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4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后两联直抒“独宿”之情。首联写“独宿”的环境,通过 “清秋”“井梧”“蜡烛”等景物的勾画,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氛围。颔联写“独宿”的所见所闻,长夜角声悲凉,月色无限美好,但无人共赏,独宿不寐,表现诗人沉郁悲抑的心情。颈联和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独宿”时对国事的担忧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之情,并表明自己不愿在幕府中暂且得安的漂泊苦闷之感。(4分)
(2)A.借景抒情。如首联通过“清秋”“井梧”“蜡烛”等景物的勾画,烘托出诗人心境的抑郁悲凉,表现出诗人对国事充满忧虑.对漂泊生活深感苦闷之情。
B.反衬。颔联以月色的无限美好反衬诗人独宿幕府时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C.用典。尾联化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分)
赏析:
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押韵:上平十四寒〈平水韵〉
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1]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759年(乾元二年),他就弃官不做,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牢笼生活。这次作参谋,虽然并非出于杜甫自愿,但为了‚酬知己‛,还是写了《东西两川论》,为严武出谋划策。但到幕府不久,就受到幕僚们的嫉妒、诽谤和排挤,日子很不好过。因此,在《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里,他诉说了自己的苦况之后,就请求严武把他从‚龟触网‛、‚鸟窥笼‛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诗人宁愿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愿‚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为‚倚‛草堂的‚梧桐‛,比较‚安‛,也不那么‚寒‛。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解释这首诗说:‚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点‘府’,次句点‘宿’。角声惨栗,悲哉自语;月色分明,好与谁看:此‘独宿’凄凉之况也。乡书阔绝,归路艰难;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独宿’伤感之意也。玩‘强移’二字,盖不得已而暂依幕下耳。‛这意见值得参考。至于上四句叙景、下四句言情,也只是各就主要方面加以区分的。其实,上四句虽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下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八句诗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令读者玩味无穷。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相关链接: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