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栏目,提供与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重要考点归纳 初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5、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与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相关的中考地理

高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上册知识总结 高一上学期地理知识归纳 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高一上册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知识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的形成(带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1.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高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态问题: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建设、道路铺设等,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生风沙。

  (2)污染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煤矸石等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5.环境保护和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

  ②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③三废的治理。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

  高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人类使用的能源

  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3、开发原则: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4、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石油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比重较大,核能也占相当的比重。

  中国:煤炭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水电...

与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相关的高考文综

高二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总结 高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二上册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二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 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

与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相关的高考文综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的总结合集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梳理

  有很多同学在做高考地理考前复习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找不到重点,复习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的总结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1

  地质地形

  ⑴ 南极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原因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2

  干旱

  ⑴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2)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

与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相关的高考文综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