,从严字着手,让党员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再任性。

  公务员考试申论频道为您推荐:

  ...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考试资料:2010年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热点 申论 土地承包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0年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土地承包,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25分25秒。
京佳老师给出备考“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供广大有志于国家的考生参考。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土地,事关国计民生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保护。因此,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的权益,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有可能成为2010年国考申论命题热点之一,这里京佳老师给出备考“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供广大有志于国家的考生参考。

一、我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少数村组至今仍没有开展延包工作,特别是少数城郊农村没有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有的地方多留机动地,有的至今仍然搞“两田制”;少数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出嫁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向承包农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第二,承包期内随意调整和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一些地方仍搞“小调整”,有的甚至收回农户的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有些地方集体预留机动地和“四荒”等承包管理不规范。

第三,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推行土地集中。有的乡村组织替代农民签订流转合同,有的克扣、截留和侵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有的在流转中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意义

第一,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土地,事关国计民生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保护。因此,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的权益,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第二,土地是我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家庭承包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就是确保农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制并保持承包关系长期不变,已成为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坚定地坚持家庭承包制,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和维护好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1


...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2013国考申论热点预测之能源问题

国考申论热点
一、现象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
然而,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
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大约为1180~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大约在2050左右年宣告枯竭。
天然气储备估计在131800~152900兆立方米。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
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1995年煤炭开采量为33亿吨,可以供应169年。
铀的年开采量目前为每年6万吨,根据1993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估计可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
核聚变到2050年还没有实现的希望。
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
事实上,近10年来,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化石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这种军事冲突,今后还将更猛烈、更频繁;在国内,也可能出现由于能源基地工人下岗而引发的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
总之,能源危机迟早会爆发。
二、概括剖析
(一)能源危机对发展中的中国具有特殊的冲击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能源尚可自给自足。我国有自己的煤,自己的油田,丰富的水利资源,以及在农业经济中生物能源(主要是沼气)的利用,使得我国利用本国能源即可满足全国的能源需求。
在化石动力原料的需求领域中,增加供应的可能性极为有限。1999年我国石油开采量约1.6亿吨,但是消耗量已上升到1.9亿吨,到2010年预计消耗量将达到3亿吨。如果在能源危机的来临之前,不作紧迫的应对,必将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以后更难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甚至会严重倒退!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不能盲目地跟随西方工业化国家利用化石能源发展工业,急剧地扩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来自农村的强壮劳动力(只留下老、弱、病、残的人口在农村);盲目地加速地增加私人汽车 如此,必将提前遭受能源危机的冲击,我国农业与农村将更加提前受到冲击。
(二)远水不能解近渴
利用再生能源产生电力由于成本昂贵与过度分散不便使用。目前,仅有不足化石原料产生电力的10%用于现代人类生产与生活中,在今后的半个世纪内能否全面地取代化石能源还是一个未知数。最理想的估算,也只能取代约50%的常规能源。如要达到100%的取代,还需100年的研发努力。真是远水不解近渴,这就更决定了应付能源危机的极度急迫性。
三、措施对策
(一)开源
在目前的层面上,我们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相当严重,因此,寻找可利用的石油、天然气就显得举足轻重。寻找本土资源:大力发展水电这种可再生的能源,然后开发电能储备技术;开发农作物植被清洁能源之路。开发新型能源:如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二)节流
对我国工业耗能情况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必须改造现有高耗能的企业,走节能型企业之路;无论工业与民用,必须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只能作为补充的位置;必须搞清处我国民用耗能情况;在交通运输方面,必须选用节能、经济的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同时鼓励汽车工业...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2013国考申论热点预测之民生话题

公务员申论
从今年各地申论考试考生反馈的情况来,以民生和社会热点为材料的申论题目大幅度增加,这无疑给参加湖北省申论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十七大讲民生,两会讲民生,温家宝总理视察云南的时候提出了精辟的 民生四句话 。2007年下半年至今,民生一直都是个比较响亮的字眼。结合湖北省的省情,今年的考题涉及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同学们应当重点关注。
下面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备考策略,作为备考的参考。
强调:赌博式的押题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任,很可能就会贻误考生宝贵的备考时间。关键是要在对热点问题的理解、研究、解析中寻找申论写作的规律,这才是提高申论成绩的根本。
其一,掌握基本原理。这里所说的基本原理,指的是解答几道基本题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即概括要点、原因、对策、对策有效性分析、论证表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以及阅读理解的诀窍。这些方面,是申论的基础,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解答好申论试题。在学习和掌握写作结构和写作模式时,要注意与例题结合,以便通过例题,深入理解和消化结构、模式。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2013国考申论热点预测之科技创新

国考申论热点
一、现象(问题及原因)
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够高;有限的投入目标还不够集中;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不少企业目光短浅,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国家科技创新立法滞后,鼓励性政策不到位。
二、概括剖析
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制约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目标的实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技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国家创新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的手段;坚持科技创新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措施对策
第一,促进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研究生联合培养,促进三方人员的流动。
第二,进行 创新型 教育体系改革。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有待改革。
第三,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投在那些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项目上。
第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政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将给予相应支持;对企业国内外研发投入给予所得税抵免或退征;设立研发和品牌风险基金,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完善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的监督,提高透明度。
第五,自主创新,必须注重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这一高台上与国外较量。要更加鼓励发明、创造、创新,使知识产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理顺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第六,要通过建立引导和约束机制,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继而提高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整体强度。
第七,培育与创新相关的中介机构。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提升技术转移服务的质量,形成由一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高素质技术经纪人构成的服务体系。要加强激励政策设计,支持这些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快速成长,例如让部分科技服务机构享受高技术企业的同等政策。
第八,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对创新精神的褒奖,允许失败,对创新成果的激励。
...

与国考申论热点预测相关的申论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