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

  本文“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由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2016年司法考试临近,关于司考刑事诉讼法一些还不熟悉的重要考点,朋友们一定要弄懂哦!

  刑事诉讼证明对象,也称证明客体、待证事实或者要证事实,是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所要证明的一切法律要件事实。

  (一)证明对象的范围

  1、实体法方面的事实包括:

  (1)有关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事实,可以分为:①犯罪事实是否发生;②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③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等;④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危害后果与犯罪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无刑事责任能力;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及犯罪动机和目的等;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否追究刑事责任。诉讼理论界为指导司法实践,将上述需要证明的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概括为“七何”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方(法);何因;何果。

  (2)作为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和犯罪后的表现。

  (4)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2、程序法方面的事实包括:

  (1)关于回避的事实;

  (2)影响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

  (3)关于耽误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等事实;

  (4)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二)免证事实(不需要证明的对象)

  免证事实一般包括司法认知、推定和自认三种。具体来说,在我国,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

  1、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

  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

  3、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

  4、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

  5、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


  司法考试二卷栏目为您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2016司法考试改革亮点解读

  2016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条件

  2016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模板

  2016年司法考试学科的分值分布


司考证书领取 司法考试辅导 司法考试报名 司考准考证打印 司法考试时间 司考成绩查询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司法考试资料下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本文“司考新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由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2016年司法考试临近,关于司考刑事诉讼法一些还不熟悉的重要考点,朋友们一定要弄懂哦!

  刑事诉讼证明对象,也称证明客体、待证事实或者要证事实,是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所要证明的一切法律要件事实。

  (一)证明对象的范围

  1、实体法方面的事实包括:

  (1)有关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事实,可以分为:①犯罪事实是否发生;②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③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等;④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危害后果与犯罪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无刑事责任能力;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及犯罪动机和目的等;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否追究刑事责任。诉讼理论界为指导司法实践,将上述需要证明的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概括为“七何”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方(法);何因;何果。

  (2)作为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和犯罪后的表现。

  (4)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2、程序法方面的事实包括:

  (1)关于回避的事实;

  (2)影响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

  (3)关于耽误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等事实;

  (4)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二)免证事实(不需要证明的对象)

  免证事实一般包括司法认知、推定和自认三种。具体来说,在我国,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

  1、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

  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

  3、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

  4、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

  5、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


  司法考试二卷栏目为您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2016司法考试改革亮点解读

  2016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条件

  2016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模板

  2016年司法考试学科的分值分布


司考证书领取 司法考试辅导 司法考试报名 司考准考证打印 司法考试时间 司考成绩查询
一键复制全文