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一)

  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弘扬主流文化“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说到“三俗”不得不提当前的一位当红明星就是“小沈阳”,一个喜欢反串的演员。这位29岁的喜剧演员出生在贫瘠的中国东北,女性化的着装(头上那色彩艳丽的蝴蝶结、女式衬衣、运动胸罩)以及粗鄙的插科打诨让他出了名。而他在全国春晚舞台上的首次亮相,让他更火了。“三俗”走进了春晚,这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宽容程度已经发生了转变,“黄色内容”正在走向公开化,走向舞台,进入公众谈话领域。

  我们国家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可以成为我们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而低俗文化,倡导的是一些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挑战人们的社会道德底线。这类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散播快、流毒广,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格格不入。如果处理不当,任其发展,甚至还会激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我国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毁于一旦。反之处理得当,无疑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话说回来,为何如今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主流文化发展滞后、文化发展的调节机制混乱、主流被边缘化和道德教育的失误,是其重要原因。因此,要消除“三俗”之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加强主流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通过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积极弘扬主流文化,完善文化发展机制,打造主流的精品文化、创新文化、市场文化,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对改善我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首先,完善文化发展机制。要明确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应有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管理者层面,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至上。

  其次,打造主流的精品文化、创新文化、市场文化,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主流文化要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方面,应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精品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经典的打造上要体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追求。如2008年,中国气派的“奥运文化”,以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强势出击,赢得世界瞩目。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将中国特色的奥运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令世人震撼。

  二、市场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要加强对当代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这是主流文化获得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具有巨大导向作用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也提出了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围绕着这一标准,突出了市场的评价作用,这一调整是富有深意的。

  三、创新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打造中要突出创新的意识、开放的心态。这一点在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代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代中国主流文化在流行文化的挑战面前放弃守势,以更为活跃和主动的姿态进入到一个无限宽阔的新天地,在这里,主流文化将展示出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最后,还要加强各界的通力合作,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弘扬:

  主流媒体应该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要理性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以建设者的姿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建设者的姿态观察和认识社会,维护社会公正,担当社会责任;不做文化消费主义的奴隶。重视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不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播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的低俗节目;不靠无聊、低级的“恶搞”甚至靠渲染色情暴力吸引观众眼球;做文化事业的“守夜人”。如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快捷通道,协助有关问题的解决和解答,落实舆论监督,对三俗行为进行监督曝光,疏导公众情绪。

  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要以身作则,改变以往的“绩效观”;完善相关法律文件,制定明确标准,明确界定“三俗”的范围;加强对春晚等文艺节目的监督、审批力度;加强对网络等大众媒体的监督、整治力度,对违反职业操守,社会道德的媒体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尤其加强学校的思想文化教育,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和社会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三俗”的传播。

  总之,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弘扬主流文化,根治“三俗”风气,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来说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重要举措。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热门关注

申论范文赏析:城建之道 若有还无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赏析:保护水体资源延续中华血脉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赏析:包容乃人之要义

申论范文

2019国考申论范文赏析:信用建设 治理体系新支柱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用网

申论范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小城魅力

国考申论范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省级以上)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看山思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典申论范文:小城魅力

国家公务员经典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