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海外华人过春节栏目,提供与海外华人过春节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海外华人今年春节怎么过

移民资讯
  现在海外华人已有300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各个角落。有中国人地方就一定有春节,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影响力、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华人过春节的积极性更高了!还有20天就要过年了,你想家了吗?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全体族部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春节的来源!

  后来,春节成了世界上庆祝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在世界上延续了4000多年。

  现在海外华人已有300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各个角落。有中国人地方就一定有春节,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影响力、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华人过春节的积极性更高了!

  还有20天就要过年了,你想家了吗?

  先看看这个纪录片预热一下春节的气氛吧!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这家公司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拥有英国皇家特许状,以前拍过不少黑中国的纪录片,然而这次却来献殷勤,在2016年拍摄了一部良心剧,名字叫:《中国春节》!

  这次BBC用镜头聚焦“亿万人同时迁徙的壮观,只为了春节的一次团圆。”在开篇,三位主持人就开门见山地为网友介绍了中国的农历新年。他们说:就算是排除万难也要回家过年的决心:他们可能买不到票,可能坐上没有位置的火车,可能要在人堆里挤上三天三夜...但这都不能阻止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愿望……

  是不是有点感动?

  纪录片开始就通过镜头呈现了中国的各种美丽,来看看在第一集里从哈尔滨的冰雪世界,真是美的让人醉了……

  几位主持人还蛮认真的,千里迢迢跑到中国

  来寻找和展示中国人的生活

  他们体验了全球最大的春运归乡大潮

  到哈尔滨观赏了冰灯

  到河北蔚县体验了打树花

  到云南近距离接触了金丝猴

  给全球展示了中国的春节

  作为全球华人共度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周而复始的世界观,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伦理、信仰和梦想。

  总共三集,很值得一看。

  很多网友看完表示感动的流泪了……

  我要回中国,我要回家,我要回去过春节

  看看网友的评论吧:

  海外的华人游子们?你们想家了吗?

  Tips

  受中国的影响,春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各地华人会普天同庆之外,亚洲地区已有8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在韩国、朝鲜和越南,“春节”已经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新加坡,政府将“春节”的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

  在马来西亚,政府将“春节”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

  在...

与海外华人过春节相关的移民资讯

新西兰华人评论:海外华人社团之我见

社团 华人 纽西兰
新西兰(xinxilan.liuxue86.com)海外报道:《新西兰华人评论:海外华人社团之我见》11月20日报道。 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消息:NZ华新社奥克兰11月16日电(编前提示)“社团繁多、侨领众甚,已成为海外华人社会一大奇观。”华人社团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什么会建立这样多的华人社团?其结果是利是弊,今天新西兰华人作家协会发表了华人作家南太井蛙的评论文章“海外华人社团之我见”,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剖析了目前海外华人社团的现象,同时也提出了海外华人社团该如何健康发展的一些见解。读罢此文,我们该如何面对当前海外华人社团的种种现象,的确值得众多海外华人社团和众多的侨领们思索。以下是评论的全文:

从当年先侨乘桴渡海,到异乡挖矿开路、拓荒营商,一直到今天,有人烟处便有华人,有华人处便有社团,而且山头林立,牌子特多,名堂也大,从一乡一镇的同乡会,到一市一省的联合会,再到一国一洲甚至全球世界的总会,包罗万有。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有七千九百个,而纽西兰椐说也有差不多两百个。所以常听到有侨领人物的名片由于头衔太多,要做成三折四迭的。在茶楼饭馆里啃排骨饮茶,一圆桌边坐十来人,其中有会长、理事和秘书长名衔者必过半。
社团繁多、侨领众甚,已成为海外华人社会一大奇观。
1840-1949这一百多年里,中国饱受外忧内乱、天灾人祸的折磨,华人迫于无奈漂泊海外,不仅作为契约劳工受到压榨盘剥,也极难得到当地政府公正善待,更不能奢望得到母国保障。先侨为求自保生存,只能依籍与利用血缘、地缘关系,成立乡邦、业邦、宗亲会馆、秘密会社一类传统社会组织,互相接济帮助。当年一个初抵斯土的华人,只要找到唐人街,走进自己所属乡籍的会所,都有办法找到一宿三餐。
那时候华人组织起来是为了互助。在南太平洋的斐济,台山人邝氏开了一间「安和祥」公司,当杂货业务拓展至山头部落,公司就安排同乡到各处开店,由总部供货在当地零售给土人,并以物易物收取椰干、土酒与海参等特产。年底结数时扣回本息,其余利润便作为各分店同乡之所得。所以「安和祥」得以构建起一张星罗棋布的华商网络。彼此之间,只凭乡梓之情与重诺守信。
一些先于同胞到埠或早期发迹的老侨,其店铺往往成为侨胞聚集议事的地点,这些老侨也被推举为裁决争执、做中作保、出头交涉的头面人物。华人社团的由来便发韧于此。纽西兰早期先侨如徐肇开、周祥与陈达枝等,都是这一类的侨界先驱人物。
初期的华人社团主要活动是维护经济利益、互助并济、乡亲联谊以及自授中文,其功能集中在自保生存与固本培根之上。尽量避免涉及政治,只是在辛亥革命与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人出现过全球规模的行动。
从1909年成立的纽西兰中华会馆章程中,就可以看出当年华人社团的取向。中华会馆章程规定其宗旨为:联络侨民团体;沟通华侨情谊,互相助扶与排难解纷﹔推进华侨智识,拟设英文夜课。要求华侨商贾热心公益及社会之进化,不涉党派界限宗教政治。」
一百年前的第一个纽西兰华人社团便已有了以上宗旨。
从当年的一个、几个、十几个社团到今天的近两百个社团,纽西兰华人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华人国籍属性上,已经逐渐完成本地化,并且努力融入本地社会,华人社团在组织形式上也出现了多样化,专业团体也多了,改变了以血缘、地缘维系组建华人宗亲、同乡社团的情况,这种新老交替的现象可喜可贺,更证实侨社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但是,如此名目众多的社团,有许多是大同小异,迭床架屋,功能重复的,造成侨社原本极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严...

与海外华人过春节相关的社会聚焦

海外华人为何在英国购房

英国买房 英国购房 英国买房须知

  不少华人会选择在英国购房,那么海外华人为何在英国买房定居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出国留学网房产栏目一起来看看海外华人为何在英国购房,欢迎阅读。

  海外华人为何在英国购房

  一、海外买家增长

  越来越多的海外购房投资者对英国的一部分高端奢华房产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事实上,海外买家人数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带动未来房价走高。英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保守党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议会席位的多数,从而可以独立执政。保守党的当选,对于热衷于投资英国特别是伦敦房产的华人群体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情,稳定的经济政策,宽松的税务条件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都确保了华人地产投资的长期稳定发展可行性!

  二、住房短缺

  英国长期形成的住房短缺也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起房产价格上扬。到2028年,全英人口将从眼下的6200万增加到7000万。然而,新建住房2009年只增加了 7万 8千套,2010年稍多,也仅有10万套。显而易见,英国建房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快速的人口增长,这必然会导致英国房价逐年迅猛增值。

  三、增值稳定

  按照传统思路,把资金投向诸如黄金、美元、瑞士法郎等行情极不稳定的外汇市场,或和一些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国家相比,英国高房产的增值相当稳定。

  四、回报率高

  首先现在,国人在英国置业,大部分都是投资,通常选择在二百万左右的单位。而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两方面:房子增值和租金收入。收取租金是地产投资中最稳定也最快捷的收入来源。英国平均房屋租金收益率稳定在 6-7%,并呈上扬趋势。好地段的优质房源租金收益甚至可以高达10%。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屋租金收益率只有 1-3%。如果选择得当,英国房地产会带来极高的回报率。

  以上是小编整理海外华人为何在英国购房,谢谢浏览。

推荐阅读:

华人如何在英国购房

中国人如何在英国购房

华人去英国购房有什么好处

...

海外:海外华人新老移民存“代沟” 专家开出“药方”

代沟 药方
2012年04月09日,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报道.

“无论欧洲、美洲或大洋洲,每个华人移民社区里,都存在着新移民和老移民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不久前,记者在厦门采访来自澳大利亚的陈和水先生时,陈先生这样断言。但他接着指出,矛盾的根源,不是因为经济上的竞争,也不是因为政治上的竞争,而在于生活文化上的差异。

记者回到北京后,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程希。程希是一位对留学生问题和移民问题深有研究的专家。她认为,新老移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用“代沟”来形象概括,并开出了弥合“代沟”的“药方”。

“代沟”显现

陈和水,澳洲环球商报董事主席、太平绅士。他对新老移民的矛盾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并深入华人社区进行了解,对此有着深切的体验。

他认为,新老移民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新移民做事求快,找捷径,找人脉,用关系;老移民做事会稍慢,按部就班,喜欢挑大梁,很少求人帮忙。新移民看到好的投资机会,会大胆豁出去干;老移民看到再好的投资机会,也会前后思量,小心谨慎,甚至错失良机。新移民觉得老移民如一盘散沙,没有大局意识;老移民觉得新移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落地生根,不能融入主流,等等。

陈和水分析说,这些矛盾的根源,不是因为经济上的竞争,因为新移民和老移民一般从事不同的行业。例如,大多数新移民选择做生意,或者是没有选择而做生意,而老移民则多数从事各种专业,如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矛盾的产生也不是因为政治上的竞争,在维护中国统一等政治课题上,绝大多数新移民和老移民的看法是一致的。

“所以,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文化上的差异。可以看到,这些差异其实都是很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也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他说。

程希认为,新老移民虽然都是中国人,但由于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差异出现,使新老移民之间的“代沟”显现。

不可忽视

所谓移民的“新”与“老”,时间上来说,是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为分界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入,中国公民通过留学、投资、探亲等形式移居国外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了与改革开放前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相区别,我们称这部分人为“新华侨华人”或“新侨”。

国务院侨办最近的专项研究表明,中国海外侨胞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多万发展到5000万左右,仅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等地区出去的新华侨华人就接近1000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华侨华人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与老一代华侨华人,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代沟”的出现,程希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时代的烙印。二是地域文化的不同。三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她说,一个不同时代出去的人,他身上所带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不同的。出去后,和西方文化的嫁接点不同,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再加上嫁接的层次、价值观不同,导致新老移民的圈子明显不同。

程希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不可忽视。一旦双方形成竞争之势,激发矛盾,就有了“爆发点”。

破解之道

随着海外移民、经商、留学甚至从政的华人越来越多,侨团、侨社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一些社团也因为利益、文化背景甚至地域的异同而衍生出各种恶性的竞争。

海外华人为孩子起名的相关信息

移民经验
海外华人为孩子起名的相关信息

  名字中的生僻字难住电脑

  拜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5日刘菲老师写的“起名字仅仅是开始”一文,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海外中文教师,我每年要接触几十甚至上百个华裔孩子,每个华裔孩子都有一个父母为他(她)精心而起的名字,这些名字各有各的寓意和内涵。有的寄托了父辈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家骏、浩博、永煌、健睿;有的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如文韬、哲贤、天一、致远;有的名字气吞山河,如博宇、浩飞、宇宏、伟盛;有的名字优美典雅,如咏诗、佩君、嘉霓、欣仪;有的则只求笔画简单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小丫、大有、顺顺、果儿。

  然而,透过这些名字,我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往往喜欢追求那几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字,结果,除了容易与别人重名外,孩子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或者总写错笔画。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我教过的孩子中,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字:“博”与“睿”。有一年的一个班上,20余个学生中竟然有4个学生名字里有“博”字,撇⒉┭簟⒉┪模偌由系ッ牟=衲甑囊桓霭嗌铣鱿至礁龃邦!弊值拿帧F渲幸桓鲅耆换嵝矗硪桓鲅蛐创肀驶K淙徽庑┭忌衔迥昙读耍钦媸档闹形乃娇赡芤簿拖嗟庇诠谝欢昙兜乃剑械纳踔粱共蝗纾盟切幢驶饷捶倍嗟拿质翟谑翘盐恕U缌醴评鲜ξ闹兴担质滓氖鞘褂霉δ埽闷鹄捶奖恪H绻⒆颖救诵雌鹄蠢讯贾滦创砘虿话茫钦饷制鸬迷俸靡彩チ艘庖濉

  还有一种现象是把姓名往一些固定词组或头衔、称谓上靠拢。这类名字的代表首推“傅豪”和“王也”。这是我从浙江电视台的“我不是明星”节目里看到的。“傅豪”(富豪)叫起来,是不是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脑满肠肥、穿金戴银的土豪?据说给“王也”起名时,本来想用“王子”二字,无奈被亲戚捷足先登,把“王子”起走了,所以干脆叫“王也”。“王也”,让人联想起“王爷”,比“王子”辈分大,且同是王公贵族。

  前不久看央视的“星光大道”节目,有一个来自我们多伦多的华裔女孩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该女孩姓“周天”(取父母之姓“周”和“田”的谐音),名叫“娇子”,合起来叫“周天娇子”。过去看到多伦多本地报刊介绍她时,我们都以为她是日本裔,直到看了“星光大道”才知道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非复姓却有四个字的姓名在中国人中极其少见,确实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只是叫起来并不那么方便顺口,尤其作为女孩的名字,总觉得霸气有余,典雅不足。

  虽然给孩子起什么名字是每个父母的权利和自由,但太过标新立异的名字不仅给人不必要的联想,同时也造成不方便。我还是认为海外华人给孩子起名,除了注重文化内涵,也应该重视名字叫起来要好听悦耳,写起来要笔画简洁,看起来要易懂易记。

...

海外华人学会遇到的奇葩事

移民经验
海外华人学会遇到的奇葩事

  海外华人常会遇到一些奇葩遭遇。(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维城)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为年轻和好奇,所以想走出来看看。在异国他乡,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偶尔遇到一些奇葩事件也在所难免。可是这些奇葩遭遇到底有多奇葩呢?

  奇葩遭遇(一):参加朋友活动,结果原来是场宗教聚会

  海外生活多孤独,海外生活多寂寞。海外党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和朋友们参加不同的活动来充实一下生活。因此海外党广结好友,海外党热情奔放。特别是遇到一些同胞们,速加微信求个联系方式已成为习惯。

  然而生活在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身边偶尔会碰到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有时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难免会一不小心就被带入了宗教聚会。此时内心无论有多少草泥马在奔腾,外表还是得装作一副优雅的样子,毕竟每个人都拥有信仰的自由。于是只能默默地朝着天空大喊四字:理解万岁!

  去参加朋友聚会到头来发现是宗教活动。

  奇葩遭遇(二):公寓管理人员能随意进屋

  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平时为了学业为了生活,已经忙得精疲力尽。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可以睡个懒觉休息下。不料懒觉才睡到一半,宿舍门却被管理人员莫名其妙地打开,而且事先没有敲门也没有任何通告。

  于是赶紧猛地从床上跳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一见到管理人员,对方却表现得十分淡定,说是进来打扫卫生并查看房间的,因为同屋的舍友搬走了。而且管理人员还表示只会在房间走廊和舍友的房间打扫,并不会打扰到自己的房间。听完这番解释后,只能静静地在原地呆了几秒,然后又回到自己的房间,此时睡懒觉的心思早已飘到九霄云外了。

  奇葩遭遇(三):牙疼看医生得预约四个月

  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都说在欧洲办任何事情,哪怕是看个病都要预约。于是牙疼只好先去医院预约了。结果到了医院,医务人员在那翻了半天日历说,要预约的话最早也得等上四个月。听到这,不但牙齿不好了,真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但一想起这里的预约模式,还是得努力争气下,别把自己吓出其它病来才好。

“房子”:海外华人身上重重的“壳”

海外华人 身上
本文《“房子”:海外华人身上重重的“壳”》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03月21日转载于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人们常说“安居才能乐业”。身处海外的华人,是否如意找到了他们的栖身之所呢?

房奴难蜗居痛

“压力山大”,这也许是对加拿大华人面临的住房压力的贴切形容。近日,加拿大卑诗大学(UBC)一项针对温哥华、多伦多及蒙特利尔新移民的调查发现,有一半的移民在租房或供房上花去了自己一半以上的收入,15%的移民花去75%或者更多。而一直以来被视为“多金”的华人,也面临住房支出太高的沉重压力。住房支出占去他们收入的31%至50%。

数据显示,美国华裔人口中,自己拥有住房的占62.2%,租赁房屋的占37.8%。华裔购房者月供比例多于收入1/3的占35.1%。华人社区版图的扩张与人口的稳定增长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另一方面,华人住房过度拥挤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2009年12月,《旧金山纪事报》用大幅图文报道了旧金山一户华裔家庭的蜗居故事。近日,媒体再度曝出纽约一家华人的蜗居生活。一对父母、3个孩子和亲友,生活在曼哈顿只有32.5平方米的家里。

对于一些旅居西班牙的侨胞来说,一套房子也是“一个美丽但遥远的梦”。身为打工一族的阿莉一直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家”,不再寄人篱下,不再忍受共用卫生间的拥堵、厨房里噪杂的噪音和呛人的油烟。然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与沉重的生活负担,让这一想法的实现十分艰难。

压力大前景忧

对于那些有房可供的人来说,压力正在逐步增大。加拿大卑诗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并没有随着移民在所在国居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改变。伴随着各国经济的低迷,华人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些人甚至被迫失业。这使得房贷成为更大的负担。

供房压力大的原因也与华人选择的还款方式有关。西班牙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Tecnocasa研究中心2007年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旅居西班牙的华人群体住房抵押贷款平均金额为24.95万欧元,在该国属于高水平。他们平均还贷年限为34.26年,与其他族群相比最短。因此,华人每月还贷的负担最重。

对于那些租房的华人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温哥华的房租从2005年至2008年上涨了11.6%。但同一期间平均工资上涨却远不及此。一些行业的工资甚至在下跌。

选择“蜗居”的人有各种现实原因。缺钱无疑是其中之一。对一些初来美国留学的年轻人来说,普通的家庭可能已经倾其所有来支付其他费用。因而,与同学合租或是“蜗居”是经济而现实的选择。对于在霍普金顿镇拥有一栋四室两厅大房子的韩先生来说,“蜗居”在波士顿市则是为了后代的教育。他的双胞胎女儿考上了著名的波士顿拉丁学校。这所波士顿市属公校,要求入读学生必须家住市区。他们在不愿放弃郊区大房子的前提下,只能选择蜗居在市里的小房子里。

影响大需重视

解决海外华人的住房与租房问题,当地政府责无旁贷。那些因为缺钱而蜗居的人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生活空间的狭小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低。

这种状况对孩子的成长尤其不利。孩子因为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在外流连,很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惯。他们与父母的沟通也严重缺乏。恶劣的环境很可能引发生理疾病,更有可能会诱发心理、行为上的问题。

因此,当地政府应该...

周日索菲特分享海外华人成功之路

成功之路 海外华人

本周日,在杭州索菲特酒店西湖厅将有一场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2009移民投资博览会,主办方邀请了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众多国家的海外基金公司、房产公司、投资公司、生意中介代表,为大家带来海外移民投资的最直观信息,包括海量海外生意和投资机会、上百个海外房地产项目以及各国的投资环境、金融政策、出口补贴和移民政策的介绍。

而本次博览会的另一亮点是主办方请来了在澳大利亚成功创业的华人富豪周华(Joseph Chou)先生,为大家带来“我有一个梦想”的主题演讲:一个从4000元到15亿的故事。

周华是一位传奇的澳大利亚华人富商,他创立的亚太集团Ironfish在澳新亚裔地产界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品牌,他的公司的营业额达到15亿澳元,这一切都是从他怀揣4000澳元踏上移民之路开始的。1991年和妻子移民澳大利亚之前,周华的人生轨迹已经相当令人羡慕:北京大学毕业,留学美国,归国后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不过,他却选择了去海外寻求人生新的可能性。

周华的目标非常明确:成功和自由。他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工作是送比萨,时薪7澳元。他事业的转折点是参加了一次地产投资讲座,购入了自己的第一套投资房产。随后,他从地产经济的岗位上开始奋斗成为高级主管,终于实现了百万年薪的目标之后,他又重新把自己的人生“清零”:放弃高薪工作,从零起步创业。2002年,周华在悉尼创立了自己的地产投资品牌,逐渐成为商业传奇。

和周华一样,不管是成功的企业家办理投资移民,去海外寻求事业的新挑战,还是年轻的白领、金领办理技术移民去海外打拼,都是为了让人生更充实和精彩。而在准备去海外生活前,首先需要搞清楚怎样规划自己在海外的人生。让大家真实了解国外发展经历以更好地融入国内发展,这是举办投资移民博览会的初衷。

...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