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猜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推理有初步的认识。

  简单的猜一猜游戏,根据两条信息猜一猜。我双手拿着不同的物体,给学生一个提示条件:“我的X手拿着不是XX。”让学生推理猜测。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我的双手分别拿着什么物体,并说清楚推理的方法。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活动,想尝试看学生是否有能力根据我给的语言提示模仿做一做这个简单的猜一猜游戏。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孩子的模仿活动是失败的。他们直接将自己一边手中的物体答案告诉给了同伴,不会使用相反的信息来给出提示条件。课后反思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突然拔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活动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我能在让学生做模仿活动前,多几次示范,并让个别生单独模仿,那么学生对给出一个与实际相反的提示条件让同伴猜来设计“模仿游戏”效果会达到我的预期效果。

  角色扮演,根据三条信息猜一猜。我将课本101页第3题的练习变换了提示条件的内容,并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当中的人物给出信息让学生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拿了什么?”。学生先通过自己思考分析推理,再与同伴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反馈中学生均能从每一个提示条件中分析推理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这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我尝试用表格来帮助学生进行推理的方法。孩子们在直观、清晰的表格中,有条理的表述了自己的推理过程。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一些的推理题做好了解决的方法的铺垫。接着我,再让孩子们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推理方法完成课本101页第3题及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二)

  学习内容:教材第117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拿一根2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117页回答以下问题。

  1、要求准备多少棵树苗,必须先求出什么?

  2、讨论: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断出间隔数比株数 (多1还是少1)。所以,在100米的小路上共有 个间隔点,那么就可以栽 棵树。

  小结:因为植树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列式计算:

  3、在一条公路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棵,那么这条路有多长?(比较和例1的不同,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列式计算:

  4、例1是已知( )和( ),求( )。而这道题是已知( )和( ),求( )。根据这两道题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公式。

  株数=( )÷( )+1 全长=(株数-1)×(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测评:

  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4、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植树问题二》导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第11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是“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样求棵数?

  2、已知株距和棵数又怎样求全长呢?

  二、互动研讨:

  1、小游戏。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 )次、( )次、( )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我的发现: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 ( )

  2、自学课本第118页例2,回答以下问题:

  还是两端都栽吗?

  棵树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两旁都不栽要先算什么?

  3、我来算一算一共要栽几棵树?

  要在小路两旁栽树,要先算出一旁需要栽多少棵树,那就要先求出一旁的 间隔数:

  小路一旁栽树多少棵?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小结:这是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栽树”也就是棵数比间隔数( ),

  棵数=( )÷( )-1, 株距=( )÷( -1)。

  4、讨论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

  例1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例2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测评: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跟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植树问题三》导学案

  编写人: 修改人: 审核人:许文良 学习时间: 使用人:四年级

  学习内容:教材第120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是“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样求棵数?(两端都栽)

  棵树= ( )

  2、已知株距和棵数又怎样求全长呢?(两端都不栽)

  全长=

  3、同学们做游戏,站成正方形,每边有3人,共有多少人?(画图用△表示)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第120页内容,自学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1、方法一:(图一)上下两边都有( )个棋子,左右两边两端的棋子都已数过,不能重复数,所以左右两边每边只需数( )个棋子,将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2、方法二:(图二)每边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算式是:( )

  3、方法三:每边的两端都不算,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再加上4个端点的4个棋子,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4、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学习了“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封闭图形。封闭图形有几种,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因为首尾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四、达标测评:

  1、64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2、要在六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要使每一边都有5盆花,最少需要几盆花?

  3、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几盏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描写颜色的句子四年级下册

颜色的句子

家长寄语怎么写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家长寄语

现代诗摘抄四年级下册短诗

现代诗摘抄

现代诗摘抄四年级下册简短

简短现代诗摘抄

现代诗歌四年级下册摘抄繁星

现代诗歌摘抄繁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猜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推理有初步的认识。

  简单的猜一猜游戏,根据两条信息猜一猜。我双手拿着不同的物体,给学生一个提示条件:“我的X手拿着不是XX。”让学生推理猜测。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我的双手分别拿着什么物体,并说清楚推理的方法。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活动,想尝试看学生是否有能力根据我给的语言提示模仿做一做这个简单的猜一猜游戏。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孩子的模仿活动是失败的。他们直接将自己一边手中的物体答案告诉给了同伴,不会使用相反的信息来给出提示条件。课后反思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突然拔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活动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我能在让学生做模仿活动前,多几次示范,并让个别生单独模仿,那么学生对给出一个与实际相反的提示条件让同伴猜来设计“模仿游戏”效果会达到我的预期效果。

  角色扮演,根据三条信息猜一猜。我将课本101页第3题的练习变换了提示条件的内容,并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当中的人物给出信息让学生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拿了什么?”。学生先通过自己思考分析推理,再与同伴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反馈中学生均能从每一个提示条件中分析推理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这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我尝试用表格来帮助学生进行推理的方法。孩子们在直观、清晰的表格中,有条理的表述了自己的推理过程。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一些的推理题做好了解决的方法的铺垫。接着我,再让孩子们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推理方法完成课本101页第3题及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二)

  学习内容:教材第117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拿一根2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117页回答以下问题。

  1、要求准备多少棵树苗,必须先求出什么?

  2、讨论: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断出间隔数比株数 (多1还是少1)。所以,在100米的小路上共有 个间隔点,那么就可以栽 棵树。

  小结:因为植树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列式计算:

  3、在一条公路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棵,那么这条路有多长?(比较和例1的不同,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列式计算:

  4、例1是已知( )和( ),求( )。而这道题是已知( )和( ),求( )。根据这两道题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公式。

  株数=( )÷( )+1 全长=(株数-1)×(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测评:

  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4、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植树问题二》导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第11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是“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样求棵数?

  2、已知株距和棵数又怎样求全长呢?

  二、互动研讨:

  1、小游戏。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 )次、( )次、( )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我的发现: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 ( )

  2、自学课本第118页例2,回答以下问题:

  还是两端都栽吗?

  棵树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两旁都不栽要先算什么?

  3、我来算一算一共要栽几棵树?

  要在小路两旁栽树,要先算出一旁需要栽多少棵树,那就要先求出一旁的 间隔数:

  小路一旁栽树多少棵?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小结:这是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栽树”也就是棵数比间隔数( ),

  棵数=( )÷( )-1, 株距=( )÷( -1)。

  4、讨论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

  例1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例2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测评: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跟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植树问题三》导学案

  编写人: 修改人: 审核人:许文良 学习时间: 使用人:四年级

  学习内容:教材第120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是“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样求棵数?(两端都栽)

  棵树= ( )

  2、已知株距和棵数又怎样求全长呢?(两端都不栽)

  全长=

  3、同学们做游戏,站成正方形,每边有3人,共有多少人?(画图用△表示)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第120页内容,自学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1、方法一:(图一)上下两边都有( )个棋子,左右两边两端的棋子都已数过,不能重复数,所以左右两边每边只需数( )个棋子,将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2、方法二:(图二)每边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算式是:( )

  3、方法三:每边的两端都不算,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再加上4个端点的4个棋子,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4、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学习了“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封闭图形。封闭图形有几种,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因为首尾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四、达标测评:

  1、64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2、要在六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要使每一边都有5盆花,最少需要几盆花?

  3、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几盏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