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高考英语常考考点栏目,提供与高考英语常考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托福词汇常考考点

托福词汇考点 托福词汇备考 托福词汇

  备考的方法对了,学习效率当然会更高,出国留学网托福栏目为您带来“托福词汇常考考点”,一起来看看吧!

  数量上:近两年每场考试平均考核词汇题约占总题量50道题的三分之一。

  先从词性上看,所考词汇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和副词,然后是名词,而词组一套考题中也就是一、两道题而已。

  各词性词汇的相对比例为:

  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词组=5:3:2:1就要求考生在学习托福词汇时,对动词要给予最高程度的重视,实际上托福考试的这种安排是符合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的,毕竟动词是人们对事物最生动最传神的描述。

  形容词和副词中主要以形容词为主,它们的表现力也很丰富,也是考生学习的重点;名词中所考核的基本都是人们常在读书看报时见到的,绝不会考像“座头鲸”“一角鲸”之类的极专业化的词汇。词组本来考的就不多,偏难的词组我们几乎看不到。

  请看下面一组在最新考核的托福考试词汇,大家找一找感觉:

  动词

  enable = help vary = change ceased = stopped calculated = determined afforded = provide anticipated = looked froward to名词:

  consumption = conversion disaster = catastrophe constituents = components double-purpose = (positive and negative)

  形容词

  considerable = much prominent = distinguished coarser = rougher dense = thick

  词组:

  apply to = used for thanks to = because of这些都是托福词汇考点,考生在记忆托福词汇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这方面词汇的记忆,越熟练越好。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重视这方面问题,在最短的时间里突破托福词汇大关。

  托福词汇栏目推荐阅读:

  托福常用词汇30组

  

与高考英语常考考点相关的托福词汇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下)

2020高考考点 高考常考考点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

  春秋冬来,新一轮的高考已经来临,在备考的时间当中,高考作文非常厉害,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下)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1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
2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

与高考英语常考考点相关的高考备考辅导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中)

2020高考考点 高考语文考点 2020高考常考考点

  高考作文占据着高考的半壁江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高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中)”,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中)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一、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近四年宁夏海南高考卷文言文试题特点

  (一)选文特点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以近四年宁夏卷为例,2007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2008节选自《晋书·嵇绍传》,2009节选自《宋史·朱昭传》,2010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四年皆为史传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前者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如2007年的《韦丹传》;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缘由-人物①-人物②……结局,如2009年的《朱昭传》。

  (二)设题特点

  以近四年宁夏卷为例,文言文试题分为两种类型:选择题(3道共9分)和主观翻译题(2道共10分),其中三道选择题测试角度也很固定,分别是实词考查、信息筛选、分析概括题。

  1.实词考查题:

  高考高考例析

  07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期:约定时间

  答案为C

  08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涛领选,启武帝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许:答应。

  答案为D

  09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

  答案为C

  10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

...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上)

高考语文考点 2020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常考考点

  现如今高考备考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上)”,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汇总(上)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有趣又冷门的知识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词语的来源和演化肯定让你眼球跌破、三观尽毁。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老伴”原来不是指配偶?

  “老伴”这个词起源于明朝。明宪宗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朱祐樘为太子,派老太监覃吉当“保姆”。覃吉为人很正派,忠于职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老伴儿”。后来传到民间,老年夫妻之间便互称“老伴儿”了。

  “扯皮”原来是门儿手艺!

  “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鼓,在古代被视为神器,用途广泛。

  旧时制鼓时,鼓结实与否在框上;鼓响不响在皮上。意思是说,鼓要结实耐用,得有好的框架;要使鼓响,要用好的皮张。“钉鼓皮”是制鼓的核心环节,钉皮时,先将泡软的皮张,紧紧蒙在框架上,再有徒弟负责用力下拽,以便师傅钉钉子。此时,每钉一钉,师傅要喊一声“扯”,提醒扯紧皮张,增强张力。如此下去,直到周边全部钉完为止。因助手们扯的是皮,所以也称这道工序为“扯皮”钉钉子。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推诿卸责的意思。

  “倒霉”原来是风俗!

  “倒霉”原来是古代江南地区的一个风俗。我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想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就是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家长为了给他们打气助威,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流传中逐渐讹传为“倒霉”,直到现在。

  烂醉如泥”原来不是“泥”!

  在汉语中,人们经常用成语“烂醉如泥”来形容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许多人在读到、听到或用到这一成语时也往往会望文生义,以为该成语中所说的“泥”即是指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由水和土混合而成的泥,甚至许多词典中也都将其直接解释成“烂泥、稀泥”。这种解释看似通顺合理,其实是不确切的。

  这里的“泥”并非指泥土,而是传说中生活在海里的一种虫子,这种虫子没有骨头,离不开水,一到陆地上就会“失水而醉”,跟人醉倒的样子一样。古代典籍中“醉如泥”这几个字非常常见,“泥”指的都是“泥虫”。

  “河东狮吼”和“狮子”没关系?

  都说悍妇是“母老虎”,那为啥是“河东狮吼”,而不是“河东虎吼”“河东虎啸”呢。原来“狮吼”根本不是狮子的叫声,“狮子吼”是佛教名词,指的是“如来正声”,比喻有威严有权威的意思。

  “母老虎”一定是家里最有威严的人,所以就有了“河东狮吼”的说法,和“狮子”没有一毛钱关系。

  2020高考语文常考考点: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方法

  一、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

新托福听力常考考点

新托福 新托福听力 新托福听力常考考点

  准备参加托福听力考试的考生们,大家要注意啦!在备考托福听力考试的时候,大家除了要掌握应试技巧外,对于托福考试听力环节出题要点也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出国留学网托福考试栏目小编为您介绍新托福听力常考考点,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

  新托福听力考试常考和必考考点的总结,对于以下总结的考点,大家平时在练习听力记笔记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遇到类似地方要着重记好笔记,因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考点,直接关联后面题目能否做对。

  新托福听力常考考点总结

  1.总述主旨,主题处必考,以识别文中开头处或每段中不停重复的关键词或者高频词为文章主题核心内容所在。这是主题题必考的考点。

  2.支持主题或者主论点,分主论点的重要细节和举例等。这是细节题的主要考察原则。

  3.听力文中出现的新术语或者陌生概念,必须要关注其后的解释部分。解释说明新生事物是ETS常在听力中设置的考查重点。细节题的主要考察原则之一,但很多时候这个概念会贯穿整个文章从而涉及文章主旨,故而不能不重视其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4.观察关注演讲或者对话展开的顺序与结论结构的组织方式。这是结构题的考点,有时候功能理解题和作者意图题也会涉及此类考点。

  5.多熟悉类似"功能说话题"的英文逻辑思维特征,因为这是功能说话题的考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题型是听力中唯一可以在第一遍听原文录音放音的时候不需做笔记的考点。

  另外在听力中也有很多考点设置和在阅读中类似,比如:解释说明处,因果叙述处,人名原则,强转折处,提出建议处(此项对应阅读中的针对缺陷提出改进方法,其中以作者最后赞同的方法为收尾结束)。在IBT听力中,如果对于重要信息,尤其是主题处开始时笔记记录的不全面,不用太担心,因为越是重点的地方,在听力材料中被以各种方式所重复的次数也就越多,所以重复也是IBT听力一大特色。

  因此建议大家应该本着先主干后枝叶的原则记笔记。笔记先以搭建文章框架和主题为主,然后再逐步分类归纳填入各部分重要信息为辅。简单地说就是,由大到小,由全面到零散,由主要到次要。

  如果你能把握这个记笔记的原则,那么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一定很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文中的考点你的笔记也基本不会遗漏什么。有了这样的笔记,听力题目做对正确率就会大大提升了。

  小编推荐:

  2014年托福考试应该注意哪些

  2014年托福考试报名入口

  2014年托福考试报名证件要求

...

行测常考考点汇总

行测 行测答题技巧

  常识中有两种非常常见的题型,以两道真题为例:

  1、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B)。

  A.诸葛亮一《诫子书》一汉

  B.贾谊一《过秦论》一汉

  C.韩愈一《秋声赋》一宋

  D.王安石一《捕蛇者说》一宋

  2、下列诗句出处不正确的是(B)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

  B.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唐--陈子昂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唐--范仲淹

  由此可见常识的出题模式和出题套路,下文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引用名言的出处,希望引起考生注意:

  1、“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2、“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4、“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出自:宋代·苏轼《范增论》

  5、“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6、“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唐·李白《行路难》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孔子言行而得的着作,并非孔子所着,此处是考生答题易错点。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9、“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综上,常识考试范围广、难度大,要求考生多关注时事,多思考,多发散思维,以期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

...

行测常识常考考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本文是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为您编辑整理,更多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讯,欢迎登录m.liuxue86.com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三、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五、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page...

2012高考英语语法:常考考点含有time的从属连词

高考英语语法

  英语中用于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很多,但本文只介绍以下几个含有time的从属连词,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用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是高考英语的一个常考考点。

  一、every time 每次

  Every time I call on him, he is out. 我每次去访问他,他都不在。

  Every time I see her, I’ll think of it. 每次我看到她,我就想起这事。

  二、each time 每次

  Each time I went there, I saw him working. 我每次去那儿都看见他在工作。

  He felt nervous each time she spoke to him. 每次她和他讲话,他都感到紧张。

  三、any time 随时

  You can call me any time you want to. 你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四、(the) next time 下次

  Next time you come in, please close the door. 下次你进来,请关门。

  Next time you’re in London, come and visit us. 你下次来伦敦过来探望我们。

  Do look me up the next time you’re in London. 你下次到伦敦来,一定来找我。

  五、(the) last time 上次

  He didn’t tell me the last time I saw him. 我上次见到他时他没告诉我。

  Last time I saw him, he looked ill. 上次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好像病了。

  The last time we talked he said he needed another two days. 上次我们谈话时,他说他还需要两天。

  六、the first time 第一次

  The first time I heard their music I was very much surprised. 我初次听他们的音乐时大为惊讶。(from www.nmet168.com)

  The first time I heard about the firm closing down was when George told me. 我最初听到公司倒闭的消息是乔治告诉我的。

  注意:every time, each time, any time前习惯上不用冠词,(the) next time, (the) last time中的冠词可以省略,而the first time中的冠词习惯上不能省略。如下面这道上海高考题,其答案是C,不是A:

  I thought her nice and honest______ I met her.

  A. first time B. for the first time

  C.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