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外语改革栏目,提供与外语改革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外语高考改革价值选择、有效性和合法性追问

外语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价值 外语改革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外语考试实行“一年两考”以及探索外语社会化考试等问题一度引发社会争论,迄今未绝于耳。

  在“众声喧哗”之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外语高考(课程)改革作为新时期我国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问路石”,对整个教育事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外语高考改革,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外语教育政策,同时也是一项事关国家人才选拔考选制度的公共政策。

  为什么要启动这次改革,改革举措能否被接受、面临的风险何在、改革能改变现状吗?这些问题都直接指向外语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这一核心问题。

  “减负增效”—外语高考改革的价值选择

  公共政策学认为,任何政策都是价值负载的,而价值选择是政策的核心和灵魂,它承载着质量、效率、公平和可选择性等价值标准,是推动政策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关部门没有特别说明,我们认为本次改革的重要动因正是源于此种考虑。

  外语高考“存废”的主要争议点并不在于外语教育是否有必要的问题,社会上一度盛行“外语无用论”或是“外语挤压母语空间”的论调,这些论调是罔顾事实,缺乏现实调查和科学依据。

  真正令人忧虑的问题是:外语高考是否违背了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人们不禁反思,将外语作为决定千万考生高考命运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否值得?和其他科目一样,外语高考“指挥棒”效应是否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是否兼顾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再者,能否给考生“可选择”的机会,不需要再“一考定终身”?

  所以,外语高考改革体现出政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倡导。正是基于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属性,国家对外语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所以希望通过外语高考改革实现中国外语教育的“减负增效”,均衡发展,提升国民外语能力和文化素养。

  “知易行难”—外语高考改革的价值合法性

  从这次外语高考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确实希望有所作为:一方面,方案提出“一年两考”,尽量减少像高考这样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给考生以一定的选择权;同时逐步探索外语社会化考试,正确引导教考分离。另一方面,以“增效”为目标,高考将推进笔试和听说并重的考试,重点考核外语应用能力,引导传统应试外语教学向应用外语教育转型,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应该说,这些改革举措本意是合理的。然而,知易行难,从宏观政策文本中,我们没有看到具体、可操作性的内容,不免对这些政策能否实现其“减负增效”的初衷产生疑问。

  比如,外语社会化考试的可行性就值得怀疑。尽管国外有众多的第三方考试机构提供语言测试的成功经验,但是,国内目前恐怕还找不出一家具有这样资质的社会化考试机构。即便有这样的机构,从建立、调试、运行到市场化运作,再到社会接受其权威资质,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再以加强听说测试为例。以目前不少边远山区的师资水平和硬件条件看,推行的难度极大,如果以全国统一外语听说能力考试形式进行的话,这无疑将会是这些地区的考生处于不利的位置,又何谈考试的公平性?!

  “任重道远”—外语高考改革的价值有效性

  公共政策经验告诉我们,但凡重大公共政策出台、调整或是改革,在确定价值取向后,必须启动科学决策过程,...

与外语改革相关的高考改革

高考外语改革之路

高考 高考改革 高考外语改革

  高考外语应该怎么考,考试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如何让高考外语回归理性,走上正确的途径上来?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结合网上诸多资料,给大家深刻解读高考外语改革之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赞扬

  以退为进回归工具理性

  对于眼下的外语教学,曾有网友调侃称,“以前学习外语是为了了解世界,如今努力学习外语是为了解中国”。话糙理不糙,当全民外语热来袭、当高考外语热无法避免,但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却很有限时,外语学习饱受质疑自在情理之中。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所言:“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境况下,高考改革率先拿外语开刀,的确是顺应民意之举。

  就眼下“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的规定而言,有两重积极意义:一者,便是回归外语的工具属性,毕竟外语只是一门交流的语言,虽然已经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外语,但动辄就是全民学习“哑巴外语”,的确不甚妥当,让外语学习回归爱好,的确乃大势所趋;二者,并不意味着外语不考试,而是“一年多考”。

  事实上,外语退出统一高考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举措。所谓“以退为进”,便是外语从考试中退出,但却要从现实中前进——让外语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或以爱好辅助、或因工作需要、或为追求梦想,等等。当外语学习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有着现实价值,这样的外语学习,才更能彰显工具理性。而且这样的外语学习,既能保证现实需求,又能避免大多数人学习外语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自然,于高考而言,外语改革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当“一考定终身”变成“多考定终身”之后,如何杜绝其中暗箱操作的可能、确保高考公平,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事实上,对于高考改革而言,其终将走到“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这一步,如今所有的努力,都是向“招考分离”迈进,任务仍任重道远,但确保公平与不断努力,却是不容松懈的。

  必须保证母语主导地位

  教育要“去行政化”,高考要“去外语化”,这是有识之士近年来的共同呼声。教育“去行政化”,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公众看到了曙光;教育部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迈出了高考“去外语化”的第一步。只有久久为攻,高考必将迎来“去外语化”的那一天。

  在中考中,外语从无到有,从按30%计入总分到按100%计入,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外语可以在中考中匆匆地“来”,为啥不可以在高考中慢慢地“去”?有“来”有“去”,这才符合历史规律,也才符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新中央指示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语的作用显而易见,全民学外语当然应该。然而,全民考外语,实在无必要。在职称评定中,外语热渐行渐远,这是一种理性回归。高考“去外语化”,既是一种迟到的清醒,更是难得的文化自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表示,通过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这样的导向,强化母语教学,可以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契机。

...

与外语改革相关的高考改革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