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练习题(4.10)

  ◆1.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2.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一种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艺术的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得以保存,而不至于因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变革而消灭。

  B.民间艺术的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得以保存,普查与记录现有的民间艺术已没有实质意义。

  C.要保持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情感与精神的一种载体,在商业化的现时代已变得非常困难。

  D.在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情况下,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应重塑民间艺术充满情感的美,并使得民间艺术成为一种见证与记载历史的精神。

  ◆3.中国改革之难,最难的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而是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一路渡险滩、克难题的制胜法宝。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当前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

  B.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中国改革最棘手的问题

  C.中国在改革中必须要考虑人口众多这一现实问题

  D.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

  ◆4.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扫大街,从官员和机关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好事,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显示出领导干部勤政为民。但是,从干部的个人权利讲,义务劳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行政命令的驱使;从环卫部门的角度来看,如果干部常态化扫街确有必要,反映出的可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么环卫工人的数量不够,人手短缺;要么是环卫工人不好好干活,工作留下了很多死角。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

  A.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参加义务劳动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B.领导干部带头扫街能激发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D.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很可能会造成民众的误解,达不到理想效果

  ◆5.如果说“家电下乡”给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机遇,那么,“进城”则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因为在城市里,居民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假如“家电进城”也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补贴的话,企业应当有理由在城镇市场上发掘出新的消费潜力,客观上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家电下乡”不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

  B.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

  C.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家电进城”,大力推广新产品

  D.和农村市场比较,城镇消费市场同样具有挖掘的潜力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信息频道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行测答题经验技巧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公务员行测备考:行测何去何从

行测备考

公务员行测备考:行测常识备考

行测备考

行测备考:公务员行测常识12.24

行测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间多长

行测考试时间

行测备考: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12.10

行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