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认识折线统计图。

  三、编排特点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经历统计的过程。

  单式、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以1代2、5) 平均数

  1.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比较熟悉,教材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异同点: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这一点是编排内容编排的共同特点,因为统计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在编排时都注意提供学生熟悉了解的现实情境作为统计的素材。

  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

  “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引入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数据,使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这一单元,我上学期就已经教了,

  四、总体感觉:

  1、知识条理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学生掌握较好.

  2、与生活联系紧密,信息量大,学生乐学。

  五、温馨提示: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参: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六、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例1及做一做

  例2及练习十九的2、3两题

  练习十九

  练习十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生活中那里用到折线统计图。

  2、教师准备一周天气预报的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去过科技活动中心吗?喜欢去吗?

  到科技活动中心不仅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看,这些同学也喜欢参加科技活动,他们正在参观科技展!(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二、 教学折线统计图。

  1、师: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把1998~2003年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很形象、直观地显示出各年参观的人数,及哪年人数最多?哪年人数最少?

  2、师: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课件演示从

  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同样各表示什么?(课件横轴、纵轴闪烁)

  这图怎样表示各年的人数的?(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还能发现1998~1999年参观人数有什么变化?

  以后各年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图中怎样表示参观人数变化情况的?(线的方向)

  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描写颜色的句子四年级下册

颜色的句子

家长寄语怎么写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家长寄语

现代诗摘抄四年级下册短诗

现代诗摘抄

现代诗摘抄四年级下册简短

简短现代诗摘抄

现代诗歌四年级下册摘抄繁星

现代诗歌摘抄繁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认识折线统计图。

  三、编排特点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经历统计的过程。

  单式、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以1代2、5) 平均数

  1.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比较熟悉,教材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异同点: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这一点是编排内容编排的共同特点,因为统计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在编排时都注意提供学生熟悉了解的现实情境作为统计的素材。

  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

  “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引入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数据,使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这一单元,我上学期就已经教了,

  四、总体感觉:

  1、知识条理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学生掌握较好.

  2、与生活联系紧密,信息量大,学生乐学。

  五、温馨提示: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参: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六、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例1及做一做

  例2及练习十九的2、3两题

  练习十九

  练习十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生活中那里用到折线统计图。

  2、教师准备一周天气预报的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去过科技活动中心吗?喜欢去吗?

  到科技活动中心不仅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看,这些同学也喜欢参加科技活动,他们正在参观科技展!(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二、 教学折线统计图。

  1、师: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把1998~2003年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很形象、直观地显示出各年参观的人数,及哪年人数最多?哪年人数最少?

  2、师: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课件演示从

  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图中横轴、纵轴同样各表示什么?(课件横轴、纵轴闪烁)

  这图怎样表示各年的人数的?(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还能发现1998~1999年参观人数有什么变化?

  以后各年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图中怎样表示参观人数变化情况的?(线的方向)

  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