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高考改革试点内容

  沪浙高考改革试点内容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讯:学生将建立“综合素质档案”,供招生学校参考。

  上海

  考生要考语、数、外等13门“合格考”,再从地理、物理、化学等6门“等级考”中根据兴趣或特长自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

  浙江

  考生必考的外语科目也可以从英语、日语、俄语等6门语言中选择,高中学业考试可以“7选3”计入高考成绩。

  文理不再分科、打破一年一考、考试可以自选、综合素质招生、废除“自招联考”……今年,“37岁”的高考制度迎来“深度革命”,针对“一考定终身”、“只见分不见人”、“招生腐败”等积弊的改革开始“破冰”。记者获悉,高考改革年末还有四大动作: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意见、出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意见、出台高校自主招生相关意见、出台规范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突破“一考定终身”

  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两考”

  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勾勒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清晰轮廓。随后,上海、浙江两地率先试水高考综合改革:高考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试,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

  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近些年“文理分科”、“一考定终身”等规定影响一些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

  专家表示,英语“一年两考”,有助于扭转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思路,回归学习的本质;“文理不分科”将培养更多综合型学生。

  试水“综合评价”

  统考变“选考”,“素质”入档案

  根据沪浙高考改革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从统考“套餐”变成选考“自助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选择考试科目;而将“兴趣”、“责任”等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档案,则有利于破除“唯分数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说,教育不能“只见分不见人”,“唯分数论”就是用一个“总分”代替对学生方方面面的评价。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仅作为招生参考,却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素质教育的明确导向。

  目前,教育部已明确足球特长可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将思想品德、传统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纳入综合评价等。

  记者获悉,教育部年内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和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考政策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异地高考 招生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沪浙高考改革试点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2020湖南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沪浙高考改革试点内容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讯:学生将建立“综合素质档案”,供招生学校参考。

  上海

  考生要考语、数、外等13门“合格考”,再从地理、物理、化学等6门“等级考”中根据兴趣或特长自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

  浙江

  考生必考的外语科目也可以从英语、日语、俄语等6门语言中选择,高中学业考试可以“7选3”计入高考成绩。

  文理不再分科、打破一年一考、考试可以自选、综合素质招生、废除“自招联考”……今年,“37岁”的高考制度迎来“深度革命”,针对“一考定终身”、“只见分不见人”、“招生腐败”等积弊的改革开始“破冰”。记者获悉,高考改革年末还有四大动作: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意见、出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意见、出台高校自主招生相关意见、出台规范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突破“一考定终身”

  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两考”

  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勾勒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清晰轮廓。随后,上海、浙江两地率先试水高考综合改革:高考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试,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

  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近些年“文理分科”、“一考定终身”等规定影响一些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

  专家表示,英语“一年两考”,有助于扭转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思路,回归学习的本质;“文理不分科”将培养更多综合型学生。

  试水“综合评价”

  统考变“选考”,“素质”入档案

  根据沪浙高考改革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从统考“套餐”变成选考“自助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选择考试科目;而将“兴趣”、“责任”等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档案,则有利于破除“唯分数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说,教育不能“只见分不见人”,“唯分数论”就是用一个“总分”代替对学生方方面面的评价。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仅作为招生参考,却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素质教育的明确导向。

  目前,教育部已明确足球特长可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将思想品德、传统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纳入综合评价等。

  记者获悉,教育部年内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和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考政策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异地高考 招生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