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计算器教学反思栏目,提供与计算器教学反思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计算器教学反思集锦

计算器教学反思

  我们在撰写教案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无论教授哪一门课程,任何老师都不能忽略教案的编写。编写教案可有效支配课堂时间,以下内容“计算器教学反思”是由出国留学网给您提供的,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计算器教学反思【篇1】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主要目的,一是进行较数值较大的计算,二是用于探索一些和计算有关的规律。教学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几点想法。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学生(58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适当补充。

  2、由易到难、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

  3、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我还补充出示了这样一组算式。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

  =

  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历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其次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最后再出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4、追根溯源,了解发展史,养成正确使用计算器的习惯。

  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史,就是让学生知道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渗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梦。

  总之,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不止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且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

  几点不足。

  1、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健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因此,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

  2、课前准备应做得充分。由于计算器非常普遍,学校不允许统一购买,学生带来的计算器各式各样,有的是普通计算器,有的是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关健的是计算位数不一致,这就带来课上计算时的不统一,给上课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不得不在课堂上复式教学,分两大类去教这一课。先讲能识别计算顺序的,再讲不能识别的,但同时还注意,让全班学生都认真...

与计算器教学反思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