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挤出时间,坚持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每天看一些教育学考点,辅以试题,有恒心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复习(8)”,欢迎您阅读下载!
第八章 中等学校教学
中等学校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修改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关系是各种专门价值规律和劳动后备力量的科学文化水平,学校教学工作无论对个体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等学校的教学任务包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劳动观;四、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健康体力。
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中庸》明确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教学过程的注意始自苏格拉底。昆体良比较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模仿一讲述一练习三个顺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思维教学五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论评断-验证结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第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第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敏感,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第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第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水准相统一的规律;第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第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试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记忆、思维、联想等心理因素。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其中,智力因素活动是非智力因素活动的基础,非智力因素积极作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引导和调整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两者协调一致,互相统一,共同发展,这也是教学过程的目的。
新课程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老师可以放任学生不管?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发生。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方面积极配合,才能获取教学的最佳效果。
我国中等学校教学原则有哪些:1、教学整体性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反馈调节原则;9、师生协同原则;10、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整体性原则:一是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二是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
教学中贯彻整体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二是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与培养非认知因素的统一;三是坚持身心发展的统一;四是坚持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理论联系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解决和处理教学中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科学理论与社会初中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学以致用。
直观性原则:是为处理好教学中词、概念和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多种途径和开工,促使学生直接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二是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货化教学手段,并注意与讲解相结合。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二是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序;三是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序。
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二是把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中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方法。讲授法既经济又可靠,在教学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几乎所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法相配合,都能顺利地进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讲授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单位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指导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他们生活经验中缺乏但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作业法等。
选择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不同,完成的方法和手段应有所区别。二是依据学科内容的性质特征,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特征,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会有不同性质的特征。三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征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四是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五是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中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最先在理论上确立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警示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全班上课。第二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是班内个别教学。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学科课程是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活动课程则要求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中等学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目标来分可分为三种,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评价所依据的基准,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基准,通过对照比较,判定出集体中每个评价对象在该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或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常用的几种有考试、测验、座谈和问卷
科学的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要求:客观性、完整性、一致性、多渠道性、发展性、指导性、计划性等要求
中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发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条件。备课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科书、备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写出具体的教学计划等环节。
备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学前的备课,第二阶段是单元备课,并制定出单元的授课计划。第三阶段是每节课之前的课时备课,制定具体的课时计划。
进行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以《课程标准》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第二,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内容;第四,以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为基础;第五,预设和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第一、要调动学生有意识的课前学习准备;第二、要创设有趣、真实的学习情景;第三、阴道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第四、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第五、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学习准备和传统预习之间的区别: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对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适应性,他不同于传统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围绕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系统知识累积过程。
学习成绩评定的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推荐:
幼儿教育学试题 | 幼儿教育学考点 |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
小学教育学试题 | 小学教育学考点 |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中学教育学试题 | 中学教育学考点 |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