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在建会100周年之际,启动了一项调研:《对欧美同学会今后会员发展的定位的思考》。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一个问题——
海归团体应该“精英”还是“大众”?
报告显示:2/3支持应向大众组织发展
这项由福建欧美同学会承担的调研报告,结果主要有3种观点:一是2/3的人认为,留学人员组织应该向大众组织发展;二是1/3的人认为,留学人员组织应该向精英组织发展;三是少部分的人认为,既不是精英组织也不是大众组织。而欧美同学会今后应该向大众化组织方向发展也是福建欧美同学会总会普遍赞同的观点。
课题参与人、福建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郑瑜称,该调研从3月初开始,持续到5月底。期间,福建欧美同学会在全省25个地方分会中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分会进行调研,来自高校的分会包括福州大学分会、福州师范大学分会、武夷学院等,地方分会包括南平分会、泉州留学人员联谊会等。课题组进行了6场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150多位留学人员来自不同的职业,包括科研人员、公务员、医生、律师等。
精英化定位 大众化发展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留学人员组织,欧美同学会未来向精英组织发展还是向大众组织发展,是欧美同学会在到百年之际亟待思考的问题。
截止2012年8月,欧美同学会会员已超过7万人。这些会员从普遍程度上来说都是受过较好的完整的教育,并且很多回国之前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查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会员中也不乏类似于詹天佑、蔡元培一样,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名人。在采访中,很多会员都不同程度地认为,欧美同学会属于走精英化路线的海归团体。上海欧美同学会的会员胡志宇说:“欧美同学会未来应该是担任国家改革开放当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的角色,高层次人才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国际化,它应该走精英化的道路,否则就没特色,也没有生命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的观点。上海市张江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欧美同学会会员吴玉华就倾向认为,欧美同学会未来要将自己的大门开得更大一些。他说:“欧美同学会不应成为精英会,而要最大限度地团结所有的留学生,尤其是新留学生和其他有海外经历的人。”
不能让定位局限团体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仅2012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了27.29万人。随着归国人员的不断增加,各类海归团体也逐渐增多。这些海归团体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他们都在团体的大众化还是精英化发展上进行着选择。
太原海归俱乐部主席范锐说:“现在回国的人很多,并不是每一个回来的人都是精英。一些海归团体应该先从大众化走起,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范锐所在的团体每周都会举办自驾游、羽毛球赛之类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海归入会。
以“为青年海归打造高端人脉”为宗旨的中国青年海归协会是规模比较大的海归团体。“会员质量的提高是我们现在发展的首要目标,如果协会向大众化发展的话,就无法体现会员相比于同龄人的优势了。”会长林熙说道。
可见,大众化和精英化的两种不同发展方向是国内海归团体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孙利勇表达了对精英的另一种理解:“精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很小的圈子,大众里面就有很多精英。他们并不是什么亿万富翁、政府高官,而是擅长一门技艺或者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是精英。”对于海归团体的发展方向,他认为很多海归想和其他人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有一些交流,这种交流可能只是聊聊天,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因此,没有必要把这种团体的发展限定在大众化还是精英化。(出国留学 wm.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