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 中德文化差异的最新介绍

2014-03-24 10:15:55 836478124 留学经验
   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倒底有多大差异?怎样才能全面而完整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晒晒小编了解到的中德文化差异吧!

      表达个人观点时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并且,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生活方式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就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准时

  老外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人际关系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表达愤怒方式

  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如果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时,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别人看不见么,对不对。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德国留学 中德文化差异的最新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省钱技巧分享2021

日本省钱小技巧

如何适应留学生活 留学社团选择技巧

留学生活适应方法

日本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日本真实情况介绍

留学日本经验

德国留学生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适应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生活

西班牙留学省钱技巧 去西班牙留学的费用有哪些

西班牙留学技巧

中加文化差异介绍 留学生怎样适应加拿大生活

加拿大留学

中韩文化差异一览 赴韩留学一定要了解的事情

韩国留学

2020德国留学生活文化背景详细介绍

德国留学

德国留学怎么省钱 留学德国福利介绍

德国省钱妙招

德国留学陪读介绍

德国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倒底有多大差异?怎样才能全面而完整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晒晒小编了解到的中德文化差异吧!

      表达个人观点时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并且,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生活方式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就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准时

  老外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人际关系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表达愤怒方式

  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如果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时,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别人看不见么,对不对。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